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红楼二题     
曹雪芹著的《红楼梦》,全书写了大大小小32个梦。其中最长的梦是第五回写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写了整整一回,用8300余字。最短的梦是写贾宝玉梦中听见秦可卿死和第89回写林黛玉梦中听见有人唤薛宝钗为宝二奶奶。这两个梦都只有一两句话。  相似文献   

2.
《红楼梦》写梦之多之好之活,恐怕在世界文学宝库中也是很突出的。全书总共写了大大小小的梦三十二个,前八十回中共写了二十个梦。全书中最长的数第五回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其次是第八十二回林黛玉的一场噩梦和第一百一十六回贾宝玉再游真如福地。然而,《红楼梦》中的梦境描写,都不是可有可无的。有的紧密地为深化作品的主题思想服务,作者通过梦境,揭示了现实生活中的矛盾;有的则是有助于人物性格的刻画,特别是揭示人物的心理活动。《红楼梦》写梦的手法也是变幻莫测,从不雷同。有时写梦又通篇不用一个“梦”字,倘不仔细看,不觉是写梦;多数…  相似文献   

3.
《三国演义》全书120回,呈“20—80—20”的叙事框架。前20回写东汉之乱,后20回写三国归晋,中间80回写三国纷争。每10回一转折是小说叙事的基本方法,即每10回集中描写一人,其余则虚写。  相似文献   

4.
人们对《红楼梦》第五回中的预示比较熟悉.这一回的主体是贾宝玉神游太虚幻境(以下此回均称“大虚幻境”),写贾宝玉睡梦之中,由警幻仙姑导引,在太虚幻境薄命司看了金陵十二钗的正付册,听了“红楼梦”曲.册子里的画、诗、警幻仙姑唱的曲子预示了贾宝玉和贾府中十几个青年女子的最终命运.在《红楼梦》八十回后原稿佚失的情况下,第五回的预示成为人们推测这部作品人物结局的极为重要的线索.《源氏物语》第三回的预示未曾引起人们的注意.这一回的主体是“雨夜品评”(以下此回均称“雨夜品评”)表现头中将、左马头几个贵族公子同源氏大谈世间女子的等级、品味及他们自己的风流韵事.他们的谈话,对主人公源氏遇到的几个女性的基本情况作了某种概括和暗示.“雨夜品评”一开始,头中将提出女子按其出身分为上中下三等.源氏“深感兴  相似文献   

5.
模拟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有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家客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两个梦:第一个梦,他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他梦到下雨,他戴着斗笠还打着一把伞。第二天天一亮,秀才就赶忙找算命先生解梦。  相似文献   

6.
买梦     
今天的作文是写“梦”。为了让同学们写好梦,老师在课堂上让我们做了两个游戏,一个是“存梦”,另一个是“买梦”。 “存梦”,就是把自己做的梦写在一张卡片上,然后将它放进一个写有“银行”两个字的纸箱里。可是近来我没有做梦,以前做过的梦又  相似文献   

7.
翻开己卯本第三十一回,有一段脂评:“金玉姻缘已定,又写一金麒麟。是间色法也。何颦儿为其所惑?放颦儿谓情情”。这“情情”二字,第一个是动词,第二个“情”字,才是名词,指有情的人或物。大意是说,黛玉对有情的人(或物)才施之以“情”。纵观《红楼梦》全书,只有贾宝玉才是林黛玉“施以情爱”的唯一的“有情的人”。一句脂评,划定了林黛玉形象的性格,她就是为了贾宝玉的爱情而生活着,“没有恋爱生活,便没有林黛玉的存在。”①关于林黛玉形象的性格和爱情悲剧,述者颇多,本文仅对林黛玉形象的爱情心理作简单的分析,不  相似文献   

8.
秦可卿,小名可儿,又名兼美,贾蓉之妻、贾母之重孙媳,金陵十二钗之一,是《红楼梦》金陵十二钗中排名最后而又最先离去的一位。秦可卿于第五回登场:宝玉在秦氏房中歇中觉,恍惚中似由秦氏引入太虚幻境.判词“情天情海幻情身”一首和《好事终》曲属秦可卿,第十回写秦氏治病,第十三回写其病殁,至第十四回写丧仪之铺张奢靡结束。秦可卿是一个双重的人物形象:在神仙梦幻的世界里,她是一个梦幻式的人物,在《红楼梦》全书叙事结构中具有特殊的作用和意蕴;在现实世界里,她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隐喻式的人物,在《红楼梦》人物画廊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李逵是《水浒》中五位最主要的英雄人物之一。但与宋江、鲁达、林冲、武松不同的是,李逵虽是作者着力描写的主要英雄人物形象,他却并没有得到较长篇幅连续的表现。李逵的形象在书中被分成三个段落:第三十七——三十九回写江州当小牢子的李逵,第四十二回写李逵回乡接娘的冒险史,第五十一回——五十三回写梁山义军进攻高唐州时李逵所演的有趣插曲。此外,还有一些零星片段因主题和情节需要而带写到李逵几笔。除李逵取娘此回他是主角外,李逵都是配角。  相似文献   

