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毛泽东读书生活研究数字化,一是要建立毛泽东读书生活数字图书馆,二是要采用数字化的方法剖析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毛泽东读书生活研究数字化,不仅能够创新方法本身,而且还能够让我们在研究中取得更好的成果,挖掘出更多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东西.  相似文献   

2.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同志提出:“我们要来一个读书比赛,看谁读的书多,掌握的知识多。”而毛泽东自己就最重视读书,不管是中国的,外国的,古典的,现代的,正面的,反面的,他都读。而且有的书他还要反复读,《红楼梦》这部书读了五遍,长达四千万字的《二十史》他在通读之后,有些地方又反复去读。渊博的知识,为毛泽东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成功一代伟人奠定了基础。从毛泽东的读书,想到了我们的读书。现在,我们的一些新闻工作者忽视了这个问题,几乎不读书,这是  相似文献   

3.
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一样,作为政治家、革命家、学问家的毛泽东同志,既孜孜矻矻地读书,从书籍中汲取理论、知识,又关心和重视出版,亲自参加和领导革命的出版工作。《毛泽东书信选集》(以下简称《书信》)中有许多地方涉及到这些方面。其中的一些史实、想法、观点和论述,在其他论著中不易见到,书信却记载下来了。这些书信实在是十分宝贵的重要文献。 (一) 无论是在艰苦的战争环境里,还是在日理万机的和平建设时期,毛泽东同志都在如饥似渴地读书学习,并且影响和带动着革命军队、  相似文献   

4.
80年代以来,有关毛泽东读书生活及读书笔记题材的图书,日益成为扩展和深化毛泽东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龚育之、逄先知、石仲泉的《毛泽东的读书生活》,李锐的《毛泽东早年读书生活》,张贻玖的《毛泽东读史》,中央文献研究室的《毛泽东读文史古籍批语集》,王子今的《毛泽东与中国史学》,吴丽镛的《毛泽东读古书实录》,吴宜、温宪祝的《毛泽东读书与写文》等书出版后立即成为引人注目的热销书。不久前,广东人民出版社作为精品战略的重点出版的《毛泽东读书笔记解析》(上下两卷),由于它的编写体例在同类书中独树一帜而格外受到专家的好评和读者的欢迎。出书不到一个月就再版发行了7万册,在深圳举行的第七届全国书市中成为备受欢迎的精品书之一列入畅销排行榜。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一生是终身学习、酷爱读书的典范,在长达七十多年的时间里,他几乎天天离不开书本.他总是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抓紧时间读书.正是因为毛泽东博览群书,才成为受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人民尊敬和爱戴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相似文献   

6.
伟人与恩师     
毛泽东和武绍程 1917年,武绍程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的校长.思想比较开明,在全国颇负盛名.当时,毛泽东正在一师读书,和一批爱国热血青年积极从事革命活动,引起了反动当局的极端仇视,多次想对毛泽东等下毒手.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与二十四史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研讨会由中国版协和光明日报社于12月1日联合举办。李瑞环在会上强调,我们要借《毛泽东评点二十四史》出版的时机,学习毛泽东读史用史、爱书读书的精神,使勤读书、多读书成为习惯,成为风气。  相似文献   

8.
彭京 《档案时空》2005,(1):28-31
翻开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档案史册,曾载有他与校长张干的一段不愉快的往事。但在半个多世纪的交往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他的校长张干执著教育的精神给予了深情的关注,留下了一些罕为世人知晓的轶闻。  相似文献   

9.
《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是一部全面、客观解析毛泽东一生读书笔记的著作,全景式展示了毛泽东一生的读书生活,有助于读者深入了解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形成渊源,增强读者对毛泽东思想和党史、国史的认识,深入学习领会毛泽东管党治党的经验.在党中央建设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执政党,号召全民阅读的时代背景下,《毛泽东读书笔记精讲》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出版价值.  相似文献   

