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     
《网球》2012,(1):122-123
李娜和朋友们家乡挥拍江城武汉再掀网球热潮2011年12月18日,由武汉市政府、武汉市体育局、央视-IMG体育赛事管理公司以及IMG联合主办的,"武汉天地·2011李娜和朋友们国际网球精英赛"在李娜的家乡武汉完美闭幕。桑普拉斯、莫亚、利斯基一起牵手李娜,在为期两天的表演赛上为大家奉献了精  相似文献   

2.
邱友益  陈功 《网球》2012,(10):164-165
春秋登山又观景,冬泡温泉夏嬉水,一年四季打网球。湖北京山,一座新兴的网球之城正在崛起。 1京山县地处湖北省中部.素有“鄂中绿宝石”、“武汉后花园”美誉。之前,杂技、高跷等民间特色体育让京山名扬荆楚.随着京山网球在湖北省县级城市中一枝独秀,网球成为京山最响亮的名片。9N2日.我国首个以网球为主题的大型节日中国(京山)网球节在京山县网球中心举行。全国首个.也是目前唯一的中国网球特色城市头衔归属京山。开幕式当日凌晨6点,文峰网球主题公园已是人潮涌动。8点时.嘉宾、观众脚踏长长的红地毯.在围观市民的欢呼中走进京山县网球中心。有专程从北京赶来的记者感叹:采访网球赛事十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如此隆重的场面。网球节的出席嘉宾堪称豪华级,包括国家体育总局群体司司长盛志国,国家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孙晋芳.湖北省委常委张岱梨.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任世茂.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涂勇,湖北省体育局局长胡德春等领导。“京山网球节的举办.是中国网球的一次丰收。希望通过网球节这种形式,为广大网球爱好者,运动员提供一个交流、竞技的平台和展示自己的舞台。更期待它成为一个大众欢乐、喜庆的节日。网球节办好并传承下去,将有利于推动中国网球事业的繁荣发展。”开幕式上,国家网球运动管理中心孙晋芳发表贺词.并向京山县颁授了”中国网球特色城市”牌匾。  相似文献   

3.
行云 《网球天地》2014,(11):54-55
当北京、上海和广州迈入网球赛事第二个十年时,亚洲一姐李娜的家乡、位于中国中部地区的武汉市迎来了WTA赛事在这里的处女秀。 9月19—27日,9天时间里,位于二妃山脚下的武汉光谷网球中心每天涌进络绎不绝的人群;中心球场里,莎拉波娃、小威、沃兹、科维托娃、布沙尔等轮番登场献艺,却再也见不到李娜的身影。就在开赛前几天,李娜宣布了退役的消息,她将永远错过这项家门口举办的高级别赛事。  相似文献   

4.
《网球天地》2011,(12):121-122
12月17-18日,李娜将在家乡武汉领衔参加为期两天的“李娜和她的朋友们”武汉国际网球精英赛。在今年温网逆转击败李娜的竞争对手利斯基,以及拥有14座大满贯单打冠军的桑普拉斯和前法网男单冠军莫亚都将共同参加此项赛事。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李娜为研究对象,通过网球文化、商业以及体制改革这几个方面多角度分析,对李娜“亚洲一姐”这个国际网坛传奇人物的分析作为切入点进行阐述,探讨“李娜现象”对中国网球运动产生的影响.通过学习李娜的成功经验,对我国的网球和其它项目的职业化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何霞 《新体育》2005,(1):35-37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李娜”两个字,电脑屏幕上弹出的N条资料,绝对 乎你的想象。这也难怪,偌大的中国,“李娜”再普通不过。但是父母给予 姓名,自己打造牌——  “李娜才是中国女子网球第一人。”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 孙芳如是说。 “天生就是打网球的,她近乎男性化的球速、落点、角度,在国内女网 手中十分鲜见。”湖北籍网球教练潘兵如是说。 “我是来享受网球快乐的。”204年10月,在广州为中国网球夺得首个 WTA(女子网球协会)巡回赛单打冠军的李娜如说。     没错,就是这位复出后创下中国女子网坛新…  相似文献   

7.
《网球天地》2011,(8):58-61
“李娜效应”掀起一股网球热潮,也让中国“小花”和男子国手们的关注度瞬间提升。借着戴维斯杯在北京国际网球中心开战,我们走近四位年轻的中国男子国手,探寻他们内心深处的梦想本源。  相似文献   

8.
决战天津卫     
天津网球中心坐落于海河之滨,在院子里抬头就能够看到著名的“天津眼”。这个硕大的摩天轮很像英国的“伦敦眼”,这座城市也像伦敦一样,着力于把自己打造成“网球之都”,  相似文献   

