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什么是“城”?城和“乡”对应。城近于市,乡近于村。什么是“城市”?城市就是人口集中、工商业发达、居民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地区,通常是周围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所以,人气旺盛、贸易兴隆、生产力领先的大区域是当  相似文献   

2.
《农村教育》2004,(12):6-13
1、什么是“两基”? 2、什么是“两基”人口覆盖率? 3、截至2002年底。全国“两基”人口覆盖率是多少?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是多少? 4、什么是初中毛入学率? 5、什么是青壮年文盲率? 6、什么是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  相似文献   

3.
一、思路与设计学生的职业选择与其所处区域之间是否还有联系?不同区域的学生的职业选择在总体上具有哪些共同特征与不同特征?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进行了问卷调查。为简明起见,本研究只从两个维度来选择区域:一个维度是“贫与富”,指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较高与较低的区域。对应于这一维度,我们分别选择了苏南地区的无锡市和苏北地区的淮阴市。另一个维度是“城与乡”,为更清楚地进行比较,本研究中的“城”只限于市区(不包括“郊区”),“乡”只指乡村(不包括“镇”)。这样,便选出了四个“区域”,即:无锡市区、无锡乡村、淮阴市区及淮阴乡村,它们分别被用来代表“富裕城市”、“富裕农村”、“贫困城市”及“贫困农村”。  相似文献   

4.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大批青壮年劳动力流向城市,外出务工成为他们增加家庭经济收入的重要渠道。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推动下,越来越多的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就业创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口长期单向流动的局面。“城归”人员的出现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制定有利于“城归”人口创新创业、就近就业的政策,进一步完善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提高“城归”人口的归属感、幸福感,是增强乡村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张謇与南通“中国近代第一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謇在兴实业、办教育的同时。致力于城市建设,创造性地构筑起南通“一城三镇”的空问布局,以谋求城、镇、乡三的整体协调发展。与同时期的西方城市相比,张謇建设的南通足与霍华德所经营的新城(莱奇华斯Letchworth与韦林Welwyn)相媲美;张謇的城市区域思想不仅与盖迪斯的提出的“区域观念”(regional concept)、“组合城市”(Conurbation)理论有暗合之处,同时张謇还是将城市建设与地区发展作综合考虑的这一城市建设思想的实践。与同时期的中国其他城市相比。南通堪称“中国近代第一城”。这一论断的要义在于:南通是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产物。它不同于租界、商埠或列强占领下发展起来的城市,是中国人基于中国理念,比较自觉地、有一定创造性地、通过较为全面的规划、建设、经营的第一个有代表性的城市。张謇对城市建设的认识是超前的,业绩是杰出的,中国城市史及世界城市史都应给这位先驱以应有的地位。这同样有利于人们以更高的“远见、创新和毅力”,迎接当今中国城市发展的“黄金时代”的到来。  相似文献   

6.
城、市和城市   城市是有一定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   中国古代的城和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旧时在都邑四周用作防御的墙垣,一般有两重:里面的称城,外面的称郭。城最早是一种大规模永久性防御设施,主要用于防御野兽侵袭,后来演变为扼守交通要冲、具有防卫敌方侵袭作用的军事据点。最早的“城”还不具备宗庙、宫室、商业市场、手工业工场等一般城市所应该具备的物质要素。“市”是商品交易的场所,早期的市没有固定位置,后常在居民点的井旁,故有“市井”之称。随着商品经济的…  相似文献   

7.
人教社高中课本《过秦论》中有一处注释是值得商榷的。文中“践华为城,因河为池”的注释是“凭着华山当做城,就着黄河当做池”。但此处的“城”是什么意思呢?难道是把华山当做城市吗?且不说这一注释的语病问题,单是用原词解释原词的方法就不可取。其实,此处的“城”应解释为“城墙”,原句的意思是秦国把华山作为城墙,把黄河作为护城河,据险而守。按《古汉语常用字字典》(1998年版)“城”字有两个义项:一为城墙,一为城市。如李贺《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这一名句中的“城”就应当是城墙的意思。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城墙”,极易被理解为偏正结构,准确地说,它应是并  相似文献   

