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武瑾媛  俞敏  袁睿 《编辑学报》2017,29(3):214-217
互联网浪潮冲击下,面临着响应更快、内容更丰富、传播更便捷的新媒体科普内容的不断挑战,传统科普期刊均在寻求转型.文章分析新媒体环境中的科学普及形势,讨论传统科普期刊如何借新媒体手段拓展新受众,并利用及时反馈实现精准科普的融合发展方法.介绍《航空知识》近年来积极利用新技术、拓展新渠道、创造新内容等探索创新发展的经验,供处于融合发展路上的科普期刊借鉴.  相似文献   

2.
《传媒》2016,(20)
本刊讯(记者 鲁艳敏)移动互联的时代背景下,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已成为时代必然.然而,我国期刊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发展出现了诸多新问题、新挑战.面对困境,如何顺应互联网传播移动化、社交化、视频化、互动化趋势,创新内容生产和服务,拓宽传播渠道,扩展新技术、新业态,谋求新路径、新发展,是当前期刊业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李霞 《出版广角》2021,(17):51-54
文章分析了文摘期刊在融媒体时代面临的困境和挑战,总结了《读者》杂志加快创新融合、促进期刊转型升级的措施,指出强化新媒体平台的建设和传统期刊内容生产的双轮驱动,是文摘期刊融合发展的主流趋势.文摘期刊要构建融媒体盈利模式,加快融合出版步伐,创新发展模式,利用新媒体技术,以内容为根本,构建多元开放的出版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4.
"互联网+"时代,高校期刊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本研究通过分析我国高校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现状,提出高校期刊媒体融合创新发展策略:一要通过优化采编和发行流程,拓展和深化内容融合;二要完善编辑培养机制,做好职业规划;三要依托高校学科优势主动对接社会,进行多机构协同创新,寻找期刊可持续发展增长点。  相似文献   

5.
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媒体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媒介融合的理论和我国媒介融合的技术、政策、受众和产业化背景以及3G的发展使我国媒介融合加速,分析了现阶段新媒体与传统期刊业激烈竞争态势和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要构建立体期刊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注重发挥资本的纽带作用和期刊多元化经营,不断拓展期刊新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6.
周强 《中国传媒科技》2023,(10):130-133
【目的】教育类期刊的融合发展转型已经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期刊发展的客观要求。文章旨在探究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路径。【方法】基于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的必要性和困境分析,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中国教师》为例,探索教育类期刊融合发展转型路径,以适应融合出版纵深发展的新变革。【结果】从内容模式创新、营销模式创新、技术融合创新、人才融合创新四个方面推进转型,教育类期刊以适应时代变化,寻求新的发展方向,实现高质量发展。【结论】教育类期刊的融合发展转型需要坚持专业化和数字化的统一,坚持“内容为王”这一核心竞争力,在此基础上拓展办刊方式,提升出版和传播质量。  相似文献   

7.
在媒体融合国家战略、"互联网+"行动计划和数字出版"十三五"发展规划等推动引导下,我国媒体融合发展大步伐迈进,成效突出.学术期刊是学术成果传播的重要阵地,新媒体的跨越式发展推动了学术期刊传播路径的变革.基于河北省高校期刊新媒体发展的调查情况,文章从内容生产和传播发行两方面总结河北省学术期刊与新媒体融合的现状及问题,并提出差异化选择、合作化运营、"线上+线下"服务和协同创新人才的融合模式,以期突破河北省内学术期刊传播的困局,为高校期刊的数字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李霞 《编辑学刊》2021,(6):42-47
即使是新媒体时代,内容为王也不过时.内容是立刊之本,是强刊之基.一方面,文摘期刊的编辑不能止步于纸质媒体,而应尽快熟悉新媒体内容的传播规律并借助新媒体,利用自己期刊的资源,积累品牌优势,加强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另一方面,文摘期刊唯有走创新经营之路,方能破解困局.  相似文献   

9.
牛晓锋 《出版广角》2018,(10):81-83
互联网时代,媒体传播内容、传播渠道、传播平台、传播形式、传播途径甚至是传播规律均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传统媒体固有的发展模式无法适应新媒体多维度发展现状,只有融合发展才能补齐短板,发挥优势,转型升级,实现持续发展.坚持互联网思维,树立媒体融合意识,厘清媒体融合的外部因素和内生动力,在此基础上,重构传统媒体融合发展模式,即以资本铺垫基础,以技术搭建平台,以产品打造优势,以管理整合人才的创新发展模式,助推新旧媒体有效融合.  相似文献   

