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 毫秒
1.
人身上最重要的部位是什么呢?或许每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的答案:有的人选择大脑.有的人选择眼睛,有的人选择手。但是你为什么选择那个答案呢?仔细思考一下,也许你能和本文的作者一样,获得一个令人惊讶的答案。  相似文献   

2.
我与文体分类学研究钱仓水怎么选择了这个课题?选择课题是研究的起点.选准了可以纵横驰骋,成功了一半;失当了捉襟见肘.甚至白忙一阵。课题来源的情况不一:有的为教师或专家的指点.有的为自己兴趣的驱使.有的为调查研究之后的决策……我呢?我青少年时候.想干这,...  相似文献   

3.
学生迟到是让教师永远头疼的一件事.教师治理学生迟到花样百出:有的罚学生站着.有的罚学生擦黑板.有的罚学生打扫卫生……这些做法我也试着用过.可迟到现象依然没有杜绝。另外我也发现学生迟到都有自己的“正当理由”.那怎样才能扭转学生迟到的现象呢?怎样处理学生的迟到呢?笔者来说一说自己的观点和做法。  相似文献   

4.
有的人当了一辈子教师,却留不下一个让自己津津乐道的教育故事;而有的人当老师才几个年头,教育故事却可写成一部厚厚的书。为什么只有少数教师有著书的成就,而大多数的教师辛辛苦苦一辈子,当告别讲台时,成就却随着学生的离开而两手空空、双眼茫然呢?这种天壤之别是什么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为什么有些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很高,有的甚至到了废寝忘食的境地;而有些学生则感到学习数学枯燥乏味,甚至厌学、辍学呢?虽然这里面因素很多,但学习兴趣是各种非智力因素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之一。作为一个中学数学教师,怎样在教育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本文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6.
尚全荣 《小读者》2012,(5):20-20
"为什么有的人不能容人呢?"年轻人问。"因为有的人心太小,小到只能容下自己。"大师答。"为什么有的人常常迷失于自己的心灵呢?"  相似文献   

7.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们会发现这样一些情况:课堂上当教师抛出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让学生讨论时,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好不热闹。然而只要留心观察,就会发现,那些学困生,有的无动予衷,冷漠得像个局外人;有的干瞪着眼睛当听众;有的甚至扰乱课堂纪律,思想开小差,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  相似文献   

8.
漆红燕 《教师》2011,(12):28-28
出错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是不可避免的,作业做完了,家长老师都会要求学生检查,特别是考试,更会要求学生认真检查、验算,大家越来越重视学生验算意识、验算习惯与验算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我注意观察发现有的学生从头到尾看一遍就认为检验完了,有的却从头到尾再算一遍……实际中学生也明白要检查验算,但有的学生说,老师我怎么就检查不出我自己的错误呢?学生应如何检验如何验算呢?  相似文献   

9.
在作文课上。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景:有的学生双手托腮,紧皱眉头不愿写;有的大脑空空,无从下手不想写;有的置之不理,毫不在意不爱写;有的觉得平平淡淡.千千巴巴不好写……如何把学生视为“苦差”的作文变成他们的“乐事”呢?下面是全校组织的一次听课比赛中一位老师的授课教学。  相似文献   

10.
网名面面观     
自我组织技能就是能制订学习计划,选择自学形式;能编排学习程序和学习时间表;能选择有利于自己学习的环境和排除不利因素;能确定自学活动的细则;能对学习活动作自我检查;能自我考核学习效果等的技能。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组织技能呢?  相似文献   

11.
刘强 《课外阅读》2011,(3):105-105
时常听到有的老师发出这样的抱怨,我们的学生怎么这样差呢?怎么越教越糊涂,现在连最起码的都不会了。突然又听到一个老师的声音,那是学生们自己不会吗?为什么刚上学的学生在黑板上点一“。”,有的说是黑夜里的月亮,有的说是一个苹果等等答案太多了,有的很离奇。那么到了初三你在黑板上点上一点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会说那是一个着重号。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我们把极富想象力的学生,变得思维单一了呢?  相似文献   

12.
我曾接过一个差班。班里60余名学生,留级生就占了43人。他们的学习兴趣极其淡薄,有的消极悲观,认为自己是留级生,老师同学看不起;有的贪玩,注意力不集中;有的则认为自己来上学是为家长和老师混日子,以至把学习当成精神负担并产生委屈心理。教学开始时,能把一节课安安静静地上完,就算是理想的了。课堂作业也只能收上来一半。面对这种情况,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才能使学生们爱上数学呢?首先,从和学生建立感情入手。此班学生大多贪玩好动,性格倔犟。以前由于数学成绩差,经常  相似文献   

13.
关于写话,语文教师一直在努力,可为什么有的学生仍旧觉得头疼呢?笔者认为,这与他们没有对写话产生浓厚的兴趣有关。教师该问问自己,怎样变着法儿让学生敢于写,乐于写,善于写呢?我觉得有这样一些途径可以尝试。  相似文献   

14.
钟敏珍 《广东教育》2004,(10):17-17
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犯错误的学生,他们有的一错再错,屡教不改;有的偏偏在班主任强调某个问题之后“闯红灯”;有的恰恰在最不应该出问题的时候出漏子。面对这些犯错误的学生,你能控制自己吗?作为班主任应该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克服粗暴行为呢?  相似文献   

15.
如果说生活是写作的源泉,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那么感悟就是写作的生命。许多学生在观看同一个景物时,有的灵感顿生,有的却~片茫然;在经历同一件事情时,有的百感交集,有的却无动于衷;在面临同一个问题时,有的思如泉涌,有的却木然无知:这就是感悟的差异。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细致入微地感悟生活,提高作文水平呢?  相似文献   

16.
对于生长在海水深处的红藻主要吸收何种单色光这一问题,在不同的辅导资料上给出不同的答案,有的认为主要吸收红光;有的认为主要吸收绿光;有的认为主要吸收蓝紫光。给学生造成了理解上的混乱。那么,红藻到底吸收何种单色光呢?  相似文献   

17.
一、课堂范读现状 当前的阅读教学课堂中,很少听到老师自己亲自范读课文,有的老师用录音磁带范读,有的老师运用多媒体范读,我们也常常看到这样一种尴尬的场面:老师在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之后,该指导朗读了,总会这样引导:这段话该读出什么样的语气呢?该读出什么样的语调呢?  相似文献   

18.
在实际的教学工作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的学生听力题很容易拿高分,有的学生听力成绩长期没有起色,久而久之,他们会怀疑自己的学习能力,对英语这门课程有畏惧之心。那么能不能干脆让其不求甚解,听之任之呢?  相似文献   

19.
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参差不齐,有的学生语言丰富,有很强的表达能力,能用适当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有的学生虽然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但要么词不达意,要么表达不够流畅;还有的学生则正襟危坐,“茶壶里煮饺子——有嘴说不出”,久而久之,语言表达能力得不到提高。如何叩响低年级学生语言表达的心门,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能力呢?  相似文献   

20.
曹梅良 《考试周刊》2012,(81):46-46
“写作难,难于上青天”。学生作文时,有的唉声叹气,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叫苦不迭……仔细一想,学生产生作文恐惧症的主要原因是对写作缺乏兴趣,缺少写作的灵感。那么,什么是灵感.在写作中又如何激发学生的灵感呢?笔者不揣浅陋,谈谈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