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是诗的国度,自古以来,诗歌就深入人心,受到人们喜爱。中国有多少诗人?古代流传下来的,恐怕不难知道;而在当下,这个数字就难以统计了。有一句调侃的话,叫做"写诗的人比读诗的人还多",一方面是说写诗的人多如牛毛,另一方面是说读诗的人寥若晨星。其实,这是一种随心所欲、不负责任的误解,它并没有说出诗歌的真相。真相是热爱诗歌的人是很多  相似文献   

2.
文子 《大学生》2014,(3):92-93
这年头,喜欢诗歌的人貌似越来越多了。为啥这么说昵,因为在我所赶的每一场读诗会中,几乎人都是满的。可能因为读诗会组织者选择的地方总是很小,咖啡馆、小剧场、书店、艺术空间等等,来个几十号人,就满了。读诗会的形式基本也是大同小异的,如果是以某个诗人为主的读诗会,那么隆重介绍的就是诗人,大家一起隆重朗读的也是诗人的诗歌,各种形式的,长长短短的,有时候还有配乐。  相似文献   

3.
高二学期伊始 ,便接触了语文课本中为数颇多的现代诗。有舒婷的、徐志摩的、穆旦的 ,还有华兹华斯及裴多菲的等等。读诗既是一种水平 ,又是对品味的一种检验。诗应该是作者感情或思想的折射 ,是一种神圣的东西 ,不懂的人会亵渎了它 ,而懂得的人又太少 ,因为诗是个人化的东西 ,绝大多数人在理解上需要从思维及心情上贴近诗人。所以有的诗须在海边读 ,有的诗须在夏日暮色浓重的葡萄园中读 ,还有的诗须在哭泣时读……写诗难 ,读诗更难。说实话 ,我所偏爱和推崇的是纯化的诗 ,那纯粹是一种感觉上的、一种情调的体现 ,譬如顾城《一代人》、《星月…  相似文献   

4.
偶尔在图书馆里翻到了《时间草原》。席幕容的书向来接触得很少,因为不是太经常读诗的人。觉得读诗需要静下心来,是焚香净手、一曲古筝的时刻。本来是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不知怎么的,随手翻着,就看到了这一句——"涉  相似文献   

5.
诗歌是一种古老的文学样式,被称为文学之母和语言的钻石。著名的美学家朱光潜说:要培养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然而,品诗写诗并不是人  相似文献   

6.
写诗有写诗的尺度,读诗有读诗的标准。写诗讲究寄情于景、情景交融,这是写诗的尺度;读诗,也须做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这是读诗的标准。下面我们将这个标准具体阐释为三个方面,即读得顺畅,读出节奏,读出感情。这既是三条标准,也代表了三种水平或者说是三种境界。  相似文献   

7.
谈“吟咏”     
朝读古典文学目前有两种方式:—种是用现代口语的自然的声调来胡读,一种是用传统的腔调来朝读,有人称之为“吟咏”。这里只谈谈“吟咏”。“吟咏”是我国流传已久的朗诵古典作品的方式,是一种适合我国语文特性,通过声音节奏,体玩作品内在情绪的朗诵方式。古人所谓“吟味”,所谓“沉吟专思”,意思就是说“吟”与“味”、与“思”有着密不可的关系。“吟咏”有助于体察作品中的情感,使人心领神会。《宋史·何基传》有言:“读诗之法,须扫荡胸次净尽,然后吟哦上下,讽咏从容,使人感发,方为有功。”读诗如此,读文又何尝  相似文献   

8.
偶尔在图书馆里翻到了《时间草原》。席慕容的书向来接触得很少,因为不是太经常读诗的人。觉得读诗需要静下心来,是焚香净手、一曲古筝的时刻。本来是抱着打发时间的心态,不知怎么的.随手翻着。就看到了这一句——“涉江而过.芙蓉千朵”。  相似文献   

