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设计意图:将大便、屁股等写入儿歌似乎不雅,但这却是与婴儿的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每个孩子都喜欢妈妈的抚摸,每个妈妈也都喜欢摸摸孩子肉嘟嘟、光溜溜的屁股。别小看这种肌肤相亲,它能增进亲子感情。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有奶便是娘”,可是,心理学家所作的“金属母猴和布母猴”的实验发现,虽然小猴饿的时候要到金属猴那里去吃奶(金属母猴身上装有一个奶瓶,可供婴猴吸吮),但是,小猴平时却喜欢到布母猴身边嬉戏,恐惧时也到布母猴身边求得安慰。这个实验结果提示人们:母亲和孩子的身体  相似文献   

2.
小羊吃奶     
奶奶家饲养的羊妈妈生下了一对白白净净的羊宝宝,刚过一天就会一蹦一跳了,十分可爱。小羊吃奶的时候特别有趣。早晨,小羊醒来,慢慢地走到羊妈妈的身旁“咩咩”地叫几声,好像在说:妈妈,妈妈,我肚子饿了,要吃奶!”羊妈妈睁开眼睛,站起来,露出奶头。小羊一见喜出望外,往羊妈妈的身旁一靠,含着奶头,嘴巴一鼓一鼓的,贪婪地吸吮着。羊妈妈温和地站着,一动不动。乳白色的奶汁从小羊的嘴角流了出来,小羊赶忙吐出奶头,像不舍得浪费似的舔舔嘴,又吸吮了起来。小羊吃饱了,便都躺在羊妈妈的身旁,嬉戏着,撒娇着,羊妈妈也亲昵地在这只小羊的头上舔舔,在那…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家哈洛进行了著名的恒河猴实验。他将刚出生的小猴子和母亲分离,只给它们提供两个模拟妈妈:一个“铁丝妈妈”,上面绑上奶瓶可以喂奶,另一个“布片妈妈”,但是上面却没有奶瓶。猴子多数时间都会待在布片妈妈的身上,只在吃奶的时候才会去找铁丝妈妈。这些被模拟妈妈养大的孤儿猴子到了性成熟的年龄,它们都无法正常找到配偶交配,成了猴子中的性障碍患者。得到母亲的关爱对正常的心理成长、包括性心理成长,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出乎我的意料,我家的那只母狗竟生了五只活泼可爱的小狗。那些刚出生的小乳狗只有老鼠那么大。它们的毛色不一样,两只黑色,三只黄色。它们的腿脚还没有力,走起路来一摇一晃的,总是摔跟头。它们睡觉总爱挤在一块,有几次,我看见这只小乳狗压在那只小乳狗身上,真担心那压在下面的小乳狗会被压死。但是,看它们睡得挺香的,我又不好意思去打搅它们。最有趣的要算小乳狗吃奶了。母狗有八个奶头,但小乳狗们都爱吸吮下面两个奶头,每次吃奶,小乳狗总是争夺这两个奶头,这时,没吃到奶的小乳狗就会撒起娇来,“吱吱吱”,“吱吱吱”地叫个…  相似文献   

5.
车艺 《考试周刊》2014,(22):160-160
<正>闲时阅读《教育要懂心理学》,一段文字吸引了我:"哈洛把刚刚出生的婴猴从母猴所在的笼中取出,放到另一个装有两个人造代理母亲的笼子里。人造母亲用金属丝编成,一个纯金属丝的人造母亲胸前安有一个奶瓶;另一个的表面包裹着柔软的布,但没有奶瓶。按理说婴猴应该经常爬在安有奶瓶的金属丝妈妈身上,然而结果却相反,婴猴只是在肚子饿、吃奶的时候爬到金属丝妈妈身上,而其余大部分时间都爬在布妈妈身上。如果在布妈妈身上也安上奶瓶,那么婴猴就几乎不接触金属丝母亲了。如果在婴猴下地玩耍的时候,突然放入一个自动玩具婴猴看到这个玩具后会吓得马上逃到布妈妈身上  相似文献   