9.
作为网球记者,哪里有网球新闻,我们都要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好比这次李娜梦圆大满贯,我们的几路记者在伦敦、巴黎、北京、上海、武汉,长沙四处“打枪”,寻找采访之机。而这么多年来,几乎每一个有网球场的中国城市我们都走了个遍。  相似文献   

10.
《网球》2011,(8):134-134
在为亚洲赢得首个大满贯单打桂冠一个月后,李娜正式确定将于2011年12月17至18日在家乡武汉领衔参加为期两天的“李娜和她的朋友们”武汉国际网球精英赛比赛计划。拥有14座大满贯单打冠军头衔的桑普拉斯、温网逆转击败李娜的德国选手利斯基。以及西班牙网坛传奇莫亚,都将共同参加此项赛事。  相似文献   

11.
倪娜 《新体育》2009,(2):46-46
奥运会后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崔大林说中国体育将坚持举国体制,这意味着一直以来的我国运动员“体校一省队一国家队”培养方式不会改变,地方体育局将继续扮演中国体育基础的角色。但是在这个大前提下,网球中心率先进行了职业化的摸索和尝试,李娜、郑洁、晏紫和彭帅四名球员和网球中心签订了“单飞”协议。  相似文献   

12.
这是中国网球公开赛迈入七年大关的年份,亦是中国第一次“大张旗鼓”地将“时尚牌”打得如此掷地有声。在中国网球公开赛的举办地——国家网球中心上演的一场时尚盛宴上,北京服装学院表演与时尚传媒系的同学“蓬花绽放”,这一刻我们深切地认知到:  相似文献   

13.
王继宏 《网球天地》2009,(6):108-110
近几年,因为中国网球,因为孙甜甜、李婷、李娜、郑洁、晏紫等明星球员,江门,屡屡伴随着中国网球频繁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部的江门,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2009年承办第11届全国运动会网球预赛期间,江门喊出了创办“中国网球城市”的口号,这其中,除了江门网球硬件设施的不断完备外,下面这几位可是侨乡网球新主张的有力推手。  相似文献   

14.
爱的代价     
邹浩  张乐 《新体育》2011,(7):19-20
“单飞”需要一张硬翼 “李娜夺冠后,民间对网球的关注度急剧升温,这对网球这个项目来说,绝对是件好事。但复制李娜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完全脱离现有体制,则更不现实。”网球教练周祥安说。  相似文献   

15.
徐峰 《网球天地》2013,(6):104-104
4月21日,2013年武汉业余网球公开赛在武汉全民健身中心网球场收拍,两个组别、6个单项的冠军各归其主。本次比赛的主题为“让网球飞起来”,是武汉市体育局主办的“与市运同行”系列活动之一,共有289名网球爱好者报名参赛。武汉全民健身中心作为国家级全民健身中心和青少年体育俱乐部,  相似文献   

16.
张文悦  陈功摄影 《网球》2010,(11):72-75
下一个潘兵、下一个李娜在哪里?这是中国网球担忧的问题,更是湖北网球担忧的问题。2010年9月底,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网协和湖北网协在武汉联姻,预示着湖北网球正在试图找到问题的答案、开启了一条新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这是唐代诗仙李白的千古绝句,也是九省通衢的武汉江城美名的出处。 这一次,还是江城、五月,但不见梅花飘落。在美丽的江滩网球中心,只闻欢声笑语,  相似文献   

18.
《网球天地》2014,(12):30-31
李娜退役开办网球学校的消息,着实让人兴奋了一下。兴奋之余,情不自禁地开始为娜姐操上了心:中国已经有了好几家网球学校,“李娜网球学校”开在哪里?会是一所什么样的网球学校?如何才能办好这所学校?李娜与国际管理集团(IMG)合作,对这些问题肯定有了完整的解决方案,但我们也不妨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进行一番推测。  相似文献   

19.
樊人 《网球天地》2011,(12):68-69
在所有的四大满贯赛事中,要论中国球员集体性爆发的一项,非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莫属。郑洁、晏紫这对川妹子组合在2006年斩获了女双冠军,那也是中国的第一座大满贯奖杯:之后孙甜甜又在2008年与塞尔维亚搭档夺得了混双冠军;2010年,李娜和郑洁携手会师女单半决赛;2011年,李娜再进一步,杀入了女单决赛,书写了中国网球新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邱友益 《网球》2012,(11):87-87
1 作为亚洲级别最高的综合性网球赛事,2012年中网汇聚德约科维奇、莎拉波娃、阿扎伦卡、李娜等巨星.在九天时间为球迷上演精彩纷呈的网球盛宴。10月6日,李娜和莎拉波娃的半决赛引爆国家网球中心.钻石球场座无虚席。相比赛场内的人声鼎沸.钻石球场西广场同样是人潮涌动.丰富多彩的嘉年华活动,让广大球迷们流连忘返。其中,2012中国网球啦啦队官方选拔邀请赛更是众多活动中的焦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