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一、高考字形题的命题规律字形题是近年来高考必考试题。高考对字形的考查,呈现出以下几条规律:1.考查形式灵活。主要设置客观单选题,辨析字形正误。有时单考字形,有时结合字音考查,有时对二字、三字、熟语等进行辨析,有时也以句子为语言材料辨识句中错别字。2008年、2009年湖北卷对四字成语进行了考查;2010年湖北卷字形题在选项的组配上一反  相似文献   

2.
汉字的书写是较为复杂的,对于汉字字形的考查,不论是对于把汉语做为第二语言的人来说.还是对于汉语作为母语的人来说.都是汉语科目考试中的重点。对于汉字字形的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和工整书写两个方面。高考的考查重点多为音近字、形近字和音、形相近字。写规范的汉字,是语言运用的基本功。高考除了第一大题考识记汉字字形外.在作中汉字的规范书写也是一个标准。下面我们从学生实际错误着手分析中小学生使用汉字时出现的字形偏误,进而探究出现错误的原因及其应对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当我们对高考语文命题所选用的语言材料进行分析的时候,你会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事实:即近几年来,《诗经》中的成语备受高考命题者的青睐,在1991年一1998年的高考语文试题中,共有9道题光顾了《诗经》中的成语或诗句。它们是:(1)1991年第1题考了《诗·小雅·小晏》中的成语“战战兢兢”,考查了“兢”字的读音。(2)1992年三南第2题,考了涉及《诗经》中的“国风”、“大雅”、“小雅”的成语“附庸风雅”,考查了“风”字的意义。(3)1992年上海卷第4题,考查了《诗·大雅·抑》中的成语“耳提面命”四个字的字形。(4)1992年全国…  相似文献   

4.
2004年全国有11个省、市单独命题,全国卷也有4套,也就是说,2004年全国共有15套高考试卷。各地(北京、上海除外)命题的指导思想基本相同,考点、题型也极其相似,与2003年相比没有显著变化,体现了高考的稳定性。但命题也不乏创新之处,如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正确使用熟语这两个新增考点,在各地考题中都有不同形式的体现。下面分四个方面对2004年各地的高考语文试卷进行简单的评述,同时谈谈对2005年高考语文备考的一些看法。一、语言基础和语言运用全国卷及11个省、市(北京、上海除外)对语言及其运用的考查分布在第一大题和第六大题。考点涉及语音…  相似文献   

5.
(一)引言高考笔试中的第一大题是语言基础知识及应用题,包括完形填空及语法填空两题。本人认为,该题对高考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主要体现为以下几点:第一,这是高考第一大题,几乎所有学生都按顺序先做这题。该题做好了,对余下的题目的答题会更有信心;第二,这一大题是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梳理好了,水平提高  相似文献   

6.
2002年高考,北京第一次自主命题,但与全国卷一样,以教育部考试中心颁布的2002年高考《考试说明》为命题依据。也就是说,我们应当用同一个标准评价全国卷和北京卷命题的质量。一、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和全国卷一样,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分两个题群。第一个题群(1—6题)题点的设置与2001年全国卷1—6题大体相同。2002年是《考试说明》变动最大的一年,北京卷这个题群保持了试题结构的稳定和题形的稳定,体现了稳中求变的思路,对稳定考生情绪也有积极意义。第2题以形近字、同音字为语料考查辨析汉字书写正误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2004年是江苏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命题的依据是教育部考试中心制定的高考语文考试大纲,考查的内容要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并给中学语文教学以良好的导向。由全国统一命题到本省自主命题,要做到平稳过渡。现在,高考已经结束,四十多万考生做完了这份试卷,我们也来对这些题目作些分析,以便总结提高。第一大题第一大题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部分,包括6道小  相似文献   

8.
1.不断加强对语言运用的考查。高考越来越注重对能否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来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考查,2005年许多省市增加了语言表达试题就是明证。为了进一步加强对这种能力的考查,估计2006年一些省市的高考试卷会尽量减少非能力性考查的题目,一大题的小题4—5题,主要针对词语、病句设计考题,拼音、字形和标点题会轮换出现;而语言表达题即六大题会适当增加,在3—5题之间,分值12-16分,甚至更高。适当减少纯知识内容的考查是今后高考的发展趋势,但是,对语文基础知识的牢固识记与掌握是不可忽视的,因为没有基础,就不可能有能力。  相似文献   

9.
新高考模式下,任何知识模块都有可能作为压轴题.这就导致有些知识考查难度上升,比如数列中出现对奇数列、偶数列问题的考查.在2021年(新高考第一年)的试题中,我们关注到全国Ⅰ卷解答题第17大题,它是一个涉及数列的奇数列、偶数列通项及前n项和的问题.这种细微的变化也让我们看到了新高考试题的创新与探索,它在考查学生逻辑推理的...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的高考命题方向,已由原来的以知识为命题主线兼顾考查能力转化为以能力为命题主线全面考查知识点。试题避免考察单一知识点,小题综合化,大题能力化。这种以考查能力为主线的高考命题趋势,给高中数学复习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复习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能力?尽管知识年年新,考题年年变,但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课本原题。本文就如何对课本原题进行联想、挖掘、加工,从一题产生多题并进而培养学生全面运用基础知识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做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的命制更加注重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往年略有降低,考查内容均为教学重点,没有偏题怪题;题干简短,但语境自然完整,句意清晰明了,重视语言的真实性,利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境进行理解和交际的能力。从宏观层面上来说,2009年的高考英语命题会保持以往的“平稳”命制风格。题型设计会“稳中求变”。  相似文献   