6.
小猴卖桃     
今年小猴家的桃园又喜获丰收,这可忙坏了小猴一家。小猴主动要求帮妈妈到集市上去卖桃子。猴妈妈挑选了两筐桃子,一筐大的,一筐小的,让小猴去卖,猴妈妈有点不放心,想先考考小猴,于是猴妈妈对小猴说:“这两筐桃子都是80个。你要分开卖,大的一元钱2个,小的一元钱8个,你知道这两筐桃子一共能卖多少钱吗?”小猴很快就算出来了:  相似文献   

7.
黑妈妈生出的是金娃渐渐地,肖治金可以不用隐蔽地站在远处观察猴群了。酋长不再害怕,只是在吃红薯时,仍然警惕地盯着他。那只调皮的小猴对肖治金很好奇,甚至想跑过来看个究竟,每次总被妈妈抓了回去。不管怎样,肖治金的约会计划正向预期的目标接近。有两只母猴即将临盆,酋长特别关照它们俩。肖治金也热切地期待着婴猴的诞生。那天,在晨曦的霞光中,那只漂亮的母猴出洞了,怀中抱着一只金黄色的小宝贝。肖治金高兴极了,谁能想到,黑妈妈生出的却是个金黄色的孩子!那粉红的脸上,两只黑眼珠滴溜溜地转着,不停地打量着这个新奇的世界。为什么婴猴的…  相似文献   

8.
伊犁 《小朋友》2004,(2):2004
我的爸爸在当妈妈,你会觉得很奇怪是吗?告诉你,我爸爸是上海动物园幼小动物哺育室的饲养员,专门喂养那些被动物妈妈遗弃的小猴宝宝、猩猩宝宝。知道吗?这些动物称作灵长类,它们很聪明,基因与人类最接近啦。最近,猩猩妈妈生下两个猩猩宝宝,就不管了。真是糊涂的妈妈。结果,一只死了,另一只也很危险呢!这样,爸爸只好把家搬到动物园,当起妈妈来了,每天夜里给猩猩宝宝喂奶。猩猩宝宝太弱了,爸爸只好让它少吃多餐,每隔两个小时喂一次奶,让它好好消化,快快长大。每次喂完奶,爸爸还要给猩猩宝宝按摩肚子,按摩肛门,刺激它大便,这样才能保证猩猩宝宝…  相似文献   

9.
小猴好久没有吃螃蟹了,妈妈说这个月工资超支了,下个月再说。小猴满肚子不高兴,连晚饭都没吃就睡着了。“看你这个迷糊蛋儿,买个螃蟹都能弄丢了,怎么办?”哟,谁吵得这么厉害?“妈,别生气!我知道错了,一定改!”小猴一边抱着脑袋,一边求饶。原来,花果山实行改革开放,小猴的妈妈在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实验与个体经历再现科学实验20世纪50年代,科学家做过一项著名的实验:一些刚出生不久的小猴,被抱离猴妈妈,在没有母爱的环境里生长。结果,这些小猴养成了怪癖,它们常常两眼发直,长时间坐着。后来,科学家花了很大的力气尽量让它们恢复正常,但它们一进入群体又表现出情绪紊乱。个体经历一个罗马尼亚孤儿院的婴儿,在出生的头28个月,一天20个小时,每天都孤零零躺在床上,饿了就吸边上瓶子里的奶水。她没有母亲照顾,自己又坐不起来,最多只能用自己两只瘦弱的手臂支起身子晃晃。后来她被加拿大一个正常家庭收养。当她长到6岁的时候,她能跑能唱…  相似文献   

11.
不久前,森林猴妈妈生下一只小猴。为了让小猴安安稳稳学走路,猴妈妈处处充当修路工。有一次,小猴子走路不留神被一块石头绊倒了,磕痛了头,于是放声大哭。猴妈妈一手扶起小猴,一手狠狠地往石头一拍,骂道:“该死的石头,今后不准你再欺负我的宝贝。否  相似文献   

12.
美国的心理学家哈洛通过对婴猴与生活环境关系的研究发现,在实验室中孤独长大的恒河猴与大自然野生长大的恒河猴有很大差别。实验室里的猴子经常是两眼发直,呆呆地坐着,碰到生人靠前也不会像野猴那样,发出恐吓或攻击的行为。相反,却是自己打自己,撕咬自己,甚至把自己弄伤。在“人造母猴”的实验中,把被强迫与母猴隔离的几只婴猴分成两组,分别给予两种不同的假母亲,在假母猴身上都装有奶瓶和奶头。但其中一个假母猴是用铁丝做成的,摸起来是又硬又凉。另一个假母猴是用绒布做的,摸起来又暖又软。  相似文献   

