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晋语圪头词流变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概述“晋语”这一概念,指的是山西、陕西、内蒙、河南、河北等地保留[?]尾入声韵的方言。“圪头词”指以“圪”打头的词。“圪”音[ke?],共有圪、扢、纥、疙、矻、虼、忔、屹、肐、仡、旯、咯、胳、阁、砢等十数种写法。圪头词的普遍存在,是晋语方言词汇、语法的主要特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分音词是阳城方言中的一大特色。以阳城方言中西南乡话的城关话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归纳分音词的语音特点,发现其第二个音节都以[l]作声母,所以阳城方言的分音词即“嵌l词”。再者,对分音词与“圪”头词进行比较,对阳城方言分音词的发展作简要探究,以期为后续深入研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3.
临汾方言里几个保留古义的口语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晋南在我国周秦时期是人口众多、农业发达的地区,晋南方言里保留了一大批古语词,口语中的许多常用词也保存着古义。本文介绍晋南方言临汾话里保留古义的“来”、“(?)”、“刈”、“积”、“要”几个词的用法。  相似文献   

4.
“圪”字作为词缀普遍存在于山西各个方言中,在长治方言中也使用较多。本文根据长治方言的语料对“圪”进行了分类,可以更清晰地认清“圪”的用法。  相似文献   

5.
“圪”在怀远方言里有较为广泛的运用,可以兼作词缀和不表义入声音节。怀远方言中的“圪”与晋语中的“圪”相比语音用字相近,语法构词相似,语义表达相通。两种方言在“圪”字使用上的相似性应该为历史移民所致。  相似文献   

6.
夏县话里“圪”的用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县位于山西南部,南接平陆,西邻运城,北连闻喜和垣曲,东南隔黄河与河南省渑池县相望。行政区划归运城行署管辖,方言上为非晋语的中原官话系统,属解州小片。本文所说的夏县话,指的是夏县城关话。夏县话中的“圪”[k(?)~(31)],基本用法是作词头或词嵌,能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和象声词等。“圪”本身并没有具体的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仅仅起表音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文水方言中的“圪”是很有特色的一个字,“圪”字的使用频率很高.本文对文水方言中的“圪”字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从“圪”字的读音、意义、本字以及由“圪”组成的词类、“圪”的形式、性质、产生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简析《山西文水话"圪"字小集》中部分圪字头词,同时小集了部分文水方言圪字头词.  相似文献   

9.
在晋方言的入声字中,“圪”字是出现频率很高的字。它作为词头在晋语词汇的构词中有很强的语法功能和表义功能。“圪”在晋语中有个特殊的用法,它常常作为虚词用于名词、动词、量词和形容词前表示“小”和“稍微”的意思。文章试图通过对“圪”头“小”义这一语言现象进行系统的描写和研究,从而深入探求“圪”的语义和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0.
0、小引 01、山西境内有一百零八个方言点,一般分为五个方言区,即晋中话,忻州话、晋东南话、晋北话和晋南话(我在一篇文章中叫它“河东方言”)。山西境内各区各点的调查研究工作远没有完成。本文所谈晋方言的词汇特点不可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十分丰富的方言事实,而正象题目那样,只是几个点的某些特点而已。这几个方言点是:太  相似文献   

11.
陕北吴堡话属于晋语吕梁片,其构词法既体现了晋语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考察吴堡话中几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分音词;圪头词及其同类词语;其他词缀及派生词;四字格。考察中发现,吴堡话前缀“一、不”、后缀“气”等都是相当能产的词缀;在方言四字格中,有一些特别能产的“词套子”。  相似文献   

12.
山西方言中“圪”头词具有鲜明的特点.近年来多数学者对其词型结构、语音流变、用字考究都有过研究成果.长子方言中的“圪”在使用过程中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特点.对此,文章认为长子方言中“圪”从形态上来讲是一个构词前缀,从语义上来讲表示小称意义,但是语义逐渐脱落,变得模糊,进一步虚化,出现了新的构词形式来表达原先的语义信息.  相似文献   

