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传统的口传身授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方式带来了冲击,也为其创新带来了契机。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存在着传承人趋于老龄化、传播内容难以创新、传播渠道单一以及年轻受众缺位等问题。对此,青春版《牡丹亭》定位年轻受众制定了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策略。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传播延续了昆曲这一古老的艺术生命,对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极具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晚清《申报》以新闻、广告、评论和文学知识等多种形式传播着《牡丹亭》。这些报道涉及《牡丹亭》的舞台演出、曲本出版和戏曲禁毁等多种信息,具有内容丰富、文字浅显和传播快捷等特点,直接展现了舞台演出和曲本出版的情况,反映了沪上茶园和剧场、昆剧和昆班的盛衰变迁。报刊传播扩大了传统戏曲传播的途径,使《牡丹亭》走出了宫廷和厅堂,登上大上海的戏曲舞台。  相似文献   

3.
2004年,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在台北"国家剧院"首演,俞玖林和沈丰英以千娇百媚、玉树临风的扮相,成为这一轰动的文化事件最美的传播符号.  相似文献   

4.
读书     
★《姹紫嫣红牡丹亭:四百年青春之梦》 白先勇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5月  定价:58元     本书由白先勇主编,两岸 三地知名学者撰文,从汤显祖 的创作背景、《牡丹亭》的魅 力,一直谈到白先勇改编青春 版《牡丹亭》的来龙去脉—— 2004年,白先勇和苏州昆剧院合作打造“青春版”《牡丹亭》。新版加强了柳梦梅角色,生旦并重。 ★《风雨前行:雷震的一生》 范泓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年5 月  定价:26元     在历史与现实的交接递进中,雷震作为中国 民主宪政最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相似文献   

5.
台湾作家白先勇怀着对昆曲的热爱之情,改编了传世经典《牡丹亭》,制作出青春版《牡丹亭》,给这一经典注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青春版《牡丹亭》,用现代的理念给原版的昆曲表演加入了青春元素。全剧依然以杜丽娘与柳梦梅超越生死的爱情为主线,通过精致的舞美设计和恰到好处的音乐渲染将作品至情至性的浪漫主义精神唯美呈现,给观众带来了一场华丽的视听盛宴。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传统昆曲《牡丹亭》先后有三个版本在欧美上演,其中两个是失败的,只有白先勇先生的青春版《牡丹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为跨文化交际的典范。从符号学角度来研究,同一层次的符号系统具有的排斥性,决定了调适必须把握一定的度,既不能过度也不能不足。青春版《牡丹亭》正是很好地把握了调适的度,一方面很好地保留了昆曲的文化传统,另一方面又能为西方观众所接受。  相似文献   

7.
白先勇制作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自2004年问世以来获得了很大成功,其公关策略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在现代文化语境中,戏剧从传统走向现代,无疑需要直接面对现实。本文以青春版《牡丹亭》个案分析为出发点,探讨戏剧的创新形式选择。从青春版《牡丹亭》发展状况来探讨未来中国戏剧的发展策略和趋势,探究综艺节目《我看你有戏》,以传承和创新为内核,思考中国传统戏剧多元化发展,为戏剧未来实践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青春版《牡丹亭》完美地展现出东方文化特有的风格,让人们看到我国古典艺术既优雅含蓄,又热情如火的特性,展现出东方不同于西方的审美观。从对原著编整的角度看,青春版《牡丹亭》继承了汤显祖追求爱情自由的精神,又加强加深对"人间情"的描写,把"情"提高到普世的极致,这又超越了传统的进步思想。同时,它既保持了传统戏曲要求表现唱、做、念、打诸般伎艺的特性,保持了戏曲表演写意性的审美特征,又吸收了当代舞台艺术,让场面和某些程式具有当代性,适合青年观众的口味。青春版《牡丹亭》的成功经验说明,戏曲表演,既要继承传统,又要超越传统。否则,戏曲不可能生存、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2014伊始,一款名为《2048》的游戏迅速蹿红网络,当它的开发者将这款游戏的网页版开源后,随之便出现了各种版本。其中,由资深"昆虫1"陆梨青制作的《2048牡丹亭版》随即在北昆的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出。在以社交媒体为主要传播渠道的今天,首次尝试游戏传播的《2048牡丹亭版》受到了昆曲爱好者的广泛欢迎,取得了意想不到的传播效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媒体传播提供了全新探索方式。  相似文献   

11.
《兰台世界》2012,(4):36
近日,中国昆曲博物馆将《昆剧手抄曲本一百册》捐赠给江苏省苏州市档案局(馆)。该书共计10函100册,收录包括《西厢记》《牡丹亭》《长生殿》《浣纱记》《琵琶记》《荆钗记》等在内的昆剧77本、904折其中未刊印的就有200余出,其中不乏孤  相似文献   

