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被子植物生殖细胞的来源(1)精子的来源:雄蕊的小孢子母细胞(染色体数目反交[♀(2N)aa×(2N)A A]{子房aa(2N)子房壁(2N)aa→果皮(2N)aa受精卵(2N)A a→胚(2N)Aa受精极核胚乳细胞胚乳(3N)A aa(3N)Aaa(3N)A aa→→珠被(2N)aa→种皮(2N)aa}果种}实子{正交[♀(2N)AA×(2N)aa]子房AA(2N)子房壁(2N)AA→果皮(2N)A A受精卵(2N)Aa→胚(2N)Aa受精极核胚乳细胞胚乳(3N)AAa(3N)AA a(3N)AAa→→珠被(2N)A A→种皮(2N)AA}果种}实子♂♂与体细胞相同)经过一次减数分裂形成4个单核花粉粒(染色体数目减半),每个花粉粒再进行一…  相似文献   

2.
香蕉的种子哪里去了种子是胚珠受精以后形成的,那么香蕉为什么无籽呢?经研究发现,香蕉是天然的三倍体植物,细胞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3N)。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不论是大孢子母细胞还是小孢子母细胞,由于每种染色体都各有三条,联会时,这三条染色体往往组成三价体(...  相似文献   

3.
<正>1三倍体无子西瓜是怎样培育出来的,为何无种子?普通西瓜是二倍体(2N=22),无子西瓜是三倍体(3N=33),三倍体无子西瓜是利用二倍体西瓜通过多倍体育种培育出来的。第一年:制备三倍体种子。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四倍体(4N=44)西瓜植株;然后让四倍体西瓜作母本(开花时去雄),二倍体西瓜作父本(取其花粉授于四倍体雌蕊上)进行杂交,含两个染色体组的卵细胞与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精子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含3个染色体组,由其发  相似文献   

4.
无籽西瓜是三倍体 ,由于它的染色体配对发生了紊乱 ,从而不能正常地进行减数分裂。在分裂前期 ,每种染色体有三个 ,组成三价体 (三个染色体连在一起 ) ,或者组成二价体 (二个染色体连在一起 )和单价体 (一个染色体单独存在 )。在分裂后期 ,二价体分离正常 ,但三价体一般是两个染色体进入一极 ,一个进入另一极。单价体有两种可能 ,或是随机进入某一极 ,或是停留在赤道板上 ,随后在细胞质中消失。因此 ,三价体和单价体的染色体无法平均分配到配子中去。三倍体产生的配子中 ,具有N和 2N的染色体是有功能的 ,能受精 ,但这样的配子形成的机率极…  相似文献   

5.
1三倍体无籽西瓜绝不可能结出种子吗无籽西瓜为同源三倍体(3n=33),是由四倍体母本(用一定浓度的秋水仙素溶液处理二倍体西瓜幼苗而获得的),接受二倍体父本花粉而培育出来的三倍体种子长成三倍体植株所结的果实。同源三倍体植株的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三条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或组成一个三价体,或组成一个双价体和单价体。在后期时,三价体一般是两条进入一极,一条进入另一极;二价体中两条同源染色体分离正常,移向细胞的两极,单价体一般随机进入两极中的一极。  相似文献   

6.
一、明确被子植物生殖细胞的形成过程1.卵细胞和极核的形成过程雌蕊的大孢子母细胞经过1次减数分裂形成4个大孢子,其中3个退化消失,剩余的1个大孢子发育成单核胚囊,再经过3次有丝分裂形成8个细胞核的胚囊,即1个卵细胞、2个极核、3个助细胞和2个反足细胞。所以卵细胞和极核是同源的,其中的染色体数都是体细胞的一半,且基因组成也一样。其形成过程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7.
我们一般食用的普通西瓜是二倍体(2n=22),用秋水仙素处理普通西瓜的幼苗,染色体加倍,就可以得到四倍体(4n=44)。再用四倍体植株作为母本,用二倍体植株作为父本,进行杂交,就能在四倍体植株上结出三倍体的种子(3n=33)。三倍体的种子长成的三倍体植株,由于在减数分裂时,染色体联会、组合和分离很不平衡,也很不完备,因而不能形成正常可育性的生殖细胞。所以胚珠不能发育成为种子。但其子房在受到普通西瓜成熟花粉的刺激后,能正常发育成果实。无籽西瓜就是这样产生的。 无籽西瓜真的不结籽吗?吃过无籽西瓜的人都知道:无籽西瓜的果实里面有大量未发育不带硬壳白色的瘪子,但偶尔也有少量带硬壳的真正的种子。也就是说,无籽西瓜并非绝对无籽!这是为什么呢? 无籽西瓜属同源三倍体植株(3n=33),其性母细胞在减数分裂时,同源的每三个染色体在第一次分裂前期联会时或组成三价体(三个染色体连在一起)或组成二价体(两个染色体连和单价体(一个染色体单独存在)。在后期时,二价体分离正常,单价体一般随机进入细胞两极的一极,而三价体一般是两条进入细胞的一极,另一条则进入细胞的另一极。据观察,对于同源  相似文献   

