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是“嘻皮笑脸”还是“嬉皮笑脸”?贵州平正民中张正常《榆钱饭》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几个小顽童,有的嘻皮笑脸,有的抹着眼泪,向二妹子告饶。”笔者认为:此句中的“嘻”字是“嬉”字之误,“嘻皮笑脸”应为“嬉皮笑脸”。“嘻”与“嬉”读音相同,字形结构相似,甚...  相似文献   

2.
《小学语文》2011,(6):48-49
问:关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中“乐”的读音,有人说儒家经典中的“乐”字读音都是yu色。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电视节目主持人也把它读为yue。请问:这个句子中的“乐”到底应该怎么读?  相似文献   

3.
“藩篱”与“樊篱’”尽管读音相似、意义相近、词性相同,但在实际运用中,它们还是有着较大的区别。回.读音与词义不同从字面来看,“藩篱”与“樊篱”的区别在于“藩”和“樊”:“藩”读音是fdn,“樊”的读音是fdn;二者相同点是都有“篱笆”之意;不同点是“藩”还有“屏障”的意思,“樊”还有“关鸟兽的笼子”的意思。“藩篱”一词在《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版本)中被释为①用竹木编成的篱笆或围栅。如《南史·韦部传》:“所至顿舍,修文馆宇,藩篱精壁,皆应准绳。”亦作“善篱”。贾谊《过秦论上》::‘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  相似文献   

4.
笔者有幸观摩了“浙江省第四届小语阅读教学评比活动”,觉得《鸬鹚》一文的教学设计独具匠心(此文由绍兴钱清镇小金明东老师执教,获第一名),尤其是对文中“一抹”的理解,更是让人听后难以从脑海中“抹去”。现将有关教学片段介绍如下:一、辨析“一抹”,体会内涵1.这些列队的士兵,这些灰褐色的鸬鹚在等待一个什么命令?(引出“一抹”,请一位学生板书“一抹”二字,其他学生在自备本子上写两次,老师特别提醒“抹”字右边两横上长下短。)2.“一抹”是什么意思?生:“一抹”就是一搞。生:“一抹”就是某样东西在某样东西上摩…  相似文献   

5.
汉语拼音教学的几点建议□河北省平山县教师进修学校郄晓燕一、利用形声字的声旁类推由于形声字的读音与其声旁的读音大多有一定的联系,因此,在掌握了声旁的读音之后,往往可以类推出一些字的声母的读音。比如:“主”的声母是舌尖后音“Zh”,那么,以“主”为声旁的...  相似文献   

6.
“徵”、“征”、“祉”是中文里的三个汉字。其字音分别为:“徵”是多音字,有两种读音,一为“zhi”,一为“zheng”;“征”与“祉”均为单音字,都只有一种读音,前者读成“zheng”,后者读成“zhi”。  相似文献   

7.
有很多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时,为了记住单词读音经常在书上的单词旁用汉字及拼音标注单词的读音,如:two标成“兔”,where标成“外e”,am标成“爱母”等等。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由于这些汉字及拼音都是学生通过听教师读音经粗略地辨析标出的,因此常产生一些严重的错误,造成不好的影响。如:⒈以汉字或拼音标注的单词经常标“走了音”,不利于读准单词。如:有的学生把单词blue标成“belu”而我们知道实际上这个单词的标准读音不是“belu”其音标应该是犤blu:犦。⒉以汉字或拼音标注的单词,经常造成读不准重音。如:有的学生把po…  相似文献   

8.
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人名中多音字的读音常常让语文教师感到困扰。同样的一个人名,可能几个老师的读音都不一样。比如贾平凹的“凹”有两个读音:wa和ao,两种读音似乎都说得过去,幸亏贾平凹老先生还健在,由他本人专门出来“辟谣”,阐述读“wa”的原因,  相似文献   

9.
历岗 《小学语文》2010,(4):58-58
问:“初闻涕泪满衣裳”(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中“衣裳”的“裳”的读音是什么?“衣裳”在这里是什么意思?——人教小语论坛网友:热雪答:“初闻涕泪满衣裳”中“衣裳”的“裳”是指古代遮蔽下体的衣裙,读阳平chāng。在古代汉语中,“裳”没有轻声的读法。在现代汉语中,“裳”保留着chāng的读音,“裳”读chāng和读轻声意思不同。  相似文献   

10.
(出示小女孩举杯喝水图)师:图上的小女孩在干什么?生:小女孩在喝水。师:今天,我们要认识的拼音娃娃“h”的读音与“喝”相似。把“喝”读得又轻又短就是这个声母的读音。  相似文献   

11.
汉字有一字多音现象。所谓异读字,是指与常用义的读音不同的字,古代汉语中,有些字用在不同的语句中,意义不同,其读音也随之不同。古人常用改变字(词)的读音以区别不同的意义或词性。例如:“王”,读wáng,名词,帝王的意思。而《陈涉世家》“大楚兴,陈胜王”中的“王”应读wàng,称王的意思。一般说来,后一种意义和读音,是从前一种意义和读音演变而来的。  相似文献   