13.
阳城方言属于晋语区山西晋东南方言中的一个地点方言,同普通话相比,阳城方言有不少自己的特色,文章试图对阳城方言中一个极为活跃的语言成分"圪"进行描写和研究,以期说明阳城方言中"圪"的特点."圪"是个入声字,基本用法是作词头或词嵌;可以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象声词等.  相似文献   

14.
海南岛最南端的三亚市(原崖县),有一种叫“迈话”的汉语方言,通行在拱北、城东、水南、羊栏、妙林五乡,使用人数约一万二千左右。这种方言处在海南琼文话、琼崖话(均属闽语)的包围之中,拱北、城东、水南的迈话兼与“军话”(属北方方言)比邻,自成系统而与军话并立,成为在海南岛闽方言区中两个系属不同的方言岛。早在一九五七年,詹伯慧教授曾对此作过一些调查,惜其材料未及整理发表就散失殆尽,致使海内外语言学家无缘睹识。前年,已故梁猷刚先生称迈话是“粤语系统  相似文献   

15.
一、海丰福佬话的基本情况海丰福佬话是中国广东省南部沿海的海丰县80%居民(约七十万人)所讲的一种闽南方言,又称“海丰话”。海丰话有17个声母,72个韵母和8个声调,与潮汕一带方言大同小异,可视为潮汕方言片的一个地点方言。海丰福佬话内部大致可分三个小片,即海城片(中部平原片)、公平片(北部山区片)和汕尾片(南部沿海片)。三个片在语音上的主要差异是:  相似文献   

16.
郏县方言表音字"圪"与词根可构成名词、动词、形容词、量词、象声词等类型的圪头词。本文先简介郏县方言"圪"的使用情况,再通过对郏县晋语两方言"圪"用法的比较,考察两者异同,并探究郏方言圪与晋语圪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17.
平定方言属于晋语区的大包片。平定方言中“棱”的用法多样,它可以用作助词,也可以重叠为“棱棱”,还可以与“圪”前缀构成名词“圪棱”,但其主要用法是助词。“棱”作为助词,可以单用,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动态助词“着”,一般加在动词或形容词后面;“棱”还可以和“老”连在一起组成“棱老”,和“期”连在一起组成“棱期”,表示“……的时候”,通常用于一般将来时,表示即将发生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杨慧 《文教资料》2020,(7):10-12
南京境内方言“可VP”句式可具体分为三种:“格VP”(高淳方言圩乡话)、“阿1VP”(高淳方言山乡话)和“阿2VP”(南京方言).三者在基本句法分布上没有明显差异,但在“未然体”和“已然体”的构成形式上有所不同.南京方言“阿2VP”主要通过句末语气词区分“未然”和“已然”.句末语气词“啊”表示“未然”,“啦”表示“已然”.高淳方言主要通过改变句首发问词格式区分“未然”和“已然”,都是在原发问词后加“有”,但“有”字有不同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太原方言中,带"圪[k??]"的词语及其变式广泛存在,"圪"的构词形式繁杂,"圪"的运用是太原方言最突出的特征之一。通过对太原方言中含"圪"字的结构以及在"圪A"结构的基础上衍生的各种变式分类进行周遍的描写,发现"圪"作为词缀,无论在词义上还是在结构上都不断地弱化,甚至完全虚化。"圪"字经历了由表义的有效"构词成分到"不表义的无效构词成分这一虚化过程。可见,"圪"在太原方言中具有极高的构词类化性与能产性。  相似文献   

20.
(一) 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现代汉语仍存在严重的方言分歧。我国目前有八大方言:北方方言(以北京话为代表)、吴方言(以上海话为代表)、赣方言(以南昌话为代表)、湘方言(以长沙话为代表)、客家方言(以梅县话为代表)、闽北方言(以福州话为代表)、闽南方言(以厦门话为代表)和粤方言(以广州话为代表)。在广东,并存着粤方言、客家方言和闽南方言。就惠州来说,同时通行客家话、广州话和由客家话、广州话、本地土话混合而成的惠州话。周恩来总理早在一九五八年就曾经指出:“我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