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孔雀东南飞》一课中,对“媒人去数日,……承籍有宦官”几句注释道:“这里可能有文字脱漏或错误,因此这四句没法解释清楚。”由于这四句的阻塞,接下去的几句也无法解释清楚。对此,我们的意见是: 一、在“说”和“云”之  相似文献   

2.
高中语文第三册《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编者对“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几句作了这样的脚注:“这里可能有文字脱漏或错误,因此这四句没法解释清楚。”对于此说,笔者不敢苟同。现不揣冒昧,略陈己见于后:其实,并非无人能对它作出解释来。查看1962年中华书局出版的《中国历代文学作  相似文献   

3.
《孔雀东南飞》一诗中有“媒人去数日,……故遣来贵门”十二个短句,对它怎样标点、理解,历来众家观点多不相同,似乎成为一历史疑案。现摘录几种:(一)高中语文课本: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注云:这里可能有文字脱漏或错误,因此,开头四句无法解释清楚。又介绍了一些人的切割移位法:“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当在“阿母谢谋人”之后,是阿母辞谢媒人的话。(二)余冠英《乐府诗选》:…日,…还,说:“…,…官”。云“…郞,…婚,…人,…言”。直说“…  相似文献   

4.
对高中语文传统篇目《孔雀东南飞 (并序 )》中“①媒人去数日 ,②寻遣丞请还 ,③说有兰家女 ,④承籍有宦官”这四句诗 ,课文注释说 :“这里可能有脱漏或错误 ,因此这四句没法解释清楚。有人认为‘说有兰家女 ,承籍有宦官’。两句当在‘阿母谢媒人’之后 ,是阿母辞谢媒人的话。意思是说有兰家之女 ,出身于做官人家 ,可配太守之子 ,而自己的女儿出身微贱 ,不能相配。但这两句后边 ,恐仍有脱漏之句。”笔者认为该节诗文不存在上述的脱漏现象 ,更不能把“说有兰家女 ,承籍有宦官”句移到“阿母谢媒人”之后。要正确理解该节诗文 ,必须理清其表述…  相似文献   

5.
《孔雀东南飞》中“媒人去数日……故遣来贵门。”一节,课本的注释是:这里可能有文字脱漏或错误,没法解释清楚。我们从古代汉语语法和文学原理两个方面考查就可以读懂,而且“说有”两句妙不可言,妙就妙在“失实”本为更真实——文字的“失实”原来是服从于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的,是为了使人物形象更真实,过去我们认为的“瑕疵”原来正是此节诗的闪光点。其理由如下。一、从语法角度看。此节诗省略多,按语法省略规则,有承前省略和蒙后省略两种。承前省略的是“说有”、“云有”、“直说”三处,均省略了主语“丞”,这分别是承前句“寻遣丞请还”和“遣丞为媒人”两句中的宾语“丞”而省略的,是前句的宾语作后句  相似文献   

6.
在我所见到的各类教参中,对《孔雀东南飞》中“媒人去数日,寻遣丞请还,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这段话的解释几乎都是“这里可能有脱漏或错误”,故以“没法解释清楚”作结。在这个大前提下,有人作了如下解释: “说有兰家女,承籍有宦官”两句当在“阿母谢媒人”之后,是阿母谢媒人的话,意思是有兰家之女,出身于做官人家,可配太守之子,而自己的女儿出身微贱,不能相配。(高中语文第五册〈必修〉)  相似文献   

7.
读书刊误     
查阅文史工具书及某些论著,见其中所引文句,或有舛谬、错误、脱漏及颠倒处。今择数则,试加校正。 一、引文舛谬例: 杨树达《词诠》第353页引《孟子·离娄下》:“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寇仇”。 杨伯峻《古汉语虚词》第126页:“‘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寇仇”。(《孟子·离娄下》)”  相似文献   

8.
李辉 《文教资料》2011,(36):48-49
《史记》三家注大量征引典籍,以解《史记》,然其引文颇有脱漏讹误之处,标点本《史记》在标注引文时亦存在一些标点问题,今仅以《孔子世家》为例,试着指出其中问题并稍作考辩。《史记》三家注采摭典籍、旁征博引,据程金造《史记管窥》所述“三家所引之书,合之可千有余种,若除其重复,尚可得五百种上下。”引文数量如此浩繁,加之古籍流传的复杂性,其文字脱漏讹误在所难免。  相似文献   

9.
《从甲骨文到口袋图书馆》一文有多处错误,其中,有的属于知识错误,有的属于逻辑错误。一、知识错误 1、这些“龙骨”并不是真正的龙骨头,而是殷商时代遗留下来的乌龟壳和牛的肩胛骨,上面刻的文字就是当时使用的象形文字。从诸多的资料来看,已发现的殷商时文字有三千五百个左右。从六书上说,有象形字,也有会意字、形声字和假借字等。(见胡裕树编《现代汉语》增订本170页,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167页)单说“象形文字”是不能概括甲骨文的六书情况的,仅从初中语文第四册“后附”《汉字形体的演变》表中所列的甲骨文字便可看出这一点:“刃”是指事字,“武”是会意字,“龚”  相似文献   

10.
高语教材《孔雀东南飞》中的“媒人去数日,……故遣来贵门”这十二句诗,特别是其前八句,历来是古诗教学和研究领域中一个最为众说纷纭而又莫衷一是的疑难问题。不仅一些较早的注家们(如余冠英、傅根生、萧涤非和徐鹏等)的标点和注释就彼此大相径庭,而且诸多后起的编者、注者们也各持抵牾之见。似乎把这个问题越扯越结,甚至扯死了。于是1981年高语课本第三册的编者就干脆不了了之地断定说:“这里可能有文字脱漏或  相似文献   

