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Fe(OH):制备实验中出现的灰绿色物质一直是化学实验教学的难点问题之一,现从微观的角度研究了灰绿色物质的成因以及呈色机理,给出了Fe(OH):制备实验中出现的现象的微观解释.  相似文献   

2.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实验4-10],在制备 Fe(OH)_2的过程中出现的灰绿色物质究竟是什么,历来都存在争议。典型的看法有如下两种:一是认为灰绿色是 Fe(OH)_2的白色与 Fe(OH),的红褐色混合所呈现出的过渡色;二是认为该物质是"Fe(OH)_2·2Fe(OH)_3或 Fe_3(OH)_8或 FeO·Fe_2O_3·4H_2O 的混合型氢氧化物或混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高中化学教科书(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实验4-10],在制备Fe(OH)2的过程中出现的灰绿色物质究竟是什么,历来都存在争议.  相似文献   

4.
Fe(OH)2还原性强,极易被氧化,所以课堂上制备的Fe(OH)2一般不纯,演示实验的效果也不乐观,出现白色沉淀的颜色时间较短,学生几乎看不到Fe(OH)2沉淀的真正颜色,而只能看到灰绿色的絮状物质.本文将Fe(OH)2制备的典型方法总结如下,并结合相关试题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Fe(OH)2制备过程中产生灰绿色的原因众说纷纭,争议颇多。在研究NaHCO3与FeSO4溶液反应制备FeCO3沉淀中,意外得到了“茶绿色”的FeCO3沉淀(纯品为白色),藉以研究Fe(OH)2变色的原因,结合现有研究成果,认为Fe(OH)2沉淀物吸附反应体系中绿色的Fe2+是Fe(OH)2白色沉淀变为灰绿色沉淀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氢氧化铁制备中出现的灰绿色物质是什么?这个问题长期困扰着一线教师。笔者对比分析了相关的文献,并进行了整理筛选发现目前关于这个问题的探究主要存在以下几个观点:观点1:是Fe(OH)2吸附溶液中多余的Fe2+后形成的[1]。观点2:是Fe(OH)2、Fe(OH)3和Fe3O4的混合物[2]。观点3:是Fe(OH)2和Fe(OH)3的混合物。观点4:是Fe(OH)2的水合物[3]。  相似文献   

7.
1 教材分析在学习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化学》第二册第四章第二节《铁和铁的化合物》中,有一制取Fe(OH)2的演示实验,在课堂教学演示时,学生基本上看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看到灰绿色的絮状物质。学生对Fe(OH)2的颜色心存疑惑,对知识提出了置疑。Fe(OH)2的知识是本节内容的一个重点,必须  相似文献   

8.
在高中化学第二册《铁》这一章有由FeSO_4→Fe(OH)_2→Fe(OH)_3的演示实验,如果按照教材中的要求去做时,存在下列问题: 1.制备Fe(OH)_2时,很难看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2.在短时间内也很难看到灰绿色变成红褐  相似文献   

9.
基于若干实验试题存在缺乏科学性与实证性的问题,以通常条件下酸化的NO3-是否一定可以氧化强还原性离子Fe2+、I-;Fe(OH)2制备过程中白色沉淀迅速变灰绿色是否一定是因为被氧化成Fe(OH)3;AlCl3溶液和MgCl2溶液能否用氨水来进行区别三个典型案例做了系列实验并进行了理论分析,发现这三个案例中大家普遍认为的结论与所做的实验事实不符,存在认识的误区,进而引导实验命题必须关注科学性及实证性.  相似文献   

10.
1.改革演示实验①改验证实验为探索实验将验证实验改为探索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主动探索问题的动机和思维。例如,在讲Fe(OH)2的制备和性质时,教师先讲清楚Fe(OH)2的颜色、状态及溶解性,然后演示新制的FeS04与NaOH溶液反应,结果学生未能观察到白色絮状沉淀,而看到的却是灰绿色沉  相似文献   

11.
制备的Fe(OH)2沉淀很难长时间保存,常观察到灰绿色,很难观察到白色。优化实验流程,彻底排除O2的干扰,便于长时间观察Fe(OH)2的颜色。通过实验流程的设计,渗透化工流程美学教育。  相似文献   

12.
由实验时一次药品浓度错误而想到用Fe(OH)3溶于NaOH的问题来解释为什么在诸多Fe(OH)2制备实验改进中使用高浓度或固体NaOH会出现白色沉淀更明显的现象,并通过实验证明,高浓度的NaOH对Fe(OH)3有溶解作用,有利于Fe(OH)2的白色呈现。  相似文献   

13.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质的制备及性质的检验都离不开实验。今天我们所说的Fe(OH)2是过渡元素代表“铁”的重要化合物,有关Fe(OH)2的知识在高考中重现率较高,Fe(OH)2的制备是难点之一。Fe(OH)2还原性强,极易被氧化成Fe(OH)3,而得不到纯净的Fe(OH)2,所以制备实验成功的关键是使生成的Fe(OH)2与O2隔绝。  相似文献   

14.
《考试》2008,(6)
Fe(OH)_2容易被空气中的O_2氧化,当未被氧化时沉淀为白色,当有少量被氧化时呈灰绿色,当Fe(OH)_2较多量被氧化时为红褐色。所以看到的现象是: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为红褐色。为了避免Fe(OH)_2与O_2的接触,可采取一些具体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Fe(OH)2在制备过程中易被氧化成了红褐色的Fe(OH)3,本文选取中学化学实验中的常见试剂、仪器和液封等方法创设近无氧环境进行实验,制得白色的Fe(OH)2。  相似文献   

16.
Fe(OH)2的制备是高中化学教材中一个典型的演示实验。本文通过改进其实验装置,使得其制备过程更加简单易行,生成的Fe(OH)2可长时间保持白色,实验现象更加明显,较好的解决了O2含量、pH值等因素对实验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化学第三册有一个由FeSO_4→Fe(OH)_2→Fe(OH)_3的演示实验,这个实验经多次实践,如果按照教材中的操作去做,学生在短时间内很难看到灰绿色变成红褐色的现象。甚至在空气中搁置好几天,也只在表面有少量的红褐色。当然这个原因不难解释,主要是由  相似文献   

18.
基于氧化还原反应原理,结合生物学知识,设计了制备Fe(OH)2的新实验:采用简易的套管装置,利用酵母菌呼吸作用去除管内的氧气,综合生物和物理知识,跨学科创造性地在无氧环境中制备Fe(OH)2。结果表明调控酵母菌量可有效避免制备的Fe(OH)2被氧化。另外通过改变反应物滴加方式和浓度的试验,解释了Fe(OH)2沉淀过程中呈浅绿色的原因。新设计的装置能成功制备白色的Fe(OH)2沉淀,现象清晰,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9.
以Fe-H2O体系E-pH图为依据,从电化学、化学热力学、沉淀溶解平衡等角度进行计算,推导了制备Fe(OH)2的最佳条件。基于计算结果,设计了三个实验,均明显观察到Fe(OH)2白色沉淀及其被氧化后生成的Fe(OH)3红棕色沉淀。实验证实,理论计算推导出的实验条件是合理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1教学教材分析 在学习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3章第2节《重要含铁化合物的化学性质》时,演示制取Fe(OH)2的实验,基本上看不到白色沉淀,而只能看到灰绿色的絮状物质。为此,利用探究式学习,进行实验设计制取出纯净的Fe(OH)2,不仅能巩固所学的知识,加深学生对二价铁和三价铁之间互相转化关系的理解,熟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而且增强了学生的探究欲望,为学习新知识作了很好的铺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