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随着我国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国际交流的增加,国内各高校为了适应社会需求,纷纷加大了引进外籍教师的力度。但是,不少高校的外教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利用,尤其是一些民办高校由于缺乏经验、缺少政府指导和扶持,在外教资源的利用水平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引进外教工作不是简单的聘任合同的签订,而是一系列配套程序的相互作用,其最终的目的不是外教数量上的增加,而是最大程度地发挥外教自身的语言优势、思维优势,为民办高校的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度重视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体育健儿在国际赛场上屡创佳绩,许多项目已经具备了压倒性的优势,我国已经真正成为了世界范围内的体育大国。但不可否认的是,虽然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是现阶段我国距离体育强国的目标还有着巨大的差距,还有一系列困扰体育事业发展的问题急需得到有效解决。  相似文献   

3.
外籍教师在英语教学中的优势、问题及应对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籍教师是高校引进国外智力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专业教学和人才培养上发挥着积极作用.然而在聘任外教授课的同时也出现一系列问题,给教学工作带来了负面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对外教在大学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优势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剖析.提出要加强和完善外教的教学管理,最大限度地挖掘其在教学上的特长,为大学英语教学服务.  相似文献   

4.
中国和澳大利亚在政府体育职能方面都有各自的优势和不足.通过比较中澳两国的社区体育职能、弱势群体体育职能、学校体育职能和体育设施职能,借鉴国外体育强国体育事业发展的先进经验,保持我国优势项目和长处,对我国政府体育工作提出一些建议,为我国政府体育职能的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一、英语教学中的外教现象 在国内体育赛场上,从来就不缺乏“洋面孔”。篮球的CBA、足球的中超和中甲以及围棋联赛等早已实现了“外援”的引进和使用。虽然国内对职业赛事中使用“外援”的利弊至今仍有争议,但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无独有偶,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外教的使用也形成了规模和趋势,并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我国迈向体育强国过程中的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SWOT分析法分析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过程中存在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提出发展战略,旨在为我国从体育大国迈向体育强国提出建议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运用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逻辑推理法等研究方法,对十运会江苏省体育代表团奖牌的分析比较,结果显示:江苏代表团在十运会上成绩优异,但奖牌大项游泳却颗粒无收,与体育强省的身份极不相符,影响了竞技优势的进一步扩大.提出进一步加强江苏省优势项目实力,同时拓展新的"金牌增长点"、大力发展田径和游泳等奖牌大项、积极创新,寻找项目的制胜因素、提高科学训练水平、做好赛前情报的收集整理工作等方面的十一运奖牌战略,旨在为江苏省体育代表团保持、发展原有优势项目,开辟新的夺金领域,拓展奖牌增长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唐施祺 《海外英语》2020,(8):152-154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大背景下,高校聘请外籍教师进行英语教学已屡见不鲜.但不难发现,现有的成熟的外教资源引进模式相对集中在经济、文化较发达的东部沿海城市及大中城市,而少数民族地区外教资源相对匮乏.本文旨在以南宁地区为例,对高校外教执教资历、聘用管理、教学优势及不足进行调查研究,总结现状及问题,为各高校合理、高效利用外教资源提供参考意见,使中方教师与外籍教师互通有无,从而提升少数民族地区英语教育教学水平.  相似文献   

9.
外籍教师以英语为母语,带着这种优势,他们活跃在我国院校的英语教学课上。他们给英语教学,特别给英语口语课的教学注入了一股清新之气。英语国家VSO组织(VOL-UNTARY SERVICE OVERSEAS)把大量的外教引入中国的高等学府,同时也把中国巨大的英语教学市场推向世界。随着中外交流的不断加深,中学乃至中等专业学校也把引进外教作为加强师资力量,提高学生英语能力,扩大学校声誉的重要手段。那么,外教在中职校的英语教学中的实际效果如何?中职校该如何充分利用外教来加强外语教学?笔者通过数年与外教的合作,做如下分析。  相似文献   

10.
随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日益深入,越来越多的院校看到了引进国外优质师资和先进教学方法的重要性,因此外籍教师的数量急剧增加.外教聘请和管理就成为一个新的问题,本文阐述了如何提高外教管理水平,做好外教管理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竞技体育教练员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核心要素,教练员队伍的年龄结构、文化层次、职称结构、所能参与的继续教育培训等,都对一个地区竞技体育的发展有着密切的联系。通过查阅资料、访谈、问卷调查,对目前重庆市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状况进行调查,提出重庆市竞技体育教练员队伍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学校课余运动训练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途径之一,也是促使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提高运动水平,培养体育骨干,推动学校体育普及和提高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但目前学校体育中,还存在着比赛任务,才有课余集训的弊病,教练员为了在短时间内使运动员出成绩,在训练时,往往是片面地强调整体的专项训练和加大运动负荷的训练,而忽视了全面素质及系统的运动训练,其结果给课余运动训练带来负面影响,如何根据学校课余运动训练的特点,进行科学的训练是本探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3.
14.
江苏重点高校学生体育文化生活现状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就江苏重点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的认识与态度、体育活动的频度及时间、活动形式、项目的选择、体育消费以及体育动机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显示:高校大学生对体育的参与意识较强,但是在锻炼时间和频度上存在不足;活动项目主要以球类为主,舞蹈、健身操在女生中占有一定比例;场地器材设施不足、学业重、没有时间和无人组织指导等客观原因是影响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锻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early development of expert athletes compared to a group of athletes that did not achieve an expert level of performance despite being involved in youth events with their national squads. In particular, the activities, training patterns, and psychosocial influences that characterized their paths in competitive sports were examined. Male and female participants (N?=?42) from different sports were interviewed. Overall, athletes showed several commonalities. However, experts were selected to national squads later and also started thinking about investing in becoming elite athletes later. Non-experts revealed more parental pressure and less individual training with coaches.  相似文献   

16.
以福建省首届大学生排球联赛28支参赛队为研究对象,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录像观察、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研究发现,福建省普通高校排球运动队伍少、赛事少、运动员基础差、教练员业务能力较低。因此,要提高福建省高校排球运动的水平,就应提高体育主管领导的认识,积极发挥排球协会的作用,加强后备人才培养,提升教练员业务水平。  相似文献   

17.
采用竞技教练员职业压力问卷对福建省155名竞技教练员进行问卷调查,考察福建省竞技教练员职业压力的现状。研究结果表明:(1)福建省竞技教练员承受着较小的职业压力,但是在外部期望维度上平均得分最高;(2)不同性别的竞技教练员的职业压力差异不具显著性;(3)不同职称的教练员在运动员因素上存在着显著性差异,一级教练员在职称上的压力显著高于高级教练员;(4)不同执教教龄的教练员在组织结构和外部期望这两个维度职业压力上都存在显著性差异;(5)不同执教成绩的竞技教练员的职业压力差异不具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法等方法,对福建省竞技篮球教练员队伍状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目前福建省竞技篮球教练员学历偏低,科研理论水平不高,职称结构不合理,待遇较差,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迅速提高我国男子100 m跑成绩,通过中外优秀男子100 m短跑选手分段成绩的对比,从加速跑的角度入手,从运动技术、运动生化、运动生理3个方面深入阐述中国短跑选手后程减速的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供教练员和运动员参考.  相似文献   

20.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对辽阳市辽化体育局、体育运动学校、沈阳工业大学(辽阳校区)的篮球教练员能力进行研究,并提出了提高篮球教练员能力水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