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中国大学出版激荡3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899年成立的南洋公学译书院是我国最早成立的大学出版机构,然而生不逢时,仅存在4年就停办了.  相似文献   

2.
中国大学出版溯源——纪念南洋公学译书院100周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洋公学译书院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出版机构之一,是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前身。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四月盛宣怀上奏清政府,动议成立译书院。光绪二十五年(1899)春,聘请张元济为主任。直至光绪二十九年(1903),因经费紧张,译书院停办。(一)南洋公学译书?..  相似文献   

3.
引言 中国的大学出版社(这里指在中国大陆的大学出版社)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9年成立的南洋公学译书院仅存在4年就停办了,随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和编书处成立,1917年北京大学设立出版处.他们都翻译和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图书.  相似文献   

4.
南洋公学为西安交通大学之前身,1896年(清光绪二十二年)创建于上海,是近代中国创办最早的高等院校之一。  相似文献   

5.
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洋务运动及其历史和文化地位没能得到客观公正评价.特别是对其开窗启智的翻译出版活动,在中国近代史、文化史、出版史上的地位和作用,更是认知不足.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出版活动上承教会出版阶段,下启民营出版阶段,有力地推动了我国出版近代化的进程,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翻译出版人才,并为近代出版创规立制,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出版有着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刘霞 《出版科学》2004,(4):55-59
鲁迅是一位伟大的编辑出版家,他为我国的翻译出版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大量翻译出版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了鲁迅特有的翻译出版思想和工作原则.  相似文献   

7.
何芸 《出版广角》2019,(5):59-61
邵洵美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新月派诗人、散文家、出版家和翻译家,其翻译出版活动在文学史和出版史上都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文章从邵洵美的主要翻译出版贡献着手,分析了邵洵美的翻译出版实践活动及其翻译出版思想,并解读了邵洵美翻译出版思想的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8.
翻译经典研究聚焦于经典如何在翻译中得到建构或解构,而忽略了经典文本本身对译入语语境的互动影响.文章通过梳理“十七年”(1949-1966)对马列经典著作、西方经典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和出版,认为在国家主导的翻译实践中,此阶段的经典翻译和出版旨在完成三大国家叙事:信仰的赓续,价值的认同,形象的建构.对“十七年”经典翻译与出版的梳理和研究,有助于理解特殊时代背景下翻译与政治的共谋,体悟文本之外的翻译张力.  相似文献   

9.
翻译与出版的关系密切,译者、出版、读者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决定了翻译作品的社会存在状况。中国女性文学的对外传播是中国翻译出版活动重要的一部分,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下,其出版和译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主要依据“翻译出版”理论,简述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作品对外出版的现状和问题,并从出版的角度来探讨女性文学的翻译策略,分析译者如何选择翻译素材,如何坚持以受众意识为主,如何坚持女性主义翻译立场,以及采取怎样的翻译方法以实现最佳传播效果,让世界听到中国女性的声音,以契合中国文化对外传播的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0.
孟超 《现代出版》2008,(2):64-68
引言 中国的大学出版社(这里指在中国大陆的大学出版社)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1899年成立的南洋公学译书院仅存在4年就停办了,随后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前身京师大学堂译书局和编书处成立,1917年北京大学设立出版处。他们都翻译和出版了一批有影响的图书。从1949年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仅有所谓的“一个半”大学出版社:其中的“一个”是指1955年成立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相似文献   

11.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的前身是中国近代最早的大学出版机构——19世纪末成立的南洋公学译书院,其设立之初便确立了"为成才之助"、"周知四国之为"的办社目标。发展到现在,该社依然认为,出版要积极融入到国家和社会的发展中,发挥出版的精神和知识力量,为国家的重大科技专项服务。  相似文献   

12.
翻译出版活动是洋务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翻译出版了数百种西方科技、文化书籍,对西学在近代中国的传播,对开启民智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陈梅霞 《出版广角》2015,(16):40-41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译学论著及教材出版呈现很多优势,比如出版物数量多、品种多。但是在出版业蓬勃发展的环境下,部分译学论著和教材出版也呈现缺乏系统性、精品图书少、选题重复率高、出版较为分散、深度不够等问题,这也导致应用翻译出版物的出版质量饱受考验。本文以应用翻译出版物的出版为视角,结合应用翻译理论与教学文库的产生和发展,重点论述应用翻译出版物的出版定位,以期为国内翻译出版行业的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儿童文学翻译、出版存在四种怪现状:翻译作品份额巨大;重复引进,译本泛滥;系列作品跟风涌入,鱼龙混杂;翻译粗糙,质量低劣.当前儿童文学翻译和出版是乱象横生的假繁荣.只有儿童文学的翻译界、出版界共同努力,才能促使中国儿童文学翻译和出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考查了京师同文馆翻译出版机构和职位的设置情况,统计了其翻译出版的主要书籍,进而分析了其翻译出版活动的主要特点,并总结归纳了此项活动所具有的重要贡献和意义。文章指出,对于京师同文馆进行的翻译出版活动,应给予其在近世中国翻译史和出版史上应有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后,西方传教士因其文化传教策略和中国社会需要,开始在华展开翻译出版活动,创办了墨海书馆、广学会等一批翻译出版机构,翻译和出版了大量介绍西方科学技术和社会科学的书籍,在近代中国翻译出版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促进了我国翻译出版事业的形成与发展,对于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社会进步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7.
人才强国战略,不仅为各行各业人才队伍建设指明了方向,而且为加快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制度保证。翻译人才在解除跨文化交流语言隔阂,实现中西文明交融,推动国内文化产品进入国际市场和促进我国出版走出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翻译人才问题是制约我国出版走出去的瓶颈因素,分析翻译人才与出版走出去的关系,进一步探讨化解我国出版走出去中翻译人才的问题思路,是出版界、译界和文化管理部门关注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了李善兰等人翻译《几何原本》后九卷的主要经历和翻译内容,分析了翻译《几何原本》等书的时代背景和条件,并提出了李善兰等人的翻译活动给当代翻译出版界的启示:注重培养翻译出版复合型人才,创建翻译出版精品科技书籍的激励机制,消除我国科技书籍在国外出版传播中的障碍等.  相似文献   

19.
出版行业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翻译出版在我国出版走出去战略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翻译出版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翻译作品的出版数量连年递增。然而在其快速扩张的过程中也遇到一些问题,如出版作品质量良莠不齐、出版机构发展不平衡、一流翻译人才缺失等。文章从编辑角色和编辑观两方面论述有关问题,以提高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促进翻译出版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由上海交通大学档案馆和交通大学出版社联合举办的“南洋公学译书院100周年纪念展”,日前在上海交大档案馆揭幕。中国近代出版业之巨擘张元济先生的长子、93岁高龄的张树年老先生及张元济先生长孙张人凤夫妇,中科院院士杨槱教授、张煦教授,以及来自上海宣传、新闻、出版、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教授20余人,出席了简短而又隆重的揭幕仪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