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满文蒙古文和汉文《清太祖实录》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乾隆本《太祖实录》的满、蒙,汉三种字的本齐全,对其进行 条件已经具备。采用本对照加注释讨论的方法观察《旧满洲档》记载与乾隆本《太祖实录》满,蒙,汉字本记录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清朝乾隆本《太祖实录》的编纂过程是先将满蒙原件根据实录编写的需要撰写为满实录体字,在此基础上译成汉,最后从汉译成蒙古。  相似文献   

2.
《大戴礼记》中《千乘》等七篇,一般视为《孔子三朝记》,但日本学者武内义雄认为这七篇只不过是《三朝记》的一部分,原本《三朝记》包含《大戴礼记.哀公问五义》等篇。本文通过各种文献所记载的哀公与孔子的问答分析,推测《三朝记》不包含《千乘》等七篇以外的哀公与孔子的问答。《三朝记》的写作年代,目前不能确定,但无疑是荀子以前的作品;也很难推测《三朝记》的作者是谁,可能是曾子和思孟学派以外的儒家所作。  相似文献   

3.
清代官方修纂实录,最早的就是《清太祖实录》,有关《清太祖实录》的文章很多,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本文在其它学者论述的基础上,对《清太祖实录》的编纂版本及史料价值作一简要论述,以便我们更好利用。  相似文献   

4.
乾隆九年(1744年),舒赫德倡议科举改革,清廷修撰的《清实录》等史籍对此有记载。这说明,官方已经认识到,科举制度在运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问题。与北洋政府时期修撰的《清史稿》不同,《清实录》在谈及科举制度的弊端时,忽略了问题的本质,忽略了舒赫德及礼部官员等无奈,甚至稍显焦灼、惶恐的心态。这种拒绝记录时代消极心态的做法表明,面对科举制度的弊端,清廷已束手无策,他们所做的只能是回避根本矛盾。《清实录》对此事的记载具有标志性意义,那就是在科举制度最稳定、最繁盛之时,透露了这种制度行将终结的讯息。  相似文献   

5.
文章考辨了《顺宗实录》的真伪、被修改的真实原因,修改后的《顺宗实录》与今天我们所见之《顺宗实录》的关系,以及它的史料价值和韩愈的史识等。  相似文献   

6.
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著录,鲜于绰《传信录》是记载“元丰后期廷政事得失,人物贤否”的一部史书,而杭州大学(信浙江大学西溪校区)图书馆所藏题为鲜于绰所撰的《皇朝中兴传信录》则是记载南宋绍兴初年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本文通过对鲜于绰生平的考订,对历代《传信录》引用,著录情况的调查以及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一书内容,引书的分析,断定《传信录》与《皇朝中兴传信录》无论从体例看,还是从内容看都是两本不同的著述,《传信录》确有其书,今已失传。鲜于绰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不可能撰写南宋时期的历史,现在传世的《皇朝中兴传信录》不是鲜于氏的原著,纯系后人伪作,本文还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与《三朝北盟会编》相关卷次进行比较,认为《皇朝中兴传信录》全篇抄自《三朝北盟会编》,而且抄袭手段十分掘劣,所抄内容也没有围绕着某一中心问题展开,抄袭者不过偶然将它们凑在一起,草草成书,论文最后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与《三朝北盟会编》传世诸版本进行对比,发现其内容与《四库全书》本最为接近,由此推测它 可能是清人伪作,而假托从《永乐大典》辑出。  相似文献   

7.
收藏于甘肃的文溯阁《四库全书》,是目前唯一未曾影印出版的存世《四库全书》,很值得研究。关于文溯阁《四库全书》的钞成装订完成时间,学界异说纷呈,影响了对该书的研究和使用。而通过考证《乾隆朝上谕档》、《乾隆御制诗集》、《清实录·高宗实录》、《十朝东华录·东华续录》乾隆卷等相关记载,辨析其他几种说法不妥之处,可以肯定“乾隆四十七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这一说法是唯一正确的。  相似文献   

8.
从宋代开始,就己经有人怀疑传世的《顺宗实录》出自韩愈手笔。清人沈钦韩则认为韩愈所修的《顺宗实录》即宋人所称的详本早已亡逸,今传本即宋人所称略本为韦处厚所撰。本文根据唐代史料和韩愈本人的文集,详细考察了《顺宗实录》的撰修、删削经过以及后代流传的情况,断定详本为韩愈原修本,略本为路随删削本,详、略二本都是韩愈手笔。并以《通鉴考异》等书为线索,在《册府元龟》中勾稽出已经亡逸的详本佚文若干条,以显示详本的原貌及其被删原因。  相似文献   

