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这样的文章在蜗居乡下时就要动笔了,但是直到懵懵懂懂摸城里来了才写.似乎为了验证某种推测,推测潜藏在内心深处,总在蠢蠢欲动,似乎见人我就想告知别人我的推测,城市美丽异常,但我依然生活在城市之外.……  相似文献   

2.
山地散板     
唢呐 从小我就不喜欢听唢呐,总觉得那些呜哩哇啦的声音很嘈杂,很干燥.而我所居住的这个山区小镇,由于民族聚居的环境,唢呐声是随耳可闻的,逃也逃不掉,躲也躲不开.每每这时,我的耳朵总是以一种本能的抗拒来配合我的感觉.我从没试过去了解唢呐,去欣赏它,甚至我从没把它当作一种乐音.这样的情形一直伴随我度过了童年和少年时光.那些年月里,唢呐于我是遥远的.  相似文献   

3.
回家     
“回家”。我写下的这个题目,似乎和我要说的这个故事毫无关系,可我却是用泪水把它写下来的。这个故事不是我的故事,是我见证的一个五口之家两个男人的故事。 故事中的这个家,一半在城里,一半在乡下。  相似文献   

4.
碧波之上     
正一当我第一次较为深刻地去思考自己的出生地,已经是在我离开故乡整整三年之后的事。接着又懵懵懂懂地过了很多年,我方才真正体悟到所有这一切的根源:那是因为我第一次真正意义上地走近了洱海,并且似乎读懂了洱海。然而在此之前,我似乎从未想过,自己居然就出生在这个群峰耸立、大山如聚的滇西北高原。千百年来,在人们一贯窄逼的视野  相似文献   

5.
艾叶 《大理文化》2014,(10):65-66
旧身体 那个躲在门后的女人,目光 像上锁的把栓,不肯打开 上午她还在玉米地里割草 傍晚时分,乳房就垂了下来 干瘪的像被吐完丝的蚕 空洞的拧不出一滴水 这个在泪水中浸泡大的母亲 战栗的双手抚摸自己的身体 牙齿关节好多部件已锈迹斑斑 但她多想让时间和自己慢下来  相似文献   

6.
人们都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这话一点也不假.因为我家就有一本难念的经,而且这本"经书"的厚度还不小呢!现在,就让我来讲一两页吧. 南无阿弥陀佛--请看这页"经书",星期六全家放假,妈妈来了个总动员--整理这个被我们折磨了一个星期已变得非常"狼狈"的家.妈妈一声令下,我们都干了起来.但是,"一家之主"的爸爸,竟躲到客厅看电视去了.  相似文献   

7.
杨泽文 《大理文化》2013,(10):39-42
杉阳的燕子春末,我来到博南古道上的杉阳古镇时,从南方归来的燕子们正在挨家挨户地查看已经告别了一个冬季的旧巢,然后选择是继续修补使用还是必须另建新巢。看到它们在古镇里忙碌不已的身影,让人少不了动容与喟叹。而从春日里开始日渐忙碌起来的人们,似乎对燕子的归来并没有表现出特别的关注,毕竟这样的情景对他们来说已经习以为常了。记忆中,我最早认识的鸟是麻雀和燕子。因为  相似文献   

8.
回到花村     
一 我是家中的老二,我的名字叫国香. 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当我坐在茶场的办公桌上回忆起当年的生活时,我爹死后的那段刻骨铭心的记忆依然清晰如昨.我爹生前一直想着把家里那十几亩的老树茶变成发财树,把那上百年的茶树上摘下的茶叶好好地包装起来,在花街弄个门店销售,但这个想法对他来说,是再也无法实现了.如今,当年父亲想做的事,都在我手中实现了,可父亲却看不到了.  相似文献   

9.
乡行散记     
记得当时是有些不肯定的,因为自己在权衡这个难得的双休日究竟拿来做什么会更好一些,于是心中产生了很多想法.有想过去图书馆,或是在家整理房间,还可以有时间去逛街.可是最终,我还是决定把难得的时光留给那个曾经去过的地方--邓川.……  相似文献   

10.
正1【有时,我也会有一些希冀,想写一部有关那个世界的世界的书,有关自然,有关自然与思想,有关自然与命运。】我意识到已经不能以纯粹的牧人身份再次出现在那个世界的世界。我已经离开了很长时间,身份不断变得模糊。离开时带着决绝的意味,我把曾经的离开当作是对于个人命运的一次抗争。现在我再次回来,与命运无关,我不敢再轻易提起"命运"这个往往有着悲剧味道的词。我就回来几天。我想起了那些专门来到大自然中生活一段时间  相似文献   