11.
《错误》是台湾诗人郑愁予广为传诵的名作。长期以来在众多评价赏析的文字中,大都认为《错误》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候归人的心情变化过程,继承的是中国历代闺怨诗的传统。至于“错误”的形成,有两说:一种认为:“错误”因女子而起,女子是主动者;一种认为“我”是主动者,错误是由“我”一手造成的。“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就采用此说。笔者以为,这些理解有其可取之处,但存在一些应当纠正、澄清的错误。《错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这是正确的,但既然是以旅人为抒情主人公,那就不应当理解为描写了一个女子如何如何的诗,…  相似文献   

12.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 0 0 3年第 5期《简易逻辑中的常见错误》(以下简称为《错误》)一文中出现了几处错误 ,本文剖析一下这几处错误 .《错误》一文中的例 7给出命题 p :“若x2 + y2 =0 ,则x ,y全为 0” ,认为命题 p的“非”是┐ p :“若x2 +y2 =0 ,则x ,y不全为 0” .《错误》一文中的例 8给出命题 p :“若x =2或x= -1 ,则x2 -x -2 =0” ,认为它的“非”是┐ p :“若x=2或x =-1 ,则x2 -x -2≠ 0” .这两个例子犯了相同的错误 .错误就是把“若A则非B”当成了“若A则B”的否定命题 .《错误》一文在例 8的后面有一段小结 ,其中有一句是“否…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散文《藤野先生》中学生都学过。鲁迅在这篇回忆文章里谈到,在他认为是老师的人当中,他最感激的就是藤野先生。为什么呢?文章有一处写到这位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的教授教解剖学时,每星期都把他抄的讲义要去,待到拿回来一看,“很吃了一惊,我的讲义已经从头到末,都用红笔添改过了,不但增加了许多脱漏的地方,连文法的错误,也都一一订正。”有一次,藤野先生指着笔记上的一个图,对鲁迅说: “你看,你将这条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了。——自然,这样的移,的确比较的好看些,然而,解剖图不是美术,实物是那么样的,我们没法改换它。”(《藤野先生》) 从这段文字里,我们看出使鲁迅感激不忘的是  相似文献   

14.
高语三册《<梦溪笔谈>两则》中的《采草药》有一处标点错误,这个标点错误关系到短文的内部层次。为便于分析,有必要引出相关的一段文字:……皆不可限以时月。缘土气有早晚,天时有愆伏。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白乐天《游大林寺》诗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盖常理也。此地势高下之不同也,如筀竹笋,有二月生者,有三  相似文献   

15.
阅读《中文自学指导》1986年第三期《〈大学语文〉“则”字释例》,见该文引例颇多脱漏、讹误或颠倒之处,今略提数则,试加校正。 该文第5例引《燕昭王求士》:“诎指而事之,此面而受学,则百已者至。” 按:“此面而受学”,“此”误,应为“北。” 11例引《谏太宗十思疏》:“竭诚则吴越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相似文献   

16.
查国华先生编著的《茅盾年谱》,于1985年3月由武汉文艺出版社出版.这是我国出版的第一部茅盾年谱,填补了茅盾研究领域的一处空白,查国华先生的贡献是巨大的.略感不足的是,其中还存在着一些错误和脱漏的地方,现摘出三处,并作补正如下:一、第7页:“1910年15岁”,“考入浙江省立第三中学(即湖州府中学),插入二年级.”此条虽然纠正了茅盾在《我走过的道路(上)》中写的“1909年”秋季始读中学的误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论“费厄泼赖”应该缓行》中有“生长在可为中国模范的名城里的杨荫榆女士和陈西滢先生,真是洪福齐天”一段文字。《鲁迅全集》(1981年版)注:“模范的名城”指无锡。陈西滢在《现代评论》发表的《闲话》中说,“无锡是中国的模范县”。鲁迅后来写的散文《无常》中又有如下文字:“凡有一处地方,如果出了文士学者或名流,他将笔头一扭,就很容易变成‘模范县’。”《全集》注又说:这是对陈西滢的讽刺。陈是  相似文献   

18.
新版的初中语文第四册《教师教学用书》第263页至264页是关于二重复句的知识。其所附练习题答案中,有两处错误。一题第五小题是一个复句:“只要对报刊文字,特别是内部文件稍加注意,那是会经常遇到的。”对这一复句的类型,答案是“假设”。这是十分明显的错误,正确的答案应是“条件”。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对《橘颂》时代背景的探讨,关键词语的解释,和伯夷其人的简考,文字的译释,旨在阐明《橘颂》并非所谓的“咏物”或“自喻”,而是南楚人反秦精神的颂歌,是《九章》中不可或缺的篇章,那种企图把《橘颂》从《九章》中分离出去进行研究和解说的做法,是一种错误的倾向。  相似文献   

20.
《老照片》《老漫画》《画说资本论》《西方文化漫画集成》……当各种传统或现代的绘画、新闻或艺术照片、电影、电视、卡通、漫画、商业广告影像等铺天盖地涌来时,我们不得不承认:读图的时代来到了。读图时代的来临,无疑是迎合了我们越来越懒惰的阅读——越读图越多,越读越简单,越读越“返璞归真”了。照这个趋势读下去,下一步恐怕就要读“看图识字”了。读图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图片往往比文字包含了更多的信息,而且图片比文字更直观、更形象、更通俗、更明白,“读”起来也就更省时省力。新近出版的《读图时代》中也称:“在有文字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