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评语是教师对学生的一种评价形式,是一种教育方式。好的评语对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更好地接受文化科学知识教育,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它能启人以智,导人向上,催人奋进,励人以德。学生评语撰写是小学考试制度改革试验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崭新的课题。我认为评语撰写应坚持以下原则:一、激励性原则。激励,就是激发学生情趣,鼓励学生进取的一种有效方式。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因此,撰写评语时就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闪光点及其特长和潜能,并给予…  相似文献   

2.
编者按:期末评语是对学生一学期学习生活的总结。教育实践中,往往“岁岁年年人不同”,但评语却总是“年年岁岁花相似”。其实,评语不应只是班主任在期末的常规工作,评语亦是“平”语,工夫当下在平时,更要用在平时。如此,班主任才能充分发挥评语的管理效能,让评语如花香般沁人心脾,芬芳学生的心灵,拨动学生的心弦。  相似文献   

3.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培养人,就是培养他对前途的希望。”写操行评语是班主任的常规工作之一。写评语目的就是通对学生综合、全面的评价去激励学生奋进,让学生看到成长途中的希望。但传统鉴定式评语在这方面有较大的欠缺,往往是套话、空话。例如:“希望加倍努力、争取更大的进步。”千人一面,激励作用体现不出来。那么,怎样用激励式评语点起学生的希望呢?  相似文献   

4.
都说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初写作文,对习作的很多方面肯定有很多的不懂,可塑性也比较强。教师要注意这阶段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有效的习作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捕捉素材,从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在练习中提高习作能力;教师还要及时反馈学生有效的习作评语,用带有商量讨论性质的评语让学生乐于接受,借暗示学生存在不足的评语督促学生改正错误。通过这些方面的指导,能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慢慢学会更加准确地掌握写作技巧,真正学会写好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5.
都说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小学生初写作文,对习作的很多方面有很多不懂,可塑性也比较强。教师要注意这阶段学生的特点,给予学生有效的习作方法指导,让学生学会从生活中捕捉素材,从阅读中积累丰富的语言,在练习中提高习作能力;教师还要及时反馈学生有效的习作评语,用带有商量讨论性质的评语让学生乐于接受,借暗示学生存在不足的评语督促学生改正错误。通过这些方面的指导,能够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慢慢学会更加准确地掌握写作技巧,真正学会写好一篇作文。  相似文献   

6.
怎样写评语     
刘福山 《考试周刊》2013,(94):183-183
教师写给学生的评语要发挥引导作用。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给出不同评语;教师写评语要尊重学生,正视学生的优点和缺点,善于因势利导;教师写评语要客观评价,以鼓励为主。  相似文献   

7.
商榷性评语是教师在尊重学生劳动成果的前提下,以平等的姿态平心静气地与学生民主讨论习作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和协商性。学生习作毕竟是个性化的产物,由于受到学生思想、性格以及不同文化熏陶的影响而表现出自己的特色。教师在品读学生作文的时候不一定对学生的思维轨迹把握得非常准确,有时甚至是错误理解了习作者的本意,所以,教师撰写习作评语切不可武断,更不要强不知以为知。教师下评语的目的不是要在学生的作文本上留下工作过的痕迹,而是要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学会作文,学会做人,学会用手中的笔来观察审视自身,记…  相似文献   

8.
这里所说的评语,不同于以往那种一学期终了,由班主任写在学生档案或家庭通知书上的模式化了的操行评语,而是指随时捕捉教育契机,对学生的思想行为及非智力因素进行正确评价并正面引导的一种书面语言形式,它能够促使学生各种素质的发展与提高,发挥“成长指挥棒”的作用。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除了要作到“随机化”———即班主任和各任课教师随时随地、因人而异地利用作业评语、便函、填写节日卡、写赠言等方式,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引导性评价外,还应在评语内容上突出“四化”:一、激励化。托尔斯泰说过:“激励能使人产生巨大的精神…  相似文献   

9.
评语是教师对学生各方面表现所作的综合性评价,它必须以教育、激励为主。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使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已的尊严感。”一份好的评语应该是以优点遮缺点,以优点促使学生改正缺点,以达到教育导向的作用。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注重平日的点滴教育,更在评语写作上下功夫,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撰写好评语是班主任的一项基本功,是其教育信念和学生观的具体体现。那么,如何才能撰写好评语呢?一、正确认识评语的功能 1、教育功能。班主任撰写评语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从总体上认识自己的长处与不足,明确今后的奋斗方向。评语应该体现班主任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分析评价和期待企盼,尤其要挖掘学生自己意识不到的优点,激发学生自尊、自信、自强、自立,从而引导学生努力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要求自己,促使其思想品德、行为表现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做好教育评价工作,应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酌情写评语.文章强调:注真情是评语的核心;具童趣是评语的基础;重激励是评语的关键。言为心声,写评语必须深入思考,表达真情。  相似文献   

