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建立“平均分”概念(片段)师:课前,我在每张桌子上放了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许多纸片,请同桌两人将这些纸片分一分。学生同桌合作分纸片。师:哪位同学愿意告诉大家,你们俩是怎样分信封里的纸片的?生1:我们两人把所有纸片平均分了,每人一张长方形纸片,二张圆形纸片,一张正方形纸片。剩下一张正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人又得到一张三角形纸片。生2:我们两人每人两张正方形纸片,一张三角形纸片,一张圆形纸片。剩下的一张长方形纸片我让给了同桌。  相似文献   

2.
阮祥珍 《江苏教育》2006,(2B):35-35
片断一:建立“平均分”概念 师:课前。我在每张桌子上放着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许多纸片。请同桌两人将这些纸片分一分。  相似文献   

3.
案例一:师先拿出6个苹果,问:把这6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3个。师:要是把2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1个。师:那要是只有一个苹果(出示一个苹果)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几个?生:每人得半个。师:“半个”还能用以前学过的整数表示吗?生:不能,用分数12表示。师:这节课我们就学习分数,根据刚才分苹果的经验,你能表示出自己喜欢的12吗?(学生拿出一张正方形纸折一折再涂色。)……案例二: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学习新的知识。老师已经给每对同桌准备好了一些学具(每张课桌上放着一个塑料袋,袋里装着彩色纸。有的袋里装着4…  相似文献   

4.
孔玲 《山东教育》2008,(1):91-92
师:同学们,你们每人都准备了许多面积是1平方厘米的正方形硬纸片,同桌二人用这些小正方形纸片任意摆一个长方形,数一数长方形的面积、长、宽各是多少?并记录下来。还要思考这样一个问题:你摆的这个长方形的面积、长、宽之间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5.
师:一年级的时候,我们已经认识了各种各样的平面图形.还记得吗?生:记得。有长方形和正方形。生:还有圆、平行四边形和五边形。师:老师这儿就带来了这些平面图形,不过,它们都藏在这个信封里.你能从中把圆给摸出来吗?(学生甲上台操作,并成功地从中摸出圆,学生乙同样成功完成)师:(从信封里拿出三角形)奇怪.他们摸出的为什么不是这个图形?生:因为这是三角形,三角形有角。而圆没有角!师:(继续从信封里拿出五边形)那么,会不会摸出这个图形呢?  相似文献   

6.
片段一: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师:同学们学过了分数的初步知识,对分数有了初步的了解。大家想一想,把一张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到多少。 生:每人分到这张饼的1/2。 师:请同学们拿出自己的格尺,找出一分米的长度,用  相似文献   

7.
<正>在一次同课异构的数学研讨活动中,有两位教师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第五册"认识分数"一课,两位教师的创意设计、机智调控给听课教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下面,撷取两位教师教学中的精彩片断,与大家共赏。教学片断一:在"动"中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师:同学们,刚才你们用平均分的方法帮助猴妈妈解决了问题,现在你们能将信封中的学具(4个长方形、2个正方形与1个圆)和同桌平均分一分吗?(学生兴高采烈地分学  相似文献   

8.
一、诱发期待,因需而学 师:我带来一个信封,这信封里装着什么图形呢?请喊出它们的名字. (拿出一个又一个三角形,分别贴在黑板上.全班学生齐声喊出:三角形、三角形……) 师:我这信封里还有好多呢,但如果三角形、三角形同样的名字喊下去,烦不烦? 生:烦! 师:怎么办? 生:给它取名字. 师:为什么要取名字?  相似文献   

9.
教“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教师重点要设计好学生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在操作中发现。需要准备的教具和学具有:学生每人一张正方形纸片、三角形图片及红、黄、绿三色的三角形纸片;有关的教学灯片。教学过程可以设计为:复习与导入→操作与发现→巩固与升华→总结与启迪。  相似文献   

10.
一、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引入分数1.根据生活情境,提出数学问题。师(出示学生在公园过生日的场景图):他们在干什么?看到这样的场景图,你能想到什么数学问题?生1:把4个苹果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得到几个苹果呢?生2:把2瓶矿泉水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瓶?师:一块蛋糕也能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吗?怎么分?同桌的两个小朋友合作尝试分蛋糕。【设计意图:以学生熟悉的过生日的场景引入新课,调动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情境中有关“数”的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旨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2.动手操作,引入分数。师:同…  相似文献   