11.
在大理,古城是一个情结.透过这个情结,似乎可以看到有一种声音,从远古传来,弥漫在铅灰色城墙的四周,把一个西南小城,浸润出了大国王者之气.  相似文献   

12.
隐身术     
正凶器这些珍贵的冷兵器,从遥远的年代开始,就成为人们改变这个世界的秘密部分。在我很小的时候,小镇上有过一个天才的打造专家,年长不了我几岁,却有着令人吃惊和羡慕的本事。可惜他是个残疾人,小的时候不大看出,成年后我不得不惊讶地感叹:天才的创造力,总是隐藏在某些重大残疾或缺陷的人身上。我现在工作用的绝大部分工具,都出自他的手。我每次使用这些冰冷的利刃时,总会回忆起少年时,他躲在一个大土基厕所墙后,弓  相似文献   

13.
猫咪女王     
第一次见到小缺是在街上,我正在喂食从二楼书店被赶走的猫,小缺闻香而来,睁着贼亮的一双大眼,在稍远处打量了我一阵之后,似乎认定此人合格,就毫不客气地挨过来撒娇了:喵喵叫、装可爱、磨蹭、讨摸摸、路倒……极尽谄媚之能事、无所不用其极,最后还把自己塞进我的大包包里,意思再清楚不过了":把我带回家侍候吧,猫奴!" 不久,神通广大的小缺就找到了二楼书店,它第一眼看到我,兴奋不已,马上装熟打招呼,对这个到处都是猫的陌生环境,似乎感到新奇又满意.它到处察看一番,饱食一顿,且把全部的猫都打过一轮之后,就选定某个最温暖舒适的位置,把原本睡在那里的女王可可赶走,躺下呼呼大睡了!我很吃惊,不敢相信世上怎么会有这么厚脸皮的街猫!从那天起,小缺就成了书店里的女王,此后它一直稳坐女王宝座,而且是书店任期最久、地位最稳固,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王.  相似文献   

14.
假期里寻了个时间去找了一别已经五年的老同学.老同学在的地方靠近洱海.那可是一个湖光山色,美味特多的地方.但对于我来说这些似乎都不是主要的,关键的是那出门就可以划船.对于我这个旱鸭子来说,无疑是充满十分的诱惑的.  相似文献   

15.
于光远 《寻根》2003,(4):88-91
我注意到“姓氏学”这门学问,倒是有许多年了。但从自己不注意到注意“姓氏学”还是有一个过程。我想不妨把这个过程讲给大家听听。  相似文献   

16.
我就是地球,现在,我大约46亿岁了.大约在40亿年前,我"生"下了两兄弟.老大叫动物,老二叫植物.到而今他们都已经上了年岁了.最初我把他们放在了海里,但他们现在已经爬上陆地了.开始我是希望他们迅速进化的.但他们的进化速度十分的缓慢.直到寒武纪大爆发开始后,他们终于迅速进化了.接着就出现了恐龙等大型动物.由于食物短缺,随后恐龙灭绝.几百万年前,我又孕育了黑猩猩,分布在现在的非洲,400万年前,东非大裂谷出现了,一部分黑猩猩也就进化成了现在的人.  相似文献   

17.
春节,我陪妻子又回到了云龙县宝丰镇.二十多年前,我曾在这里教过书,也曾带着学生到天池春游.如今,听说天池早已开发成了旅游风景区,就想趁这个机会再去看看.  相似文献   

18.
我不喜欢这个书名.倒不是为了它的狂,而是由于它叙述人称的错位和不贴切--这至多只能作为立传的题名,而不适宜用于荷载自我心灵的描述.张曼菱素有狂名,但在看这本书前,我仍猜想,这个蹩脚的书名多半又来自于所谓"策划"和"市场运作"之手.果然如此!在"代后记"中,张曼菱写道:"我很想把这本书命名为‘布衣之女',这对于我来说才是‘得其所哉'的."但既有编者充满"善意"和"尊重"(对市场?!)的命名,张也不再"谦此虚",而是欣欣然领受了.  相似文献   

19.
巍山的温泉     
在簌簌的冬雨中,我躺在温泉里,一动不动地闭上眼睛.此时,那种温暖托举着我,似一种不知不觉又不可抗拒的力量,把我融入其中,进入浑然忘我的状态.由此,我想我已成了如许的温泉,每一缕漾动的水波都是我醒着的意念.但是,有一个轻软的声音告诉我:“你不是温泉.”转而,我想温泉就是我,因为,我分明感觉到了那份从地壳深处奔涌而出的快乐.但是,那个声音又对我说:“温泉不是你.” 真想让我成为温泉,真想让温泉成为我.  相似文献   

20.
我不是疯子     
一 现在仔细想想,教委主任黄志红一开始就对我不怀好意. 毕业去县教委报到那天,一个40多岁的男人对我格外热情,问这问那,知道我叫胥晓燕,他说我这个姓很特别,名字也很朴实,他在毕业分配的名单上注意到了,还特意看了我的档案,各方面都特别优秀.最后,还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闲聊,问我毕业分配的想法.见我低着头不吭气,他又奉承说我年轻漂亮,不管分到什么地方,只要好好工作,今后一定会前途无量的.我被吓得胆战心惊,又感到莫名其妙,赶忙站起来揣着一颗蹦蹦跳的心跑出了他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