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正关于山水画的临摹临摹,又分对临与背临两种。初学者应以对临为主,等腕下精熟之后,方可背临或意临。临摹,是向先贤吸取精华、博采众长、提高笔墨能力和表现技巧的方法。学习中国画绝不能以参照临摹为终点,在临摹的同时要加强写生和创作,把临摹、写生和创作相结合,把继承和创新相结合,在追求"自成一家"的艺术实践中,树立成功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2.
著名艺术大师张大千曾经说过:"绘画必须从临摹入手。"临摹是提高绘画技能的一种有效"捷径",对于刚刚接触美术绘画的小学生而言,临摹可以帮助他们少走弯路,同时在借鉴他人经验的前提下提高自己的绘画水平。因此,从分析临摹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入手,通过剖析当下小学美术临摹的现状,结合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提出提升小学美术临摹教学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3.
本文作者以亲身经历,回顾了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从建立到发展壮大的历程,介绍了莫高窟美术工作从临摹开始到"临摹、研究、弘扬"六字方针的探索及取得的成就,讴歌了几代敦煌美术工作者在大漠深处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4.
颜培立 《成才之路》2014,(14):75-75
正临摹可以说是美术基础训练中必不可少的步骤之一。初学者需要临摹,熟练的画家也需要临摹,因为临摹是创新的前提。张大千曾经说过:"绘画必须从临摹入手,有如念书一样,临摹就如念《三字经》,如没念过书,无论写古文也好,写白话文也好,同样是写不出来的,临摹有了深厚的根基才能创作。"探索合理的临摹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绘画才能。在我的美术教学中,一部分是没有一点绘画基础的学  相似文献   

5.
正临摹是学习中国山水画的方法之一,国画名家也都是从临摹开始入手的。古人讲"临画不如读画""临摹只能掌握表面的笔墨效果,读画乃真研究作品的含义、通体构图处理手法"等等。初学者应一步步走,不能过急,首先要掌握笔墨基本功,进一步到生活中体验,总结前人和他人经验,逐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绘画风格。对于初  相似文献   

6.
李新芬 《成才之路》2013,(25):74-74
临摹,早在我国南齐时期谢赫的书画理论《画品》中就已经提出了,是"六法"之一,称"传移摹写"。临摹是按照原作仿制书法和绘画作品的手法。通过临摹,可以启发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学习描绘和表现的方法;通过临摹,可以让学生少走弯路,更快、更直接地学习到前人的优秀经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大凡丹青好手,都把临摹当作锻炼基本功的重要手段.一个人要成为画家,而不是画匠,在实践中他就会懂得,"临摹"决不是不动脑筋的简单劳动.明代杰出画家陈洪绶两临《七十二名贤图》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他不满足于第一次临摹与原作一模一样,尽管有不少人喝采、赞叹,他自己却深知远未成功;而在第二次临摹时,他苦苦思索,另辟蹊径,刻意做到既"似"又"离",将前人笔法中的长处融于自己的笔法之中,独具特色,使临摹之作同样成为佳作而流传.  相似文献   

8.
作者以亲身经历,回顾了敦煌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探索敦煌壁画临摹与研究的历程,并探讨了在新形势下,如何处理好临摹与研究的关系、临摹与继承和创新的关系、建立在科学基础上的创新临摹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第二节工笔人物画的临摹临摹,主要是研究、借鉴前人的经验,是学习传统中国画最基本、最主要的手段。明代大画家,享有"吴门四家"之一盛誉的仇英,不仅用观察、默记得来造型基本功,更主要的是,在当时最著名的大收藏家项元汴家里,面对丰富的古画作了长时间的、大量的临摹。因此,他掌握了坚实的传统技法和厚实的绘画学识、修养,后来才能创作出大量具有很高艺术价值的作品。后人称颂他"摹唐宋人画,皆能夺  相似文献   

10.
《江苏教育》2012,(16):62-63
《论叶圣陶的作文教学观》,李宝光,载《南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年第1期叶圣陶特别强调作文教学的独创意识。在《临摹和写生》一文中,用学画的"临摹"和"写生"这两种通常技法比喻作文,通过比较分析明确提出作文应以"写生为主,临摹为辅"的主张。他并不是绝对不赞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