11.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许多礼物,你们喜欢吗?只是老师没来得及分好,请你和同桌商量商量怎样分一分好吗?2.学生同桌讨论后动手分。3.汇报交流:你们分得什么?怎么分的?生:把8块糖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了4块;(师板书:4)把6块糖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了3块,(师板书:3)4.提问:把一个苹果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分得了一半,一半怎么表示呢?还能用你知道的数来表示吗?(生:不能)那你们有没有好办法啊?(学生说自己的想法,可能有:12、0.5、画图等等)5.小结:小朋友们都用自己的方法表示了苹果的一半,说明小朋友们都很…  相似文献   

12.
数学擂台     
《数学小灵通》2014,(3):F0003-F0003
1.用一张斜边长为29的红色直角三角形纸片,一张斜边长为49的蓝色直角三角形纸片,一张黄色的正方形纸片,如下图所示这样拼成一个直角三角形。问:红、蓝两张三角形纸片的面积之和是多少?  相似文献   

13.
片断一:情境创设,引入分数师:同学们,喜欢野营吗?生:喜欢。师(:投影出示课本上两个小朋友正在进行野营时的情境)现在两个小朋友在野营,他们将要干什么呢?生:有四个苹果,两瓶矿泉水,一个蛋糕,他们两人将要分东西。生:一个小朋友分得两个苹果和一瓶矿泉水。师:他们的分法是我们以前所学的什么呢?生:平均分。师:对,这两个小朋友采用了我们以前所学的平均分。分完了没有?生:没有,还有一个蛋糕,他们两人平均分,每人得半个。师:再请一个同学说一说。生:就是两个小朋友把这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人得一份,也就是每人分得半个蛋糕。师:同学们所说的,…  相似文献   

14.
郑晓洁 《成才之路》2012,(15):24-24
一、创设“问题”型情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来引领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互动交流的气氛中学习。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教师:课前,我在每张桌子上放了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许多纸片,请同桌互相将这些纸片分一分。(同桌合作分纸片)  相似文献   

15.
一天的晚饭后,小红的妈妈想考考小红的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她准备了一些三角形纸片,然后拿出其中的一张对小红说:"你能用剪刀剪三刀,把这张三角形的纸片分成面积相等的四部分吗?"小红看了看三角形纸片,说:"让我试试吧。"她想了片刻后,在三角形纸片的一边上画出了三个点,把这条边平均分成了四份,然后她分别把这三个点和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用虚线连接起来(如图1),再沿着这三条虚线剪三刀,把三角形纸片平均分成了四份。  相似文献   

16.
宽容与发现     
[教学片段描述]在学习几分之一和几分之几的课上,在看图简单认识了什么是几分之一后,教师发给学生每人一张同样大小的正方形纸,要求学生折出这张纸的12,并涂上颜色。学生们开始动手折纸片涂色,并把自己涂好颜色的纸片贴在黑板上。正当教师准备开始讲解时,有一位学生举手了,他指着同桌说:“老师,他没有交。”这个学生无奈地把纸片从桌肚里拿出来放到了桌面上。教师拿起这张纸片看了看,对着他说:“你能把它贴到黑板上去吗?”“老师,我折错了。”这位学生轻轻地、边说边走到黑板上把纸片也贴了上去。这时,教室里哄堂大笑,并传来了“这是14,不是…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会分东西吗?老师这里有一些东西请同学们帮着分一分。(教师出示月饼模型。) (1)把4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2)把2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师:想一想,刚才我们是怎样分的?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3)如果把一个月饼平均分给两个小朋友,每人分得几个? 生:半个。 师:分得的结果是2和1时,都可以用整数来表示,“半个”还能用整数来表示吗?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数——分数。 [评析:从学生熟悉的生活中采撷实例,在分的过程中,使学生…  相似文献   

18.
巧求面积     
[题目]如下图,在一张大正方形纸片上,覆盖着A、B两张较小的正方形纸片,A和B面积相等,已知A与B重叠部分的小正方形面积为5平方厘米,且两个空白部分的面积之和是40平方厘米。求大正方形纸片的面积。  相似文献   

19.
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最小公倍数”。教学过程:一、操作入手,引出概念师:课前,老师发给大家的信封里有一些长方形纸片。这些长方形有的长10厘米、宽4厘米,有的长5厘米、宽3厘米,有的长8厘米、宽2厘米。下面,请大家从中选择一些来拼成一个最小的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边长会是多少呢?  相似文献   

20.
“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理解三角形的意义和特征,了解三角形的特性,会识别三类三角形;认识三角形的高和底;初步会作三角形内指定底边上的高。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学生需准备木条正方形和三角形各一块,三类三角形6块,正方形纸片一张。主要教学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