12.
汉语成语中的异读词在语言生活中有一种单音化的倾向:通假字造成的异读音、语体差异造成的异读音、古音破读造成的异读音、古书面语读音造成的异读音、某些音译联绵词或拟音词造成的异读音、某些简化汉字造成的异读音均具有单音化倾向。成语中异读词单音化的倾向符合人类语音的“经济原则”或“省力原则”,可以遵循“从俗、从众、从今”的原则进行统读处理。新世纪审音时要进一步加大汉语异读词单音化的审音力度,降低普通话学习门槛。  相似文献   

13.
陈千里 《学语文》2013,(5):64-64
“冠”有两个读音,一个读“guan”,一个读“guan”。《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中收了这个字并进行了审定,说明这是一个容易误读的字。《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对“冠”的读音是这样审定的:(一)guan(名物义),例如;冠心病。(二)guan(动作义),例如:沐猴而冠,冠军。“冠状病毒”的“冠”是名物义,应读guan。  相似文献   

14.
《她是我的朋友》一文中,多次出现“血”字,而读音不同。由于“血”字读音时常变化,影响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朗读。“血”字读音的变化有没有规律可循呢“血”字有文白二读:一读xùe文,用作书面语读音;一读xiě白,用作口头语读音。但是,书面语和口头语有时候不大容易区分,要是按“血”字的用法来区分,就比较容易掌握了。“血”用在合成词和成语中,属于书面语用法,应读成xùe。如:血液、血管、血汗、血迹、血案、血本、血统、血色、血债、输血、贫血、心血、充血、热血、浴血、血小板、吸血鬼、混血儿、脑溢血、血海…  相似文献   

15.
秋耕 《华章》2011,(6):52-52
为什么常常称创始人为“鼻祖”?这跟鼻子有关系吗? 要解释“鼻祖”的来历,首先还得从“鼻”字说起。“鼻”的本字是“自”。在上古时代,“自”就是鼻子的意思。在甲骨文和金文中,“自”的写法都很像人的鼻子的模样,那时候,“自”的读音和“鼻”的读音是一样的,所以许慎在《说文解字》里说:“自,读若鼻。”  相似文献   

16.
多音字在汉字中数量较多,要掌握多音字的正确读音,通常是联系具体的词语作辨析,即“据词定音”。如:“大人”、“大家”中的“大”应读dà;“大夫”、“大王”中的“大”应读dài。对于特殊多音字,不仅要联系具体词语,还要联系具体语言环境作辨析。一、读音、意义皆不同的多音字例1:“便宜”中的“便”有两个读者:biànpián。就这个词来说,无论读哪个音都是正确的,但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不同的读音有不同的意思。如:“我把钱交给你,看哪种货价钱便(pián)宜,你可以便(biàn)宜行事,不必顾虑什么。”前…  相似文献   

17.
[考点解码]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包含两层意思,一是考题涉及的字音是现代汉语普通话的读音,它既不包括方言读音,也不包括古汉语读音;二是考察语境中的读音。高考命题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类字的读音:1.形声字——谨防声旁误读。由于古今读音的变化,大部分形声字的声旁已不能准确地表音了,因此,如果我们一味地读“半边字”,那难免会出错,如“分泌”的“泌”、“妊娠”的“娠”、“狭隘”的“隘”、“歼灭”的“歼”等。2.形似字——辨清细微差别。有些形体较为接近的字,其读音并不相同。例如“狙(jū)击”中的“狙”和“阻(zǔ)”、“卷帙(zh…  相似文献   

18.
汉语拼音歌诀编教法举隅吴禹春《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汉语拼音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帮助识字、阅读和学习普通话的有效工具。”“有效工具”具体表现在:第一,有利于识字教学的读音、正音。汉字是表意文字,本身一般不标示读音。学生掌...  相似文献   

19.
“做”是“作”的后起字,开始时“作”是一个有三个读音的多音字。“作③”与“作①”读音相近。“作②”与“作③”意义相同。而“做”最先只是一个与“作②”相同的俗字,后来“做”的读音开始分化。分化出了一个读音与“作③”完全相同的“做②”。到了普通话中,“作”、“做”都集不同的读音为一。只留下了“作③”、“做②”。这时“作③”因义项过多而不堪重负,就把原本与“做②”相通的义项逐渐转嫁给了“做②”。由此义项引中开来,致使两者的通用面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20.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颤抖”中“颤”读音为chan,“颤栗”中“颤”读音为zhan.但“颤抖”与“颤栗”中“颤”的含义都有“发抖”的意思,所以很难在意义上区别读音,这也给学生在把握读音上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