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弟子规》今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国家建设事业后备人才的少年儿童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而人才的培养关键要靠教育。李毓秀的《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少年儿童极好的传统教材。为了让《弟子规》内容精神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古为今用,文章特译了《弟子规》,诚望大家斧正。  相似文献   

2.
刘余莉 《下一代》2011,(1):16-17
编辑大朋友说:《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中关于伦理道德教育的蒙学教材,也是现代社会对少年儿童进行德育教育重要的参考教材。  相似文献   

3.
<正>我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影响着中国历代优秀的人才,有着极高的教育价值。其中,《弟子规》作为儒家的启蒙教育读物,传承了自孔孟以来儒家一脉对少年儿童教育的教学思想,自其文问世以来,教育了我华夏民族代代子孙奉行圣人之言、君子之道,对于启蒙养正、明理成人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我校从2011年就开始了以《弟子规》等经典传统文化的教育进入课堂,与日常的教育相整合,形成了本校  相似文献   

4.
《弟子规》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与《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不同的是,《弟子规》不单单是对儿童进行知识的灌输,而是着重对儿童进行思想的教育。通过对《弟子规》的研读,我们可以从其字里行间看到什么样的人才是传统意义上道德高尚的人;普通的人又应当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符合传统道德规范的人。  相似文献   

5.
《弟子规》通篇讲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等的时候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践行。它已被国内外许多幼儿园、小学列为课程之一,颇受好评。教导少年儿童学习《弟子规》,可以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同时,对家庭的和谐、社会风气的净化,也必然很有助益。本刊从这期开始择其精华进行简释和解说。  相似文献   

6.
浅谈《弟子规》与大学生德育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同时,加强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是非常必要的。《弟子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本文对《弟子规》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同时就怎样对大学生进行《弟子规》的教育等问题作出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对教育的解释是指让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同时指导习惯养成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比任何教育都重要,好的习惯能影响到学生的一生。在小学中,我们引入《弟子规》的学习,其中包含着很多有教育意义的道理,让学生读起来很流畅。《弟子规》对于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具有很好的作用。一、用《弟子规》引导学生学会感恩《弟子规》中有很多对于孩子孝敬父母的教育,也有父母教  相似文献   

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帮助教师和家长了解了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弟子规》是童蒙养正、扎根教育的最好教材,是做人做事做学问的大智慧。要想落实《指南》,就必须学好《弟子规》。《弟子规》是具体落实《指南》的抓手和动力,《弟子规》学不好,学习《指南》就是大话、空话。  相似文献   

9.
简解 《下一代》2011,(2):5-7
编辑大朋友说:《弟子规》通篇讲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和求学等的时候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适合中小学生学习、践行。它已被国内外许多幼儿园、小学列为课程之一,颇受好评。教导少年儿童学习《弟子规》,可以帮助少年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敦厚善良的心性。同时,对家庭的和谐、社会风气的净化,也必然很有助益。本刊从这期开始择其精华进行简释和解说。  相似文献   

10.
小学德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奠基工程,是在小学教育过程中为专门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而《弟子规》已经流传了三百年的时间,它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外出、求学和待人接物应有的礼仪和规范,曾经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传统读物。当今,诵读《弟子规》,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意义重大。在阐述诵读《弟子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探索在农村小学校运用《弟子规》进行品德教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伦理道德教育是学校与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弟子规》是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良好模本,让《弟子规》走进教师、家长、学生的心灵深处,将会极大提升伦理道德教育的实效性。教育家叶圣陶说:"人要是各种好习惯都养成了,我们的教育目的就达到了。"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培养习惯,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人的一生都有重要作用,借助《弟子规》博大精妙的千古良训,在每个孩子心灵深处播下良好行为习惯的种子,必将收获丰硕的果实。开发实施《弟子规》德育校本课程,发  相似文献   

12.
《弟子规》是封建统治阶级强制小学生必须遵守的规矩和准则,它和《三字经》、《神童诗》一样,是向少年儿童灌输孔孟之道的“童蒙读物”。《弟子规》的作者李毓秀,字子潜,山西绛州人,生活于清朝康熙至乾隆年间。据《绛州志》记载,李毓秀是一个“守师说不敢变”的腐儒,候选县丞。他生活的时代,是清王朝在所谓“盛世”的表面繁荣下危机四伏、封建社会走向崩溃的时代,是产生了进步思想家曹  相似文献   

13.
职高生学习、践行《弟子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弟子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之作。以《弟子规》进课堂为载体,在高职学生中开展“学习《弟子规》,走幸福人生路”的活动,为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寻找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4.
《弟子规》是我国传统的启蒙读物,在古代儿童的教育中始终发挥着约束行为等的重要作用,一直处于一种学习的基础地位。在当今时代,随着教育的发展,教育工作者从传统教育工作中汲取营养,进一步发现了《弟子规》等国学读物对当前幼儿成长的意义,围绕《弟子规》与幼儿健康人格和良好习惯的培养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15.
正《弟子规》是依据孔子的教诲编写而成,虽然是古代学童的生活规范,但是它有着越来越明显的现实意义。1.在寄宿制中学开展《弟子规》教育的必要性刚读寄宿制学校的中学生,由于缺乏在学校寄宿生活的经历,缺乏与同学和睦相处的本领,对他们进行《弟子规》教育就显得很有必要。通过学习《弟子规》,引导学生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美德的活动中荡涤心灵、陶冶情操,有利于促进青少年孝亲尊师、明礼诚信、团结友爱、勤俭自强等基本道德品质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为了进一步推进全国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系列活动的深入开展,更好的激发广大少先队员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一代有高尚情操、积极向上、品德优良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中国少先队事业发展中心红领巾国学传承教育系列活动办公室与北京秒音动漫艺术设计有限公司联合推出全国少年儿童德育教育大型高清动漫系列片《中华弟子规》。  相似文献   

17.
伴随着国学热的潮流,《弟子规》的学习成为许多学校的特色项目,受到众多家长的青睐。然而,其轰轰烈烈的学习热潮也引起了诸多学者的关注和质疑。本文试图透过教育哲学这一视域,站在"人的存在"之角度分析《弟子规》的学习,进一步研究理性学习《弟子规》的目的、学习者、内容和方式,阐述思辨性《弟子规》学习的教育哲学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今高等教育的宗旨是学生获得知识同时,更要教会他们如何做人、规范行为、待人处事,懂得伦理道德,孝亲尊师,为社会输送德才兼备的人才。《弟子规》是品德教育的佳作,大学英语又是基础工具学科。将《弟子规》融入大学英语教学中,有助于学生不仅获得知识,还提升他们的品德修养。该文试从教师、教学、课外等方面探讨将《弟子规》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弟子规》列出了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及求学应该恪守的道德规范,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推广《弟子规》,不仅是时代、历史的要求,也是辅导员实际工作的需要。《弟子规》中的"孝道"、"诚信"、"文明礼仪"教育思想对于高校辅导员工作有着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我校开设了多项校本课程,其中国学经典教育深受学生、教师和家长欢迎.经过几年的实践已经脱颖而出,成为众多校本课程的一朵奇葩。学校先后开设了《弟子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等经典教学内容。二、三、四年级都首先选学了《弟子规》,目的是用《弟子规》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童蒙养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