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汪昕 《出版参考》2018,(2):45-46
版权资产作为出版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正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重视,它在出版企业创新融合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尝试从摸清家底、做好基础技术性管理、建立强调版权内容要素的管理模式、完善版权资产管理制度、主动谋划、积极尝试版权资产的应用、加大激励、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八个方面,探讨如何提高出版企业自身版权资产管理水平,提高运用版权资产盈利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版权也称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对其作品享有的财产权、人身权等权利.在现实的经济生活中,一般来说,只有通过把版权让渡给出版企业、正式出版,作者的版权才能转化为文化商品,实现自身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如果版权可以为企业长期拥有或控制,并能持续带来经济利益和社会效益,那么就可以视为出版社的版权资产了.事实上,我国出版企业虽然90%以上的发展依赖于对版权资产的运作,但是对自身版权资产的认识和管理并不清晰.中央文资办2012年调研数据显示,全国共有国有文化企业9000多家,账面资产规模近1.4万亿人民币,但版权等无形资产并不在其中.在这方面,外国出版社的版权资产管理模式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3.
杨昆 《出版参考》2015,(20):4-6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进一步明确了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体制的重要意义,将其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版权资产作为我国以国有制为主体的出版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国家文化强国战略和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战略性资源,也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物质基础.加强版权资产管理,既是出版企业资产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造我国出版业核心竞争力,推动实施文化强国战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4.
文章针对我国版权资产管理现状,并基于版权资产定义和特性,从版权资产管理框架与体系的构建、版权资产价值链相关活动等方面,对我国版权资产管理进行初步分析.同时,基于版权资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以期对提升我国的企业版权资产管理水平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强版权的管理与研究工作,科技出版工作委员会版权工作部选聘了熟悉法律并在版权研究方面有一定造诣的同志成立版权研究与工作小组,小组的主要任务:1.根据科技出版工作的特点,开展一些版权研究工作;2.为科技出版社的版权工作和版权纠纷,开展咨询服务;3.  相似文献   

6.
罗霆 《现代出版》2011,(4):46-49
媒体资产的本质是版权,版权管理的核心是版权信息管理。建设媒体资产管理系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开发利用内容资产的版权价值,而版权清晰是必不可少的前提和保障。对于当前我国的传媒机构而言,实施版权管理与版权开发部门的一体化运作,是实现责权利统一、加快推进版权开发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7.
刘冬 《出版广角》2016,(12):36-37
数字产品对版权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原有的管理方式已不能满足数字出版运营的要求.与此同时,国家发布了《文化企业无形资产评估指导意见》,为版权的评估明确了方向和实操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版权质押融资可以充分利用出版企业的版权资产价值,有效缓解出版企业的融资难问题.本文首先对我国出版企业版权质押融资的三种典型模式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版权质押融资服务平台主导下的“政府贴息+独立评估+反担保”的版权质押融资模式,并对其进行了运行机制设计;然后对出版企业开展版权质押融资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并提出相应的风险控制策略;最后给出了完善我国出版企业版权质押融资的相关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版权是作者基于特定条件下所创造出的一种资产,具有显著的经济价值,当前版权产业对中国经济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和协调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版权资产及其评估方法分析为基础,从认识、开发和利用的角度探讨了版权资产运用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对版权价值的实现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志 《出版广角》2016,(11):32-34
本文阐述了云出版的版权管理特点,指出云出版存在着利益分配不合理、出版社维权困难、侵权责任风险增大以及盗版形势严峻等版权问题,进而提出解决云出版版权问题的对策,包括加强法律规制、平衡利益关系、健全技术标准、开展合同管理等.  相似文献   

