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2 毫秒
1.
正这也许是现代家庭大多数孩子的心声,我替他们说出。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疲于奔命,"爱"往往成了控制子女的理由……剖析父母的这种心态,除了人的天性之爱,还有对后代的责任感以及父母的自私心和虚荣心。父母想让孩子完成自己没有完成的夙愿,讨回自己错过的机遇,提升家庭在世俗社会中的地位,光宗耀祖,  相似文献   

2.
我担任小学3年级一个班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学工作。班上的35个孩子热情大方、活泼好动、个性鲜明,有很强的表现欲。但他们的缺点又实在让人头疼,最主要就是做事拖拉,毫无时间观念。就这个问题,开学初我在班里做了一次调查,这是针对学生父母的一份调查。从调查结果看,有37%的学生父母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会珍惜时间,希望老师能在集体中为他们创设锻炼机会,帮助他们在小学阶段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相似文献   

3.
现代家庭中,独生子女居多,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出人头地、有所作为。很多父母都认识到家庭学习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于是宁愿自己省吃俭’用,也要为孩子创造出优越的学习环境。那么,如何才能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孩子更好地学习呢?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相似文献   

4.
<正>假如我是小林的班主任,处理该事件首要的一条是保持冷静。我会不动声色地找小林来拉拉家常,了解他的家庭情况,然后有意识地抛出话题,让小林谈谈初中生应该怎样过生日。当了解了他的看法与他父母告知的几乎一样时,我就对他说:"小林,我必须说你真是一个讲义气的好伙伴,愿意请全班同学一起庆祝生日,而且一定要去最好的酒店。可是你想想,你这样的花费是自己赚来的吗?父母供你衣食,供你学习,那有多不  相似文献   

5.
刘细细 《班主任》2009,(6):46-46
小时候,我特别不喜欢班主任,原因是我父母都是班主任。打从我记事起,就有不少人在我家穿梭,那是我爸妈的学生。我很不喜欢他们,因为他们分享了我的父爱母爱,使得父母没有时间跟我交流,不能像别人的父母一样体贴关心我,使我不能享受家庭所特有的饭前饭后的温馨,所以,那时我特别希望自己的父母不是班主任。  相似文献   

6.
[教学目标] 明确父母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提高正确处理与父母之间关系的能力;增强家庭责任感,并以实际行动孝敬自己的父母。 [教学重点]青少年要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父母养育了我们 [教学模式]提纲导学式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过程] 展示课件1:温馨家庭彩图及课题(略) 师:我们都希望自己生活在一个幸福和睦的家庭中,而这一愿望的实现,离不开每位家庭成员自觉遵守家庭生活中的道德规范。其中,孝敬父母就是我们青少年首先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请同学们结合导读提纲,自学教材第一目内容。  相似文献   

7.
【个案回放】我是一名高三学生,马上就要高考了。我很紧张,也很有压力,总怕自己考不好,考不上大学,对不起父母。这种思想每天都在困扰着我,使我很难静下心来学习。我现在心情很烦躁,怎样才能摆脱这种心理呢?  相似文献   

8.
梁文岗才 《家长》2011,(1):50-51
刚开学的时候,我调查了新生的家庭情况,其中有一项是让父母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有位母亲说她的孩子在她面前特别喜欢说谎,几乎是一张嘴就说谎。这位母亲表达了自己的苦恼,并希望能得到我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留守学生"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自己留在技职校生活和学习,并需要其他亲人帮忙照顾的未成年学生。据不完全统计,技职校中,留守学生约占所有学生的15%,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无疑,许多"留守学生"的家庭条件较好,其中部分学生因自己的父母外出打工后,不仅家庭经济变得更为宽裕,而且性格也变得更加坚强、独立、开朗、乐观了。他们把对父母的思念、感激转化为了学习上的动力,提高了学习成绩。但大部分"留守学生"无论在生活和学习上都存在着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10.
编辑叔叔、阿姨:我是个学习很好的孩子,每门功课都很优秀,可妈妈还是不满足,要我“进一步努力”。一个星期天(我的假日),两位同学到我家来玩,我们一起做游戏,都十分高兴,房间里充满了笑声。可玩了不一会儿,妈妈就进来婉转地把我的同学劝走了,然后把我关了起来,要我“抓紧时间学习”。弄得我情绪很低落,哪还有心思看书。请问,我们学生就得整天看书学习,连进行必要的游戏权利都没有吗?读者玲玲调查:在家里,父母和子女之间谈论最多的究竟是什么?调查结果显示:71.2%的家庭中,父母和孩子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学习,而父母关心孩…  相似文献   

