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不管怎么说,报纸纷纷扩版后,“周末版”、“星期刊”的可读性不断增强,终归是新闻界的一场革命。但现在的问题是,有的报纸为了一味增强所谓的“可读性”,不惜篇幅在那里连篇累牍地大登特登明  相似文献   

2.
近两年来,我国报业的发展出现了新的变化,呈现出与过去明显不同的若干新的特点。一、众多报纸通过扩版增期,相继推出以增强可读性为主要目的的“周末版”、“星期刊”,并形成了持续两年的报纸出版热点。在内容上力求更加贴近读者,着力提高报纸质量,这是两年来报纸发展的第一个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3.
第一条 为使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使用汉字规范化,消除用字不规范现象,根据国家有关新闻出版的法律、法规和关于汉字使用的有关规定,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适用于经国家新闻出版行政管理机关批准出版发行的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等出版物。  相似文献   

4.
1981年1月4日,《中国青年报》首家推出了“星期刊”。这是建国以来最早的“周末版”。近2年来,为了适应读者的需要,全国已有近百家大报纷纷扩版和增版,陆续推出了周末版、月末版、扩大版副刊(统称周末版)。这些专版、专刊大多内容新颖,编排手段灵活,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报纸的信息量,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推动了报业的竞争和发展。但是,有些“周末版”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采取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偏离了既定的办报方针,使“周末版”呈现出越来越严重的黄色化倾向。 一、“周末版”黄色化是报业竞争中的一种不正当手段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报业日趋商业化、企业化,报纸之间的竞争也就相应地日趋激烈。过去那种“官办、官订、官看”的办报方针是早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报纸面临的一大问题是进入家庭。于是,有的报纸为招徕读者,扩大发行量,追求经济效益,置报纸的个性于不顾,片面热衷于猎取影视、体育名星的私生活,争先恐后地“炒明星”,用一些品味不高的琐闻轶事来招徕读者,有的甚至制造假新闻,从而使一部分“周末版”成了无品位、无特色、无个性的报纸,遭到一大批正直读者的指责。这一倾向值得很好地正视。  相似文献   

5.
近两年来,许多报纸纷纷办起了“周末版”、“星期刊”、“月末版”、“文摘版”,报界统称为“周末版现象”。报纸“周末版”的出现,增强了报纸的可读性、知识性、趣味性,从而吸引了大批读者,大多数报纸的周末版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起到了积极作用。毋庸讳言,也有不少报纸的周末版存在格调不高等问题,需要亟待解决提高质量。进一步办好周末  相似文献   

6.
近几年,我国的报纸行业迅猛发展,出现了激烈竞争的局面,竞相扩大版面,增加周末版,千方百计地提高可读性、知名度。这种现象的实质,说到底是一场“抓读者”的竞争。在这场“抓读者”的竞争中,报纸的“读者来信”(以下  相似文献   

7.
问题的提起通川日报从1997年元月开始,办起了“周末版”。办“周末版”的目的,就是要在坚持党报性质、坚持正确舆论导向的基础上,增强报纸的可读性,把报纸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增大报纸的零售量,以赢得更多的读者。那么,“周末版”怎样才能赢得更多的读者,才能占...  相似文献   

8.
企业报不应忽视理论宣传张炜群近年来,报纸为了提高质量,争取读者,扩大发行,掀起了一次次改版、扩版热潮。企业报也由自我封闭走向了开放办报,办起了周末版,推出了社会、经济、生活等特刊,扩大了报道面,增强了可读性;但原来的理论版却不见了,报纸也很少登载理论...  相似文献   

9.
不管怎么说,报纸的不断扩版,“周末版”、“星期刊”可读性的不断增强,终归是新闻界的一场革命。现在的问题是,有的报纸为了一味增强所谓的“可读性”,不惜篇幅在那里连篇累牍地大登特登明星的轶闻轶事。甚至一味围着明星们不断发生的婚变,离奇的多角恋爱,放荡不羁的性生活大作文章,连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炒来炒去。这样没完没了地把明星们的正史野史都不加分析地拿到报纸上展览,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忧虑。  相似文献   

10.
当今,随着报纸的不断扩版,“周末版”、“星期刊”的可读性不断增强了,这是新闻界的一大进步。但现在的问题是,有的报纸为了一味增强所谓的“可读性”,不惜篇幅在那里连篇累牍地大登特登明星的奇闻轶事。甚至一味围着明星们不断发生的婚变、离奇的多角恋爱、放荡不羁的性生活大作文章,连他们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炒来炒去,这样没完没了地把明星们的正史野史都不加分析地拿到报纸上展览,这就不能不令人感到忧虑。 由于我们的报纸,对明  相似文献   

11.
随着形势的发展、时代的前进 ,县市党报有了长足的发展 ,不少县市党报办起了“周末版” ,其“为读者”的意识不仅体现在“新闻”的指导性、导向性上 ,而且扩展到休闲性、可读性上 ,使县市党报宣传的内容、形式、方法得到了全面的扩展 ,既适应了广大群众文化程度提高、休闲时间增多、求知求信息求娱乐需求的全面扩展 ,同时也以此应对报刊市场竞争 ,更好地吸引读者、发展自身。许多县市党报的“周末版”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写作手法 ,为报纸增添了新的“亮点”和“卖点” ,受到读者甚至行家的肯定 ,但也有一些“周末版”在重视趣味性、可读性时出…  相似文献   

