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84 毫秒
1.
认知语言学的概念隐喻理论和概念转喻理论可用于解析委婉语的认知机制。结合该二者理论分析有关经济报道中表述经济危机的委婉语,从源域到目标域的概念化映射总结出三种委婉表达经济危机的概念隐喻类别;剖析有关经济危机的两个例句中事物之间的替代关系论证概念转喻也是构成委婉语认知机制的基础;探讨经济危机与空间概念“向下”之间的关联说明了委婉语的认知机制还可以通过概念隐喻与概念转喻的交织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2.
转喻是委婉语的一个重要构成方式。从认知视域而言,委婉语是一种概念化的转喻。委婉语的转喻认知理据是以邻近性为基础、在同一理想化认知模型内进行认知操作并具有凸显性和隐藏性。委婉语转喻生成机制包括语音语调转喻、词汇转喻、语法转喻、语用转喻以及非言语手段与言语手段交互使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英语委婉语的生成机制,认为概念转喻作为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对英语委婉语构建和识解具有很强的阐释力。通过对典型英语委婉语的分析可以看出,以概念转喻为基础的理想化认知模型(ICM)是对英语委婉语进行阐释的一种最为根本的机制。  相似文献   

4.
委婉生成机制的认知理据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的角度来看,委婉语是一种概念化的转喻。文章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着重探讨了委婉语转喻生成机制和认知理据。从认知的角度进行理据研究,将有助于我们把握委婉语转喻的意义构建,把语言研究从封闭的语言结构引向动态、开发的知识结构。  相似文献   

5.
转喻是认知语言学研究的基本概念之一,认知转喻是语言现象的重要理据,有助于深入认识和理解语言结构的生成机制。从认知转喻视角分析了经济领域英语委婉语的本质特征,以理想化认知模型为框架探讨了这些委婉语的认知心理依据。理想化认知模型中的整体-部分和部分-部分相关模型为英语委婉语的深入解析提供重要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运用隐喻、转喻以及提喻的认知模式分析日语委婉语的生成机制,指出其根本是建立在相似性、邻近性、突显性以及包含性基础上的替代关系,这与委婉语使用表层语言形式代替表层背后的委婉含义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可以说隐喻、转喻及提喻的认知模式是委婉语生成和理解的重要认知机制和手段。  相似文献   

7.
在言语交际中,委婉语在人际关系协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委婉语的形式与意义之间是一种相互关联的转喻替代关系。在转喻认知模式下对英语语言中的委婉语进行分析,了解其生成机制,研究其认知理据,能帮助人们进一步认识委婉语,以更好的理解语言与意识形态、语言使用与交际目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委婉语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同时也是人类重要的认知模式和思想表达方式。本文从转喻的角度解析英语委婉语生成和理解的认知理据和机制,以进一步揭示委婉语的本质。  相似文献   

9.
语篇衔接是语篇分析的重要内容。在政治语篇的认知语言学研究中转喻研究相对较少,但其价值日益凸显。尤其是概念转喻作为发话者重要的思维方式和认知工具,在语言的使用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衔接和连贯作用。语篇转喻建构的语义场背后常隐匿着话语机构意欲传达的意识形态。本文主要以日本智库18篇东北亚地缘政治报告为研究对象建立语料集,依托Al-Sharafi提出的语篇转喻模式衔接机制为理论基础,来阐释此类语篇衔接的实现、意义的建构,并探讨转喻在政治语篇中的衔接特点、作用,为认知语言学与话语分析相结合识解日语地缘政治类语篇话语的表层语言学特征和深层言外之意提供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0.
委婉语以往被视为一种传统的语言现象和修辞手法,通常利用社会语言学和心理语言学来对其进行研究。然而从认知的视角来看,委婉语是通过概念隐喻机制来进行意义建构的,因此,本文尝试用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理论,以与金融危机有关的委婉语为例来解析委婉语的构成机制和认知理据,从而为跨文化交际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1.
委婉语的产生是从语言禁忌开始的。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委婉语已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传统的研究主要建立在传统符号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基础上,忽略了语言使用者的认知因素,因而进展不大。80年代,认知语言学的飞速发展,为科学地解释委婉语提供了有利理论依据。文章拟从认知语言学的认知语义范畴论、隐喻与转喻认知模式,较为全面地阐释委婉语的内在实质与生成机制,以期促进对委婉语的认知与应用。  相似文献   

