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课前思考: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是苏教版《实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内容。对于倒推,学生不仅有生活经验,而且在苏教版教材四个领域中解决实际问题时也常有渗透。教材安排了两道例题,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解决具体的问题,体会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策略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经历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体会策略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课是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8-89页的内容。教材首先通过两道例题让学生解决具体的问题,体会适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来解决的问题的特点,初步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考方法和过程;练习中安排了不同的实际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数学知识去解决,进一步体会“倒过来推想”的策略的意义及其适用性,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教材简析:本课是在学生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4.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8-89页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初步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5.
【教学内容】五年级(下册)第88~89页例1、例2、"练一练",练习十六第1、2、3、10题。【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求思路,并能根据具体的问题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从而有效地解决问题。2.使学生在对解决实际问题过程的不断反思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对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进一步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能力。3.使学生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策略意识,获得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6.
一、教学目标分析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用画图和列表等策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策略的价值已有了具体的体验和认识。倒过来推想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的解题策略。通常情况下,已知某种数量或事物按照明确的方法和步骤发展、变化后的结果,要追溯它的起始状态,便适合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加以解决。本课的教学目标为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相似文献   

7.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88—89页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分析具体情境中的实际问题,体验“倒过来推想”的策略解决特定问题的价值,初步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  相似文献   

8.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倒过来推想”的策略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并能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解题步骤,有效地解决问题. 2.在反思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倒过来推想”策略的价值,发展分析、综合和简单推理的能力. 3.进一步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增强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获得成功体验,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相似文献   

9.
[教学内容]苏教版国标本教材数学六年级上册第89~90页的例1"练一练"、练习十七第1题。[教材简析]本节课主要教学用"替换"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用画图、列表、一一列举和倒过来推想等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并在学习和运用这些策略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陈雪玲 《广西教育》2010,(16):62-63
教材分析 《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十册)是在学生学习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的。"倒推"(还原、逆推、倒过来推想)是一种应用于特定问题情境下的解题策略。  相似文献   

11.
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是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的一个特色,是苏教版教材的独创。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重视引导学生领会数学方法,强化策略意识,学会数学地思维,形成数学意识。倒推——倒过来推想,是解决问题的策略之一。所谓倒推,是指由数学问题的结果出发,运用加与减、乘与除意义之间的互逆关系,从后向前一步步地推算,使问题得以解决的思维策略。  相似文献   

12.
<正>[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教材简析与思考]解决问题通常是从事情的开始状态,根据将要发生变化的现象,推断其结束时的状态。而倒推是从事情的结束状态,联系已经发生的变化行动,追溯其起始状态。学生比较喜欢用第一种方法解决问题,但有些问题的解决是需要倒过来进行思考的,这就是我们常常说的"倒过来推想"即"倒推"。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使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教学策略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特定问题的特定解题方法,而且要让学生感受经历策略的形成过程。学生通过认识上的不断深化和过程中的反思升华,从而领会策略的内涵,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形成数学思考。基于此,笔者以解决问题的策略“倒过来推想”一课尝试教学,旨在引导学生积极反思,最终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缘起]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倒过来推想)",教材安排了两个例题,其主体部分如下图所示: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国标教材小学数学第九册第六单元教学内容是用“一一列举”的策略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教材一共安排了三道例题,旨在通过例题的教学,引导学生逐步体会“一一列举”的策略意义,掌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考过程和方法。随后的练习一共安排了九道习题和一道思考题,这些练习题虽然都可以运用“一一列举”的策略来解决,但问题本身却涉及不同的知识领域。解决这些问题,不仅能进一步丰富学生运用策略的体验,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逐步增强灵活选用策略解决问题的自觉性,提高运用策略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分析】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用画图和列表的策略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教学用"倒推"的策略解决相关实际问题。本课"倒推"策略的形成分为两个层次:例1通过观察两个盒子间乒乓球个数的变化,感知"一步倒推"的策略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价值,进而抽象、体会数学运算间的"顺"、"倒"关系;例2描述了小明持有邮票数的几次变化,引导  相似文献   

17.
《田忌赛马》这一课是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的内容。教材编排目的是通过这个故事让学生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老师可以在学生探究田忌赛马采取的所有对策的活动中,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学会列举、分类、筛选的数学方法,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详细分析、缜密思考的思维品质;让学生感受对策论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感悟到在竞技比赛中可以用数学方法去研究和寻找制胜的最优策略。  相似文献   

18.
一、教学目标分析 列表是苏教版教材中第一次独立安排的策略学习。教材通过“买文具”的情境,呈现数学信息,让学生经历列表整理信息的全过程,并在列表的过程中,分析数量关系,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方法。教材旨在让学生经历“寻求策略——解决问题——感受价值”的系列活动,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是让学生体会列表策略的价值,产生学习这一策略的心理需求,并主动运用策略解决问题,内化策略。在落实教学目标时要避免以下误区。  相似文献   

19.
<正>《解决问题的策略——倒推法》一课精心准备了很久,获得了不少收获和体会。我认识到知识点的掌握并不是唯一的重点,策略能力的培养以及数学思维的提升才是关键。将策略意识融会贯通、举一反三,让学生脑海中的数学思维严谨而有逻辑,我想这才是我们的努力方向。一、"倒推"策略的含义"倒推",即"倒过去推想",从事情的结果倒过去推想它的原始状态。在解决这样的题型上,学生真正的困难在于"追溯",在于对变化过程的理解和表示。苏教版从四年级上册就开始涉及解决问题策略的内容,学生已经接触过画  相似文献   

20.
"倒推"是学生解决问题时经常用到的一种策略,所以教师应注重"倒推"策略的教学。通过探究如何使用优质资源,从"灵活选择生活资源,渗透‘倒过来推想’的思想""整合优质资源,形成‘倒推’策略""拓展教学资源,深化与运用‘倒推’策略"三方面,设计"倒推"策略的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