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轻视汉语学习,重视外语学习,这在中国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由此而带来的种种弊端,甚至是累累恶果,也日益显现。面对此,我们应如何对待?应该重视外语。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的民族必将走向世界,我们的国家必将参与国际事务,我们的人民必将参加国际竞争。我们不仅要进行国际间的政治合作,诸如反对恐怖主义和反对侵略战争之类;而且还要进行国际上的经济合作,譬如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而这一切,没有外语是绝对不行的。换句话说,要想实行改革开放,迎接世纪挑战,就必须重视外语学习;要想与国际接轨,实行国际化,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因此,在中…  相似文献   

2.
轻视母语学习,重视外语学习,这在当下的中国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由此带来的种种弊端,也日益显现。对此,我们应如何对待?随着我国加入WTO,我们的民族必将走向世界,我们的国家必将参与国际事务,我们的人民必将参加国际竞争。我们不仅要进行国际间的政治合作,诸如反对恐怖主义和反对侵略战争之类;而且还要进行国际上的经济合作,譬如出口贸易和引进外资。这一切,没有外语是绝对不行的。换句话说,要想实行改革开放,迎接世纪挑战,就必须重视外语学习;要想与国际接轨,实行国际化,就必须重视外语教学。因此,中小学普遍开设外语课程,大学生要通…  相似文献   

3.
我国学生学习外语面临的最大障碍是缺少外语环境。在这样的前提之下要想习得目标语,就必须要从语言基础知识学起。而离开了高效率的词语学习,语言知识的掌握便无从谈起,交际能力的培养也必将成为无水之源,更谈不上目标语的掌握了。因此,中学生的词汇学习不能忽视。只有打好词汇这一基础,才能建起学习外语的"高楼大厦"。  相似文献   

4.
双语教学指的就是在儿童学习使用母语的同时,有意识地让儿童再认识一种非本民族语言。本文主要是指汉语(母语)和英语(外语)。为什么要提“双语教学”而不提“外语教学”呢?因为我们的母语是汉语,对于儿童,我们不可能单纯地用外语进行教学,特别是儿童学习外语时必须借助于母语进行对比、沟通和消化,才会取得好的效果。唯有教学时母语和外语相互配合渗透,才能达到习得外语的目的。那么,双语教学能否互相渗透呢?这正是我们在实践中关注的焦点。  相似文献   

5.
文章评述"补缺假说",认为外语学习需要合适的语境,语言和语境是个统一体,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语境对外语学习的影响和制约很大,要克服"汉语式英语"和"哑吧英语",就必须重视和发挥语境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了加强我国的外语教育,培养出比现在多数倍乃至数十倍的真正掌握外语的人才,以适应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必须对我国现行的外语教育体制进行全面改革。这种改革如果仅限于学校教育中外语课一门课程的范围内进行,那是远远不够的。我们的落脚点虽然是外语教育,但要想进行全面的、有成效的改革,就必须要涉及诸多方面.关于这项改革,现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讨论。(一)少全面调整我国的外语政策,放弃对全民实施外语教育的不切实际的、效益严重低下的、盲目作法(我国已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而外语课是义务教育的必修课,这就形成…  相似文献   

7.
中国人学英语母语对外语的影响很大,而这种影响通常是消极的。母语总是顽强地阻碍和干扰外语学习。中国人讲英语,一般都不同程度带有"汉语味",这个自不必说。汉语在其它层次上,包括词汇、语法和表达方式各个方面的诸多特征,老是被有意无意地迁移到英语中去。所以我们学习英语的过程,就是要不断排除母语干扰、把侵入和渗透到所学英语知识中的汉语成分"排挤"掉,使我们的表达尽可能与英语本族语者的说话接近。对于汉语思维对母语干扰的错误,我们想从"结构变态"、"词义扭曲"、和"表达失误"这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美国著名的功能派语言学家乔姆斯基Chomsky提示人们:学习母语是说在前、读在后;而在没有外语语言环境的情况下学习外语,是读在前、说在后。我们在汉语语言环境里学习英语,要达到能用英语讲、用英语交流的目的,就必须先学会朗读英语,这符合语言习得的规律。因此教师应该创设学生大量朗读的机会,让学生通过朗读接触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通过朗读在语言情境中感受语言和理解语言规律。  相似文献   