12.
借鉴Kvecses归纳的转喻认知模式,探讨日语中委婉语的生成机制,结果表明转喻是日语委婉语生成的重要途径。在委婉语替代禁忌语的过程中,始源域(委婉语)和目标域(禁忌语)之间的相关性是关键因素,人们将这种相关性运用于语言表达,用间接、含蓄的表达替代了直接、粗俗的说法。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委婉语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人们使用委婉语时的心理因素和对社会人际关系的认知,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转喻的理论探究委婉语生成的机制。本文认为委婉语的起源和发展和人们的复杂心理变化和认识发展过程有密切关系。委婉语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人类普遍的一种认知方式和表达思想的一种普遍方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探讨了委婉语的起源和发展,分析了人们使用委婉语时的心理因素和对社会人际关系的认知,并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运用转喻的理论探究委婉语生成的机制。本文认为委婉语的起源和发展和人们的复杂心理变化和认识发展过程有密切关系。委婉语不仅是一种修辞方式,更是人类普遍的一种认知方式和表达思想的一种普遍方式。  相似文献   

15.
委婉语作为转喻的一种,具有和转喻相同的运作机制,即利用相关或相邻关系来替代另一种人或事物,所以委婉语和转喻具有相同的的功能;但委婉语本身独特的特点使之在具有转喻的功能同时,还表现出不同于转喻的功能。因此,在作为人类重要思维方式的转喻视角下对委婉语诸功能的探讨,有助于更深刻更全面地认识委婉语。  相似文献   

16.
委婉语是人类日常交际中为了避免尴尬,避开禁忌语而出现的一种语言交际形式.从认知角度出发,从概念整合理论着手,利用概念整合网络的四个子网络:单一概念框架网络、一般概念框架网络、单向概念网络和双向概念网络,与具体实例相结合来分析不同类型的委婉语,充分证明了概念整合理论对委婉语有着很强的阐释力,这不仅是对概念整合理论的补充阐释,也是对认知语言学研究的进一步推动.  相似文献   

17.
转喻是一个概念化的认知过程,是词义扩展的基本方式,也是各种表达方式的理据之一.文章从认知转喻角度研究委婉语的生成机制,分析其产生和理解的认知心理依据,以更好理解其本质和特点.  相似文献   

18.
与传统修辞学不同,认知语言学致力于语言显性形式与语义深层认知心理机制的探讨。转喻不仅是一种修辞格,而且是人类感知、认识客观世界以及指称、描述事物的重要手段。因此,突破以往只从修辞角度对转喻的片面研究,在认知语用学的框架内,从概念、语法、语篇和语用四个角度对转喻进行动态分析,以揭示“转喻”的不同认知功能,为认知语言学机制提供了更为宽阔的研究空间。  相似文献   

19.
认知语义学认为概念转喻是思维、认知推理的方式,在语言使用中具有普遍性。体验性是转喻具有跨语言可译性的认知基础,"语言-认知-世界"的多重互动和谐原则是概念转喻翻译的总体认知原则。研究提出三条转喻翻译的认知语义策略:(1)在源语和目标语之间建立转喻认知图式,实现创造性的翻译;(2)把转喻翻译看作是一个双重认知过程,传达准确的文化意义;(3)转喻翻译要在目标语中找到概念和形式的统一,实现源语和目标语认知的和谐。  相似文献   

20.
语篇连贯是语篇分析领域最重要的话题之一。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发展,认知对语篇连贯的影响越来越受到关注。本文旨在研究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对语篇连贯建构的影响。文章阐释了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的理论,以一则关于美国金融危机的文章为语料,分别论证概念隐喻和概念转喻是如何建构其语篇连贯的,探讨隐喻、转喻和语篇连贯三者的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