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螺女故事是中国一个著名的民间故事类型,它在民间流传,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的受欢迎程度并不是一个偶然现象。本文对螺女型故事中的“螺”、“女”、“美德”等要素进行分析,得出“田螺姑娘”到今天成为纯情温柔贤惠体贴女性的代名词,与螺自身的自然属性和文化意义分不开。  相似文献   

2.
《白水素女》“偷窥”母题发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白水素女”为代表的螺女型故事,在中国民间流传千年不衰。其中潜藏的奥秘之一,是它暗合了人类集体无意识中窥视异性的欲望;作为故事转折与高潮枢纽的“偷窥”母题,来自原始文化中少女成年礼的隔离仪式;而“素女”的原型,则是成年仪式中正实行隔离禁忌的少女。“白水素女”整个故事的叙事模式,建立在原始思维的“禁忌——破禁——后果”基础之上,这种叙事模式在中国古典文学中有着源远流长的传统,在世界民间故事中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深层结构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螺女型故事是一个富于思想和艺术光彩的民间故事,在汉族民间故事中经久不衰,同时在少数民族民间故事中也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在经历时空考验之后仍然代代相传。泸西县白彝人中流传的"龙背袋的故事",其文本本身具有丰富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4.
民间幻想故事形态纷呈,在其中有一类“斗阎王”型故事,世界民间故事称其为“铁匠与死神”,丁乃通先生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分类中,属于AT330A型。它的故事结构独特,情节生动,语言丰富,并且涉及到古老的鬼神文化与宗教渊源。此类故事,幻想与现实完美结合,展示了人与死神之间的一场搏斗,“战胜死亡”无疑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相似文献   

5.
民间故事的讲述有自己的套路,在结构上遵循一定模式.其中重复结构在民间故事中较为常见,具有重要功能.文章把民间故事中的重复结构分为单纯重复型、一人反复受难型、不同人物同一遭遇型三种类型.重复是情节运行的动力,既可以加深印象、加强故事约定俗成的力量,又赋于变化,增加故事自由灵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6.
螺女型传说能够折射时代文化心理,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文章通过对螺女型故事类型归纳,分析具有共同叙事特征所反映的叙事要求,进而分析三种不同结局类型,映射出迥异的文化传播心理。  相似文献   

7.
《一碗阳春面》是日本作家栗良平的短篇小说,小说采用民间故事常用的三段式叙事结构讲述了三母子面对厄运不屈服的故事。分析《一碗阳春面》的民间故事模式所创造的简洁朴素的结构,有助于深入解读小说所彰显的面对厄运的勇气和友善团结的精神。  相似文献   

8.
中国螺女故事的形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说农民娶田螺姑娘(螺女)为妻,是一个著名的中国民间故事。一千五百多年前在中国大文学家陶潜笔下就有生动完整的记述,成为东亚地区此类故事的源头。中国螺女故事的形态,在世俗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相互渗透,本土文化同外来文化的交流会通,以及口头传承和书面传承的交错并举中不断演变,以其丰厚内涵和优美形态被民众传诵至今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螺女故事,是一个富于思想和艺术光彩的民间故事。螺女故事看似情节简单,但却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中国古代的原始思维、道教的仙人信仰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所以历经时空考验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本文主要以《白水素女》为例分析其文本本身丰富的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螺女故事,是一个富于思想和艺术光彩的民间故事。螺女故事看似情节简单,但却积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它与中国古代的原始思维、道教的仙人信仰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正因为如此,所以历经时空考验代代相传,经久不衰。本文主要以《白水素女》为例分析其文本本身丰富的的艺术魅力与深厚的文化积淀。  相似文献   

11.
陆肖乐 《广西教育》2010,(21):83-84,109
“灰姑娘”型故事是世界上流传范围最广的民间故事之一,我国的《叶限》是世界上记录最早的“灰姑娘”型故事。本文以此故事为参照,分析流传在中国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灰姑娘”型故事母题所蕴涵的集体无意识及其民族性特征。  相似文献   