8.
正真核细胞在细胞分裂时常因染色体分配异常而形成异常的细胞,若此种现象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则会形成异常的配子,此种异常配子与正常配子结合受精后会形成染色体异常的个体,并会产生不同的表现型.就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过程来说,细胞分裂过程中异常细胞形成的原因,如果从染色体的角度来分析(不考虑交叉互换导致的基因重组),原因大致有以下两种:(1)复制后形成的姐妹染色单体分开但移向细胞的同一极,最终进入同一个子细胞;(2)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  相似文献   

9.
三倍体无籽西瓜因其具有含糖量高、口感好、易贮藏等特点而倍受人们的青睐,但其培育过程未必人皆知之。笔者现从遗传学的角度对三倍体无籽西瓜的培育谈一浅见:1原理 采用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如用秋水仙素(一种植物碱)处理二倍体西瓜的种子或幼苗,使其在细胞分裂的中期,阻碍纺锤丝和初生壁的生成,使已经复制的染色体组不能分向两极,并在中间形成次生壁。结果就形成了染色体组加倍的细胞,使普通二倍体西瓜染色体组加倍而得到四倍体西瓜植株。然后与二倍体西瓜植株(作为父本)杂交,从而得到三倍体种子。三倍体的种子发育成的三…  相似文献   

10.
目前,在各种高考、会考、奥赛等复习资料上常会见到这么一类试题:1.下列细胞可由有丝分裂直接产生的是()①极体②极核③植物精子细胞④心肌细胞⑤植物卵细胞A.①②③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③④⑤2.下图为发育着的胚珠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此图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②和③的发育起点相同B.在正常情况下,若①的基因型为aa,②的基因型为Aa,则④的基因型为AAaC.④处细胞中的染色体有2/3来自母体D.②将发育成子叶,①将发育成种皮这些题都涉及到了植物性细胞的来源及受精问题,我们知道,凡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配子形成过程中都要进行减数…  相似文献   

11.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这节课中 ,有关胚、胚乳的形成 ,胚细胞和胚乳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以及基因型的判定等问题是一个难点。在多年的教学中 ,我采取如下方法进行教学 ,学生易于接受 ,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1 深入浅出 ,讲清卵细胞和极核的形成有关被子植物卵细胞和极核的形成过程 ,要求学生一般了解即可。我在复习完花的结构之后 ,边讲述边辅以板画进行教学 :当胚珠发育到一定阶段 ,珠心内便形成一个细胞———胚囊母细胞 ,该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 4个细胞 ,排成一行 ,后来 ,靠近珠孔的 3个细胞消失 ,位于珠心深处的这一个细胞发育成胚囊…  相似文献   

12.
有关被子植物果实各部分染色体数目和基因型的问题,是考试的热点,同学们在解决这一类问题时往往感到棘手.下面对这一知识点进行剖析,供参考.首先应弄清果实种子的形成.被子植物双受精以后,植物花的各部分发生了很大变化,一般是花萼、花冠、雄蕊以及雌蕊的柱头逐渐凋萎,雌蕊的子房发育为果实,子房里的胚珠发育为种子.其发育情况图解如下:其次应弄清楚精子、卵细胞、极核的形成.精子来源于雄蕊花药里的小孢子母细胞,其经减数分裂形成4个小孢子,每个小孢子的核内染色体数已减半,核经一次有丝分裂形成2个核,其中一个称为营养核,一个称为生殖核,…  相似文献   

13.
2007江苏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生物试题第l8题:某些类型的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异可通过对细胞有丝分裂中期或减数分裂时期的观察来识别,a、b、C-.d为A.三倍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体、染色体片段缺失B.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C.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染色体片段缺失D.染色体片段缺失、三体、染色体片段增加、三倍体  相似文献   

