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丹丹 《大观周刊》2006,(37):42-42
几乎每次房交会。我们都要做一次消费者现场购房心理大调查,之所以如此。主要是想通过这种形式,了解购房者的购房动机、购房偏好、装修心理等。发现并记录消费市场的变化,从而为商家提供一个了解消费市场的平台。同时也能让我们更加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做好有针对性的服务。[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购房者在购房决策中面临的房地产信息不对等、价值分析不直观、不全面等问题和难点,介绍GIS技术在房产信息分析中的应用情况,研究与设计以购房者为中心导向的房产导购信息系统,采用临近查询、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对比分析等功能,较全面地搜集调查房产信息,量化分析相关信息,以期辅助购房者决策。  相似文献   

3.
3月23日,北京2006年第一个大型个人购房展在军事博物馆开幕,参展楼盘有70个左右。购房者普遍反映北京房价实在太高,涨得太快。记者看到参展的70个楼盘在半年内,甚至是一两个月内价格都有不同程度的上涨。很多购房者表示,现在北京的房价高得让人难以承受。  相似文献   

4.
在一项针对购房人群的调查中,购房后幸福感增强的人不到三成,更多的人感觉“压力倍增”:另有30%的人对购房行为“感到后悔”。他们因买房而被迫改变了生活,从而拥有了一个新名字——“房奴”[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相关人员进行调查走访的基础上,就图书采访工作中存在的错误心理倾向逐一进行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戴慧祺 《新闻世界》2014,(2):110-111
微博这种传播平台一经出现,便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但当前众多研究仅仅关注微博媒介本身,对于传受心理方面的研究甚少。然而人类作为传播活动的发起者和承受者,他们的心理对于媒介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本文在探讨微博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传受心理,提出了"策划心理"的观点,并且进一步提出了一系列的策略和措施,去规避微博传播中的一些问题,以期提高微博传播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7.
《新闻界》2013,(2):43-46
对港剧做受众心理解读具有重要的文化样本意义。回归前后,受众接受心理特征出现了分野,从之前的"格式塔心理特质"向如今"更主动解码"转变,受众心理倾向性调查能够证明这一理论假设。  相似文献   

8.
潘颖 《出版广角》2015,(17):184-185
“心理契约”是组织与成员在互动中逐渐产生的一种心理关系。心理契约包含了成员对于组织的期望及责任义务的承诺。心理契约是成员主体意识形成的关键。《领导行为与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研究》一书是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研究领域的专著,对于理解心理契约,提升高校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育教学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心理契约--现代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良方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心理契约是联系馆员和图书馆的心理纽带 ,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 ,它对于人力资源管理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文章从心理契约的内涵入手 ,分析了图书馆员工心理契约的形成和破坏 ,强调重视心理契约的建立和维护 ,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当前大学生阅读心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读者阅读心理研究是图书馆学和图书馆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读者的阅读倾向、阅读动机进行了分析,对改进读者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贴近读者,在诸多媒体不再是单纯的口号,已演化为决策意识与报刊行为。一些有影响的新闻媒体之所以能在品位上有明显的提升、在受众市场上有较大的拓展,一个重要因由是它们对读者已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贴近。 真正意义上的贴近,要求深入到心理沟通的层面。心理沟通是以媒体为一方、受众群体为一方,在思想、观点、情感、态度等心理范畴的信息流动。报刊在“打动读者”的动态过程中,心理信息同步流向读者;读者又以对报刊的一定兴趣与情感。作着“打动程度”的心理信息返还,两端构成了“刺激──反馈”的心理信息完整回路。平民百姓是报刊…  相似文献   

12.
客观环境是意识的来源,客观环境被感知并作用于人心理的各种环境因素,心理学称之为心理环境。心理环境是真正决定影响人们心理和行为的环境因素。某医疗单位做了一次以调查心理需求为目的的统计,结果出人意外,疗养员对医疗保健方面需求平平,面对环境整洁、住所舒适、热情服务、态度和蔼、品质高尚等文明素养需求甚高。  相似文献   