13.
猴的趣闻     
猴子送信:在尼日利亚的贝喀萨生活着一种母猴与小猴形影不离的猴群。当地人根据这个特点,便捉了一些猴子回来,将母子分别关在不同的地方,并放小猴出笼寻母。经过训练,小猴对母猴所在地便能轻而易举地找到。这时,如果有信件需要送往母猴的所在地,只要将信封在竹筒里绑在小猴身上就可以送达了。猴子护理:美国某医疗中心的博士训练了四只南美卷尾猴当护理员,这些猴子可以为病人送药片、报纸、衣服,还能开关灯,把唱片放到唱机里播放音乐,甚至还可陪同残疾病人外出购物呢。猴子门卫:在索马里的哈尔格萨,居民们几乎每家都养着几只猴子,这些猴子可…  相似文献   

14.
情境6《动物世界》里正在播放狮子交配的镜头,宝宝问:“妈妈,它们在干什么?”误导招式:随意比方妈妈:“它们在打架玩。”科学招式:合理解释妈妈耐心解释:“它们很相爱,在交配。交配后才能生下小狮宝宝。”提示孩子眼里没有“做爱”孩子不像我们成人给性爱附加一些色彩,他们仅仅  相似文献   

15.
“马上”是小猴的“口头禅”(kou tou chan),时间一长,大家都管他叫“马上小猴”。“小猴,快上树给弟弟摘个桃。”妈妈对他说。“好,马上。”小猴顺口应了一声,可是躺在草地上的身子一动不动。  相似文献   

16.
<正>一、爱心的激进作用爱,是人类普遍具有的心理需要。每个学生都想得到周围亲人的关爱和温暖,甚至动物也如此。国外心理学家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把初生不久的小猴从母猴身边抱走,代替的是两个假母猴。一只是用绒布做成的"无奶的";另一只是用金属做成的"有奶的",结果小猴总是长时间地依附在绒布母猴怀抱中,特别是在惊恐情况下。由此可以看到温暖的重要性。动物尚且如此,更何况在校的学生,他们需要教师的爱,特别是  相似文献   

17.
沉默的爱     
母亲是哑巴,是买来的媳妇。父亲很粗鲁,也很懒惰。母亲没有娘家,一辈子没走过亲戚,更没出过远门。母亲生来就是哑巴,在生下我们之前,没有言语,没有表情,没有欢乐,也没有忧伤。她只是默默地干粗活儿,做可口的饭菜,烧热乎乎的炕。生下我们几个孩子之后,母亲有了表情,有了咿咿呀呀含混不清的话语,有了辛苦劳作后的笑脸。她用甜甜的笑意和简单的情感哺育着我的童年。小时候,村里的孩子常拍打着我的头,指着我的鼻子尖叫:“看哪!他是哑巴崽子,哑巴崽子!”他们从不和我玩,于是我只有整天趴在母亲的背上做梦,抑或是在她劳作时矮小的身旁堆土。那时,…  相似文献   

18.
开心一页     
“妈妈”和“母亲”有什么不一样?发音不一样。用什么办法使母鸡每天生两个蛋?养两只每天都下蛋的母鸡。什么海里没有鱼?辞海。每个人只有一颗心脏,什么人却有三颗心脏呢?怀双胞胎的妈妈。开心一页@友友 @徐开云  相似文献   

19.
孩子的眼睛就像照相机每天拍下了父母的形象。做母亲的都知道,孩子跟妈妈有一种特殊的联系。孩子在人世间认识的第一个人是妈妈;会说的第一个词是“妈妈”;生病时最依恋的是妈妈;夜晚睡觉时寻找的是妈妈;放学回家,问的第一句话是:“我妈妈呢?”孩子从小学做人,第一个榜样还是妈妈。孩子的眼睛就像一台照相机,每天在自己眼中留下了父母的形象。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应  相似文献   

20.
小猴长大了     
1.小猴想长成大猴,他穿上妈妈的大衣,妈妈笑着说:“你还不有长大。”2.小猴穿上爸爸的皮鞋,爸爸笑着说:“你还没有长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