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能够获得中国新闻奖,是每一个新闻人追逐的光荣和梦想。华龙网成了追梦人中的幸运儿。2023年底揭晓的第33届中国新闻奖,通讯《从“第一”到“第一”7本火车驾驶证见证“中国速度”》和网络专题《重庆山火突发他们逆行而上——人民的英雄,英雄的人民!》都获得一等奖。至此,华龙网连续11年16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其中8个一等奖,包括新闻专题、网页设计、新闻专栏、  相似文献   

2.
不久前,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推荐的新闻作品——广播连续报道“北京申办奥运青岛应对“大考”》获得2000年度中国新闻作品最高奖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这是青岛人民广播电台新闻频道连续三年获得中国新闻奖、第二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而在这之前,我们青岛台新闻频道已经有两篇作品获得本年度的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实现了自1994年首次获得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以来连续第七年、第十次获得这一奖项。  相似文献   

3.
邵晶 《传媒》2017,(8):34-37
《生命缘》是北京卫视推出的新闻系列专题报道,作为国内省级卫视中首档医疗纪实节目,其从创作之初便坚持全程无导演、无编剧、反作秀的创造思路,真实记录了发生在各大医院抢救室、急诊室、手术室里惊心动魄的生命故事,该节目以向生命致敬、向亲情致敬、向医者仁心致敬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在医患之间架起了一座真诚沟通的桥梁,传递了感恩生活,珍惜当下的正能量。绘制出一幅幅当今中国人宝贵的、闪烁人性光辉的精神画卷。2014年7月26日,《生命缘》在北京卫视周末晚间黄金档首播,节目一经播出便在社会上引发了巨大反响,战胜了多档大牌明星担纲的王牌综艺节目,收视率在全国名列前茅,且好评如潮,被社会各界赞誉为"2014年感动中国之作""最有良心的医疗节目""每一个故事都有着中国社会最有良知的DNA"等。《生命缘》两度荣获中国新闻奖,其中第一季《无影灯下的生死博弈》荣获2015年第二十五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一等奖,第二季《请你替我活下去》荣获2016年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电视专题类作品一等奖。栏目还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2014~2015年度广播电视创新创优栏目。可以说,《生命缘》这份对真实的坚守、对生命的敬畏、对创新的执着、对职业的信仰和对媒体社会责任的担当,让人敬佩。敬佩之余,编辑产生了制作一个关于《生命缘》专题的想法,笔者约到了北京电视台卫视《生命缘》栏目的策划人、制片人、主编在节目创作中的经验与感触,现编发于此与读者共享。  相似文献   

4.
感谢中国新闻奖评委推选我的论文<中国媒体新闻创新的重大突破--"5·12"汶川大地震报道的思考>获中国新闻奖论文一等奖!虽然我已六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但这次格外感动!不仅因为获得中国新闻学术论文最高奖,更因为这篇论文饱纳着"5·12"大地震中数万人无辜丧失生命的呼唤,和全国媒体新闻创新勇为勇励的胆识!  相似文献   

5.
第十五届中国新闻奖于近日揭晓.浙江电台选送的广播评论《治理好污水也是政绩》获得一等奖。这是我从事新闻工作20多年来第一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也是浙江电台自1991年设立中国新闻奖以来首次获得一等奖。这篇评论之所以成功,我认为主要的特点是立意深远,融“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树立正确政绩观”于一体,以强烈的震撼力打动公众。  相似文献   

6.
“祝贺你们的消息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你们的努力终有回报……”在我第八次与神奇天路亲密接触时,人民铁道报社党委书记、社长温继武发来的手机短信,让我在世界屋脊上又增添了几分收获的幸福和喜悦。《人民铁道》报去年5月3日刊发了我和李晓华采写的消息《海拔4161米:总理跟我们合影》。这篇700多字的现场新闻能获奖,既是报社采编人员精心策划、精细运作的结果,更是报社党委实施精品战略的成果。这次获奖不仅使《人民铁道》报成为我国60多家产业经济报纸中唯一两次荣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媒体,而且填补了所有产业经济报纸14年来没有获得中…  相似文献   

