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中国古代史●秦灭六国【概念解析】秦灭六国,完成国家统一,有其本身的内部条件,也有其外部条件。这表现在:①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生灵涂炭,人民渴望统一;②春秋争霸战争后,到战国时只存在七个诸侯国,兼并战争已形成统一的趋势;③各诸侯国之间经济交流的...  相似文献   

2.
尉缭,战国时期的魏国人。在魏国日益衰败的情况下,他在魏国却得不到重用,因此他来到秦国。他以“离间计”献策秦王嬴政,从而破坏了六国合纵,使秦免遭亡国之危;同时“离间计”作为军事手段的补充,使秦兼并六国得以顺利进行;而且尉缭入秦后,他的军事思想贯穿于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战争过程中,为秦始皇统一六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一、诗人屈原与楚国政治战国中期,是各国继续兼并的时期。在这个相互吞并的战争中,担任主角的,是国势最强的秦国、国土最大的楚国、国力最富的齐国。秦国地处关中,占据四塞之固。自商鞅变法后,国势大振,“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关东六国,为了各自生存,倡合纵以拒秦。而支持合纵的最有力支柱,乃是齐楚联盟。作为楚国的大政治家屈原,他是主张齐楚联盟的。屈原,是楚国的贵族,曾经担任过左徒的大官,替楚怀王起草文告,接待宾客。上官大夫靳尚嫉其能,挑拨离间,使楚王疏远了他。公元前313年,秦惠文王为了破坏齐楚联盟,令张仪假做逃离秦国,到楚国去,  相似文献   

4.
秦朝作为我国第一个统一的国家,快速崛起强大,快速灭六国完成统一,又快速灭亡,其中商周时期作邑分封制度部落诸侯林立加之地缘隔阂,长期以来造成文化隔阂已经狭隘的国家民族认同,秦朝统一六国,六国人民心理强烈反抗,对秦朝灭亡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5.
对秦灭六国的全过程,历代学者多有研究。但是因为史籍对于秦国在战国最后十中所发动的战争,记载得较为简略,因此对于这一时期秦国取得的战果,容易受到忽视。最后这十年对于秦国吞并六国的战争的重要意义,也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通过史料研读和数据分析,证明了对于秦国兼并东方六国的战争来说,最后十年是有决定性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阅读与鉴赏》2002,(2):28-28
春秋后期,各诸侯兼并吞食,到三家分晋时,主要只剩下秦、齐、楚、燕、韩、赵、魏七个大诸侯国。此后,七国间的兼并征伐更加剧烈、频繁,直至公元前221年秦灭东方六国而最后统一,战争才逐渐停止。因此,后人就把兼并征战十分剧烈的这段历史时期(公元前403年——公元前221年),称为“战国时期”。  相似文献   

7.
课本第 40页 :“为了争夺土地、人口 ,一些较大的诸侯国 ,不断进行兼并战争。谁战胜了 ,就召开各诸侯国会议 ,迫使大家承认他的首领地位 ,成为‘霸主’。”春秋时期的战争既有兼并 ,也有争霸。这里讲霸主的形成 ,应该着重讲“争霸”。春秋时代王室衰微 ,“礼崩乐坏。”但霸主的产生从名分上说来 (形式也是一种内容 )却是为了“尊王攘夷” ,维护周礼。所谓兼并 ,是指吞并别国领土以至灭人国家。春秋时代的兼并战争 ,主要是大国兼并小国特别是少数民族小国。兼并战争并不能导致霸主的产生。大国与大国之间的战争则主要是争霸 ,即进行争做霸主…  相似文献   

8.
战国末期,诸侯兼并,烽烟不绝。周赧王五十五年(公元前260年),发生了有名的秦赵为争夺上党郡的长平之战,秦将白起大获全胜,坑赵卒四十余万。这场战争发生于秦统一前四十年,秦之大胜,至少可以肯定地说它孕育了统一六国的基础;而赵之惨败,不仅使赵国国力遭到巨创,且给关东六国带来了不小影响,从此秦兵扣击国门之声未绝。  相似文献   

9.
在三峡地区,巫人、巴人、楚人、秦人因盐而上演了中国上古史上持续时间最长,场面悲壮惨烈的战争,虽然战争最终让巫国、巴国、楚国黯然地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这场战争客观上带来了文化上的融合。随着战争的升级和范围的扩大,各民族的政治、经济与文化也在连续不断的兼并与融合中日益壮大,从而促进了中华民族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杨丽 《成才之路》2011,(10):52-52
同学们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出现过4次较大规模的分封,即西周分封、汉初分封、西晋分封、明初明太祖分封。秦统一六国后,在地方上全面推行郡县制,仅至二世就灭亡了。而刘邦作为西汉政权的创建者,在楚汉战争的过程中和建国初年,  相似文献   

11.
公元前241年,除齐国外,赵、韩、魏、燕、楚五国诸侯,推楚国为首领合纵抗秦,但很快失败。从这以后,合纵抗秦就没人提起,加上楚国日趋衰落,这就使秦国兼并六国更加方便了。秦王赢政为了进攻赵国,假意跟燕国和好,派使者去破坏赵、燕之间的联盟。燕王喜果然听信了秦国的话,叫太子  相似文献   

