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莺莺传》与《春香传》是中韩两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春香传》在一定程度上对于《莺莺传》的叙述内容和叙述模式有接受。两者都描写歌颂了男女之间的爱情,但是两篇故事的结局却是一分一合。两者之所以有结局差异主要是由于两部作品创作背景的不同,两部作品在思想倾向以及人物性格方面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本文主要对萧红这位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伟大的女性作家进行分析,分析的依据是《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两部作品,在对这两部作品进行研究的时候,采用的是女性的思维,在女性的视角下进行分析,从而在《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两部作品的研究中,探析萧红作品中生命意识或者是生命意识的改变与转变。  相似文献   

3.
《好逑传》是中德文学交流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歌德在1827年与爱克曼的谈话中曾提到,《好逑传》与他写的长篇叙事诗《赫尔曼和多罗泰》有颇多相似之处。这两部文学作品的发表时间、文化背景及文学影响虽然不同,但有诸多相似之处,这使两部作品之间的比较研究有了可行性。本文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运用比较文学中的平行研究方法,试图从写作背景、情节、人物和主题思想四个方面对《赫尔曼和多罗泰》和《好逑传》的文本进行比较分析,探究歌德和儒家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似之处,为歌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李瓶儿是《金瓶梅》中的重要人物。她的原型与角色设计,源于《张于湖传》的可能性很大。《张于湖传》与《金瓶梅》有三点关联。《张于湖传》对《金瓶梅》“李瓶儿出身”起到了人物性格、故事情节的原生性及规范性作用。  相似文献   

5.
汤显祖以唐传奇《霍小玉传》为题材,创作了《紫箫记》与《紫钗记》两部戏曲。这两部剧作虽都是以《霍小玉传》为本事,但其中表达的思想却有很大不同:因科举受挫,汤显祖在《紫箫记》中流露出浓厚的佛道思想;为与社会不公作斗争,在《紫钗记》中则表达了对侠义精神的赞美。两部剧作的背后,一条共同的主线是汤显祖在“至情”道路上的探索。  相似文献   

6.
《洪吉童传》简析及与《水浒传》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吉童传》是朝鲜最早的国文小说,主要是反对嫡庶差别,反对贪官污吏,并有推翻封建王朝的思想。《洪吉童传》的创作受到了中国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受《水浒传》的影响很大。两部作品都是描写农民起义的小说,但由于两部作品产生于不同的国度,因而有许多不同点,主要是结构、写作方法、人物形象塑造及思想内容上的差异。作者许筠在《水浒传》的影响下创作了《洪吉童传》,但同时也自有创新之处。但从文学艺术成就上说,它与《水浒传》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相似文献   

7.
《莫须有先生传》深受《堂吉诃德》影响。两部作吕不仅在思想内容、人物形象诸方面有相似之处,体上,游戏的笔调、“涉笔成”的结构,也是两部作品共同的审美特征。《莫须有先生传》可以说是20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的《堂吉诃德》。  相似文献   

8.
《丧服传》与子夏的关系是一个聚讼不已的老问题,对这一问题作较为全面、系统的考察、分析和论述可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方面通过论证子夏在儒学史上的学术地位,认定子夏具备传授《丧服传》的资质和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分析《丧服传》与其他两部据说也由子夏所传授的儒家经典《公羊传》、《谷梁传》在文本上的内在相似性,说明子夏“传”和部分撰写《丧服传》的可能性。因此,否定子夏“传”《丧服传》缺乏理据。《丧服传》虽然不一定完全由子夏所撰作,但《丧服传》为子夏所“传”之说是基本可信的。  相似文献   

9.
《伊里亚特》与《格萨尔王传》是东西方的两部著名史诗,战争题材是两部史诗中着重表现的.《格萨尔王传》中的故事情节大多是反映吐蕃王朝统一青藏高原前与外族、外国的交战事件,展示了吐蕃王朝通过不断的征战终于由分裂割据走向统一这一伟大历程,卷帙浩繁,结构宏伟.《伊里亚特》则向我们重现了发生在公元前的特洛伊战争,场面宏伟、壮大.两部史诗都发源于远古大战的历史传说,描写英雄历险的故事,突出男主人公的智慧、勇气和女主人公的忠贞,都是为了一个被劫持的女人而远征.  相似文献   

