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二、增设练习的作业条件,严格训练。 1.六个低栏架(田径运动栏架)横排一线,栏距五米,练习队员位于第一个栏架侧面十米处,向栏架快速带球,在接近栏架时,将球从栏架前面传向第一和第二个栏架之间,传球后,人从栏架后面冲向第二个栏架,且在第一和第二个栏架之间(足尚)、带球重复上述练习,通过以后各个栏架。  相似文献   

2.
本课亮点:教师采用大多数学生较熟悉的游戏"贪食蛇"来完成本节课耐久跑的练习。游戏不仅使学生在练习中克服了对长跑的恐惧心理,同时,该教师在游戏中引入了竞赛,这一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还增加了学生的好胜心理,同时也使耐久跑练习不再是  相似文献   

3.
<正>一、恰当的评价有利于课堂纪律的约束性场景1:《技巧:多种形式的直体滚动练习方法》一课在准备活动时组织学生排成内外两个圈后,口令指挥学生向左转,然后成两个同心圆进行活动。教师发出口令"里圈同学蹲下。"里圈学生听到口令后便蹲下来。"哇,这位学生蹲下来最快,老师奖励你一个小贴。"接着继续发出口令"外圈同学蹲下",此刻,外圈学生迅速地蹲下来,之后的教学学生都能够认真听从教师指挥。分析:执教教师在发出指令后,立刻  相似文献   

4.
在足球教学中,适当运用跨栏架来帮助练习,不仅能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兴趣,并对掌握与巩固技术动作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本人通过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几例练习方法供大家参考。1.穿越运球方法:栏架间隔5米正放或侧放,当运球队员运球至栏架前时,使球穿过栏架,运球队员则迅速绕过栏架,接球继续运球前进。目的:控制传球的力量与方向。练习时提示:不停球,绕过栏架要迅速。2.两人运球对传方法:栏架间隔5米侧放,两名队员持一球在栏架两侧5米外向前运球,当运球队员至栏架正前方时,不停球使球穿过栏架,对面队员接球继续向前运球,至下一栏架正前方作同样动…  相似文献   

5.
克服体育教学中的恐惧心理一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堂跨栏课上,一名学生困摔倒而造成较重擦伤。一周后,该生继续跨栏跑学习时却表现出技术动作严重失常,我当即停止了他的练习。经过分析,我认为对他而言,栏架已成为一个危险的信号物,使他产生条件反射性的回避。该生的问题主要是出在心理上,而不是技术环节上。于是我有针对性地安排一些心理手段来辅助体能和技术训练。包括以下几点: 1.及时停止错误动作的练习。  相似文献   

6.
一、栏架在田径训练中的妙用(一)发展学生腿部及后蹬力量1.跳跃不同高度的栏架。将栏架由低到高按顺序摆放5~6个栏架,高度大约在60~90厘米,栏架之间的间隔在30~50厘米,练习组数在3~4组,且组与组之间有1~2分钟时间间隔,以双脚跳过方式完成。练习提示:初次练习时可以用橡皮筋代替栏板,练习者可以在完成全部栏架后接30米的加速跑,但组与组  相似文献   

7.
<正>一、以趣味体验引领体育教学本次教学展示课中,一节以趣味田径为主教材的课程吸引了大家的关注。该课执教教师通过循环训练法统领全课,将学生分组同时进行不同项目的练习,依托国际田联软式田径器材,在操场上搭建起小栏架、小山坡、十字方格等形式多样的练习场地,仿佛将课堂变成了孩子们游玩的乐园,让原本枯燥的田径练习变得丰富和趣味。新器材的趣味性,提高了学生练习的主动  相似文献   

8.
设计思路本节课的技术环节或者说动作结构比较简单,但是一个简单的技术如何来吸引学生参与练习?这是需要老师在组织形式上精心设计的。在导入部分:从"两人支撑后蹬角力"到游戏"抓尾巴",让学生通过游戏,立即进入课堂。并且两个游戏与下面的技术学习密切相关,不仅进行了热身,同时又是很好的导入。为了增加练习的密度,教师采用了两人一组的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9.
<正>一、观课回顾《趣味迎面接力跑》一课是以"请你跟我这样做"的小游戏贯穿于课的始末。从热身"找朋友"、"模仿练习"到主教材的"学习迎面接力",到最后游戏"红黄旗",每一个环节中,都很好贯彻这个游戏。通过这个游戏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得到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学生能够静下来听教师讲课;二是培养了小学生良好的习惯的养成。这种游戏式的组织方式非常适合小学生低年级的心理和生理需求。《原地侧向投掷轻物》一课是以喜羊  相似文献   

10.
<正>立定跳远是封闭式田径运动项目,由预摆、起跳、腾空和落地4个技术环节共同构成。本文以水平二(四年级)《跳类》大单元教学中《立定跳远》一课为例,呈现课程设计的具体操作方法。运用“动物模仿秀”、超人游戏及软式栏架进行辅助练习,让学生循序渐进体验立定跳远的技术动作特点,同时利用软式栏架可创意拼插的特点,创设不同高度、远度的挑战目标,既实现了分层教学,解决了立定跳远的重难点,又增强了练习的趣味性,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正>一、首轮试教"显"问题笔者曾在一次多轮教研活动中执教公开课《篮球:持球交叉步突破》,第一次课的设计思路是:在课的准备部分,教师拿篮球绕圈跑,结合"数脚丫"游戏大声喊口号,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兴奋性,达到热身效果,为基本部分打下基础;在课的基本部分,教师采用的练习是安排学生四路纵队分别站在两条端线后面,在练习的  相似文献   

