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海警船艇狭水道航行模拟训练评价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航海专业兵或学员根据设计的方案内容在航海模拟器上进行航行训练,根据<海警舰艇考核训练大纲>要求,采用VC 6.0为平台,构建海警船艇操作评价系统.该评价系统在提取数据源,根据模拟船艇的航行环境、操作、操船人员的操纵参数等信息的基础上,依据建立的评价模型,实现船艇模拟航行评价,最后得出航行评价成绩.结果显示,该评价系统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个基于LED和CMOS图像传感器的图像采集系统,以弥补图像采集系统的不足,图像采集结果通过MATLAB程序进行亮度补偿、白平衡校正等处理,并对MATLAB图像采集系统获得最佳图像处理效果的参数设置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数字图像水印技术的原理、主要特征,阐述了目前图像水印信号的产生方法,分析了图像水印技术的处理算法,探讨了图像水印技术面临的挑战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USB2.0接口的图像采集系统的设计和实现方案;该系统采用OmniVsion公司的OV9121CMOS传感器来采集图像数据,Cypress Semiconductor公司的EZUSB-FX2系列的CY7C68013A芯片来实现图像数据的传输。  相似文献   

5.
主持人语:本人应邀为《苏州市职业大学学报》科技重大项目栏的主持人,希望借助该平台,向学术同仁介绍本人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所取得的研究成果,以期让研究者了解本项目进展及研究的意义.2009年,以本人为项目负责人,以苏品刚副教授和周昌雄教授为主要课题成员,与东南大学毫米波国家重点实验室合作,组建了科研团队,成功申报了1项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非负稀疏编码算法及其在毫米波焦平面成像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研究(No.60970058)”,这一项目主要在毫米波(MMW)焦平面成像系统成像机制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利用软件方法对MMW成像数据进行后续处理,从而得到更高分辨率的MMW图像.主要在基于人眼初级视觉系统主视皮层V1区神经元的非负稀疏编码(NNSC)模型的研究基础上,结合已成熟的图像处理方法,提出了基于稀疏特征的毫米波图像处理方法.该项目主要的研究工作包括以下五个方面:①毫米波成像系统中关键硬件-毫米波成像接收机混频器及成像天线的研制;②建模了一类具有视觉反馈机制的NNSC神经网络模型并实现了该模型的稀疏优化学习;③基于量子信息理论、Retinex理论以及二维经验模式分解、偏微分方程、凸集投影、神经网络非线性滤波特性等算法,提出了一些适用于MMW图像的处理算法;④利用NNSC特征基和最大似然估计法,提出了基于NNSC收缩技术的毫米波图像消噪和恢复方法;⑤结合NNSC算法、图像稀疏表示及超分辨率图像恢复等算法,提出了一类基于组合变换的MMW图像级联消噪和恢复方法.  相似文献   

6.
在晶振外壳缺陷检测系统中,正确识别缺陷的前提条件是得到高质量的预处理图像。简要介绍了数字图像处理技术,并将这些技术结合到系统的实际应用中,针对晶振外壳的缺陷特点,采取一系列图象处理方法得到较理想预处理图像。  相似文献   

7.
数字电视智能卡条件接收系统加解扰与加解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电视与模拟电视相比,不仅实现了图像和伴音质量的大大提高,使高清晰度电视变为现实,而且为其开展增值业务提供了条件.为了保证数字电视系统所传输的某些信息的安全,防止非法用户窃收,通常采用加解扰与加解密技术,即实现条件接收.本篇主要介绍条件接收系统的发送端的加扰、加密过程和在接收端的解扰、解密过程以及我国现阶段的智能卡加解扰系统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8.
针对传统二维解析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四方面改进的措施:图像输入与数据采集的改进、人体重心坐标计算方法的改进、采用DLT理论实现图像数据与实际空间数据的转换、结果显示功能的改进,为二维解析系统的错误修正与系统功能的进一步完善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教练员领导行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分析高水平专业运动队教练员领导行为现状,找出不足,探寻有效的领导行为模式,以广东省船艇训练基地为例,运用<运动领导行为量表>(LSS)测量广东省船艇训练基地运动员喜欢的领导行为及教练员实际的领导行为,分析领导行为维度指标与运动员特征、教练员特征以及比赛成绩等因素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年龄、不同运动年限的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的接受程度不同;年龄、执教年限不同的教练员实际的领导行为之间存在差异显著;不同成绩的运动员对教练员领导行为维度的满意程度不同.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音乐图像学的研究还处在步履蹒跚的阶段,许多研究还需进一步的细化和具体化。然而,尝试运用系统的图像学理论和方法对图像进行分析和研究在我国已初现,我国图像学研究也出现了系统研究音乐图像学的雏形。但是这些分析和研究主要都是基于E.潘诺夫斯基的图像分析的"三层次理论"和方法,分析的技巧和系统性都还不足。因此,我国的音乐图像学研究还需要加强图像学与音乐图像学理论的研究,避免各种观点和手段的泛化;淡化学科之争,注重实效性研究;参照图像学的发展趋势,拓展音乐图像学的研究领域和范畴。  相似文献   