14.
高洪图 《生物学教学》2011,36(12):67-68
1三体与三倍体三体,指的是二倍体中的某一对同源染色体因变异而增加了一条,比如人的21号染色体多了一条而成为21三体综合征(先天愚型)。三倍体,是指体细胞含有三个染色体组的个体。可分为天然形成的三倍体(如香蕉)和人工诱变形成的三倍体(如无籽西瓜)。三体和三倍体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有些三体患者生殖器官发育不良,不能生育后代(如特纳氏综合征,45,XO),而有些三体即使能生殖,但产生畸形后代的可能性大大增大,从遗传病预防角度来看,  相似文献   

15.
高中生物教材中 ,有些概念从字面上看差别很小 ,但含义却大不相同 ,以下就三、四章的部分概念例举如下。1 极体和极核来源上 :“极体”在动物卵巢中 ,减数第一次分裂产生次级卵母细胞的同时产生第一极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卵细胞的同时产生第二极体 ;而“极核”在被子植物胚珠中 ,由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得大孢子 ,大孢子经 3次有丝分裂得八个核 ,其中有 1个卵细胞和2个极核。去向上 :动物产生的极体以后都退化消失 ,而植物胚珠的两个极核能与一个精子融合成受精极核 ,将来发育成胚乳。名称的由来 :极体体积小 ,总附于另一细胞的一极 ,…  相似文献   

16.
“单倍体”是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目的个体。也就是说 ,配子和配子未经受精作用直接发育而成的生物体都是单倍体。但是 ,根据单倍体细胞中所含染色体组数目的不同 ,单倍体又可分为 :①一倍单倍体 ,即体细胞内只含有一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②二倍单倍体 ,即体细胞内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生物体。③三倍单倍体 ,即体细胞内含有 3个或 3个以上染色体组的生物体 ,等等单倍体的类型@卢俊荣$山东省东明县第二中学!274509  相似文献   

17.
植物胚胎发育的研究落后于动物胚胎发育研究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卵细胞被珠心和珠被甚至子房壁所包被,这给人们的观察带来了许多困难。例如植物胚胎学中双受精现象的发现就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早在十九世纪末,俄国植物学家阿诺尔提应用石蜡切片法观察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时,首次制得了双受精的片子,但他并不了解除精子与卵细胞结合之外,还有另外一个雄配子与中心细胞的两个极核相结合(三核结合)。当时,他将极核和非常靠近它的一个雄配子,误认为是制片过程中带进的从珠心组织中离散出来的核。若干年后,1898年另一位俄国生物学家纳瓦申发表了被子植物[野百合(Lilium mastagon和贝母(Fritillaria teuella)]双受精的论文,才阐明  相似文献   

18.
<正> 在雌雄交配中,千百万精子蜂涌而上,都力图进入卵子,可是最终只有其中之一和卵子结合。受精之后立即产生一种封锁机制,就像关闭了大门那样,把别的精子拒之门外。再也无法跨入。这个过程,既合理又微妙,令人惊叹。从遗传的角度看,精子与卵子各含有一组染色体,两者结合后就产生了具有二组染色体的新个体。这是正常的情况,每每如此,代代如此,从而维持了遗传的稳定性。如果有两颗精子同时入卵受精,将产生出不正常的三倍体,这对于生物来说,则是不可容忍的灾难,所以大自然坚决制止了这种可能性。生物阻止多精  相似文献   

19.
种皮、果皮、胚和胚乳的遗传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该热点又是学生学习的难点,难就难在学生对果实、种子的结构和来源等知识容易混淆,以及对果皮、种皮种子各部分遗传组成及与上下代遗传关系不易理解。因此高三复习中有必要将植物个体发育知识和遗传知识加以整合。一、果实和种子的形成及染色体数目果实各部分结构中,胚来源受精卵,胚乳来源受精极核,所以均包含双亲遗传物质。而果皮、种皮分别由母本子房壁、珠被发育而来,因此,果皮和种皮的染色体数目、基因型与母本植株细胞相同,而与父本精子无关(详解图甲)。图甲二、分析一对相对性状果实各部…  相似文献   

20.
在遗传和生殖发育内容中,有关胚、胚乳的基因型,学生较难理解和掌握。下面从卵、极核及精子的形成和被子植物双受精的过程加以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