12.
春秋战国时代是我国古代社会制度急剧变革的的时期,即从旧奴隶制转变为新的封建制时期。在这个时期中,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就是始终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战争。有奴隶们奋起反抗奴隶主贵族残酷统治的起义,如跖率领九千人“横行天下”的那种流寇式的战争;有新兴地主阶级为夺取奴隶主贵族政权的战争,又有各诸侯国之间互相兼并,以求天下统一的战  相似文献   

13.
秦王朝的政治建制 秦兼并六国,结束了战乱纷争的战国时代,统一了中国。在文化上落后于六国的秦,通过军事行动实现了它的霸业,  相似文献   

14.
怎样历史地看待屈原——兼评杨公骥先生的有关论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这在以前几乎为举世所公认。可是近些年来有些人提出异议,说不能把屈原称作爱国主义者。他们所持的观点或理由是:当时屈原所在的楚国并不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而是我们整个中国华夏的一部分;当时楚国对秦国的对抗并不是两个国家之间的对抗,而是一个封建国家内部两个封建割据之间的斗争;当时秦灭六国的统一事业是新兴地主阶级推翻没落领主阶级的斗争,代表着历史发展的新潮流,  相似文献   

15.
不自量力     
1.春秋时期,在如今河南省境内有两个诸侯国,一个是郑国,一个是息国。公元前712年,息国向郑国发动了战争。2.这两个诸侯国虽然都很小,但息国的人力与物力比郑国要小得多,军力也要弱得多。战争自然以息国的失败而告终。这时候,一些有见识的人分析出,息国快要灭亡了。3.他们分析的根据是,息国一不考虑自己的德行,二不估量自己的力量是否能取胜,三不同亲近的国家笼络好关系,四不把自己向郑国进攻的道理讲清楚,五不明辨失败的罪过和责任。4.犯了这五条错误,还要出征伐别国,结果遭到失败,这不是非常自然的吗?果然,不久息国被楚国攻灭。不自量力:不…  相似文献   

16.
秦王朝的统一,创建了大一统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帝国,消除了列国纷争的局面,作为新制度的创建者,秦朝统治者是非常自豪的。但是,中央集权的新体制能否为大一统服务,巩固统一战争的成果,在秦朝统治者内心深处,还存有疑虑。对此,前人少有论及。笔者认为,探讨一下这种矛盾的政治心理,对认识我国的封建集权制是如何形成的,不无裨益。一、矛盾的政治心理秦王朝的统一,是战国之际数百年演变的必然结果,然而统一的实际到来,主要与秦始皇十年兼并战争分不开。中央集权制的创立,书同文字,统一度量衡等,是统一战争的直接结果。秦消灭了六国,从关西一隅迅速扩展到全国,是政治格局上的辉煌演变。在中国历史上,开辟了由单一君主直接统治全国的局面。  相似文献   

17.
在秦末反秦战争中,楚国之所以能够首举义旗,成为六国反秦的领头羊,乃在于楚国百姓参与的政治热情远高于其他关东五国,这当然是因为楚怀王客死秦国之事件激起了楚国人民广泛的复仇情绪;但这种仇秦情绪的长时期保持,又与楚南公借助于楚国民间普遍盛行的政治谣谚和屈原利用楚人喜欢歌舞,因而以楚地民歌为基础创造出的"楚辞"有重大关系.楚政治谣谚短小精悍,朗朗上口,易于流传;而"楚辞"擅长抒情,尤其长干抒发带有悲情色彩的重大主题.这两种方式深深地植根于楚国传统文化之中,因而能够起到激发楚国人民的政治参与意识,使其积极地投入到反秦斗争中去.  相似文献   

18.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姓赢,名政。13岁时继位,22岁时亲政。在此之后,他以超人的胆识和气魄,消除了政敌,巩固了权位,并进行兼并战争,先后灭亡了韩、赵、魏、燕、楚、齐六国,结束了自周平王东迁以后550余年混乱的春秋战国时期,于公元前221年建立起空前统一的秦帝国。  相似文献   

19.
鲜卑拓跋族于公元386年在代北建立北魏政权后,经过近六十年的兼并战争,于公元439年统一中国北方,结束了五胡十六国分裂割据局面。而拓跋族是五胡十六国时期进入中原最晚、文化最落后的少数民族。为什么它能够完成统一北方的大业呢?笔者认为,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拓跋族依靠了汉族士人的谋略。  相似文献   

20.
人民教育出版社编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中国历史》第一册 ,将第 12课的课题标为 :“秦始皇统一六国。”一些论著也有这样的提法。我认为这种提法不够确切。秦朝是在秦国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秦朝未建立前 ,秦国的国君同“战国七雄”的其他六国一样 ,均称王。公元前2 46年 ,秦庄襄王死 ,嬴政即位为秦王。秦国经“商鞅变法”到战国后期 ,其军事和经济力量都超过了其他六国 ,具备了统一中国的条件。嬴政即位后 ,顺应历史发展 ,加紧了兼并六国以实现海内统一。从公元前 2 30年到公元前 2 2 1年 ,经过10年大规模的征战 ,秦国先后灭掉了韩、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