11.
随着中国出版机构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版权贸易的内容逐渐拓宽了范围.中国出版机构与国外出版机构之间的版权贸易合作,出现了合作出版、联合出版及数字出版等多种合作方式. 合作出版,是指国内外出版机构共同确定作品的选题,共享作品版权,共同或按约定分工合作进行有关图书的编辑、出版和发行,共同或按约定分别投资、共担风险、共享收益.合作出版与我们通常所说的版权贸易的根本区别,在于版权贸易仅发生版权转移,至于具体的翻译、编辑、出版、发行等各项工作,全部由引进方负责. 联合出版,也称"合资出版",即一个出版机构同其他出版机构合资,共担风险,分享利润.这种合作可以是按约定比例分担所有成本并分享利润,也可以是按约定分别承担项目不同部分或不同阶段的成本并分享相应比例的利润.联合出版是合作的双方共同出资,共同取得收益;而合作出版,可以是双方按照各自所负责的内容进行先期投入,也可以是一方提供版权,而另一方出资.取得收益后,再按约定扣除出资方及提供版权一方的全部成本,或者按照约定的比例分配利润,或者平分收益.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明了利用各种资源,促进科技出版的版权流变产品多元化的方式方法,探讨了出版融合背景下对科技出版的版权流变产品模式的创新.科技出版的版权流变只有结合科技相关专业资源品牌和目标市场,围绕相关合作方的知识网络,找准版权流变的市场接口,才能培育不同流变品牌的精品专业内容,有针对性地提供科技知识服务,并能围绕各种业态和场景提供科技任务决策和解决方案,实现对版权项目的精细化运作,才能真正提高版权流变效率,保证科技资源和相关数字化产品版权效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正随着中国出版机构国际化进程的不断加深,版权贸易的内容逐渐拓宽了范围。中国出版机构与国外出版机构之间的版权贸易合作,出现了合作出版、联合出版及数字出版等多种合作方式。合作出版,是指国内外出版机构共同确定作品的选题,共享作品版权,  相似文献   

14.
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版权运营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和进展。但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版权授权链条不完整、版权授权内容不规范、法律法规存在前后变化、海量作者授权难以解决、稿酬支付标准不明确等问题不断显现。对此,相关部门应完善数字出版版权保护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协同作用,规范版权授权链条,加强对知识资源平台建设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引导,研究制定网络出版稿酬标准和支付办法,以作者为中心开展学术服务,以更好地保障广大作者和出版单位在数字出版新业态下的版权权利,促进知识资源平台版权合规管理和健康规范发展,助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版权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5.
开放存取出版与版权问题有着内在的联系.作者、出版商、机构、用户等主体相互之间构成开放存取出版的主要法律关系.开放存取出版虽然具有重要的利益平衡价值,但是不能完全取代商业出版.从利益平衡角度看,开放存取出版与商业出版互为补充,相得益彰,应该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6.
秦坷 《电子出版》2000,(2):11-12
多媒体出版的版权问题是出版界关心的一个热点,因为在该领域目前还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加强对多媒体出版版权问题的研究与探讨,对促进多媒体出版事业的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多媒体出版物不仅涉及两种以上的媒体类型,而且容纳了数以百计、千计、甚至万计的素材,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析了数字版权的相关概念,在确认数字版权相关概念的前提下,分析我国传统的出版产业在数字化转型时期所面临的问题,探索我国的数字版权的构建发展路程,为我国在出版转型时期的数字版权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互联网技术和数字终端的普遍应用,数字出版产业得到高速发展,但由于数字版权的法律法规和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侵权问题普遍存在。本文主要探讨数字出版版权问题的现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数字出版版权的概述1.数字出版的概念数字出版是新兴媒体和传统媒体通过网络数字化技术从事出版的活动,包括对原创作品的编辑加工、传播、印刷复制、发行销售、阅读消费数字化等。数字化互联网出版物主要分为八类:学术文献数据库,网络期刊、图书,网络  相似文献   

19.
毕琼媛 《出版广角》2016,(17):49-51
通过版权集体管理组织取得授权,可以降低数字出版的版权交易成本、实现规模化授权,而且能平衡权利人、数字出版商、公众之间的利益关系。目前,我国版权集体管理存在应对“去中间化”授权不利、定价与付酬机制缺陷、权利管理范围狭窄、垄断性经营等问题。版权集体管理改革的措施包括制度重构、角色转换、技术创新、拓展服务等。  相似文献   

20.
<正>去年3月,我专门为《中国传媒科技》写了一篇有关版权资产的专栏文章,就版权资产概念、版权资产管理方法谈了本人的看法。在刚刚过去的2012年,尽管没有什么特别重大的版权事件发生,但与版权管理、版权保护相关的一些动作还是值得关注,也是值得研究的。首先,从政府层面上,一方面开始重视文化企业的版权资产管理问题,这从2012年版权服务年会首次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