11.
某重点中学高三学生小伟,父亲下岗,家庭贫困,但父母还是举债供他上学。小伟很懂事,学习非常刻苦努力,因为他深知父母赚点钱实在不容易,他就是全家的希望。小伟的陈述:以前,我的学习信念是:勤能补拙,天道酬勤。你还别说,由于自己的勤奋,高三上学期我的学习进步很快,期末考试总成绩竟进入班级的前三名,班主任老师也很高兴,还专门打电话向我爸爸报喜,可把爸爸乐坏了。高三的下学期,我更加努力,除了上课,就是看书做作业,没有一点分心。可最近备考复习中我却老是感到疲惫,单元测验几次都出现了不应该的错误。更糟糕的是,总复习以来举行的第一次模拟考试,我的成绩竟比全班的平均成绩落后一大截!我想不明白,怎么现在更勤奋更努力学习还退步?想到父母对我的期望值那么大,我真不知该怎么面对我那可怜的父母……  相似文献   

12.
我是一个爱音乐的女孩,对自己的好音色也很自信。现在选秀比赛越来越多,也越来越火热,很羡慕那些站在舞台上的选手们,我也很想参加选秀比赛,和他们一样,去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但是我不敢和父母说,他们总是认为学习第一,考大学才是最重要的。我要不要说服父母,让他们同意我去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呢?——Anne.yan  相似文献   

13.
于智博 《中华家教》2013,(Z1):80-81
我是个普通的男孩子。不满6岁时,父母就把我送入上海市宝山区月浦二小读书。那时年龄小、不懂事,学习完全是为了应付老师和父母,几乎每节课都要靠想象下课后怎样在操场欢跳才能熬过。好在我幸运地生在一个开明的家庭,他们希望我能拥有一个丰富、快乐的童年。小学二年级时,我眼睛不慎受伤,只得在家休养,父亲就利  相似文献   

14.
柳艺璠 《学前教育》2023,(23):54-57
<正>“老师,我们上班太忙,孩子就交给您了,有事您联系阿姨!”“孩子一直是老人带,我也没想到他会这样,他也不听我的……”身为教师,在带班过程中听到越来越多这样的声音。家长们虽然心中深爱着孩子,但自己忙于打拼事业,不得不让孩子变成了一只只“小候鸟”,由老人或保姆照顾,只有在周末甚至假期时才能与自己短暂相聚。“小候鸟”往往有殷实的家境和相对富裕的物质生活,他们的父母也常常以为创造平稳富裕的家庭条件就是给孩子最好的照顾,  相似文献   

15.
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我采用了“三自”教育的形式,即学习靠自学,生活靠自理,做人要自觉。学习靠自学。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学能力?我的做法是:不陪读。使孩子意识到,学习是你自己的事,上课专心听讲、回家认真完成作业是你的“本职工作”。孩子碰到问题询问父母,父母除了做些必要的解释外,由她自己去请教那不见面的教师:“词典”、“磁带”  相似文献   

16.
据报载:某大城市的夜市,每到华灯初上时,就有家长带着自己的孩子到夜市去卖唱,以此来赚钱。这些稚气未脱的花季少年,整夜在广场上徘徊,生意不好的还要忍受父母的责骂,承受着来自身体上的疲惫和心理上的痛楚。这种只有在旧社会为生活所迫的穷人们的无奈选择,却出现在了今天被现代文明所包围的大都市中。花季少年去“卖唱”,究竟谁之过?   一、家庭责无旁贷:家庭是人们接触的第一个社会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保护是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它直接关系着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父母有责任让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  相似文献   

17.
《中学生电脑》2003,(1):67-68
为了坚决落实中共中央《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精神,切实贯彻江泽民同志依法治国同以德治国紧密结台的重要思想,为了培养同学们的社会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我们从小养成良好的社会行为习惯。在家庭、学校、社会等不同环境中都成为自我教育的主体,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决定在全国中小学生中开展“我是五好小公民”读书、征、演讲大赛。五好小心民应做到以下五点:在家庭做孝顺父母、关心亲人、勤俭节约、热爱劳动的“小标兵”;  相似文献   

18.
尊敬的家长朋友们,你们好,我今天讲的题目是“家庭教育中的‘六要’”。 一、要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 “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自我教育是父母影响孩子最有力的方法”。(列·尼·托尔斯泰)“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  相似文献   

19.
《特区教育》2014,(1):1-1
爸爸妈妈上班很忙,有时家中就只有我一个人,虽然我可以去朋友家,但是我的好朋友也需要和父母一起享受家庭时光。当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真的很孤单,我该怎么办呢?对了,我可以做一个和我一样的小人陪着我,这样,我就不会再害怕了。  相似文献   

20.
这也许是现代家庭大多数孩子的心声,我替他们说出。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疲于奔命,"爱"往往成了控制子女的理由……剖析父母的这种心态,除了人的天性之爱,还有对后代的责任感,以及父母的自私心和虚荣心。父母想让孩子完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