12.
档案收集     
2008年12月28日,苏州昆剐院向汤显祖纪念馆举行相关资料捐赠仪式,赠送的资料包括青春版《牡丹亭》DVD、书籍《圆梦》、温家宝渤望的“姹紫嫣红牡丹开、良辰美景新秀来”题词复制件等。  相似文献   

13.
有着“百戏之祖”美誉的昆曲因为一系列大胆改革而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昆曲骤然升温。白先勇担任总策划和总制作的青春版《牡丹亭》今年5月在南京上演,并采取了三场连演的方式,即一场戏分三个晚上连续演出。这种演出方式是当代戏曲演出史上罕见的,本身即蕴涵着极大的新闻价值。南京的媒体就因为这次青春版《牡丹亭》的上演着实兴奋了一阵。但蜂拥而至的记者与观众却随之发生了意外冲突。  相似文献   

14.
钱永平 《文化遗产》2008,(4):154-156
2008年10月11日至13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视野下的传统戏剧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广东省开平市召开,这次研讨会由教育部重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举办,来自大陆各省区及宝岛台湾的学者和来自美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的110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研讨会。一、传统戏剧研究(一)昆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吴新雷在会议开场报告《当今昆曲艺术传承发展的宏观考量———以“苏昆”青春版<牡丹亭>和“上昆”全景式<长生殿>为例》追溯历史,着眼当下,对经典昆曲《牡丹亭》和《长生殿》近年来上座率高的原因从继承与创新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指出这两部昆曲一方面活态展示了传统昆艺的演唱魅力与深厚底蕴,另一方面融入了现代剧场新的艺术元素,做到了古典与时尚,昆曲美学与现代剧场相结合,适应了当下观众的审美需求。宋俊华《牡丹亭:从“至情版”到“青春版”———一部昆曲经典的建构、重构与解读》对比汤显祖创作《牡丹亭》和白先勇改编《牡丹亭》的不同理念与时代背景,反思文人如何利用自己的理念来塑造经典,对于审思当下的“经典热”以及揭示我国戏剧发展中的文化规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雷碧玮的《物质与非物质之吊诡:昆曲在海外的...  相似文献   

15.
初夏的上海,一年一度的季风还没有如约而至,汾阳路上的梧桐树已经投下了深深的绿荫,使这条马路显得格外宁静.台湾著名作家白先勇来上海为他改编的"青春版"昆剧《牡丹亭》作推介宣传,朋友在汾阳路的仙炙轩安排了一顿午餐接风,我叨忝末座作陪.但我猜想,请他吃日本料理可能只是一个由头吧,真正用意是让他故地重游--老人都爱怀旧嘛.仙炙轩的所在,曾一度是白先勇的父亲--原国民党政府的国防部长白崇禧将军的府邸.长期来,人们也习惯地称这幢洋房为"白公馆".  相似文献   

16.
齐特 《中国传媒科技》2012,(12):239-240
《泰坦尼克号》3D版再次热播,其成功路径不仅在于影片本身的魅力,传播策略的作用不容小觑。文章从传播基本要素入手,对其成功路径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7.
《龙报》是俄罗斯最具影响力的中俄双语媒体之一,拥有广泛的受众基础。其"中华文化版"传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搭建中俄两国文化桥梁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本文选取了《龙报》"中华文化版"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主要文本,从内容维度、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分析了《龙报》在中华文化传播方面的特色,认为其向俄罗斯华人华侨及汉语学习者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继承与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又展现了"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贸易传播、中国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还通过主题活动传扬中华文化,充分体现出海外华文媒体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不 久前 ,甘险 峰 博士 的专 著 《中 国 对外 传播 史 》由福 建人 民出 版 社 出 版了 , 并 且 作为 该 社 参加 第 十 四 届全 国 书 市的新 版 重点 图书 之 一与 读者 见 面。 甘 险峰 博士 的 《中 国对 外 传播 史》以马 克 思主 义 新闻 观点为 指 导,在对 “中 国对  相似文献   

19.
安锋 《传媒》2017,(14)
韩国青春偶像剧是韩流文化的主要代表之一,《我叫金三顺》《来自星星的你》《太阳的后裔》等诸多"现象级"韩国青春偶像剧在中国的成功传播,主要得益于韩国电视制作者在全球化语境中的范式创新和文化创意,将自己的创意用于制播后将其传播到全球各个角落,进而充分满足受众的审美期待,这种强大的传播能力和发展特色,值得我国青春偶像剧的制作者学习与借鉴.  相似文献   

20.
湖南卫视在今年第二季度推出了一档全新的益智节目《好好学吧》。本文将通过节目外部包装凸显青春主旋律、节目内容设计趣味十足两方面来重点分析其视觉传播特色,包括节目名称更换具有必要性、守擂队员选才兼具"三高"、舞台设计更显年轻化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