12.
本课亮点: 本节课以游戏贯穿全课,以学生的求知欲为着力点.将体育器材与日常生活用品紧密的联系在一起,通俗易学,达到"乐中学,学中乐"的效果. 在课的准备部分,设计了"猜拳"游戏,师生进行对抗.让教师的角色进行转换,既是组织者,又是参与者,在一个和谐、平等的环境中学生得到发展.在课的基本部分,有针对性地改变传统单一接力跑.通过路线不断变化的体验;小组合作设计出多种路线;以及练习形式的变化,使学生学习处在"我要学"的状态.  相似文献   

13.
<正>一、设计理念根据"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本节课主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拍球游戏,在拍球的基础上,结合球类综合性活动特征,将自拍自接、自拍互接、移动拍球等各种玩球方法有机结合,尽可能让学生多接触球,体验人与球的关系。同时通过游戏比赛,让学生在比赛对抗中感知篮球特性,丰富身体体验。二、教材分析本节课《篮球:多种形式拍球的练习方法3》是本单元教学中的第3课次,学生经过前2节"拍球游戏"课的学习已具有一定的拍球能力。  相似文献   

14.
自制跨栏架     
<正>2015年笔者参加市级"青蓝课程"的体育展示课,教学内容是跨栏跑。在磨课期间,笔者发现,虽然前期专项练习学生都能基本掌握并完成,但是在实际跨越栏架时有很多学生因惧怕被栏架绊倒而不敢跨,即使敢跨也出现"跳栏"的错误动作。为此笔者也尝试几种不同的改造栏架方法来消除学生恐惧心理,如小垫子、皮筋、加  相似文献   

15.
因受学校场地、器材和学生人数的制约,在乒乓球的实践教学中,每位同学在台上的练习时间是有限的.然而乒乓球基本技术的掌握又是一项日积月累的技术.如果没有一定"量"的积累,是不可能产生"质"的飞跃的.通过教学摸索,我们总结出一套"学前"练习的方法.即教师在每次课结束之前把下次课所要讲授的内容简明、扼要地示范、讲解.  相似文献   

16.
栏架相较于其他的传统器材,具有其鲜明的特点:可折叠、可展开、可升降、可正放、可倒置,有一定的重量和空余空间。巧用这些特点,栏架可以作为练习的辅助手段,也可以作为标志物来做一些简单的游戏:1.占领高地连续跨过4个栏架,冲过终点线后率先到看台上举起小红旗,占领高地。建议:根据学生的水平增加、减少栏架,调整栏间距,倒置栏架或升高。2.比一比分成两队,在领头羊的带领下根据已摆的栏架做各种图形跑,比一比哪队跑得花样多。3.看谁反应快面对栏侧站立,听数绕髋。奇数为顺时针,偶数为逆时针。看谁的反应最快。建议:报数时两数间隔稍长,可用…  相似文献   

17.
<正> 1.发队码牌。第一节室外课整理队形完毕后,教师发队码牌,牌上用二个数字表示学生在队列中的位置:如第一列排头生的队码牌为“一.1”,第一列第二名为“一.2”,依此类推。 2.互相“照像”,认清相邻同学。发放队码牌后,做一些游戏性辅助练习,以强化效果。“照像”游戏的方法是:第一排的同学向后  相似文献   

18.
<正>跨栏跑教材是高中学生的必修教材,但要正确、顺利地跨过栏架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在制订教学策略时,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降低练习难度,合理利用器材,才能逐步提高学生练习的兴趣和自信心。P VC管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生活用品,笔者将其运用到跨栏跑教学中,有效消除了学生在学练过程中的恐惧心理,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一、可活动的跨栏板练习方法:将PVC管放在栏架的两边或托架上充当障碍物,当学生跨越时如触  相似文献   

19.
人们稍留意就会发现,在教师组织下的体育课堂上,常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学生迟到了被罚做俯卧撑;学生“集中注意力练习”做错了被罚做俯卧撑;教学(游戏)比赛一方输了被罚做俯卧撑;个别同学开小差(或调皮捣蛋)被罚做俯卧撑;练习过程中未达到要求被罚做俯卧撑,为了“充实”课的内容(内  相似文献   

20.
一、"躲闪跑"游戏的传统方法 教师指定几名同学为抓捕者,其余同学为躲闪者,分散在一块篮球场地内.当游戏开始后,抓捕者迅速出击追赶,躲闪的同学立即跑出,用各种躲闪、摆脱动作在场内积极跑动,若被抓捕者碰到或抱住,则站到线外.躲闪的同学如果跑出场地则视为被抓捕,直至所有躲闪的同学被抓捕完时游戏结束.此游戏通过衍生还有"捕鱼""提泥鳅""警察抓小偷"等玩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