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42年1月至8月,中美英盟军与日军在东南亚的缅甸展开了一场残酷的战争,盟军对日作战以保卫滇缅路为目的,称为滇缅路之战或缅甸防御战。主要探讨中美英盟军失败的原因。  相似文献   

2.
2003-2006年陆续在云南省曲靖市、昆明市发现了侵华日军绘制的云南地形图。这些地图印证了日军滇缅战场的战略设想,进占滇西后,再进攻滇中、滇东北,直至最后一举攻占当时的四川重庆和成都。日军的滇西战略是滇缅印战略的一部分,通过云南进攻重庆是日军滇西战略的延伸。通过云南侵华日军地图,进一步证明了这一战略的存在。  相似文献   

3.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驻印军和远征军为打通中印陆上交通线,解除敌人对我实行的海外封锁,先后在缅北、滇西对日军展开了大反攻。经过将近2年的艰苦卓绝的英勇奋战,消灭了大批日军,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了云南和缅北,我驻印军与远征军,在缅北芒友胜利会师,圆满地完成了预定的战略任务。打通中印陆上交通线与滇缅战场大反攻,几乎同时进行,两者相互配合,相辅相成。这一战役的胜利,不仅彻底扭转了滇缅战场的局面,粉碎了敌人对华的封锁政策,而且有力地支援、配合了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本文就打通中印陆上交通线与缅北、滇西战…  相似文献   

4.
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中国战场是重要战场之一。中国八年的抗日战争中,云南滇西战场是重要战场之一。在全国各战区的重大战役中,在抢修“滇西公路”、“滇缅铁路”中,在支援和参与滇西反攻战歼灭日军的激战中,临沧各族人民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以中国共产党的机关报刊发的新闻报道为对象整理编辑而成的《血捍滇缅路——<新华日报>滇缅战区报道汇编(1939-1945年)》是滇西抗战档案整理的突出成果,是中国共产党政治领导滇西抗战的具有极高可信度的历史证物.发掘历史档案,还原历史真相,充分重视中国共产党有关滇西抗战的新闻报道,这对于塑造中国共产党良好的正面形象具有非常重要的政治意义.  相似文献   

6.
抗日战争时期,滇军第60军、第58军、新3军及以滇军为主力的老3军等部队,驰骋在华东、华中及华北抗日前线打击日军,滇缅战场中滇西军民在敌后战场抗击敌人和在滇西反攻战中的鼎力支持,谱写了一曲曲气壮山河、仰不愧天的民族英雄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诗篇,在中华民族抵抗外来侵略斗争史上谱写了辉煌的篇章,为中国人民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为打破日本的军事封锁,坚持抗战,加快了西南对外交通的建设步伐。滇缅公路和滇缅铁路的修建是其代表。滇缅公路竣工后,滇缅铁路的选线方案仍然存在较大分歧。为此,西南联大组织了以张印堂为首的滇西考察团,于1939年—1940年进行了滇缅交通线沿边的地理考察。考察成果《滇西经济地理》内容丰富,论证严谨,深得学界的好评。  相似文献   

8.
生命     
血色黄昏,硝烟滚滚。日军五十六师长驱直入,已彻底切断滇缅国际通道,进占怒江西岸,在惠通桥沿岸同国军接火,中日双方几十万部队摆开了决战架势。怒江不保,昆明危在旦夕。整个大后方已感触到战争的迫近。  相似文献   

9.
在滇西抗战中,慰安妇是战争中最尴尬和最不幸的人。战争与她们无关,但是她们是战争中凄惨的受害者,在受尽了日军的蹂躏和践踏后,她们大多被惨无人道的日军杀死,少数挣脱魔掌的幸存者却也只能用无尽的岁月去抚慰战争留给她们永远的痛。在日军行将灭亡之际,大部分慰安妇,尤其是中  相似文献   

10.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当战争重点于1944年转向太平洋战场之后,日军节节败退,海路交通全被美军切断。为援救东南亚的"孤军",几近穷途末路的日本人从南北两个方向进攻中国抗战的大后方——云贵川一带。其中,南路日军来势汹汹,从缅甸出发,以昆明为主要进攻目标。然而大规模的战争尚未打响,这路日军却莫名地损兵折将,结果是不战而溃。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在人们记忆中,1942年5月至1944年年底的滇西抗战烽火,再次燃烧起来。我对滇西抗战具体史实及其发展知之不多。抗战时期我在西安读高中,怒江前线战事的一点印象是当时报纸留给我的。上一世纪90年代我阅读了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的《远征印缅抗战,》又为张家德撰写的《保卫滇缅路》写了短序,还读过一本《The Stilwell papers》(纽约出版),增加了—点滇西抗战知识。心中常有亲去追寻这段历史的愿望。对历史工作者来说,实际考察是极为重要的,它能将书本上的知识和亲眼所见的客观情景融合起来,加以对照,让你深化认识,加深…  相似文献   