10.
翻开毛泽东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的档案史册,曾载有他与校长张干的一段不愉快的往事。但在半个多世纪的交往中,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对他的校长张干执教育的精神给予了深情的关注,留下了一些罕为世人知晓的轶闻。  相似文献   

11.
毛泽东是中央苏区主要创建者之一。众所皆知,毛泽东是个极其爱读书、爱思考、爱调查研究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实践家。他擅于用书宣传,用读书来指导实践。在著名的古田会议上,首次提出了编辑图书计划。在担任  相似文献   

12.
《全国新书目》2022,(2):12-13
<正>一代伟人毛泽东一生以书为伴,是酷爱读书的典范,留下了许多读书佳话。本书作者从熟读“诸子百家”、史书手不释卷、爱读诗词文赋、巧读古典小说等方面,生动讲述了毛泽东一生中富有代表性的读书故事,重点展现了中华优秀典籍对毛泽东人格养成、诗词创作、启智增慧等的影响,以及毛泽东如何将书中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实践中。  相似文献   

13.
白赵峰 《兰台世界》2007,(8S):56-57
教育活动是毛泽东革命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他潜心教育改革,开创了新型的革命教育体制,是新时期教师的光辉典范。一、热爱教育事业,勇于创新实践 青年毛泽东对教育事业情有独钟。他把研究教育和从事教育活动作为终身职业追求。1913年毛泽东进入长沙湖南第一师范读书。品学兼优的毛泽东受杨昌济等具有新潮教育思想教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回志具有丰富的革命实践,同时也具有渊博的知识。毛泽东同志的渊博知识是与他长期刻苦读书分不开的。长期的读书生活使他形成了一套完整而又实用的读书观。研究毛泽东同志的读书观,不只是为了纪念这位伟人,更重要的是促使人们用毛泽东同志的读书观来武装自己,从而加速干部的知识化,提高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  相似文献   

15.
许多读者都知道毛泽东晚年读新印大字本线装书的事。但对毛泽东晚年读书为什么要重新排印成大字线装本、到底读了哪些新印的大字本线装书等有关情况,知道的人就不是很多了。笔者作为毛主席晚年的图书管理员,在此略加披露。  相似文献   

16.
毛泽东同志渊博的知识既来源于革命的实践,也来源于对文献的利用。毛泽东同志从八岁开始读书,一直到十三岁才离开本地的私塾,其间读了具有人民性的《西游记》、《水浒》和《三国演义》等小说。他读这些小说极其用心,在书上打了圈、点等记号,或写上批语。这是毛泽东同志一直保持着的一种优良读书习惯。从十三岁至十五岁,由于父亲需要帮手,使这个极爱读书的少年辍学在家,在田地里劳作。除了农活和帮助父亲记帐,毛泽东同志仍旧挤  相似文献   

17.
毛泽东同志一生酷爱读书,在青少年时期就与图书馆结下了不解之缘。勤奋的阅读为毛泽东一生事业打下了坚实的根基,由引诠释了图书馆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同志的文稿中,有一些他亲笔写的关于文稿校对的信和更正启事.这类文字与毛泽东同志那些脍炙人口的论著比较起来,当然是次要一些的.然而,它却反映了毛泽东同志在文稿的撰写、印行上向人民负责和严谨精细、一丝不苟的精神.毛泽东同志提倡文章写好后,要"认真地加以删改",是大家所知道的.可是,作为一个作者,他并不把文稿的改定看作是写作的完成,还非常重视文稿付印时的校对.一九三八年,有一  相似文献   

19.
毛泽东的女儿李敏结婚以后,仍在中南海,同毛泽东住在一起。她希望继续读书,毛泽东同意了,李敏进了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学习。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与图书馆--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06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分利用图书馆,是毛泽东读书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介绍了毛泽东主席的图书馆工作实践及其读书活动,以表达对他老人家的深切怀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