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需要培养学生的重要能力。学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可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发展自身的朗读能力,获得更为深刻的情感体验。在"有感情地朗读"过程中,教师可以依照朗读的形式不同将"有感情地朗读"划分为:集体朗读、单人朗读、分角色朗读。根据不同的课文内容选取不同的朗读形式,从而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2.
有感情地朗读是朗读的最高目标,也是学生亲近文本、感受文本情感、获得语感的重要手段。好的朗读能给听众以强烈的听觉感染,与听众产生共鸣。然而,学生要能达到自觉的有感情的朗读,需要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扎实有序的训练。那情感朗读有哪些策略呢?一、借助表演,进行角色体验所谓角色体验,就是创设一定的情境,使学生成为文中的一个角色,让学生的情感与文中角色的情感相融沟通,产生共  相似文献   

3.
指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我在教学实践中运用了以下几个小窍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一、在有感情朗读中整体把握。有感情朗读,叶圣陶谓之美读,张志公谓之涵泳体味,朱自清谓之诵读。要使学生能够“整体感知(把握)”课文,有感情朗读是  相似文献   

4.
朗读是小学语文课堂常见的教学方式,但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运用虽广,但在技巧与效率上却并却未得到过多的关注。在技巧方面,朗读有领读、跟读、分角色朗读等不同形式。在课堂效率上,学生能否通过朗读培养相应的语感,能否对课文内容有所熟悉,能否通过朗读体味其中的感情,这些都反映着学生朗读的效率,也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希望通过朗读达到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美感如果运用在语文朗读教学中,则可以让学生在投入感情的朗读过程中,将对"文本自然美"的感悟更加深入一个层次。由于文本的自然之美本身就是体现在其对景物,静物,风貌,人文的描写以及抒情,拟人,夸张等手法的运用上,相比文本的其他特色,它更适合与要求拥有丰富的感情的朗读教学结合,只有学生在朗读的过程中,将自己的感情与文本的感情相结合,学生的朗读能力才能真正获得培养。  相似文献   

6.
学习语文来,朗读最重要.朗读不但要重质量,也要注重读的形式和方法,主要方法有:(1)读出标点符号;(2)创设情境,进入角色;(3)采用多种形式朗读;(4)边朗读边想象,联想;(5)适当地指导朗读技巧.  相似文献   

7.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有这样的要求 :通过教学 ,使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近年来的教改实践也正着力于感情朗读。被叶圣陶先生称之“美读”的感情朗读能够使学生在正确理解朗读材料的同时 ,受到感染和熏陶 ,从而引导学生真正进入角色 ,从教学实践来看 ,朗读能够使抽象的文字符号折射出丰富的感情光芒 ,促使学生主动探索 ,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从心理学角度看 ,感情朗读是学生先感受后表达。感受时 ,管理形象思维和语言的大脑右半球兴奋 ;表达时 ,管理抽象思维和语言的大脑左半球兴奋。大脑两个半球交…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运用,小学语文阅读训练更加受到重视。如何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课文朗读是小学教师需要关注的话题。教师需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本文对感情朗读训练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够为同仁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1 运用电教媒体 ,训练朗读能力  实践证明 ,朗读不仅要求掌握一些技巧 ,更为重要的是需要感情的投入 ,只有引发朗读情感 ,才能让学生对朗读的内容喜读、爱读、会读。而运用电教媒体 ,创设情境 ,渲染气氛 ,才能起到激发兴趣 ,强化感情的作用 ,是提高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方法。例如教学《天上的街市》一诗 ,为了让学生充分感知诗歌内容和感情 ,教师在进行示范朗读的同时 ,播放一首轻松、柔和、舒缓的乐曲 ,把学生引入诗歌所表达的情境氛围 ;然后讲读诗歌 ,边讲边读 ,以配乐朗读调动学生感情。随着优美的旋律、舒缓的节奏 ,学生逐渐进入那“…  相似文献   

10.
周优美 《教师》2011,(20):67-67
朗读,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和欣赏能力,有效地提高学生在朗读中运用语言和表达思想感情的能力。通过朗读,可以让学生积累起大量的文字信息,多方面实现自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朗读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表演性朗读这种特殊的朗读模式有利于学生更好地表达感情。学生凭借教材中的精彩内容,更为深刻地体会语言的真正魅力,同时也对课文包含的感情进行整体感受。教师科学地利用合适的朗读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学习,从而提升学生的表达水平。本文针对表演性朗读,对其含义和意义科学进行分析,并提出几点运用策略。  相似文献   

12.
分角色朗读是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而且要求学生进入角色。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做到这些,没有教师的耐心指导,是绝对不可能的。要想使低年级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效地进行,以至于达到预期的目标,除了教师耐心指导外,还需要精心选材,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相似文献   

13.
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门艺术,它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甚至影响一个人的一生。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重视发挥朗读的作用,或教师范读,或学生朗读,或放朗读磁带,或组织学生录音。可读全文,可读片段,可分角色朗读,戏剧选段则可指导学生表演。朗读要求用普通话、声音洪亮、节奏分明,语速适当、感情真挚。  相似文献   

14.
正《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学生"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注重积累、感悟和运用,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一项重要的内容。有效的朗读,有利于学生积累好词佳句,培养审美情趣,提高鉴赏文本的能力。因此,教师要重视学生的朗读,培养学生的朗读习惯,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极为重要。具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有的放矢地实施分角色朗读,科学运用好比较式朗读,适当地运用配乐朗读,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朗读能力。  相似文献   

16.
分角色朗读是在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对学生提出的更高要求。它不仅要求学生读出感情,而且要求学生进入角色。小学低年级的学生要做到这些,没有教师的耐心指导,是绝对不可能的。要想使低年级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效地进行,以至于达到预期的目标,除了教师耐心指导外,还需要精心选材,鼓励学生全员参与。  相似文献   

17.
范其红 《考试周刊》2012,(51):42-43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是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阅读活动。运用朗读能帮助读者以声解义,领略文章的精妙之处,并对提高读者的理解能力和写作能力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篇课文如果学生能够声情并茂、恰如其分地运用感情朗读,那么说明学生对课文已经理解了,不需要再作烦琐不必要的分析。如果能使朗读成为学生的兴趣,那么阅读也随之为学生所深爱,成为他们无限的乐趣和不断的追求。因此,感情朗读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中之重的位置。  相似文献   

18.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文……""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加强对朗读方法的指导。"随着新课程的深入实施,朗读教学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但是要真正实现朗读教学的核心——"有感情地朗读"却并非易事!面对幼稚的学生实现感情朗读需要在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架起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可如何建构起这座心灵之桥呢?除了常规的"范读引路"、"分角色朗读"等之外,还有什么样的引领也是有效的呢?教学中,又该如何提高孩子的朗读水平呢?下面我将结合教材举例。  相似文献   

19.
朗读就是运用各种语言手段,通过富有节奏和感情的声音来表情达意的一种艺术。语文中的朗读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手段,对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影响。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重视各阶段教学的朗读和默读。学生在朗读过程中能培养良好的语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所以,教师要重视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有感情、有节奏的朗读,体验语言的魅力。  相似文献   

20.
乔金秋 《成才之路》2013,(10):26-27
朗读是一种有声的语言行为,朗读在性质上从属于"感悟、积累和运用语言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进行充满感情的朗读,能更好地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从而引起感情上的共鸣,从中受到艺术的熏陶。朗读对学生的教育感染作用不容忽视,朗读能够锻炼学生口才,有效地促进学生说话能力的提高,通过朗读,促进记忆,通过熟读成诵启发顿悟,增进理解;丰富和提高语言表现力,密切读与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