10.
《红楼梦》以写梦著称。在其所写的二十多个梦中,最宏富也最具深意的是第五回的太虚之梦。围绕这个梦的情节构建,许多问题值得探究,比如何以在此回预示人物结局?何以用秦可卿引梦?何以设置警幻仙姑这个人物?梦中可卿与梦外可卿的关系如何?对这些问题的解读,不仅需要从主题方面考虑,更需要从情节构建、创作方法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1.
再次读李后主"梦里不知身是客"的诗句之后,联想到自己,总是想改一个字,即改为"梦里已知身是客"。爱因斯坦在临终之前,嘱咐他的家人在他的墓碑上只要写上"爱因斯坦到过地球一回"。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经历了人生的沧桑之后,只觉得自己曾到地球做了一次客人,过客而已,并不觉得自己做了什么"伟大贡献",生怕人们忘记他。  相似文献   

12.
<正> 《红楼梦》里的秦可卿、秦钟姊弟和贾宝玉、王熙凤同称“姊弟二人”,有着比较特殊的关系——虽然一为“姊弟”、一为“叔嫂”,性质两样——可卿与凤姐之间,贾母说她们”好了一场”(第11回);秦氏托梦时也说“娘儿们素日相好”(第13回)。足见她们之间有着非同一般的关系。可卿与宝玉曾有“大虚梦”的微妙事件。秦钟与宝玉也极为友好。值得注意的是:秦  相似文献   

13.
简飚 《师道》2002,(2):37
多愁善感的林黛玉的学识和才气具有“超级教师”的水平,这在《红楼梦》里是有据可查的。在“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时代,像林黛玉这样的女子去当教师是不可能的,但《红楼梦》却写她当了一回货真价实的老师(如她教香菱学诗),这一点也可看作《红楼梦》向传统思想挑战的又一战绩。《红楼梦》第48回写林黛玉教  相似文献   

14.
钱国丹 《家庭教育》2009,(12):41-41
母亲的嫁妆只有木器。每件木器的底部,都写着“郑适钱奁”。我刚识字的时候,常对着这四个字发呆。有一回我把它们念成“郑适钱区”,母亲听见了,才告诉我说“奁”字念lián,并解释这四个字的意思是姓郑的女子嫁到钱家去的妆奁。可我还是半懂不懂。  相似文献   

15.
杨帮超 《学语文》2003,(2):9-10
高中语文新教材第六册小说单元《宝玉挨打》一文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三回“手足耽耽小动唇舌,不肖种种大承笞挞。”在这一回里,贾宝玉被贾政打得死去活来,原因是宝玉“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因此,多年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这是作为封建的卫道士贾政不能容忍封建的叛逆者贾宝玉离经叛道,以免将来“酿到他弑君  相似文献   

16.
《格列佛游记》是十八世纪英国启蒙主义作家斯威夫特的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分为四卷,具体叙述了英国的一名外科医生格列佛四次游历海外的经过。第一卷写格列佛在海上覆舟遇险,被海水漂流到利立浦特(小人国)以及在利立浦特的见闻和遭遇;第二卷写格列佛游历了布罗卜厂奈格(大人国),他向大人国国王夸耀英国的社会政治制度,受到国王的质问和谴责;第三卷叙述了格列佛在飞岛、巴尔尼巴比、巫人岛等地的见闻;最后一卷是慧国游记,抒发了作者对慧驷马的赞美之情。 《西游记》是我国明代万历时期吴承恩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的故事情节分为三个段落,从第一回至第七回写孙悟空大闹天宫;第八回至第十二回写西天取经的缘起;第十三回以后写西天取经的故事。 两部小说下文分别简称《格》、《西》,它们虽然产生于不同时代,不同的国度,时间相距  相似文献   

17.
《林黛玉进贾府》是《红楼梦》第三回的节选部分,林黛玉进贾府,一个浓墨重彩的"进"字深意读之不尽,细究这个"进"字可谓是意蕴多重:贾府的显赫高贵、森严的等级制度、宝黛初会情缘始生、林黛玉泪尽缘灭于贾府、贾宝玉是封建家庭的叛逆者、王熙凤是脂粉队里的女英雄。  相似文献   

18.
刘莉 《文学教育(上)》2011,(24):158-158
一部红楼,十二愁肠曲,真真是千红共一窟(哭)。 一个社会,数百苦命女,实实是万艳同杯(悲)情。 《红楼梦》第五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警幻仙曲演红楼梦",说到太虚幻境有"孽海晴天"一座宫殿,各司贮有普天之下所有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此回借贾宝玉的游玩,交代了书中一干女子悲苦命运,反映了封建社会禁锢女性的深刻主题。  相似文献   

19.
【高考真题】 2009年高考语文全国课标卷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暑假里,几个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白粉笔写着:  相似文献   

20.
一、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暑假里.几个高中生一块儿回学校参加篮球训练。他们看到有个女孩儿蹲在街边.地上用白粉笔写着:前来旅游。钱包被偷,无钱吃饭和回家。求好心人帮帮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