9.
随着对外交往日益增多,英语口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这就使学习英语口语变得尤为重要。学习英语口语是一个从尝试和偏误(trial and error)(简称“试误”)到领悟(insight)的过程。本文意在从试误和领悟这两个方面就如何学习英语口语这一主题进行一些有益的探讨。试误我们在开始尝试英语口语中常会出现偏误。偏误是指中介语和目的语规律之间的差距,只要是学外语口语的人都会产生偏误。偏误来源于母语的负迁移和目的语的不完全习得。在语用方面,它主要表现为过渡语篇和过分泛化。过渡语篇是指外语学习者在用外语交往时,常将母语思维移用到外语中由此产生的口语或文语活动,它常表现为语用不得体或语用失败。过分泛化则是指外语学习者由于掌握目的语知识的不足,把他所学的不充分的、有限的目的语知识,套用在新的语言现象上,结果产生偏误。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汉语是我们的母语,英语是我们要学习的目的语。我们从小到大一直生活在汉语的语言环境和汉语的文化背景里,我们学习说汉语是在不知不觉中通过听说法来进行的,并在不断地有意识地运用汉语过程中逐步习得汉语的语言知识,领悟汉语的语言系统和汉语  相似文献   

10.
我们的学生在母语环境中学习英语,他们的语言环境是汉语而不是英语,所以,英语是作为外语来学习的,缺少语言环境,这是事实。这就导致了教学方法的不同,我们要按照英语语言教学的特点来创设教学方法,采取符合我国国情、适合不同教学对象的教学法。  相似文献   

11.
读是外语学习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各类考试中阅读题必不可少。这种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的,这就要求阅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必须改正不良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提高阅读效率。一、跨越生词障碍  相似文献   

12.
外语学习不仅仅是语言学习的过程,而是综合文化因素在内的全面学习过程。由于一国语言和其内在文化的特殊关系,再加上我们目前高校对学生要培养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及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对教师而言要想搞好外语教学,对学生而言要想学好外语,就必须加强对本国语即母语的深层次的文化因素的学习和理解。  相似文献   

13.
杨峰 《成才之路》2009,(5):55-55
阅读理解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提高阅读速度是取得好成绩的前提。同时读是外语学习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的,这就要求阅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必须改正不良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提高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   

14.
思维是人类的心理活动,语言是是思维的工具和表现形式,两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人们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有意无意地改变、提高了一些思维能力.我们要想卓有成效地学好一种语言,就必须遵守人的思维规律和思维发展规律,否则必将事倍功半.同时,改进语言教学可以活跃学生的思维.因此,语言教学效率与思维能力相互作用,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5.
语法、发音规则和词汇一向被认为是学习外语的三大要素,其实文化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要想得心应手地用外语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就必须对该国的文化进行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16.
论声乐学习中的哲学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法、发音规则和词汇一向被认为是学习外语的三大要素,其实文化因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项。要想得心应手地用外语来交流思想,表达感情,就必须对该国的文化进行学习、掌握。  相似文献   

17.
"读"是外语学习中获得信息的一种手段,也是外语学习者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因此在各类考试中阅读题必不可少.这种阅读是在有限的时间内进行的,这就要求阅读者必须具有一定的速度和准确性.要想达到这个标准必须改正不良的阅读方法和习惯,提高阅读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快速阅读的几个基本技能和技巧.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改革要求,要最大限度的开发课程中的资源,使学用渠道得到拓宽,主要倡导讨论、合作以及实践的学习方式。对于初中英语教师来说,要想通过课堂教学这一渠道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必须重视新课导入。  相似文献   

19.
语言测试的真实性是指,受试者在测试中使用目标语完成测试任务与其在现实生活中完成任务的相似程度。补缺假说强调在学习外语时,要同时学习外语语境知识。二者都强调语境的作用。因此,本文认为,既然补缺假说要求我们无论是外语的教还是学都必须在语境中进行,而测试又对教学有巨大的反拨作用,我们在设计测试时,就应该遵循语言测试的真实性原则,把测试置于真实的语境中,以促进教师和学生对外语语境知识的教学的重视。  相似文献   

20.
在学习外语的时候,汉语发音的干扰往往使我们的外语发音与标准的外语发音之间有一定的距离。汉语发音对于中国人学习外语所产生的共同的、普遍的干扰使得许多中国人在讲外语时往往带有共同的、普遍性的语音偏差,这就造成了他们讲外语时的中国口音(aChinesea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