7.
今年上半年,首届江西省广播电视厅“十佳青年”评选揭晓,江西人民广播电台34岁的新闻部副主任、主任编辑梁勇榜上有名。这位三次中国新闻奖得主,其“新、短、强、活”的经济评论及经济报道语风犀利而不失偏颇,为文切入点小而意义重大,13年来,20余次荣获省及省以上好新闻奖。其中新闻分析《反暴利,在南昌为什么难以展开》(与人合作)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是设立中国新闻奖以来,我省目前获得的唯一的一个一等奖。1995年底,梁勇奉命担负起省人民广播电台推出的首个新闻评论性栏目《新闻广角》的节目策划和组织实施工作,仅…  相似文献   

8.
大众日报“周末人物”专栏,自1991年创办已20年,发表人物采访近千个,除本次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外,还曾四次获得过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相似文献   

9.
2000年度“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和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近日结束,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评选中,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参评的新闻、社教类作品有3篇获一等奖,两篇获二等奖,5篇获三等奖。获奖的档次、数量仅次于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黑龙江人民广播电台。在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新疆人民广播电台获得两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在这次评比中,获两个一等奖以上的媒体只有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和新疆人民广播电台。在往年评选中,新疆人民广播电台也多次获得优秀的成绩。那么,新疆人民广播电台是如何抓好“精品工程”建…  相似文献   

10.
《新婚诀别》是我从事新闻摄影工作17年来拍摄的许多照片中,留下印象最为深刻的作品之一。 这幅新闻照片以现场抓拍的手法,真实、生动地记录了新婚45天的巡警妻子曹秀仪,同勇斗歹徒光荣牺牲的丈夫杨冠生遗体告别时的感人场面。情感悲壮、催人泪下的《新婚诀别》强烈地向读者托出这样一个主题:人民警察为了人民的安宁,献出自己年轻的生命和离别了幸福的家庭。 《新婚诀别》首先在《广东公安报》上刊登,随后《羊城晚报》、《人民摄影》报、《陕西日报》和《岭南新闻探索》等报刊争先登载,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这幅新闻照片先后获得“万和杯”全国晚报新闻摄影大赛一等奖、1995年度广东省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一等奖、1995年度广东新闻奖一等奖、第十五届中国优秀新闻摄影作品评选金牌奖、以及第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等各类奖项7次。 在采访拍摄《新婚诀别》和后期发稿过程中,我的主要体会是:  相似文献   

11.
毛金玉 《新闻知识》2002,(12):19-21
去年以来,陕西人民广播电台 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的中心工作, 发挥广播优势,积极组织宣传,收 到了良好的社会效果。省电台记者 以良好的素质,善于发现和捕捉创 优选题,善于抓住创优机遇,采写 和制作了大量的优秀节目和精品稿 件,在提高报道质量的同时,赢得 了创优的突出业绩。省电台在第十 二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两 个二等奖,在“中国广播电视新闻 奖”评选中获得一个二等奖,在 “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 评选 中,获得一个一等奖,在“中国 广播节目技术质量奖”评选中,获 得两个一等奖。在全国性评选工作 中,一年获得六项大奖,档次之 高,数量之多,门类之全,这是  相似文献   

12.
徐滔,34岁,1991年北京广播学院毕业分配到北京电视台,现任《法治进行时》专栏记者。1992年,参加工作一年后的作品《传单诊所》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1993年,新闻系列报道《大山托起绿色的希望》获中国新闻奖三等奖;1995年,长消息《跨世纪之路》获中国新闻奖二等奖;中国电视奖一等奖。她还连续三年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闻一等奖,并四次获北京新闻奖一等奖,连续两届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新闻工作者。1997年徐滔获全国百佳新闻工作者称号。  相似文献   