12.
2008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的命制更加注重对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难度较往年略有降低,考查内容均为教学重点,没有偏题怪题;题干简短,但语境自然完整,句意清晰明了,重视语言的真实性,利于培养学生正确运用语境进行理解和交际的能力.从宏观层面上来说,2009年的高考英语命题会保持以往的"平稳"命制风格,题型设计会"稳中求变".  相似文献   

13.
语言运用,是高考语文试题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历来备考关注的热点。近几年高考对语言运用的考查,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纸上谈兵”的层面上,取代传统考查方式的是种种类似“情境写作”的新题型,即命题人精心创设一个与实际生活吻合的语言环境,着重考查同学在实际生活中的语言运用能力,如写解说词、开场白、结束语、串台词、广告词、新闻点评、宣传标语等。这种考查方式极有可能成为今后高考命题的热点。  相似文献   

14.
一、探寻命题规律经过对近几年全国各地高考字形试题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高考考查的重点是同音字、形近字。同音字就是字形字义不同,而读音相同的字。可分为三种:1.音同形异字,即读音  相似文献   

15.
语言运用题在高考语文卷中常占12分,分值并不算大,但历来有“高考语文试验田”的美誉。2005年,福建省高考语文中取消了原来18分的语基客观题,有人就预测,将来语基考查的任务将由语言运用题来承担一部分,此题的分数值也许还会增大。因此,这是一道不容忽视的大题。  相似文献   

16.
2012年,全国各地多套高考语文试卷中出现了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题的身影,如出现文学常识题的有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湖北卷等,出现文学名著题的有福建卷、江西卷、浙江卷。2013年乃至今后肯定还会考查文学常识和文学名著阅读,将怎么考查,动向如何,我们要如何应对?通过研究高考真题,我们发现,无论是文学常识题,还是文学名著题,其命题形式无夕乎三  相似文献   

17.
第一大题 2005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卷(共三种)的第一大题均为“语言知识和语言表达”内容的考查。这部分题目重点考查学生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辨识错误读音),识记现代汉字的字形(辨识错别字),正确理解词语意思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以及辨析病句(包括结构性病句和语义性病句)的能力。采用客观选择题型。  相似文献   

18.
20 0 1年是加大高考改革力度的一年 ,命题思路及试卷模式都有很大的变化 ,本文仅对 2 0 0 1年“3 2”高考化学试题作评介 .一、试卷结构1 Ⅰ卷一多三少Ⅰ卷共有两道大题 ,第一大题为单选题 ,第二大题为多选题 ,比去年少了一道大题 (单选题 ) ,少了 4道小题 ;去年Ⅰ卷分值为 83分 ,今年为 72分 ,分值少了 1 1分 ;去年Ⅰ卷 ,小题有 3分题 ,也有 4分题 ,今年Ⅰ卷的小题全为 4分题 ,Ⅰ卷小题赋分较去年多了 .2 Ⅱ卷分块 ,赋分平允Ⅱ卷四道大题 ,每道大题各有两道小题 ,各大题分工明确 ,各考查一个知识块 .第三大题考查实验 ,第四大题考查元素…  相似文献   

19.
2005年高考,重庆卷出现了一大一小两道作文题, 全国16套考卷的语言运用题中出现了10道综合考查题,其中不少要求写成短文。写作考查从形式到内容都异彩纷呈。这表明令后写作命题的天地更加开阔。为此,我们推荐张国学老师设计的一组作文连环题,以训练多角度、多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谋篇布局能力。帮助考生突破多材料的选择关,并提高对不同命题角度的敏感度,提高对作文新题型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20.
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语文试题(广东卷)在引导中学语文走向真实阅读和强化考生思维逻辑训练上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从近些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看,语文试题测试功能的区分愈来愈受到命题人的重视。整体上看,语文全卷六道大题,各自承担着不同的检测功能。第一大题共四道小题,被广大高三师生简称为“前四题”,它主要检测考生语音、词汇、病句辨析、语意连贯等语文基础知识水平和基本语文能力。第二道大题共七道小题,主要检测古代诗文的积累和阅读理解鉴赏能力。第三大题共四道小题,主要检测社会科学论文阅读理解能力。第四道大题为“文学类阅读”与“实用类阅读”的“二选一”的选考题,每一种文本类别各三道小题,主要检测不同文学体裁的阅读理解和鉴赏能力。第五大题共二道小题。目前大家通行的说法是,该大题属于“语言运用”考查题。而按照国际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起简称“PISA”的国际学生评价项目中的文体划分,第五大题是“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考查(详见何国跻《高中非连续性文本的主要类型及其阅读意义》,《语文月刊》2014年第6期)。我们可以预测,即将出版的新的“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将会对高中学生正式明确地提出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能力的适当要求,高中师生需要给予应有的重视。第六大题是作文题。在全国16套高考语文试卷中,绝大多数试卷在这道大题中只设计了一道小题,少量试卷设计了二道小题(如今年的普通高考语文北京卷)。第六大题是受到高三师生甚至全社会关注度最高的一道大题,因为它不仅分值最高,是影响考生语文成绩甚至高考总分的关键性试题,而且是在很大程度上体现高考语文试卷命题思想、考试信度、价值导向的一道综合性试题。如何让这道试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