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土音乐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是各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乡土音乐教育不仅是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需要,也是进行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需要。本文阐述了在实施“课改”,推进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畲族音乐进课堂的重要性,并对畲族音乐进课堂的教方式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探究,旨在活跃中小学音乐教学,弘扬民族音乐,提高小学生的素质。  相似文献   

2.
乡土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进行乡土教育是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的基本途径。从乡土文化教育的含义入手,针对乡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提出建立多元、开放、包容、尊重的学习环境;进行必要师资培训;结合乡土传统活动,增加户外教学活动的机会;充分利用社会、家长、社区资源的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实践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张汉锋 《现代语文》2005,(11):52-54
一、问题的提出 乡土文化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总和的具体体现.乡土教育是一种通过必要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生长的地方,了解自己所处环境的特色与渊源,并进而接受优秀乡土文化的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周立群 《湖南教育》2001,(16):44-45
语文教育是母语教育,是民族语言的教育,承担着继承民族优秀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的神圣使命。新大纲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和爱国主义精神。”新教材增选了许多体现民族精神的课文,如《尊严》等。在语文德育中,优秀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应重点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正连城山水,价值连城。通过了解连城自然风光,可以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家乡的真挚情感,这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乡土教育是民族文化传统教育的重要内容。《说文》解:"文,错画也";"化,教行也。"可见,古人把"文化"提到治理国家和教化人民的高度来认识。一般认为,民族是具有共同地域、共同语言、共同经济生活并表现为共同文化上的心理素质的共同群体人。民族文化是方域亲族形成的文化,即乡土民族文化。连城是典型  相似文献   

6.
一、在课程的选取上,坚持时代性和本土性相结合的原则,为本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威海作为较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一部分学生在思想上对外来文化盲目崇拜,对本地文化排斥和贬低。鉴于此,我们首先在初中选取了体现齐鲁文化特点的民族文化领域的地方课程学习指导书,该系列教材包括“感知民族精神”、“弘扬民族传统”、“领略民族文化”三册内容,在每册内容中都有一个专题“威海篇”,包括“廉洁勤政”、“博学多才”、“友好往来”、“威海山水”、“威海景观”、“威海英烈”、“威海风情”、“教育文化”、“艺海探珠”、“赏石艺术”等内容。全方位对威海的优秀乡土文化作了描述,重点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振兴家乡,进而报效祖国的思想情感。经过一年的试点,师生和家长反映强烈,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第二年,经过论证,结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和未来的需求。小学与初中逐步开设了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小学开设了家政课程,受到了师生和家长的欢迎。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多次谈到要“弘扬民族优秀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传统”。在1990年1月召开的《全国文化艺术工作座谈会》上,李瑞环同志在讲话中指出:“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是全党全社会瞩目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文化战线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在当前的国际和国内形势下,弘扬民族文化不仅直接关系到文化的兴衰,而且在政治上具有重要意义。”“弘扬民族文化。树立和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是一个长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任务”。把弘扬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搞高到战略任务的高度来认识这是十分重要的论断,把弘扬民族文…  相似文献   

8.
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应成为大学生的必修课赵凡湘,王中兴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诞生七十周年大会上指出:“必须继承发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允许搞民族虚无主义和全盘西化”,“中华民族是有悠久历史和优秀文化的伟大民族。我们的文化建设不能割断历史。对民族...  相似文献   

9.
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文化心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浓郁的乡土情结和强烈的忧患意识,是沈从文小说创作的文化心理的主要构成因素。乡土情结隐含着作家理想情感和批判情感两种“二律背反”的现象,而这又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撞击下的产物。忧患意识不仅体现在感喟造化无情、人生无常上,更重要的体现为对民族文化失落的悲伤和重建。  相似文献   

1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民族信念和民族精神,也蕴含着坚实的文化自信底蕴。为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教育理念,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与进路是十分必要的。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提升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实需要,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需要,更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需要。然而,在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一些高校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并未充分重视,一些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存有偏见。树立传统文化自信、完善传统文化教育体系、拓展传统文化教育模式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正乡土音乐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具体体现,是各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中明确指出:"各级各类学校必须重视我们优秀的民族艺术的教学,发展有民族特色的情趣高尚的艺术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也明确提出了中小学音乐教学要注重对地方民族音乐的开发与利用。音乐教育必须植根于民族音乐艺术肥沃的土壤,认真挖掘民间音乐的优秀内容,探究教学方式,进一步活跃中小学音乐教育,促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强调要加强“四德”教育,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全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物质贫乏不是社会主义,精神空虚也不是社会主义。”习总书记对继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不仅体现了对文化建设的高度重视,而且彰显了其以文化复兴助推民族复兴的坚定决心。无论是中国梦的实现动力还是中国梦的重要目标,它都离不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学校教育是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主要途径,利用乡土资源开设校本课程又是传承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效方法。本文从校本教材《闽南传统建筑文化》的开发和实践为例,探讨如何开发乡土资源,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校本德育。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对幼儿成长和民族文化优秀传统的弘扬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中,要坚持地方化、适宜性的原则,从社区联动、幼儿园环境浸染、课程整合三个方面予以落实,以保证幼儿园乡土文化教育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莫颖韵 《广东教育》2006,(12):40-41
乡土教育是以乡土地域环境和文化为依托,以认识家乡、热爱家乡为目的而开展的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但长期以来,农村孩子和城市孩子使用相同的课本,接受相同的教学方式,农村学生往往无法从课堂中获得农村生活技能,“学用脱节”在一些地方已经成为导致学生辍学的因素之一。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乡土教育缺失引致的弊端日益明显;而乡土教育在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环境、增加农民收入方面承担起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乡土文化及其传播对保持民族及民族文化的独立性具有决定意义,它对我国提升国家“软实力”、捍卫“文化安全”、强化民族身份认同等方面均具有重要价值;中国乡村的“类城市化”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具有了一定的“工具理性”色彩,而要对抗“工具理性”的不良影响,乡土文化也不可或缺;现代媒介技术笼罩着乡土文化的审美空间,营造出乡土文化传播的“媒介景观”。要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有效地保护乡土文化,传播这一维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利用乡土地理教育捍卫民族文化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举措。在民族地区乡土地理教材建设应体现地方性、应用性和综合性,在教学上应采用多种形式,并应用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  相似文献   

18.
所谓“人文精神”,是指整个人类文化所体现的最根本的精神,是人类文化创造的价值和理想,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它的基本内涵应是民族首先是本民族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凝聚着民族和人类健康美好的思想感情和审美判断。它对形成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有着重要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一些专家、学者及同行就在思考、研究怎样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精神”这一问题。最早思考研究这一问题的可能是韩军老师,他于 1990年撰写了《限制科学主义,张扬人文精神——关于中国现代语文教育的思考》一文,以后陆续有孟建伟的《…  相似文献   

19.
石熠璘 《甘肃教育》2011,(19):36-36
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云: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大计,要使教育能够“枝繁叶茂”,必须在教育中融入传统文化的教育,而传统文化经典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更是深化教育根基,传承优秀传统的载体。“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传承文化经典,不仅意味着汲取圣贤的智慧和丰厚的文化养料,  相似文献   

20.
“现代性知识”如果没有“地方性知识”作为有力支撑,乡土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就会遭受巨大威胁。以鄂西南小茅坡营村为例,探讨社会转型时期苗族学校教育的文化选择问题,认为学校教育应当在保持“乡土本色”的基础上,担负起传承民族文化和使学生适应现代主流社会的双重任务,从而促进民族社会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