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法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我国劳动力市场得以健康运转的基石。主要从工资制度、工时制度及维权成本等方面,论述了建筑领域民工合法权益保障的内容和法律依据,分析了农民工的失权现状并对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李辉 《成人教育》2008,(10):65-66
目前,我国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问题,出台了不少政策和措施。2006年出台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又明确提出,要健全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保障机制。湖南、河南、天津、黑龙江等地,都制定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文件。其中都明确了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要求。对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我们以黑龙江省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为例,对此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3.
组建城市农民工工会的模式与机制浅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为城市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他们的合法权益却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建立农民工自己的工会势在必行。本文试从组建农民工工会的模式与发挥作用的机制两个方面作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4.
农民工是由中国城乡二元管理体制派生出的一个规模巨大的特殊群体,数以亿计的农民工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正逐渐成为新时期中国工人阶级的主力军.由于受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户籍制度、法制不够健全、农民工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意识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农民工合法权益缺失严重,主要表现在:劳动权益屡遭侵害,政治权益无保障,社会歧视严重.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要从观念、法律、制度、教育等方面多措并举.  相似文献   

5.
在社会城乡二元化结构下,我国城镇化、工业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农民工及农民工权益问题。农民工的人身权利、劳动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得不到应有的保障。要通过立法、司法、社会保障等方面采取措施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农民工是在我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劳动力群体,是我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中产生的独特社会现象。农民工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巨大的作用,然而他们的合法权益却没有得到应有的保障,如就业权、社会保障权、教育发展权、民主政治权等。目前应加强从法律上对农民工权益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农民工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一群特殊群体,同时也是社会生产力和经济高速发展随之带来劳动力大量需求的必然产物。农民工的权益是否有保障,是否能够保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事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人民的切身利益。维护好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对创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深远的历史和现实意义,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影响巨大。试从农民工权益的现状、农民工权益受损的原因、维护农民工权益的对策等方面进行论述,对农民工权益给予更有效的支持与保护。  相似文献   

8.
全国总工会新闻中心1月5日讯中华全国总工会今天在京召开进一步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全国总工会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孙春兰在会上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关于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关问题的重要批示,并要求各级工会采取有力措施.从六个方面扎实深入地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工已经成为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农民工在城镇的生存状态和权利状态存在着不少问题,特别是农民工自身法律素质欠缺这一因素更应引起人们关注。在研究农民工合法权益保护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和研究农民工法律素质教育问题,建立健全农民工法律素质教育的长效机制,以更好地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中央领导同志关于进一步做好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有关问题的重要批示,明确要求工会组织要承担起农民工的组织管理工作。工会作为法定意义上职工合法权益的维护者和代表者,如何适应经济社会结构的不断变化,如何做好农民工工作,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保护他们的劳动积极性,在保障社会安定团结的局面、维护包括农民工在内的广大工人阶级的合法权益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1.
受金融危机和产业结构调整等的影响,农民工返乡后面临着生存、再就业和创业以及新生代农民工受双重排斥而陷入游离等方面的问题,结合返乡农民工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其返乡的原因,文章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完善土地流转制度,切实保障返乡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扩宽返乡农民工的就业渠道和创业路径。  相似文献   

12.
农民工合法权益缺失严重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和谐发展的客观要求。该文在分析农民权益缺失的主要表现及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法律制度、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大执法监督力度、健全农民工培训机制、建立完善法律援助机构、加强法制宣传与教育等保障农民工权益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民工反映最强烈的是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他们认为,农民工进城干的大多是脏活、累活,许多用工单位劳动条件和工作环境较差,缺乏安全生产防范措施,劳动强度大、时间长,农民工的人身安全难以保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居住状况和饮食状况、职业环境、健康意识以及公共卫生服务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建筑业农民工健康保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建议从加大卫生监督力度、改善农民工生活和工作环境、强化农民工健康教育、以及完善农民工医疗保险制度等方面入手,保障农民工的健康,促进社会和谐。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从农民工的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险和福利、农民工自身和子女的教育等方面分析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们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维权组织和提高农民工就业素质及法律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农民工的休息权、劳动报酬权、安全卫生权社会保险和福利、农民工自身和子女的教育等方面分析论述了当前我国农民工权益保障的现状,并分析了影响农民工权益保障的主要因素。针对这些因素,我们从加快城乡二元户籍制度改革、完善农民工权益保障体系、建立有效的农民工维权组织和提高农民工就业素质及法律意识等四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7.
农民工权益保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民工这一特殊群体在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特别是城市的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积极的作用,但他们自身却受到了与此极不相适应的歧视性待遇,现实生活中农民工应有的合法权益被剥夺或被侵犯的情况十分严重,我们应该积极采取多方位的措施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并保障他们合法权益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农民工"工资问题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的工资问题主要表现为工资水平低、增长缓慢、拖欠和价格歧视等方面,这是由城乡收入差距拉大、同质劳动力供给过量、制度歧视、缺乏基本的制度约束造成。解决“农民工”的工资问题必须建立完善的约束和保障制度,保障转移劳动力的合法权益;开展农业人口的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劳动力素质;消除控制“农民工”转移的刚性制度,代之以经济手段引导调节,加大对农业的补贴,提高农业的比较收益。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实地调查,获得农民工权益的第一手真实材料,阐述农民工享受合法权益的新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农民工权益受损以及在抗争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保障农民工享受城市合法权益长效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珠三角地区的实地调查,获得农民工权益的第一手真实材料,阐述农民工享受合法权益的新特点和存在的问题,针对农民工权益受损以及在抗争行为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提出保障农民工享受城市合法权益长效机制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