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王文径 《收藏》2007,(7):71-73
闽南民间喜爱以紫砂壶泡工夫茶,至死还把茶具带入墓中,这一特殊的文化现象,使这里成为中国出土紫砂壶数量最多的地区。明万历年间卢维祯墓出土大彬壶就是一件重要实物。  相似文献   

2.
云阳 《收藏》2007,(9):75-75
我喜欢收藏老紫砂壶。前不久,刚巧与紫砂制壶高手徐达明先生相聚,我谈起收藏了他祖上做的一把营口福康寿星壶,听他说到其祖父徐祖纯制福康寿星壶的有关情况,长了见识。结合平时研究,兹撰成小文,以飨收藏同好。  相似文献   

3.
谭文诚 《收藏界》2012,(12):63-65
钟灵毓秀的江苏宜兴,以盛产紫砂壶闻名天下。数百年来,茗壶重器冠绝一世,大师巨匠独步千秋。宜兴紫砂茗壶是我们中华民族无与伦比的陶中瑰宝。喜爱收藏使用紫砂壶的壶友都知道,紫砂壶是由壶体与壶盖两部分组成,两者和谐配合构成了一把既可实用把玩又可欣赏收藏的艺术整体。但有些  相似文献   

4.
《收藏界》2011,(4):F0004-F0004
四海茶具馆是由著名壶具收藏家、紫砂陶艺家、2009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之一的许四海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创立于幽静的愚园路,成为当时上海乃至全国最早的家庭式博物馆,以茶待客以壶会友。  相似文献   

5.
《收藏界》2011,(3):F0004-F0004
四海茶具馆是由著名壶具收藏家,紫砂陶艺家.2009影响中国收藏界十大人物之一的许四海先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创立于幽静的愚园路,成为当时上海乃至全国最早的家庭式博物馆.以茶待客以壶会友。1992年.许四海在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的直接关心下,在上海长宁区兴国路,兴建了无论是规模还是建制都在上海处于领先地位的四海壶具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壶艺与茶艺犹如篆刻与书法,在中国文化中如影随形。治印业当选田黄,制壶莫如紫砂。或许因为这个缘故,喜欢喝茶的我也喜欢收藏茶壶,尤其是谈曙君的紫砂壶。我收藏的谈曙君紫砂壶有大容量僧帽壶、龙头一捆竹壶、合苓壶、南瓜壶、大彬壶、大彬提梁壶、仿明洋壶、四方抽盖壶等等。把玩他的茶壶就像欣赏古代的文人画,温而不腻、淡而有味。大容量(3600毫升)僧帽壶,壶身以泥片手工镶接处线条刚劲有  相似文献   

7.
笔者收藏紫砂壶多年,尤其对蛋包壶这一壶型情有独钟。蛋包壶这一造型始于何时,无确切文字记载,我们见到的最早的传器是邵大亨蛋包壶。邵大亨是宜兴川埠上袁村著名壶艺人,清高熙《茗壶说》载:邵大亨所长,非一式而雅,善  相似文献   

8.
季江生 《收藏界》2010,(7):66-68
收藏紫砂壶,首先要了解壶的制作工艺和紫砂发展史。一般应从年代、泥料和艺术三方面考虑,方能收藏到上品的紫砂壶。年代是指老壶与新壶的区别,一般讲老壶历经数十年乃至上百年使用传承,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也是研究紫砂发展史的实物佐证。同时存世日久、表面形成的自然包浆更便于赏玩,因而同样条件下老壶价值高于新壶。泥料是指做壶的材料,宜兴紫砂分紫泥、朱泥和绿泥,烧成后三种原色分别为紫色、红色和米黄色。由于泥料配比、窑烧温度上的差异,出窑后器物颜色相差很大,紫有深浅、红有浓淡、黄有强弱,这就使紫砂壶颜色变得更加丰富多彩。艺术是指制壶人的水平高低,是衡量紫砂优劣的主要标准,依上面三点,下面将笔者家藏的几把紫砂壶分别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妙赏一衡壶     
李昌鸿 《收藏》2012,(4):106-109
紫砂壶,起源于北宋,盛于明清。不过,在北宋时期的紫砂,壶身较大,还是罐的形式,到了明代,喝茶盛行,煮茶变为泡茶,要求更小的壶身,因此,从供春开始,壶开始变小。更为重要的是,由于明代文人士大夫的介入,他们不仅要求好的材质,而且要求有好的造型,要用好的壶来泡茶。这样。紫砂壶在文人的塑造中成型了,也变雅  相似文献   