12.
作文评语的效度与评语的修辞密切相关,评语修辞主要涉及三个方面的因素:评语主体对自身言语角色的把握、评语主体的修辞动机和评语主体对言语接受者有关情况的了解等,三个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制约着评语效度的大小。高效的作文评语体现着对言语接受者(学生)的理解、尊重、鼓励和引导,并以其规范和魅力吸引他们闻言而动,自觉完成自身的语言能力的生成。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学生评语研究的日益重视,现在的中小学生评语与以前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在实践中,许多教师对“评语的指向对象”、“评语的全面性”这两大重要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大家在认识上分歧很大,直接影响了评语的教育效果。“评语的指向对象”:评语写给谁看?“评语的指向对象”问题,也就是评语写给谁看的问题。笔者在做过班主任的10位教育学硕士中做了一个小调查,结果发现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一半赞成评语应面向学生,另一半则赞成评语应面向家长。产生如此大的分歧,与人们对评语的功能和目的的认识有关。1. 两种评语的功能…  相似文献   

14.
赵红艳 《考试周刊》2011,(15):48-48
作文评语是对学生作文的一种评价、一种指导,同时也是和学生沟通交流的一种方式。所以教师应充分利用评语引导学生学习,激励学生成长,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等。  相似文献   

15.
评语是用文字的表现形式对学生一段时期内的思想品德、行为表现所作的定性描述和评价。它能以寥寥数语概括学生一定时期内的表现,帮助家长了解其子女在学校的情况,帮助学生明白自身的长处和短处。怎样才能更好地发挥评语的导向激励功能呢?一、胸襟广博,欣赏理解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们任教的对象来自不同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个性。这就要求我们做班主任的必须深入细致地了解每个学生,学会用欣赏的目光看待学生。特别是对待“问题学生”更要多一份宽容,多一份理解。晶晶同学自小父母离异,她性格自闭、忧…  相似文献   

16.
吴友智 《教书育人》2001,(11):44-44
又逢期末,为学生写操行评语是班主任一项繁重而有意义的工作。怎样才能写好评语?笔者班主任工作做了20年,为学生写操行评语祖略估计也有两千有余了。这些评语大都是以冷静的口吻、客观的立场将模式大体固定的句子(如“该生怎样怎样”等)排列组合起来,像就诊时医生所写的病历一样。学生与学生间的差别仅在于几个词,就像逐项填写表格一样,将个性不同、思想不同、兴趣不同的孩子圈在规定好的框子里。小学生的评语是那几句话,高中生的评语也是那几句话。这种千人一面的评语,使人看后感到缺乏时代感和良好的心灵沟通,学生也难以激起…  相似文献   

17.
评语是操行评定的一种表达形式,是对学生一个学期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等方面的小结和评定。评语应该充分渗透素质教育和养成教育内容,闪烁教师思想的光彩,成为沟通师生情感的桥梁。寄语式评语是教师着眼于引导,作用于学生未来发展的寄托和期望。“寄语”既没有模式,也没有公式,它是教师与学生心与心地撞击,是思想感情的交流与融合。  相似文献   

18.
郑力 《教育文汇》2005,(2):36-37
教师在平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写出的优秀评语,不仅有助于学生认识自己,也有助于家长了解子女,对引导、激励学生进步会产生良好的效果。这些评语可以像一首诗情真意切;可以像一篇散文娓娓叙谈。这些评语,有的像阳光,温暖着孩子们幼小的心灵;有的像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相似文献   

19.
一、教师评语的种类教师对学生的评语大致有以下三类:一是操行评语。这是对学生的一个较长时期(一般为一学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综合评估,也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次正面接触交流和有效协调衔接。二是作文评语。即对学生作文从审题立意、措词用句、构段谋篇等方面进行的结论性批语。三是答疑评语。即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质疑、答疑情况从正误偏差等方面给一种评论。二、教师评语的不足和改进1.操行评语笼统含糊,显得程式化。2.作文评语随心所欲,缺乏点拨,过于简单化。3.课堂评语似有似无、似是而非,难以调动学生学…  相似文献   

20.
在“学会”中悟法在“会学”中用法兰化三校郁曼丽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需要教。”由此可见,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十分重要的。要想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果,就要变“学会”为“会学”。一、在“学会”中悟法,引导学生发现规律长期以来,在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