10.
黄晓娜 《传媒》2021,(10):63-64,67
在国家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的趋势下,期刊依托微信平台进行的营销推广也在不断发展.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媒体融合环境中,期刊的微信营销必须要有所创新才能适应媒体融合的发展趋势.期刊要认清媒体融合给传统媒体的微信营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推动微信营销向全媒体平台拓展,不断建设并健全营销渠道,挖掘微信营销的传播潜能,并保持对新兴信息传播技术的关注与应用,从而促进期刊微信营销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移动互联网时代,在坚持提供优质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提升服务功能,是主流媒体融合转型、发展壮大的重要路径。主流媒体要跳出单一的信息传播功能,用原创内容引导用户,以特色产品提高服务质量,打造用户广泛参与的内容生态,实现社会效益;搭建以“新闻+服务”为特征的复合型服务平台,以“互联网+”重塑产业链,做好媒体服务、公共服务,在经济主战场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实现经济效益。本文以山东广播电视台二十大融合传播实践为例,探讨互联网时代主流媒体拓宽服务功能的创新路径。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尤其是近年来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应用,信息的传播变得越来越方便和快捷,各种新兴媒体成为大众阅读和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必然.就期刊而言,新媒体环境下普遍采取纸质期刊出版和新媒体数字化传播相结合的模式.期刊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数字化传播,不仅使得期刊社保护自身的著作权不被侵犯更加困难,而且使得期刊社侵犯他人著作权的风险也明显增大.  相似文献   

13.
吴娜  冯丹红 《传媒》2017,(23):62-63
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发展,媒体融合成为国内外传媒业改革与发展的共同主题.在媒体融合的背景下,新闻传播的方式、方法和渠道创新成为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动漫技术已经逐渐受到媒体和受众的欢迎,成为新闻传播方式、方法创新的重要手段.动漫以其自身的独特性,为传统新闻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将动漫技术运用到新闻传播过程中,提高新闻传播的传播力和影响力,是需要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改革政策对中国报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中国报业也不断调整并创新体制内容与制度建设,始终担当“改革先锋”.20世纪80年代,市场经济的深化为中国报业改革提供了宽松环境,中国报业积极拓展子报业务,改进印刷技术,成为“朝阳产业”.20世纪90年代,中国报业逐渐通过业务合并与制度创新,形成了多家大型报业集团.进入21世纪后,中国报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开启了报网融合之路,探索在传播渠道、内容形式等方面的网络化发展路径,尝试度过“报业寒冬期”,实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5.
互联网的开放性、去中心特性改变了传统媒体的参与形式及使用模式,媒介内容的自由分享流通现象动摇了传统媒体的地位,自媒体已成为受众获得传播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文章以《我想和你唱》为例,分析了自媒体如何利用唱吧的功能与传统电视栏目的主流功能相融合,实现新模式下音乐选秀类节目的创新,从而增加互动性、全民参与性、可视性等.自媒体与传统电视栏目的跨屏互动,是这两者相互融合发展的新方向,为传统电视栏目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马滔 《出版广角》2019,(10):41-43
在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影响下,教育期刊品牌竞争力的构建,须在形成鲜明办刊定位、打造优质期刊内容、拓展数字化发展渠道方面发力。同时,面对移动互联的汹涌来潮,教育期刊要结合互联网思维加强内容风格创新,结合互联网技术丰富信息传播渠道。  相似文献   

17.
伴随移动互联网的迅速普及,媒体融合已成为当今媒体行业发展大趋势.作为大众传媒的电视行业,也在新形势下拓展了传统的业务渠道,更新了以往的对话方式,从而使电视记者的采访形式变得更加多元化.本文结合电视记者的实际采访特点,对采访形式创新的具体策略进行了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代社会媒体传播渠道多元化,媒体相互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下,如何全方位地与新媒体融合,如何成功地转型为数字化期刊,这些都是期刊转型与发展的重点和难点,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由上而下地对期刊从业人员进行互联网思维的培养.但毫无疑问,期刊的立足之本是其价值和亮点,而渠道和形式是取决并服务于它们的.期刊只有找到自己独特的价值定位,才能在融媒体大背景下成功制胜.  相似文献   

19.
王慧 《传媒》2016,(10):44-45
人类的文明史就是一部科学技术与信息传播的发展史。近年来,在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冲击下,传统期刊与新兴媒体的融合发展成为期刊业发展的新常态,刊网融合彻底改变着传统期刊的生产、印刷、发行和营销等各个环节。在“互联网+”的环境下,用“互联网思维”重构期刊的价值链成为必然趋势,也将为期刊业的生存和发展带来新的机遇。本文对2012—2014年我国纸质期刊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规模进行比较,进一步分析互联网技术对传统期刊所带来的变革和机遇,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崔智勇 《传媒》2015,(20):36-37
随着互联网及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已经普及到生活的各个领域,新媒体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阅读习惯,数字化阅读方式悄然成为主流.传统纸媒生存空间遭受挤压,而各类纸媒本身也存在着激烈的竞争.在我国现有公开出版的9900多种期刊中,文摘类期刊在数量上只占了2%左右,但市场占有份额却十分巨大.因此,期刊未来的发展绝不能忽略这些有巨大影响力的文摘类期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