10.
《收藏》2013,(13):188
中国千年紫砂史上第一款微雕玉玺紫砂壶在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诞辰120周年之际,由国家级工艺美术师、宜兴蒋氏紫砂壶第二代传人蒋升大师,以"红井"为原形,选择经典的传统紫砂壶型——井栏壶,历经3年,创作了这款"九五至尊——毛泽东诗词微雕金玉紫砂壶",这是中国宜兴紫砂艺术对毛泽东主席一百二十华诞的最高规格的献礼,被专家誉为华夏紫砂艺术史上空前的巨作!  相似文献   

11.
壶痴沙志明     
安然 《收藏》2012,(9):126-131
沙志明绝对是中国民间收藏紫砂的一个符号,要作紫砂专题,沙老怎能越过?本刊在1995年就曾刊发《从迷到痴藏方多—访南京紫砂收藏家沙志明先生》一文,介绍过他和他的藏品。此番由安然女士撰文,本刊再次详细介绍沙老非同寻常的收藏之路,以期使读者从中有所思、有所悟。沙志明解说吴经墓出土提梁壶壶高17.7厘米,是目前可考纪年最早的紫砂壶,有力地证明了紫砂壶诞生于明中晚期。南京博物院收藏。  相似文献   

12.
壶说     
壶是佛,壶是禅,壶是福。壶佛一体,壶禅一式,壶福一相。得壶得佛,入壶入禅,納壶納福。"世间金玉何足珍,且如阳羡山间一丸土。"这丸土化作宜兴丁蜀的一把壶,于是壶便和天、日、人融在一起,壶天同寿,壶日同辉,壶地同存,壶人同生。自古道:壶小天地大,壶中日月长。金木水火土,壶是五行  相似文献   

13.
《收藏界》2009,(2)
紫砂壶艺的希望是传承与创新,五千余年陶文化绵延至今,传统文化艺术宜兴紫砂陶艺不断在单一的传统壶艺方向发生着质的变化,一些学院派的中青年陶艺家向往着一种尝试和跳跃,他们尊重传承又不拘泥于传统,注重设计求创新是这些年轻壶艺工作者内心的向往与追求。2008年11月10日来自江苏宜兴丁蜀镇中国陶都陶瓷城"陶都风紫砂会所"的蒋春音走进《现代快报》江苏都市网直播室与喜爱紫砂艺术的朋友零距离对话"当代壶艺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14.
"豫丰"紫砂壶是由豫丰陶器公司生产的,该公司由清末秀才吴启南于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吴启南是明正德时宜兴籍四川参政吴颐山嫡传后裔,精通壶艺,是紫砂巨子。其母也是做坯能手,又因家境殷实是地方绅士,因而既有能力又有条件创办"豫丰"陶器公司。吴颐山于正德九年(1514年)中进士,在未中进士前曾在金沙寺内读书,由书童供春陪伴。在读书闲暇时书童供春发现寺内老僧挑捡制作陶缸、陶瓮的细土,加以澄练,抟泥为壶。便"窃仿老僧心匠,亦淘细土抟坯,茶匙穴中,指掠内外"做成"栗色暗之如金铁,敦庞周正,允称神明垂则"的茶壶,这就是后来闻名遐迩、被后人称谓紫砂壶鼻祖的供春壶。豫丰陶器公司的建立,开创了宜兴紫砂由家  相似文献   