11.
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舶AIS数据采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克服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AIS)在船舶动态监控中存在盲区这一缺陷,研究如何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转发AIS数据,以使得监控区域覆盖陆上AIS基站的盲区以及实现装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船舶周围指定船舶的监控.将本船AIS接收的周围船舶AIS信息添加优先权位后存入相应数据库中;采用数据选择、过滤、压缩等技术处理数据,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处理过的数据发送到岸上基站.通过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转发AIS信息,能有效监控AIS盲区内没装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船舶,有效增大船舶动态监控的范围.  相似文献   

12.
为使邮船船型方案在技术可行的前提下有更好的经济性,充分考虑邮船运输自身的特点,从经济、客户、企业、环境等方面建立邮船船型方案评价指标体系。以中国三亚至东南亚地区的邮船航线为例设立初选船型方案,结合CRITIC法和TOPSIS法对一系列船型方案进行比较分析,选出综合表现最好的邮船船型方案。这种方法使邮船船型的选择更加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13.
为实现具有预测、仿真和数值计算等复杂功能的船舶溢油应急决策系统,采用Delphi 7作为开发平台,集成地理信息系统,溢油模拟系统,SPSS,Matlab,Extend等专业应用软件,开发包含事前预测、预案生成与评估、事中溢油模拟、应急计划生成与评估及事后索赔等完整船舶溢油应急决策系统.集成技术为完善船舶溢油应急决策系统提供很好的支持,也为其他集成性系统提供很好的参考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提升船舶能耗和排放估测的准确性和灵活性,提出面向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大数据的完全自下而上的船舶能耗和排放估测新方法。该方法视船舶为一种基于船舶航迹的线排放源,在构建船舶网格化轨迹模型的基础上,考虑每个网格航段的持续时间和发动机负载,实现船舶能耗和排放的精细化建模,统一船舶排放总量和空间分布计算。实船应用表明,该方法可提供更加准确的船舶能耗估计,并可灵活计算各种航行状态、船队规模和时空尺度的能耗和排放清单。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船舶典型轨迹的挖掘多以轨迹段作为基本单元,导致聚类对象较为复杂且聚类参数难以确定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改进K中心点聚类的船舶典型轨迹自适应挖掘算法。算法以轨迹点作为聚类对象,分析船舶的航速、航向特征并对轨迹点进行压缩;将分段均方根误差引入K中心点聚类算法,实现聚类参数的自适应选择;提取其中的聚类中心点作为轨迹特征点,得到不同类别船舶的典型轨迹。以天津港主航道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数据为例,基于地理信息系统平台ArcGIS实现聚类结果的可视化展示。实验结果表明,运用该算法得到的船舶典型轨迹与实际相符,自适应程度较高。研究结果对于辅助船舶轨迹异常检测及挖掘海上交通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使船舶在多船避让环境下适应航行环境的变化并自动复航,提出基于动态分阶势场法的船舶自动避碰系统。该系统基于动态势场避障规划算法,利用模糊综合评价法量化船舶碰撞危险度;依据《国际海上避碰规则》确定本船在不同会遇局面下的避让行动,并据此对斥力势函数进行调整。该系统将本船的避碰过程划分为航迹保持、避让和复航3个阶段,根据不同阶段的要求构建动态分阶势场;利用动态分阶势场法对船舶的航行环境进行建模,进而生成恰当的航向指令;利用自动舵产生舵角指令控制船舶完成避让、复航和航迹保持。仿真结果表明:该自动避碰系统可以引导船舶完成既定的避让行动,并能使船舶在安全会遇距离上驶过;该系统可以适应航行环境的变化,且具备航迹保持能力。  相似文献   

17.
基于PowerLogic系统构架的船舶自动化电站监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有效地管理和监控船舶电站的工作状态,提高电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采用施耐德PowerLogic系统构架组建船舶电站监控系统,实现船舶电站监管控一体化.设计触摸屏监视界面、电能质量分析界面和Web远程监视界面,并设计监控系统的控制电路.整个监控系统的以太网与现场总线通信程序采用PLC实现.在交流380 V/50 Hz船...  相似文献   

18.
为提高整个航道系统的通过能力,避免航道资源闲置浪费,在NaSch模型的基础上制定船舶追越和对遇规则,建立可变道的双向航道船舶交通流元胞自动机模型。通过模拟允许变道和禁止变道两种情况下的船舶交通流,得出船舶流量、平均航速与船舶到达率的关系。研究发现,允许变道可以在不影响交通秩序的前提下有效增加整个航道系统的船舶流量和平均航速:当航道船舶交通流较为密集时,允许变道可以明显增加船舶流量;当航道船舶交通流较为稀疏时,允许变道可以明显增加平均航速。  相似文献   

19.
为科学选择大型海事巡逻救助船船型,从成本、技术、能耗、外观等4个方面构建船型选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并采用证据推理法,借助IDS软件,对各船型进行综合评价.以3 000吨级海事巡逻救助船船型选择为例,通过评价圆舭船型、穿浪双体船型和三体船型,验证该方法在大型海事巡逻救助船船型选择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在分析船舶交通运输领域中众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现状的基础上,综述《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体系分层思路;着重叙述《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的体系构架总图和各层次上标准的分布与组成;编制《船舶航行安全标准体系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