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乔艳 《文教资料》2010,(11):27-29
《儿子与情人》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心理小说家之一劳伦斯的代表作,小说中的人物关系是错综复杂的。每对人物的关系,特别是父子关系,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互为因果、环环相扣的。劳伦斯正是以情节处理的手法与精彩的心理描写使这部作品在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相似文献   

2.
英国作家劳伦斯小说《狐》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探讨《狐》这部小说中语言的意象化特征和象征手法的运用,解读并赏析这篇小说对认识劳伦斯及其作品实属必要。  相似文献   

3.
《儿子与情人》这部作品是由英国诗人、小说家。H.劳伦斯创作的,劳伦斯认为当时的机械文明摧毁了人们的本性,尤其是下层的工人阶级。本文通过分析、剖析作品中的语言特点,尤其是作品中修辞和特色词汇的使用,来加深对劳伦斯作品思想和内涵的理解。  相似文献   

4.
D.H.劳伦斯的作品中有着明显的弗洛伊德式的俄狄浦斯情结,然而又有别于弗洛伊德的力比多学说。本文就《儿子与情人》这部小说分析劳伦斯与弗洛伊德关于俄狄浦斯情结的异同。  相似文献   

5.
D.H.劳伦斯:20世纪英国杰出的诗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H.劳伦斯是20世纪英国文学史上著名的小说家,同时也是现代英国诗坛上杰出的诗人。他的诗歌创作是他一生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劳伦斯早期、中期和晚期典型诗歌作品的分析和评介,概括了劳伦斯诗歌创作的重要主题和手法,展示了劳伦斯诗歌创作方面的伟大成就。  相似文献   

6.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H.Lawrence)是20世纪英国最著名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太阳》写于1925年,是劳伦斯创作生涯后期的一部短篇小说。这部小说除了表现出对劳伦斯作品中常见主题——对西方物质文明对人性的异化、本能的压抑的批判以及对在工业文明社会中如何建立和谐圆满的两性关系——的探讨,而且还体现了劳伦斯对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和命运这一问题的关注,因此是他短篇作品中不应当被忽视的一部。劳伦斯在《太阳》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来塑造人物形象,探寻人物内心,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烘托并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本文试从《太阳》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来分析、解读被作者潜藏在种种象征意义之下的主题,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赋予作品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7.
劳伦斯在女性世界中的特殊经历决定了女性在劳伦斯作品中的特殊地位。通过对劳伦斯作品中的女性人物分析,我们可以窥视劳伦斯的妇女观,女人是一所学校,她以各种爱的“模式”来塑造男人的性格.只有实现了自我价值,才会成为一个完美的女人。毁灭与再生是他对女性的一种诠释.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是一位极富想象力和独创性的作家,他的叙事手法多种多样.通过分析其短篇小说<菊花的幽香>的叙事手法,着重从意象与叙事的融合、独特的心理描写(叙述性分析、叙事性独白)两方面来探讨劳伦斯的叙事艺术,其叙事艺术在继承传统中创新,既探索了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又丰富了人物形象.  相似文献   

9.
试析《洛丽塔》中“戏拟”手法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丽塔》是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作者对多本名著和名人进行了戏拟,如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双重人格》等作品,还嘲弄了弗洛伊德的心理学。通过对这些戏拟手法运用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0.
D.H.劳伦斯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经典的女性人物,然而评论界认为劳伦斯作品中有着明显的父权主义思想。本文以劳伦斯的前期之作《儿子与情人》和《虹》中的两位男性瓦尔特·莫瑞尔和威尔·布朗文为出发点,分析劳伦斯作品中男性权威的解构,从而揭示出男性也是父权体制下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1.
西方精神分析学派的“本我”、“自我”、“超我”理论及性欲理论在张爱玲小说中有很好的体现。张爱玲在精神分析学说的影响下,以独特的方式对都市男女的诸种精神现象,如潜意识、变态心理和各种情绪进行逼真的刻画和深入的挖掘。张爱玲对人物心理独具匠心的刻画,印证了她作为“当代中国第一位心理小说家”的创作实绩。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D·H·劳伦斯小说《虹》中深刻的生态女性主义内涵,认为小说批判了人类中心主义与父权制统治对自然与女性的迫害,呼吁消除文明与自然及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体现了其超前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指出在探索人类自然、男女两性的关系方面,劳伦斯的思想与20世纪末的生态女性主义观点相契合,研究劳伦斯作品中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中国古代文人的自恋心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古代文人在自我与环境的冲突中,采取或反抗,或亲近,或逃避的态度以消弥心理的焦虑,从而相应产生“宏大的自我”“被贬低了的、如影的自我”及“潜藏着的迫害者”,这就是中国古代文人的“自恋”。借鉴新弗洛依德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分析了自恋心理产生的文化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剖析中国古代文人自恋心理的3种状态——自我中心、自我依恋和自我虐待,并揭示了自恋对中国文人和文学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劳伦斯笔下的世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劳伦斯在他的作品中描绘他理想中的世界,他认为现代人的个体意识已被社会意识同化而失去了生命的活力,只有实现了两性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社会人才能从真正意义上回归到自然人,世界才算完美。  相似文献   

15.
本文旨在通过对《儿子与情人》中的人物进行重新分析,从而阐释它不只是一部"成长小说"或者是俄狄浦斯情结的再现,更是一部女人战胜男人的小说。通过这部小说,劳伦斯道出了两性关系的另外一种形式:女人控制男人,从而展示了无论生活在父权统治之下,还是重返母系社会,都不能够和谐地生活。男女各尽所能,平等相处,这才是生活之道。  相似文献   

16.
劳伦斯在中篇小说<狐>中,通过一男二女错综复杂的感情纠葛,否定了现代人男将不男、女犹不女、阴阳两极严重失调的悲剧性的生存模式,探讨了重构男女关系的现代性问题.  相似文献   

17.
通过劳伦斯在《马贩子的女儿》中对梅宝形象的细腻刻画和描写,去解读劳伦斯的女性意识。劳伦斯希望打破男尊女卑性别不平等的现状,拥有推翻父权制思想对女性的压制的现代女性主义意识。但是他仍然无法超越主流意识,更无法摆脱父权文化对自身的影响。劳伦斯在这篇小说中所体现出的女性意识仍然带有明显的时代局限性,他的女性主义意识是父权文化笼罩下的矛盾产物。  相似文献   

18.
《海外英语》2012,(3):240-242
In most of Lawrence’s works, men are described to be handsome, healthy and energetic superficially, yet women may probe into their inner world to know them better. But under the disguise of their attractive appearance, women have found that men are evil, selfish, cold-blooded, hypocritical and degraded. They are criminals to the nature ,women , children and even to themselves. This essay will ana lyze women’s views on the male world in details.  相似文献   

19.
生态女性主义是第三次女权运动浪潮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是女性主义运动与生态主义运动相结合的产物,它认为人对自然的统治与男人对女人的统治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并试图打破这种二元对立关系,实现人与自然、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和谐共处.D.H.劳伦斯在小说《恋爱中的女人》中,通过对英国工业化小镇以及女主人公厄秀拉的刻画,批判了资本主义工业文明对自然的破坏以及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抑,表达了实现人与自然和男女两性关系和谐的美好愿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