12.
今年以来,不少报纸相继扩版,增加诸如“周末版”、“特刊”、“专刊”等内容。篇幅大量增加,质量提高,以新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犹如百花齐放,争芳斗艳,一派生气勃勃的态势,这是新闻事业繁荣昌盛的表现。但不容讳言的是,也有少数报纸在扩版后办得并不怎么理想,还有不尽如人意之处,愚以为下面几个方面似应引以为训。  相似文献   

13.
我国报纸近几年来出现的周末版热,是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产物。综观办得好的周末版,他们在接近性与高品位二者的关系上处理得比较好。但毋庸讳言,有些报纸的周末版在处理这二者的关系上失之偏颇,注重了接近性,忽视了高品位,“接近”变成了媚俗,周末版变成了“自由版”,格调低下,品位平庸,偏离了办报宗旨。 追求接近性与高品位的和谐统一,努力“近”中求“高” 周末版是在增强报纸的接近性的强烈呼声中问世的,也以其“接近”令读者耳目一新。所谓接近性,是指报纸宣传的内容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形式为读者所喜闻乐见。生活中存在着新闻报道的“矿藏”,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是粗糙的东西,但也是最生动、最基本、人们最关心的东西。周末版具有接近的优势,因而赢得了读者。但是,人们对周末版高品位的要求也不容忽视。高品位  相似文献   

14.
王仆 《新闻界》2000,(6):48-48
什么是策划 ?策划者,谋划、筹划也。而新闻策划,顾名思义就是新闻媒体对已经发生和即将发生的重大新闻如何报道作事前的谋划,从而使新闻价值和宣传效果得以充分体现。   新闻策划之所以越来越为媒体所重视,究其缘由,乃在于媒体间日趋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所使然。   要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关键是要提高报纸的可读性。提高报纸的可读性,其实是个老话题,喊了多少年,也作了许多尝试,这从各家报纸尤其是党报竞相扩版、改版,增设“周末版”、“星期刊”等举措中可见一斑。   那么,以可读性为基本要求的“星期刊”要想吸引读…  相似文献   

15.
“质量是出版物的生命”——这话在新闻出版界已讲了多年,今天看来,依然有再讲的必要。因为这些年来,包括图书、报纸、期刊、音像制品和电子出版物的质量,主要是编校质量,不但没有上去,还有下降的趋势,成为一个社会性的问题而备受关注。读者花了钱买书看,结果发现满篇都有错别字,语句不通,标点符号错标,错行甚至大段句子丢失,怎能不扫兴呢?这也使我们的出版者汗颜和尴尬。所以,当新闻出版总署高调提出把  相似文献   

16.
“报纸杂志化”的老话重提,还是去年在讨论报纸多版化的先导和风向标——“周末版现象”时就开始了。如今,扩版大潮的潮头已由周末版、扩大版涌向正版,新年伊始,××报改出8版,××报扩至12版,信息频频传来,其势头,似乎不消几多时日,至少省级以上综合性大报,乃至经济发达地区的市报,还坚持出4版的恐将是凤毛麟角了。扩版潮会不会带来“报纸杂志化”?怎样认识和对待扩版后的报纸某种程度的“杂志化倾向”?  相似文献   

17.
报纸上的广告大战现在愈演愈烈。就我自费订阅的几家报纸来说,有时原定的八版竟被广告占去三个整版,再加上半版的和夹杂着的小块广告,真正该有的基本内容所占的版面所剩无几了。有些报纸在扩版改版时,对读者信誓旦旦:将如何如何以更快更多的信息和更精美的全新的精神食粮,提供给读者。读者们订阅报纸,是冲着报纸扩版改版的“诺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不少报纸在扩版,不少报纸在酝酿扩版。有的由4版扩为8版,有的由8版扩为16版。对于这种现象,作为一个曾经长期在地方报纸工作的新闻工作者,我感到由衷的喜悦。这里,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感想和看法。(一)当“特区”来办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报纸,有一个比较突出的现象,是争办“周末版”或“星期刊”。不少报纸在扩版,或酝酿扩版,这是“周末版”、“星期刊”发展的继续。为什么呢?因为所谓扩版,据我的认识,就是搞报纸的“大特区”。如果扩版只是原来报纸版面的量的扩大,那恐怕是不行的;而应该是,也只能是报纸的质的升华,而扩版不过是它的表现形式。从总体上说,其基本方向都是要适应改革开放的需要,因此,这也就是报纸本身的改革。  相似文献   

19.
《出版参考》2013,(22):12-17
《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日前在京发布,报告的基础数据采集的时段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信息采集年度为2012年,所涉数据的统计范围包括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音像制品出版、电子出版物出版、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及出版物进出口等新闻出版业务。本刊特以"表"读的形式呈现,以期客观地反映产业的发展变化及趋势。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日前在京发布,报告的基础数据采集的时段为2012年1月1日至2012年12月31日,信息采集年度为2012年,所涉数据的统计范围包括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报纸出版、音像制品出版、电子出版物出版、印刷复制、出版物发行及出版物进出口等新闻出版业务.本刊特以"表"读的形式呈现,以期客观地反映产业的发展变化及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