8.
对海陵区"城中村"改造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中村”是城乡二元社会的缩影,以“亦农非农、亦城亦乡”为其典型特征。“城中村”的存在,是城乡二元体制矛盾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凸现,是制约城市建设和发展的瓶颈。妥善解决“城中村”问题,是实现城乡一体化、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维护农民合法权益、确保社会稳定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小贩波利坐着他的马拉车,来到了故事城。“我很高兴又回到了故事城,”他说,“这是一座人人都会讲故事的城市!”小贩波利将他的马车停在城市广场上。“你好,小贩波利。”波利的耳边传来一个悲伤的小女孩的声音。“噢,是我的老朋友彭妮!你有什么好故事可以卖给我吗?我很高兴用我大车里的东西与你交换!”彭妮开始一边呜咽一边撸鼻涕。“我几乎连一个故事也没有了!故事城里没有一个人有故事了。我们全都将故事遗失了!”“你们将故事遗失了?这是什么意思呢?”“讲完一个故事之后,它就不见了!我们再也想不起来了。你今天下午来故事交换处,看过之后…  相似文献   

10.
路遥小说《人生》中的高加林出身于农村,而又充满着对城市的向往。他进入城市的渴望彰显现代性的诱惑和魅力。在“城”与“乡”之间,作为“城”与“乡”的双重“他者”,高加林的人物形象得以丰满地呈现.而这种城乡之间的张力所凸显的现代性因素为解读《人生》提供了新的观照视野和阐释角度。  相似文献   

11.
挑战自我     
一、脑筋急转弯1.被椰子或西瓜打头,哪一个比较痛?2.阿研的口袋里共有10个硬币,漏掉了10个硬币后,他口袋还有什么?3.什么帽不能戴?4.什么东西晚上才生出尾巴呢?5.两对父子,为什么上公共汽车只付三个人的车费?(最小的为20岁)?有两座城市,甲城人说真话,乙城人说假话。一游客到此却不知是甲城还是乙城,于是他就问遇到的第一个人:“你是这座城市的居民吗?”不论对方回答“是”或“不是”,就能知道所到的是甲城还是乙城。你能说出游客是如何知道他所到的是哪座城市吗?二、拍脑袋列车上的失窃一列从南方开往北…  相似文献   

12.
三3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的过程。 f城市数目增多;掣各个城市人口和用地规模扩大; 【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提高。刮黼黧飘?圈雌姜蓑同一蚓一┏━━━━━┳━━━━━━━┳━━━━━━━━━┓┃ ┃ 发达国家 ┃ 发展中国家 ┃┣━━━━━╋━━━━━━━╋━━━━━━━━━┫┃ 速度 ┃缓慢或停止 ┃二次大战以来很快 ┃┣━━━━━╋━━━━━━━╋━━━━━━━━━┫┃ ┃ 市区移向 ┃ ┃┃人口移动 ┃郊区,或昼夜 ┃ 农村流向城 ┃┃特点 ┃作“钟摆式” ┃市 ┃┃ ┃移动 ┃ ┃┣━━━━━╋━━━━━━━╋━━━…  相似文献   

13.
芝加哥市是美国仅次于纽约的第二大城市 ,也是全国最大的工业城市。它位于美国中西部密歇根湖向南突出的芝加哥河河口地带 ,称为五大湖畔的明珠 ,美国的“工业之母”。目前市区人口有3 0 0多万人 ,连郊区一起人口则达 70 0多万人。芝加哥城市的发展历史不长 ,180 3年才开始建址 ,与世界上许多大城市相比较 ,其建城的历史很短 ,19世纪以前称芝加哥为美国中西部地区的“边疆”城市。虽然当时美国东北部地区资本主义经济开始发展 ,城镇工商业早已发展起来了 ,但芝加哥城以及附近地区的经济还很落后 ,城镇发展处于萌芽状态。芝加哥具有优越的地…  相似文献   