9.
《扬州画舫录》是清康乾时期,尤其是乾隆全盛时代扬州明的实录,经济化辉煌的缩影。它在诸多方面形象地展示了当时兴旺发达的商业经济和繁荣昌盛的化事业,并给人以珍贵的历史启示。  相似文献   

10.
张居正一生虽主要从事政治活动,但他的史学实践及成就,在明代史学史上也占有一席之地。一方面,他先后主恒纂修了《明世宗实录》、《明穆宗实录》和万历《会典》等大型官书,提出许多改革措施,完善了明代的史馆制度;另一方面,他以内阁首辅的身份,凭借自己的权力,恢复、重建了曾长期废置的起居注。  相似文献   

11.
《世界文明史》系美国著名历史学家爱德华·伯恩斯等撰写的一部在美国有相当影响的著作。它初版于1955年,此后屡次修订再版,至1991年共出版了八版。1987年1月和1998年5月商务印书馆分别翻译出版了该书1974年第五版和1991年第八版。第八版比第五版在全书章节、内容等方面上呈现出新的特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国家图书馆收藏的明环翠堂刊本《天书记》缩微胶卷为《重订天书记》的初刻本。这个版本在国内极少被关注。它的部分曲文选入明戏曲选本《月露音》,清北京高腔百本张本《孙乍(诈)》是其改编本。正字戏传统剧目《马陵道》的一出《闯宫》(《装疯》)也源自初刻本。  相似文献   

13.
《三国志演义》残叶试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介绍了《三国志演义》明刊本残叶,认为该残叶刊行于成化、弘治年间;将残叶和嘉靖壬午本、叶逢春刊本、周曰校刊本、余象斗刊本作了比较,认为残叶在字上亲于嘉靖壬午本,疏于叶缝春刊本、余象斗刊本;认为残叶的存在打破了明初以来一百五十余年的“空白”,维护了《三国志演义》创作于元末明初的传统见解。  相似文献   

14.
该文是有关正字戏、潮剧《断发记》研究论文的第一部分。文章比较了世德堂本、《时调青昆》本、正字戏本《断发记》在情节、关目、曲文、宾白上的异同,指出后二本均出自世德堂本。正字戏本改编自青阳腔系统底本,与《时调青昆》本有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15.
能不能实践“三个代表”是执政党执政能力高低的问题。20世纪90年代以来,这个问题更加严峻地考验着每一个执政党,尤其是无产阶级政党。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揭示社会环境中的重大问题和时代真理是政党和成熟政治家的职责,也是能不能成为“三个代表”的首要要求。因此,执政党必须与时俱进,掌握新知识、积累新经验、增长新本领,特别要大力提高执政党判断形势的能力、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总揽全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6.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第三代领导集体与时俱进的产物,是深刻洞察国际和国内新的形势和时代要求而提出的党的指导思想,体现了鲜明的时代性。准确理解和把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体现的时代性,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早期的水浒故事,如《宋江三十六赞》及《大宋宣和遗事》中,阮小二(阮进)的绰号是“短命二郎”,而阮小五(阮通)的绰号是“立地太岁”;到了今本《水浒传》,二人绰号被调换。之所以出现这种调换,是因为随着水浒故事在民间的流传,阮氏三雄的关系逐渐密切,小二、小五、小七等名字脱落了原来的排行信息,阮氏三雄成了亲兄弟,阮小五被径直当作了排行第二的“短命二郎”。  相似文献   

18.
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青年学生,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前途命运.我们应不断推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的"三进"工作,开创高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的新局面,这就要求在三进工作中必须突出重点,抓住关键,重视主渠道建设,不断开拓创新"三进"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式.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思想作为教育活动的具体实践,不仅以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强烈现实针对性展现在人们面前,而且以其丰厚的哲学意蕴给人们以多方面的哲学启示。目前,学术界较多地探讨了“三个代表”思想的唯物史观基础,同时我们还应从“三个代表”思想中学会把握正确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20.
竹简本<老子>的问世,使老子"绝圣弃智"的思想得以修正,老子与儒家的关系也需要重新认识.探讨"圣"、"智"在<老子>文本中的复杂涵义,可以澄清老子学说的原初面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