12.
1942年,中国在保卫缅甸的战役里被日军击败,为了重新打通国际援华物资输送线,中美英被迫重新修筑一条新的国际交通路线。围绕这条路,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三个重要盟国紧密联结在了一起,成功扭转了太平洋战争西南战区的局势,并为战后四大盟国的产生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3.
滇西战场的形成、地位和特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滇西战场是随中缅战区战争形势的发展、交战双方的各自条件和地理环境影响等诸种因素形成和演变的。盟国间的矛盾也是双方长期隔江僵持的原因之一。滇西战场是敌我双方截断和打通我陆上通咽喉、日军确保其侵占缅甸资源要地的战场,反攻后期成为了中缅战区的主要战场,它给予亚太其他战场以重要影响,滇西抗战是国民党战场军民联合反攻获胜的典型战例。该战场作战方式的多样化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14.
中国远征军第十一集团军是我国抗战时期一支功勋卓著的部队。1942年5月中国远征军入缅抗战失利,日军从地面和空中同时向我西南重镇保山发动袭击。危急时刻,第十一集团军受命奔赴前线组织抵抗,并在此后全力承担怒江防线的守卫和滇西大反攻的主要作战任务,前后历时两年零八个月之久,为夺取这场著名反帝爱国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5.
这是一段历史的回顾,亦是作者对故乡往事的追忆。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得手后,旋于1942年2月占领了缅甸,入缅作战的“中国远征军”遭受重创,日军侵入我国怒江以西的滇西地区。面对日军的入侵,滇西军民奋起反击,进行了游击自卫战,继而以重兵、名将进行大规模的反攻战,并取得了全面胜利。从而加速了日本侵略军的灭亡,有力地促进了中华民族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16.
朱昭华 《历史教学》2003,25(12):15-19
1941年6月18日,中英两国政府在重庆换文,最终划定了两国争论多年的滇缅"南段未定界",即为中缅边界的"1941年线".本文认为国民政府之所以做出让步,主要原因在于面对抗日战争的严峻形势,急需英政府的帮助开辟滇缅铁路这条国际交通线,由于在路线选择上,滇缅铁路要经过滇缅"南段未定界",英政府即以"划定一条缅甸政府感到满意的边界线"为条件,迫使国民政府付出了代价.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是抗日战争史上的重要篇章.从总体上看,此次远征可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942年2月至6月,远征军十万之众进入缅甸,损失惨重,最后竟减至四万余人,以失败而告终:第二阶段从1943年春至1945年1月,远征军重整旗鼓,自滇西和印度反攻缅甸,所向披靡,歼灭日军五万余人,取得辉煌战果.本文拟对远征军入缅第一阶段惨遭败绩之原因略作探析,以就教于同好.  相似文献   

18.
日本在侵华战争久拖不决的情况下,贸然发动太平洋战争。以1941年12月7日日本制造珍珠港事件为标志,日军采取突然袭击的方式开战。起初日军掌握了战略主动权,因此在不到半年时间,即占领了整个东南亚和西太平洋的一系列岛屿,建立起一道日本的外围防线,实现了第一阶段的战略日  相似文献   

19.
1942年至1945年以中国远征军为主的中英美盟军同日本侵略军在缅甸及中国滇西战场进行了一场现代战争的角逐和较量,中国军队付出了巨大代价和牺牲,取得了胜利。中缅战场拖住了日本一部分力量,减轻了日军对英美的压力,打破了日本和纳粹德国会师中东的企图,也支持了中国国内战场,为世界反法四斯战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军民在战争中表现出来的不怕牺牲,百折不挠的精神,必将成为中国人民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寓。  相似文献   

20.
1942年6月,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缅甸沦陷。远征军一部撤退回国;一部退入印度、改称驻印军。中国唯一的一条国际运输线——滇缅公路被日军切断。1943年3月,中国驻印军和滇西远征军反攻缅甸,至1945年1月,给缅北日军以毁灭性打击,并打通中缅印公路。反攻缅甸中的一次最重要、最惨烈的战役——密支那战役,就发生在这个时期。密支那战役是盟军与日军在世界最复杂的地形、最恶劣气候之一的缅北进行的一次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