14.
杨林 《农村教育》2006,(5):23-23
近年,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青少年“随打工族”远走他乡上学,特别是进入城镇学校就读呈急剧上升态势,传统的“就近入学”模式遭遇猛烈冲击。为深人了解农村学生“流城”情况.弄清“流城”缘由,探究其应对措施,笔者调查了川东农业大县、人口大县、教育大县渠县的中小学生源分布现状,并提出几点思考意见。  相似文献   

15.
翠湖心影     
有一个姑娘,牙长得好。有人问她:“姑娘,你多大了?”“十七。”“住在哪里?”“翠湖西?”“爱吃什么?”“辣子鸡。”过了两天,姑娘摔了一跤,磕掉了门牙。有人问她:“姑娘多大了?”“十五。”“住在哪里?”“翠湖。”“爱吃什么?”“麻婆豆腐。”这是我在四十四年前听到的一个笑话。当时觉得很无聊(是在一个座谈会上听一个本地才子说的)。现在想起来觉得很亲切。因为它让我想起翠湖。昆明和翠湖分不开,很多城市都有湖。杭州西湖、济南大明湖、扬州瘦西湖。然而这些湖和城的关系都还不是那样密切。似乎把这些湖挪开,城市也还是城市。翠湖可不能挪开。没有翠湖,昆明就不成其为昆明了。翠湖在城里,而且几乎就挨着市中  相似文献   

16.
乔迁之喜     
我是个特别爱吃螃蟹的姑娘,碰巧我刚搬迁到的城市 也叫螃蟹城。 可是,在地图上,你找不到这个城市。 地球上人口多,房子自然紧张,家里来了客人,外婆就开 玩笑地对我说:“今晚把你‘挂’起来‘贴’在墙上睡。”唉,房 子太小,搬家吧!搬到哪儿呢?哪儿都一样,人多。咦,到天上 去,那儿多大呀,到了那儿,我就可以不被“挂”起来睡觉啦! 嘿,我的愿望还真实现了!我们搬家了。这可是沾我爸 爸的光。我爸爸调到一个陌生而特大的“螃蟹城”去工作 了,我也变成了“螃蟹城”的人。这城在哪儿呀?在火星附 近。怎么到那儿去呀?坐航天飞船上去!  相似文献   

17.
虎城乡位于四川盆周山区的梁平、达县、大竹三县交界处,是一个远离梁平县城62公里的偏僻深丘地区,全乡13个村,126个组,4,139户,17,012人,其中农业人口16,324人,总劳力7,405人,耕地15,000余亩,人均耕地九分。该乡是川东老革命根据地虎南大赤区中心所在地。虎城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  相似文献   

18.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自城市形成之日起就开始了城市化进程 ,只是那时城市发展速度十分缓慢。城市化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由农村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 ,由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由农业经济转变为城市经济的现象和过程。城市化进程有快有慢 ,城市化水平有高有低。自工业革命后 ,城市大规模扩展 ,城市化速度加快 ,开始了世界城市化浪潮。在对城市化的研究中 ,最常见的是“城市化水平”和“城市化速度” ,二者是如何定义及量测的呢 ?一、城市化水平及其量测城市化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城市化发展的高低程度。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城市发展的…  相似文献   

19.
“全国现有多少人口?最近苏联移交给我国哪四个中苏合办公司?”“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任务是什么?”“毛主席在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的我们总任务是什么?……”  相似文献   

20.
“城市”与“城镇”高中地理新大纲中提到“城市”与“城镇”。高中地理 (试验修订本·必修 )教材中提到集市“可能演变为城市”。我国古代的“城”与“市”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城”是指四周筑有围墙 ,用以防卫的军事据点 ;“市”则指交易市场 ,是商业和手工业的中心。随着社会的发展 ,城里人口渐多 ,“市”便在“城”内或城郊出现 ,“城”与“市”逐渐结合为一个统一的聚合体———城市。“镇”与“市”原本有严格的区别。“镇”以军事行政职能为主。到宋代才摆脱军事色彩 ,以贸易镇市出现于经济领域 ,成为介于县治 (县政府所在地 )和草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