12.
以“非凡伙伴”母题构成的民间故事广泛流传于世界各地,我国“黑马张三哥”型故事就是典型代表。本文以大量详实的资料,勾勒出“黑马张三哥”型故事的流传变异情形,并就该类型故障的五个母题进行分析,在合乎历史和现实逻辑的基础上,考证出中国该类故事的源流。  相似文献   

13.
民间故事由古代劳动人民集体创作,以口头形式传播,代代相传。“口耳相传”是打开民间故事学习的基本方式,具有统整其他学习方式的作用。依据民间故事的结构原型进行讲述,学生在“口耳相传”中发现民间故事创作的秘密,感受故事中蕴含的文化母题。  相似文献   

14.
从徽州民间故事中的“孝子贤媳”、“不孝女”等角色类型入手,深入剖析徽州民众“孝亲”观和“子女”观的道德结构及其悖论性.  相似文献   

15.
水鬼渔夫故事析义--以聊斋志异王六郎故事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30年前后 ,钟敬文撰《中国民间故事型式》一文 ,文中列出中国民间故事型式共 4 5种 ,其中“水鬼与渔夫型”故事位于第二 ;其后 ,学者们对水鬼渔夫型故事的讨论颇多 ,但对于《聊斋志异》中“王六郎”故事的涵义 ,尚有许多讨论之空间 ,如“鬼魂报恩”、“厌胜之法”、“轮回与瓜代———常与非常”、“私利与道德———得失之抉择”以及“故事之流布与演化”等等。  相似文献   

16.
AT1635A型故事是世界范围内广为流传的著名民间故事类型。本文通过对中国这一机智人物故事类型的51个异文进行结构性的分析,构拟出该类型故事在中国的原型,初步推断出这一原型的发源地为湖北中西部,以口传播为特征;徐文长故事的书面传播对推动这一故事类型的广为流传起了重要的作用,其书面传播呈现出跳跃性特征。通过对这个故事类型产生和流行原因的分析,指出这类以智慧为核心,以“欺骗”为特征的机智人故事产生的必然性和流传性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莫愁 《文学教育(上)》2014,(13):125-127
在我国民间故事的多个类型里,叙事上存在着一种圆形的回归结构。故事在叙事开始有着原始的预设和状态,而在一番曲折的经历后,最终又回到了既定的原点。故事结构首尾相接,结局出入意料而意味深长。本文以“宿命婚姻”和“重回现实”的具体故事为典型进行分析,探讨其结构上的回归性和蕴含在结构里的丰富内涵及表达的深意。这种圆形结构也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民间故事是人们在生产活动中集体创作的文化财富,其中包含着一个群体的精神形态和民俗信仰,是民众朴素思想的表现。民间故事中的"禁忌母题"是世界民间故事中经久不衰的主题,而"密室型"故事是"禁忌母题"的一个主要代表类型。日本的"密室型"民间故事体现了日本民族独有的无常思想、座敷童子信仰及自然观。  相似文献   

19.
仫佬族民间故事是仫佬族灿烂的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不少同志经过艰苦努力,共搜集整理了二百多篇仫佬族民间故事。本文拟就这些民间故事作一次较全面的概括归纳,以求对仫佬族民间故事的内容、形式、认识意义诸方面获得一个较为全面的认识和把握.民间故事通常包括神话、传说、故事(或称“民谭”)三大类型。综观仫佬族民间故事,这三大类型中均不乏优美动人的篇章。  相似文献   

20.
托尔斯泰晚年的民间故事是他“救世新术”的“福音”,更是反映人民生活的重要作品。托尔斯泰自幼爱听故事,他以为故事是向人民说话的最佳方式。它的民间故事来源多样,内容非常丰富,分为三类:现实主义故事,取材现实,针对性强;用现成神话与宗教寓言故事改写加工的故事,褒贬明确;童话故事,更多适合儿童接受。托尔斯泰的民间故事在艺术手法上多种多样,使用人民的口语、平行式句法的情节三次重复、故事结构单纯简朴、情节顺序开展又首尾照应,等等,使他的故事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