10.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祖父的园子》。对于作者萧红,我们并不陌生,四年级时曾经学过她的《火烧云》,两篇文章都是节选自作者的长篇小说《呼兰河传》。呼兰河在萧红的故乡,《呼兰河传》写的就是她故乡的人、故乡的事。对萧红来说,祖父具有非同一般的意义。现在我们来看看萧红在《呼兰河传》中有关祖父的一段文字。(出示:呼兰河小城里边,以前住着我的祖父,现在埋着我的祖父。  相似文献   

11.
关于冰心作品的文体一般读者已经有了一个模式化的记忆,即"典雅清丽".在从含蓄沉静的古代文体向开放激烈的现代文体的转型中,这种记忆的形成说明了中国现代历史进程中的特殊文体期待.冰心文体的"典雅清丽"是一种经过时代精神改造过了的古典趣味的遗存.在动荡的二十世纪中国,这种文体在变动不居的主流话语中的命运体现了不同时期的文体期待,并传达了不同意识形态对言说及表达方式的关注.  相似文献   

12.
运用语言学、文体学的方法,从文学风格、语言风格两个层面和"文言化"、"西文化"、"融会"三个角度,描述分析"冰心体"的特征及其在现代文学转型过程中对建设现代白话文学文体方面所作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该文用巴赫金的复调理论对冰心的《寄小读者》做了新的艺术审视,发现这部写给儿童的散文作品的思想内容,并不像人们以往认为的那样单纯、明晰,该作品中有不同的情感世界发出的声音,是复调的,或日对话的。在这部作品中,冰心尝试从儿童的视角、儿童的价值观来表现复杂生活。  相似文献   

14.
冰心性别意识辨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西方女性主义思潮潜入“冰心研究”的时候 ,冰心女性意识受到了质疑 ;尤其她的母爱文学被认为或乏于现代性 ,或乏于女性自我 ,或制造了属于男权话语的那种“母亲神话”,总之 ,是一种历史的倒退。其实 ,只要真正从冰心及其作品出发 ,同样借鉴西方女性主义来考察 ,我们就会发现 ,冰心既具现代性的女性自我 ,又具女权思想。当然 ,冰心的女性意识也确实有一种将传统和现代整合在一起的特征。  相似文献   

15.
钱钟书、杨绛夫妇与林非、肖凤夫妇在文革中曾有一次悲剧性的冲突。在杨绛旧事重提之后,肖凤披露了冲突的真相,由此展开了一场笔战。而有关钱、杨的传记等没有进行客观的调查,不加分析地渲染了此事。这种创作态度不利于传记文学的创作;杨、肖也应从历史事实出发,化解个人的恩怨。  相似文献   

16.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颇负盛名的女作家,冰心的文学地位一直得到较高的肯定。自上个世纪二十至八十年代,冰心的文学地位经历了一定的沉浮,但总体变化不大。无论是权威评论家,还是权威的文学史家,都没有把冰心看作文学大师。但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始,冰心的文学地位出现了上升迹象,尤其是冰心去世后,称其为文学大师已是屡见不鲜。冰心文学大师地位的形成不能仅仅归功于其文学创作,而是与现代作家的评价机制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7.
冰心晚年散文对理解冰心有独特作用,不可忽视。用非文本解读的方式,从冰心晚年散文入手,分析晚年冰心之爱的特点、爱的成因、爱的价值,呼吁还冰心以公平。  相似文献   

18.
冰心的问题小说的创作,沉痛直言、深深植根于当时的社会现实厚土之中,具有很大的醒世作用;冰心的作品以女性的视角、女性的体悟、女性的展示方式、以童稚般的声音向世间播撒爱的哲学;冰心塑造了一批温柔可爱的“姊姊”形象,每一个女性形象都闪烁着真善美的光彩和漾着爱的回音。  相似文献   

19.
冰心散对五四新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体的创新上,从对体影响最大的相互关联的体裁、语体、风格这三个要素来看,主要表现在:最大限度地将她的“爱的哲学”及其女性意识这一丰富的思想内容,比较完美地纳入到散这一体裁之中;对散语体光彩照人的创新;体裁、语体同体的其它因素完美结合形成其散的风格特色,这都具有继往开来的历史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20.
小说《超人》是冰心"爱的哲学"的文学实践。长期以来,阅读者皆把"爱"的复苏与张扬视为《超人》的意蕴基调,但是这种认识不够全面。细读文本可以发现,它实际上蕴涵着"爱的哲学"的两个方面,即爱的彰显与爱的消解。同时,"爱的哲学"思想时隐时显地潜在于冰心一生的创作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