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罗建周 《中国出版》2018,(22):67-69
生活书店受党的指引,坚持了之前以社会改造、抗日救亡为主的出版思想导向,还根据战时斗争的需要逐步形成隐秘、稳健的编辑出版导向,先后培植《文艺阵地》《文艺战线》《笔谈》等重要文学期刊,其文本内容以译介俄苏左翼文学、隐秘传播社会主义思潮、马列主义思想、毛泽东早期文艺思想为导向,在战时国统区传播党的思想、引导广大革命青年走上正确道路上功不可没,也在新中国出版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谭友志  刘涛 《青年记者》2012,(14):85-86
严复于1897年10月26日创办了《国闻报》和《国文汇编》,并开始翻译《天演论》,在《国闻报》上连续发表,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关注.严复是中国近代第一个系统介绍西学、提倡用资产阶级思想与文化挽救中国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当时的《国阐报》贯穿着严复的思想和追求,从中可以看出中国近代知识分子对近代社会的思想启蒙.  相似文献   

3.
沈从文作为中国近代著名作家和历史研究学者蜚声中外,代表作有《边城》《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同时,他还有一个不为人所熟知的身份——编辑。他曾从事编辑出版工作近40年,主持编辑的报刊达10余种,以主持《大公报?文艺副刊》闻名,对北方文坛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其副刊编辑思想和实践对今天的图书与报刊编辑出版工作有非常重要的启迪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科学"的传入给中国社会带来新思想,为此后一系列国民智识启蒙运动奠定了基础.从外部来看,特定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促使先进知识分子以"科学"为旗帜,以《新青年》为阵地,以青年群体为重点受众,以开启民智为目的 ,展开科学传播实践.从内部来看,其传播活动具有以科学事实澄清误解,以科学精神再造人心,以科学文化改良社会,提升"科学"公信力、引导力和影响力的特点.《新青年》的科学传播实践对当时社会产生重要影响,不但开启了国民智识,开化了社会风气,而且为五四运动的全面爆发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营造了良好氛围.立足当代,其科学传播实践依然具有重要价值,启示当下科学传播要始终以解放人民思想为起点,以打造媒体平台为支点,以壮大传者队伍为要点,以培育科学文化为重点,以服务国家发展为落点.  相似文献   

5.
朱联营 《编辑学报》2004,16(2):95-97
为提高对中国初创科技期刊科学文化交流思想的认识,促进新时期期刊科学文化交流思想的创新发展,在考察中国科技期刊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原因的基础上,对其初期编辑出版思想进行客观分析探讨.认为其科学文化交流思想的初期形态是:主要介绍"西学",兼倡本土科学,普及科学技术知识.这一比较符合当时社会实际的思想,为以后科技期刊文化交流思想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杨栓保 《今传媒》2012,(8):132-133
邹韬奋作为我国现代史上杰出的新闻记者、政论家和编辑出版家,他的大众编辑思想在我国编辑出版史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主编的《生活》周刊等为代表的报刊无不体现着他的大众编辑思想,这种大众编辑思想,以为人民大众服务为主线,具体包括正确的动机观、为劳苦民众说话的立场观、充分满足读者需要的群众观、富有创造精神的业务观。他明确提出报刊应以读者利益为中心、以社会改造为目的。认真研究、继承和弘扬韬奋的大众编辑思想和职业精神,对于当今的编辑出版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求实是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杰出的青年运动领袖和工人运动先驱.他革命的一生始终与马克思主义传播思想密不可分,从编辑《中国青年》到主编《日日新闻》《安源月刊》《少年先锋》《飞沙》《上海报》,以及《红旗日报》副刊《实话》等报刊,在揭露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罪行的同时,不断传播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广大青年学生的觉悟,影响了大批进步青年.  相似文献   

8.
邓发是中国共产党杰出领导人、著名的中国工人运动领袖.1940年2月,由他在革命圣地延安主持创办的《中国工人》月刊,在教育和指导工人运动和抗日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一跃成为当时中国"教育工人、训练工人干部的学校",成为中国共产党紧密联系和团结工人群众的桥梁.邓发参与刊物的编辑出版工作,并撰写大量文章.他的诸多编辑思想对当前的编辑出版工作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2006年12月11日是著名科学家钱学森95华诞,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集中编辑出版了一批钱学森学术研究著作.本次共出版了10部著作,其中有5部钱学森的原著,包括《工程控制论(新世纪版)》、《论系统工程(新世纪版)》、《创建系统学(新世纪版)》、《水动力学讲义手稿》和《论信息空间的大成智慧--思维科学、文学艺术与信息网络的交融》;此外,还有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上海交通大学合编的《钱学森系统科学思想研究》,王英著的《钱学森学术思想研究》,陈华新著的《集大成得智慧--钱学森谈教育》,潘敏主编的《钱学森研究(2006)》,以及戴汝为著的《社会智能科学》等.  相似文献   

10.
《辞书记失》以1 43篇小文章,简洁明快地辨析了包括《辞海》在内的一批辞书在释词、编纂上的各种失误。这一工作至少有两方面的意义和启迪:一是重现了巢峰先生等老一代杰出编辑出版工作者勤于思考、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精益求精的对出版事业无限忠诚的"辞海精神"。在出版业态正发生着重大转型的今天,亲历者的现身说法是传承伟大编辑精神的急迫而重要的工作。其二,在"记失"词汇的背后,更有着近35年来中国思想文化观念的变化以及政治、文化的多种冲突背景。这些"今日之是"与"昨日之非"彰显了当代中国社会的大变化,尤其值得人们"小题大做"。  相似文献   