9.
王东颍 《学语文》2014,(6):38-39
中国是诗的国度,诗是中国人的心灵宗教。在今天这样一个多媒体时代,读诗依然是陶冶性灵的最佳途径。这也就是为什么朱光潜将"诗"作为其美学的中心,且一生都在强调"读诗与趣味的培养",并认为"诗是培养趣味的最好的媒介"。基于此,理想中的诗歌教学应该是引领学生走进诗歌,欣赏作品蕴含的简朴而隽永的情趣,以及将这种情趣用一种恰如其分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艺术本领。  相似文献   

10.
闲暇之余,一把躺椅,一杯香茗,一本书,真可谓人间神仙。有书滋润的人生是绚丽多姿的。正如培根所言: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缜  相似文献   

11.
读书的阶梯     
如果说人生是环环相扣的链条,那么读书大概就会有阶梯。这阶梯的第一步,便是青年时代的读诗。我们的读书,似乎都是从读诗开的头。不仅读,那当儿确乎自己也在写着。梁实秋先生说:"大概每个人都曾经有过做诗人的一段经  相似文献   

12.
培根曾说过:"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博彩,足以长才。""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因此读一本好书,往往能使人生出许多感悟与体会,在一本书中畅游常常让人感慨万分,有时一句话所包含的内涵就让人受益匪浅。怎样才能把这些独特的感受保留下来?其中,写读后感是一种最好的记录形  相似文献   

13.
诗课     
读诗使人灵慧。然而诗有各种不同的读法,有些读诗者或教诗者把富有灵气的诗搞得味同嚼蜡。这里,我们来看看张晓风是怎样"上"诗课的。她讲的是郑板桥的对子。她先把古诗用散文化的现代口语来解说,让人感到亲切易懂。在讲到"花木"与"钱"的联系以及"人"和"云"的关系时,作者又旁征博引,来证明这些关系在中国古诗中的运用传统。由此可以看出这对子中的诗意"虽然别致新鲜,倒也非常隶属传统"。我们读这一篇文章,要注意看看这节诗课有什么特点,与我们平时语文课上所上的有关诗的课有什么不同?也可以进一步想想,还有其他的读诗方法吗?是的,诗歌的美丽是并彩纷呈的,那么,读诗的形式也应是丰富多样的。  相似文献   

14.
周豪 《语文天地》2013,(16):32-33
培根在《论读书》中这样写道: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这说明学习不同的知识,可以塑造不同的性格。读诗可以使人聪慧,古诗文的学习能教会人很多。  相似文献   

15.
读诗,是一种享受。尤其是品味诗句中蕴藏的意味,让人流连忘返,沉醉于诗的意境之中。"天空虽不曾留下痕迹,但我已经飞过。"这句泰戈尔的经典名言,时常回荡在我耳边。他对"过程"的诠释是前人所不及的,  相似文献   

16.
“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聪慧,演算使人思维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论理学使人有修养,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培根的这一名言,揭示了多元化的阅读对人的成长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阅读作为一项获取信息、塑造心灵的重要手段,本该是一种多元化、个性化的行为。但是,长期以来,以下种种因素影响着学生个性化的阅读。  相似文献   

17.
诗歌是最高形式的语言艺术,读诗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修养,文学趣味的高低.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等其它种类文学,体会小说、戏剧等其他种类文学的佳妙之处,因此,加强读诗与文学趣味的培养,进而提升个人修养与生活品位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8.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诗歌是其重要组成部份。上古歌谣、诗经、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直至现代新诗中的诸多名作,都是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的精华。读诗是一种享受,一种陶冶,一种教养,是人格健全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读诗首先应理解诗歌所表达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要抒发的思想感情。要读懂作品,必须有一定的知识准备。鲁迅先生曾说过,文艺本应该并非只有少数  相似文献   

19.
培根曾经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一个喜爱读书的人,他的内心世界就是丰富多彩的,他的思想也是开阔的。因此,一个人要多读书,并且要从小养成爱读书,好读书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20.
每次,看到“读书”两个字,小禁想起英国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的名言——“渎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读书的意义深远,尤其对于教师群体,读书更是一种提升专业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