13.
房价一路飙升,贷款利息一涨再涨,“房奴”——一个闪现着智慧光芒,也透着辛酸的新词汇开始在坊间流传。不管是购房者自嘲,还是别人的调侃,都体现了一种对购房行为的态度。买了房子是“房奴”。 不买房子是“流浪族”。平衡两者之间的鸿沟,也许只能靠房价下跌。但是,寄希望于开发商降价是与虎谋皮,单纯的房市调控又有沦为“空调”的嫌疑。“我们养房,谁养父母?”又有谁能给出答案呢?“每天早上一睁眼就欠银行100元钱”是对“房奴”生活的典型写照。有调查最示,近四成的房贷一族已成“房奴”,月供占其收入的40%甚至50%以上.  相似文献   

14.
在构建新时代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的背景下,心理健康是促进受助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当前各高校的资助工作仍主要偏向经济帮扶,较少关注受助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对于运用心理资本提升受助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探索还相对较少。文章以心理资本和朋辈帮扶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朋辈帮扶方式对高校受助学生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探索构建“自我认同、榜样效应、社交支持、社会责任感”四位一体作用机制,并以某高校资助育人活动为例,调查受助学生的参与体验及心理资本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让当下不温不火的房地产热起来,只有挑动刚需。而最"刚"的刚需,莫过于教育。"中国式家长"最舍得花钱的地方,不外乎子女教育。近年来,各地新建名校冠名学校数量激增。本应是正常的教育配套,却演变成为众多开发商炒作的热点,形成"名校环城"现象。媒体就此调查发现,抱着"买房进名校"的心理预期,一些群众购房后却发现,有的学校几乎人满为患,导致孩子难以入学,有的学校名不副实、教学质量参差不齐。  相似文献   

16.
公共图书馆少儿读者阅读需求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少儿读者阅读心理、阅读需求进行调查分析,通过调查数据掌握少儿读者在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智力水平对阅读不同程度的理解和掌握,以此为根据来分析少儿读者的实际需要,并围绕这个主题展开论述,提出了满足少儿阅读需求的举措。  相似文献   

17.
许洋 《大观周刊》2011,(41):102-102
小小心理空间却装着无限大的世界,无限多的可能,而对人的发展而言,心理教育尤其重要,特别是处于身心发展可塑性有多种可能的幼儿阶段。对于即将走进小学校门的孩子,面l临这种巨大的转折,孩子常会出现许多心理上的不适应。本文从儿童心理发展的过程及特点入手,以游戏教育模式的视角探讨幼小衔接中儿童的适应发展状况,以期望达到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调查(survey)研究法不仅在商业、政界、广告和大众媒介等领域的日常决策过程中被广泛运用,而且其结果通过大众传播媒体报道后,对于公众的社会生活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由于调查研究法被运用的范围越来越广,其对社会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调查研究法也应在更加缜密的计划和更加规范的操作下来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研究结果的客观性。这就要求研究者在进行有关大众媒体的研究时,应将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在采样、调查表和误差率的设计上,还要考虑到决策和问题的广泛性与多样性。为此,本文仅就调查工作中的有关基本问题加以介绍。一…  相似文献   

19.
“占有”作为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普遍性心理现象,展现了粉丝与明星之间情感关系的重要面向。粉丝的身份伴随着“心理所有权”的产生,深刻地影响着粉丝的情感实践。本文从粉丝心理所有权切入,通过访谈22名粉丝,探究明星粉丝心理所有权是如何动态地生成并进而通过影响行为进行表达。研究发现,这种认知情感结构体现为粉丝对于明星及其符号体系的占有欲,并通过“双重过渡”的行为逻辑外化出来,由此推动粉丝消费行为和粉丝公民行为的产生,促进一种占有的情感实践。  相似文献   

20.
购房改变生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一项针对购房人群的调查中,购房后幸福感增强的人不到三成,更多的人感觉“压力倍增”;另有30%的人对购房行为“感到后悔”。他们因买房而被迫改变了生活,从而拥有了一个新名字——“房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