13.
今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山西电视台新闻评论《用生命撞响的警钟》荣获一等奖,消息《绵山金钱豹不慎坠崖喜获救》荣获消息类三等奖。这是继去年之后的又一个丰收年。去年的中国新闻奖评选,山西电视台也是一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新闻专题《百姓书记梁雨润》荣获一等奖,《洪水冲出的“警民情”》荣获三等奖。特别是《百姓书记梁雨润》,中国新闻奖60多个评委全票通过入选一等奖,这在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是难得的。在中国新闻奖的领奖台上,对山西电视台大家都比较熟悉。我从80年代调入山西电视台以来,大部分时间分管全台新闻工作,对山西电视台…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青岛人民广播电台立足地方新闻资源,创新创优,不断实现新飞跃。在1999年首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后,连续八年都有作品入选中国新闻奖,系列报道《“微尘”在行动,爱心筑品牌》2006年再次获得第十六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相似文献   

15.
大众日报“周末人物”专栏,自1991年创办已20年,发表人物采访近千个,除本次获得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之外,还曾四次获得过中国新闻名专栏(中国新闻奖二等奖),十次获得山东新闻名专栏奖,是目前全国党报中唯一一个长年坚持的人物栏目.该栏目已成为大众日报的品牌栏目.  相似文献   

16.
在不久前揭晓的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中,地方新闻单位——武汉晚报社的消息《看个“咳嗽”要掏1065元》,因“充分发挥了新闻舆论监督的作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果”而获一等奖。 报纸是办给人民群众看的,读者是否关注,是选择批评报道问题的前提之一。批评报道要想获得广泛的舆论共鸣和良好的社会传播效果,就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选择群众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7.
钟铮 《中国记者》2023,(2):14-16
<正>“军情直播间”是深圳卫视推出的一档深度军事新闻专题栏目,主要以军事爱好者、时事关注者、军事领域专业人士为目标受众。以“梳理全球军情,解析最新防务”为理念,挖掘整理过去一周内全球军情焦点,风格通俗易懂,且富含专业性。“军情直播间”自2011年6月2日开播,十余年来一直深受喜爱,收视率始终在高位运行,无疑是一档成功的军事类、专业性的电视新闻栏目。2022年“军情直播间”荣获第32届中国新闻奖新闻专栏一等奖,  相似文献   

18.
本刊讯中国记协第五届理事会第一次主席会议决定.并经中央宣传部批准,从本届(第六届)开始,全国优秀新闻论文评选纳入中国新闻奖.每两年评选一次。这是我国第一次把新闻论文评选纳入中国新闻奖。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新闻论文评选初步安排在今年10月上旬在北京举行。开展新闻论文评选的目的,在于检阅交流我国新闻理论研究的成果,活跃新闻学术研究工作,使新闻理论更好地指导新闻实践,使新闻工诈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中国记协对参评的新闻论文提出了要求。优秀新闻论文评选首次纳入中国新闻奖  相似文献   

19.
山西繁峙矿难事件中,有11名记在报道过程中收受贿赂、隐瞒真相,而《中国青年报》的记刘畅冒着生命危险揭露了事实的真相。2003年10月,刘畅因山西繁峙矿难系列报道获得第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2004年9月获得第六届范长江新闻奖,他在安徽卫视《记档案》通过中华新闻报、搜狐网进行的评选活动中被评选为“我心中的好记”。  相似文献   

20.
<正>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始终胸怀“国之大者”,持续以精品战略提升主流媒体首位度,更好服务改革发展大局。自集团将2017年确立为“生产年”以来,内容生产取得丰硕成果。2023年,集团8件作品获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2件、二等奖3件;过去六年,先后获40个中国新闻奖,其中一等奖10件,二等奖17件。我们冲奖但不唯奖,要奖项更要流量,全力以赴锻造精品、擦亮品牌,获得上级肯定、读者好评和业界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