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体能是柔道运动员所有技能得以有效施展的前提和基础,拥有良好的体能水平是柔道运动员竞技能力得以提升的有效突破口,不但能够促进柔道运动员竞技水平的提高,还能够对运动损伤进行有效预防,为此强化柔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柔道运动员专项体能的特征进行分析,之后在对柔道运动员专项体能训练应遵循的原则进行...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世界竞技体育运动训练发展的方向、柔道项目本身的特点、竞技能力发展的非均衡性及对专项训练的分析与比较,认为我国男子柔道运动应该加强柔道专项化训练,对处在高水平阶段的男子柔道运动员专项训练问题提出要求,以为男子柔道运动的科学化训练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柔道是一项对抗性很强的竞技体育,对柔道运动员身体素质的要求是非常高而且全面的,在熟练掌握柔道专项技术的同时,必须具备良好的爆发力、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及耐力,只有这样才能在对抗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对柔道运动员的力量训练。  相似文献   

4.
1影响柔道运动员竞技成绩的因素分析柔道属于变化运动强度的、且身体局部运动不规律的运动项目。其运动活动技术具有复杂的配合性特点,同时,运动活动多处于空间和时间不足、视野受到限制和呼吸因难的状态下,为此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利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显得尤为必要,针对影响柔道运动员竞技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一般认为:影响柔道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5.
1、影响柔道运动员竞技成绩的因素分析 柔道属于变化运动强度的、且身体局部运动不规律的运动项目。其运动活动技术具有复杂的配合性特点,同时,运动活动多处于空间和时间不足、视野受到限制和呼吸因难的状态下,为此在日常训练的过程中利用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显得尤为必要。针对影响柔道运动员竞技成绩的因素进行分析,一般认为:影响柔道运动员成绩的主要因素包括以下几种:①基本运动技巧;  相似文献   

6.
从竞技化特征和柔道技术发展趋势两方面简要分析了我国男子柔道项目的发展趋势,并对辽宁省男子柔道项目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提高运动员的成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谈柔道与中国式摔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柔道与中国式摔跤技术的分析,以及我省优秀柔道运动员在国际大赛上技术经验的总结,提出今后我国柔道发展应遵循的根本思路。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竞技化特征和柔道技术发展趋势两个方面简要分析了我国柔道项目的发展趋势,并提出了自治区柔道项目发展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9.
<正>柔道作为一项综合性的竞技体育运动,对体能的要求较高,它不仅要求运动员具备一定的力量、速度、耐力和灵敏度,而且需要其掌握各种复杂的战术。在柔道比赛中,运动员需要运用各种策略,与对手进行高强度对抗,这要求他们具备优秀的体能素质。因此,柔道运动员的体能训练显得尤为重要,文章旨在探讨体能训练对柔道运动员专项能力的影响,为提高柔道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一) 我省柔道队的发展概况我省柔道运动是1979年开始的,至今已有十年时间,我省和全国各省市一样,都是由中国式摔跤改练柔道的。1979年浦德华教练率领我省第一批柔道运动员去天津参加全国柔道训练班,训练班由日本川西秀和田宽治及著名柔道教练植松明义先生任教,培训了我国第一批柔道运动员。1986年我省又邀请了日本高知县柔道教练门田幸延、成岗昌宏两位先生来我省讲课。另外,在我省执教的我国第一批优秀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根据形成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外在表现和内在动力来选择我省优势竞技体育项目,并通过领导、专家调研进行了最终确定。另对福建省优势竞技体育项目的布局进行了分析,以期为制定建设海峡西岸竞技体育强省的战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福建省各级体校及省队训练工作的主管领导、教练员及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统计出专家认为的影响福建省竞技武术发展的十大因素,并给出相应对策。旨在为福建省竞技武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亦为我国其它地区武术发辰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13.
通过比较第七、八届全国残运会福建省代表队比赛的成绩,分析福建省残疾人竞技体育的优势项目,指出影响福建省优势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因素有经费不足、集训时间短暂、运动员老化、后备人才不足、教练员队伍老化、缺乏激励保障机制等等,提出加大经费投入、出台相应保障制度、大力选拨运动员、调整教练员队伍、增加集训时间、改进管理模式等对策。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福建武术散打的发展,采用文献资料、调查、专家访谈、数理统计、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武术散打运动开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并对制约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福建省武术散打人才培养机制未受重视;武术散打训练科学指导条件较差;训练条件一般;教练员整体素质状况需进一步提高;武术散打的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保障机制未落实处;竞争机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15.
本课题运用文献法、统计法,调查法,对福建省参加历届全国运动会的成绩进行对比、总结;对福建省竞技体育现状分析。通过认真研究,确定了福建省竞技体育重点项目,确定了影响福建省竞技体育进一步发展的因素,提出了福建省竞技体育夺冠可持续性发展战略目标及实施对策建议,为福建省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福建省竞技游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分折。发现其存在的问题,提出逐步转变政府职能,加快游泳场馆、训练器材设施建设,拓宽教练员人才的培养口径,打破传统训练体系的理念和机制,适当地增加各级比赛的次数,促进训练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7.
福建省竞技体育夺冠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课题对福建省竞技体育夺冠发展战略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把夺冠作为我省竞技体育战略发展的目标是可行的。教练员力量、领导因素、竞技体育经费、后备运动人材、管理体制等是影响我省竞技体育夺冠发展的关键因素。在发展技能类表示难美项群、隔网对抗性项群以及体能类速度力量性项群方面我省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以历届全运会比赛福建省田径队获得的成绩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法与综合分析法,对福建省田径优势项目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四跳"、跨栏、短跑、全能和4×400 m接力是福建省的重点优势项目。针对今后福建省优势项目的发展提出狠抓优势项目、加大后备人才培养、加强教练员队伍建设、加强对服用兴奋剂的打击力度、竞教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体育产业竞争优势研究及发展构想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王德平  任保莲 《体育科学》2005,25(10):18-22,63
运用经济学理论,对福建省体育产业竞争优势进行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与福建省体育产业竞争力提升关系很大的人力资本和知识资源等比较薄弱;大众体育消费的总体水平普遍不高;体育产业中的大多数行业缺乏支持性产业和相关产业形成的产业簇群的支持;市场结构及管理的合理性较差,非价格竞争极为薄弱;体育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体育产业核心部分(健身娱乐业、竞赛表演业)的整体成长性仍处在较低水平;福建省体育用品(羽毛球系列、运动服装、运动鞋等)加工制造业和竞赛表演优势项目以及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以其比较优势和在此基础上内生的竞争优势,成为福建省体育产业结构中进步最快、发展水平最高、竞争力最强的行业。据此,提出福建省体育产业竞争优势的发展构想。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福建省青少年体育工作,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查法采集了福建省体育局青少处近几年工作总结文献资料,利用参与福建省后备人才基地评估机会开展实地调查,对全国青少年基础数据年度统计福建部分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发现福建省青少年体育近年来取得实质性进展,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初具雏形,后备人才在训规模基本稳定,并形成福建特色.研究提出了注重职能转变、有效动员社会力量以及推动体校转型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