15.
紫砂壶始于宋,盛于明。"一两紫砂一两金",手心盈盈一握的紫砂壶,因其颜色紫红、轻灵透气,被历代文人雅士视作饮茶的最佳器皿。千余年来,经过一代又一代独具匠心的壶艺家孜孜以求,使其从煮水冲茶的实用功能进入文人雅赏、世人珍藏的艺术殿堂,随着收藏爱好者队伍的日益庞大,紫砂壶收藏也成为理财投资的热门之一。2008年,尽管收藏市场普遍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出现下跌,但紫砂壶市场表现却异常坚挺,且有明显的回暖迹象。紫砂市场整体回暖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2,(17):189
顾惠君简历:中国著名紫砂艺术家,一代紫砂宗师顾景舟的嫡系传人,从事紫砂艺术40余年,集紫砂壶艺、陶艺、微雕、书画于一身。曾长期与顾景舟等紫砂大师共事于宜兴紫砂一厂紫砂研究所,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理工大学特聘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南广学院兼职教授、江苏省文化艺术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国家级高级工艺美术师。2002年作品"神韵福寿壶"、紫砂微塑"蟋蟀盆"、紫砂陶艺树皮"生命之源"3件作品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正式收藏。2004年"金玉满堂壶"被美国前总统乔治布什收藏。2005年作品"包拯壶"被中国国家博物馆珍藏。1996年在上海刘海粟美术馆举办了"顾惠君陶艺精品展",作品"金石齐寿壶"被该馆收藏。其紫砂作品多次作为国礼赠送外宾。2008年为中央工艺美术学院设计监制了建校90周年纪念壶90把。2009年在纽约联合国总部举办紫砂作品展,是目前唯一在联合国举办过作品展的紫砂艺术家。公元2012年6月16日到6月29日,中国航天首次载人空间交会对接任务获得圆满成功。"神舟九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交会对接成功是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重要里程碑,实现了"准确进入轨道、精确操控对接、稳定组合运行、安全健康返回"的总目标,对于实现载人航天"三步走"战略的阶段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王宁  丛军 《收藏》2014,(19):104-107
近日有幸得见一“宝根”款竹鼎紫砂壶,拼紫泥料。全手工抟制,壶身上下共由5张泥片镶接,壶高13厘米,壶底径12.5厘米,容量700毫升,净重590克。底款为椭圆形篆书“宝根”二字。盖款是一长方形楷书“宝记”。壶身相向分别镌刻有书法和绘画,壶肩部斜面以行楷刻着赠送者及受赠者的名字。这  相似文献   

18.
谭文诚 《收藏界》2015,(2):62-69
江苏宜兴山川秀美,人杰地灵,其特产紫砂壶造型丰富,技艺奇绝,集诗书画印为一体,兼实用与审美为一身,是世界陶苑的一支奇葩。上世纪的1949年初,经过八年的抗战与三年的内战,宜兴城内外破坏严重,紫砂产量锐减,制壶艺人只剩二十多人,紫砂壶艺人陷入后继无人濒临失传的绝境。新中国成立后,1954年10月,以裴石民、吴云根、朱可心、施福生、邵陆大、范正根、范祖  相似文献   

19.
陶紫金 《收藏界》2011,(7):57-61
"文化大革命"是中国历史上的非常时期,这段历史中遗留至今的各种器物已成收藏热门,其中宜兴紫砂文革壶因泥质优良、色泽纯正、工艺规范而深受人们的青睐与厚爱。纵观文革制壶史,文革初期的1966年,民间工艺瑰宝紫砂壶被批为"封资修"的黑货,整体制壶业一落千丈。除了  相似文献   

20.
王宁  丛军 《收藏》2014,(10):104-107
近日有幸得见一"宝根"款竹鼎紫砂壶,拼紫泥料。全手工抟制,壶身上下共由5张泥片镶接,壶高13厘米,壶底径12.5厘米,容量700毫升,净重590克。底款为椭圆形篆书"宝根"二字。盖款是一长方形楷书"宝记"。壶身相向分别镌刻有书法和绘画,壶肩部斜面以行楷刻着赠送者及受赠者的名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