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牛的趣闻     
2009年是我国农历的己丑年,俗称"牛年"。在牛年春节到来之际,笔者搜集了一组有关牛的趣闻,以飨读者。灯牛:拉丁美洲圭亚那有一种"灯牛",因其尾可制成蜡烛,作灯用而得名。当地人将其宰杀后,在取下  相似文献   

2.
牛年说牛     
过年了,亲戚朋友逢人便是一句"祝你牛年牛气冲天!"于是乎我便觉得,"牛"字在现代汉语里大有顶替"好""棒"一类字眼的趋势。再想想,在日常生活中用"牛"字顶替"好"字的例子也举不胜举,好像"牛"就是"好",而且越牛越好。可  相似文献   

3.
给牛颁奖     
“当——”牛儿们个个脸上露出笑容。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到了牛年到!在这喜气洋洋的牛年里,我来给可爱的牛儿们颁奖。  相似文献   

4.
牛年股市姓"牛"还是姓"熊"?从近段时间的走势来看,牛年股市牛气十足,但能维持多久?哪些股票又是牛股?谁将成为牛年的大赢家?所有的谜底,要等一年之后才能揭晓。  相似文献   

5.
可敬的传承     
2009年,北京小学的元旦联欢晚会,就从"牛年说牛"开始,为教师过集体生日。当主持人念到"拓荒之牛"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向了84岁的老校长陈玉华。适逢牛年,属牛的陈玉华已经在北京小学度过了一甲子的时光。  相似文献   

6.
好不容易瞅着今年是个牛年,我终于可以把我家的"牛"也拉出来展示展示了。先说明了哦,我家的"牛"可不吃草。我有一个蜗牛妹妹,她应该算是蜗牛中最慢的一只了。早上闹钟丁零零响个不停,要遇见别人,肯定都急死了,可我家那只蜗牛呢?伸个懒腰用了  相似文献   

7.
虎年遐思     
当结束了今年的旅程,开始虎岁的征途时,我默默地回忆着在逝去一年中的所获。牛年的脚步是稳重的,是踏实的,正如牛的秉性。牛年是令人流连忘返的。它留给了我们许多美好的回忆。虎岁代替牛年又意味新的内涵,它暗示人们要继“九牛”气势,续“二虎”雄威。  相似文献   

8.
① 玉鼠回宫,金牛贺岁.牛年自然离不开"牛"话题,近段时间,无论报章之中还是网络空间,总不免有人在谈"牛"论事.值此牛年来临之际,我想着的则是,读书也该有股牛精神. ②世间数百年旧家无非积德,天下第一等好事还是读书.从大处着眼,读书可以经世济邦;就小处而言,读书可以怡情悦性.现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但凡做事总喜欢算一算账,关于"读书",它投资不大而收益颇丰,可谓至为划算的一笔账.凡此道理,应该说人人都懂,然而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则往往事与愿违.疏于读书的理由千种万种,最根本的恐怕还在于缺乏一种牛精神.  相似文献   

9.
劈里啪啦,过年啦!放鞭炮、贴年画、打雪仗……好开心哦!今年是牛年啦,那咱们就来说说有关牛的事儿吧。牛年话"牛"在十二生肖中,鼠排名第一,牛排在第二,知道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0.
牛年到了,凡是与牛沾边的动物都"牛"起来了。这一次,老编请来了一位名不见经传的"牛"先生,和大家说说它的"牛"事。嘘,快听它在说什么?  相似文献   

11.
牛年到来之际,江苏省丹阳市横塘中心小学剪纸社团的队员们开展了"剪纸牛牛贺新年,人人争做‘小黄牛'"活动,大家"说牛"、"剪牛"、"评牛"、"送牛"、"学牛",欢欢喜喜贺新年。各显身手找资料,说牛——队员们有的询问家长,了解牛在种田耕地中的巨大作用;有的上网浏览,  相似文献   

12.
2月16日红彤彤的灯笼,红彤彤的节日。同学们,我们已经迈进了农历牛年的大门。在中国人的心中,"牛"是勤劳、肯干、朴实的代名词,与"牛"有关的成语也俯拾皆是。在新学期刚开始的时候,在农历新  相似文献   

13.
刘芯伶 《大学生》2021,(4):51-51
在2021牛年春晚节目中,"机器牛"的参与让观众眼前一亮。《牛起来》中,24只伴舞的机器牛"犇犇"与刘德华、王一博、关晓彤一同亮相,机器牛随乐起舞,做出了站立、后空翻等动作。同样参与了伴舞的机器人还有象征拼搏进取的"拓荒牛",外观融合祥云及中国红等传统文化元素,以绚丽的灯光及机械结构诠释科技美感,伴随着激昂的音乐整齐起舞。据介绍,这是全球范围内第一次高性能四足机器人集群舞蹈表演。  相似文献   

14.
2009,年是我国农历的己丑年,俗称"牛年".笔者特搜集了一组有关牛的成语典故、趣闻佳话,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5.
牛年说牛——同在蓝天下,境况大不同1997年是中国农历牛年。牛给人类带来了福音,对中国人而言,吃苦耐劳的牛,一生勤勤恳恳,为主人奋力耕耘。死后,肉也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大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英雄气概。博览世界,牛,有时置于刀俎之上、有时又...  相似文献   

16.
"牛"年悟语     
今年正值中国传统的牛年.作为农耕大国,牛在古代具有神圣的地位,中国农业文明所衍生的"牛"文化,蕴涵着丰厚的人生哲理.  相似文献   

17.
“牛”是一个名词,在鲁迅的作品《风马牛》中就活用成了动词:“偏来‘牛’一下子的”。随着生肖纪年的推广宣传,牛年,如“牛气冲天”(套用成语“怒气冲天”)等,“牛”的活用现象广泛运用。请看例子:  相似文献   

18.
正2021年,是我国传统生肖中的牛年。牛在十二生肖中位居次席,有"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之说。在农耕社会,牛是重要的劳动力,对人类的贡献可谓居功至伟。牛具有中国人崇尚的品格——吃苦耐劳、踏实勤勉,所以人们对牛的感情十分深厚。唐代元稹《生春》诗有云:"鞭牛县门外,争土盖春蚕。""鞭牛"仿佛也在鞭策每个人在新的一年更加惜时奋进,开拓耕耘。  相似文献   

19.
春节伊始,四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喜庆气氛。今年是农历牛年,有关"牛"的各类话题也随之火热。虽然民间称牛为"丑牛",但牛在人们心目中并不丑,反而是勤劳、忠厚的代名词。股民都喜欢"牛"市,人们经常用牛气冲天来形容一路狂飙的股市。在娱乐圈,牛气冲天也代表着明星的人气及关注度,那么2009年大家最关注的牛星是谁呢?  相似文献   

20.
“犇”是儿子的乳名。 儿子生于乙丑牛年。婆婆说:“俺孙子属牛,小名就叫‘牛牛’吧。”顺老人之意,我脱口而出:“不如叫‘犇犇’吧,六个牛呢,都成群了。”老人点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