11.
普遍认为:1990年代以来,由于中国知识界不懈的的共同努力和思想交锋(其中也包括种种重要的原则性论争乃至由此形成的严重思想分歧).中国已经形成了一个有效的思想空间和言论空间。并成功地为社会的良性发展构建了现实存在的公共空间,使民众的思想影响和利益表达为各界所关注。毫无疑问。这是中国知识界的重大历史贡献。但无可否认的是,由于历史条件和现实市场经济条件下个人利益不断分化的促迫,这种公共空间还嫌狭小.知识分子内部由思想争论引起的派系争执所造成的共识断裂和思想碎片化日益加剧。一个有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知识精英群体,应该是一个能够不断为社会进步更新知识、提供新的思想来源和智力支持的良性思想库,而不是因循徘徊,单纯为个人意气。学派政治,话语权。乃至思想、政治影响力的不断扩张而纷争不已,自我矮化的特殊社会利益阶层。这一不乏例证的概括虽不完整全面,但已无疑问地成为当代一种普遍的症候。我们认为。一种有助于社会进步的新思想的产生。除来自于有良知、有识见、有诚意、有公共关怀、有历史意识和现实观照的真正学术研究外,别无他途。而真正的学术研究,不但需要摒弃思想因循僵化、学术腐败堕落、自我利益追逐,更需要以宽宏的胸怀纷披歧见,以学术的公意驱逐私囿,以真诚的勇气换取力量。因此,一种关于凝聚共识、积聚力量以重振中国知识界知识和思想影响力的新的"思想/知识共同体"的思考就油然而生了。而《启蒙的自我瓦解:1990年代以来中国思想文化界重大论争研究》(许纪霖、罗岗等著,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7)一书便提供了辨析这种思考的新契机。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历代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均实行文化专制政策,社会民众不具有任何的言论自由,更罔论以舆论监督政府的权利.随着近代报刊在华的产生、发展以及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的传入,一部分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开始对报刊等大众传播工具及其舆论监督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时人开始以报纸为舆论之机关.①《申报》对“杨乃武案”的报道正是诠释了早期报纸的舆论监督作用.在这宗案件中,《申报》作为外商在华创办的营利性民间报刊,充分发挥了报纸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并在政府施政过程中进行监督的功效,借助公众舆论的力量影响案件的发展和审判结果.《申报》对此案的报道开启了近代报刊舆论干预社会生活、监督政府施政行为之先河.  相似文献   

13.
报道,叶圣陶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和出版家,他在中国知识界和社会有极大影响。他一生有65年献身于编辑出版事业,致力于编撰教材,出版书刊,形成一系列的编辑思想。他认为编辑出版工作,是重要的教育工作。 最近开明出版社出版了《叶圣陶编辑思想研究》一书。该书收集了叶圣老从事编辑出版工作的主要言论,还收有研究其编辑思想的学者撰写的论文。  相似文献   

14.
宋应离 《出版史料》2011,(1):97-103
在中国近百年政治风云变幻、跌宕起伏、社会巨变的历史进程中,涌现出了一批以编辑出版工作为己任,为国家民族命运着想,为社会文化进步不懈努力,推动出版事业繁荣发展的一批杰出出版家,胡绳是其中的一位代表。他是新近评选出的二十二名新中国六十年杰出出版家之一。  相似文献   

15.
论编辑思想的构成及品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晶 《编辑之友》2005,(6):45-46
编辑思想是编辑出版活动反映在编辑出版工作者的意识中经过思维而产生的结果.编辑思想的内容受社会制度的性质和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限制,由于编辑工作的特殊性,不同时期的编辑思想决定着不同时期的文化发展方向以及具体的出版内容、图书类型等等.  相似文献   

16.
林立华 《今传媒》2016,(3):131-132
储安平的一生和报刊有着紧密的联系,曾先后主编过《文学时代》《中国晨报》《力报》《客观》等刊物,尤其是他于1946年创办、主编的《观察》周刊,因为文风犀利、观点独到,在当时有着较为重要的影响,成为中国进步民主运动的一面重要旗帜,同时,也集中反映了储安平的编辑思想.本文从提倡言论自由,办刊目的是舆论监督,客观、公正、理性的编辑精神、独立自主的办刊精神等四个方面就《观察》周刊时期储安平的编辑思想进行了梳理.  相似文献   

17.
王佳佳 《编辑学刊》2021,(5):105-110
鲁迅先生向来以文学方面的成就为世人所敬仰,其在编辑与出版方面的贡献世人了解较少,近年来陆续有学者进行探索.文章首先梳理了鲁迅编辑出版的相关研究文献,从自己翻译国外作品并编辑出版、帮助他人出版译文、自编外国翻译文学作品并将其收纳成册结集出版等三个方面探究了其主要的编辑出版和翻译活动,然后剖析了其独特的编辑出版和翻译思想,最后总结了这些宝贵精神遗产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8.
出版是人类有组织、有目的的活动。出版活动必须要符合群体利益和组织原则,以促进有利于社会进步的社会共识为目的。思想是人类的最高需求。人的思想性的需求来自于传播自己的思想和学习吸收他人的思想,所以,思想就是市场。图书是思想当中的思想。出版人的使命就是选取好的内容,传播有价值的思想,让这些思想推动中国社会乃至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19.
《新青年》杂志是中国现代期刊史上最重要、最富特色的期刊之一,它以敏锐的眼光观察到世界文明的进步,以清醒的头脑意识到中国社会的变化,并且以独特的办刊风格展现这些进步与变化,  相似文献   

20.
正1宗旨《编辑学报》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主办的学术期刊。宗旨为:坚持邓小平理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落实科学发展观,执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报道国内外有关科技出版物特别是科技期刊编辑出版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成果,促进科技编辑学、科技期刊学研究,提高我国科技出版物的质量,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和建设文化强国服务。2栏目与读者对象本刊以学术性、实践性、规范性为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