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6年8月22日到30日,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在西班牙马德里召开。在大会开幕式上,评委宣布了本届的四名菲尔兹奖获奖者,其中最年轻的是刚满31周岁的华裔数学家陶哲轩(Tao,Terence)。陶哲轩是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在1982年首先荣获这个奖。“菲尔兹奖”过去被誉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这个说法有些夸大,因为它是奖给40岁以下的年轻人的,后来的国际数学大奖,阿贝尔奖(从2003年起颁发)和沃尔夫奖(从1978年起颁发)更配得上这个称号,它们不受年龄的限制。当然,数学主要是年轻人的事业,能获得这个奖很不容易,尽管有些数学家对这位…  相似文献   

2.
张喆 《今日科苑》2014,(8):33-34
8月13日,37岁的伊朗女性玛利亚姆·米尔扎哈尼(Maryam·Mirzakhani)在首尔,从韩国女总统朴槿惠手中接过菲尔兹奖章。她成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伊朗人。菲尔兹奖始创于1936年,每4年颁奖一次,其要求为年龄未满40岁并有着杰出的数学成就,此前的56位获奖者均为男性。8月12日,国际数学联盟(IMU)首尔年会上确定,米尔扎哈尼与另外3位男数学家同时获得了本届菲尔兹奖。  相似文献   

3.
<正>8月13日,37岁的伊朗女性玛利亚姆·米尔扎哈尼(Maryam·Mirzakhani)在首尔,从韩国女总统朴槿惠手中接过菲尔兹奖章。她成为"数学界的诺贝尔奖"历史上首位获此殊荣的女性,也是首位获得该奖的伊朗人。菲尔兹奖始创于1936年,每4年颁奖一次,其要求为年龄未满40岁并有着杰出的数学成就,此前的56位获奖者均为男性。8月12日,国际数学联盟(IMU)首尔年会上确定,米尔扎哈尼与另外3位男数学家同时获得了本届菲尔兹奖。米尔扎哈尼现在供职的美国斯坦福大学官网上  相似文献   

4.
20世纪可以说是诺贝尔奖的世纪;2001年举世庆祝诺贝尔奖颁发100年。诺贝尔奖如此显赫以至成为公认国际科学成就的标志,遗憾的是数学与诺贝尔奖无缘,有成就的数学家只好满足于取得菲尔兹奖或者沃尔夫奖。现在好了,诺贝尔的祖国瑞典以克拉福德的名义设置大奖,以奖励不在诺贝尔科学奖范围之内的重要科学领域的成就,其中包括数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态学等。这是一个十分显赫的奖励:一是它也是由瑞典皇家科学院主  相似文献   

5.
第22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于1994年8月3日至11日在瑞士苏黎世召开,在开幕式上颁发国际数学界最重要的菲尔兹奖。这次获奖者是4位不满40岁的数学家,他们是比利时出生的布尔干、法国数学家里昂斯、法国数学家约考兹和俄国数学家齐尔曼诺夫。布尔  相似文献   

6.
他拒绝了菲尔兹奖 2006年8月,当陶哲轩与其他两位菲尔兹奖获得者在西班牙首都马德里接受全世界数学家的敬意之时,另一位菲尔兹奖获得者,世界七大数学猜想之一的“庞加莱猜想”的攻克者,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的身影却从始至终都没有出现。这也是菲尔兹奖历史上第一次有获奖者拒绝领奖。这倒不是因为佩雷尔曼与国际数学家大会有什么矛盾,而是因为这位老兄根本就是个“怪人”。  相似文献   

7.
佚名 《今日科苑》2014,(8):35-37
<正>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诺贝尔奖中,只设有物理、化学、生物或医学、文学、和平事业五个类别(1968年又增设了经济学奖),而没有数学这个科学之"王"的份额,使得数学这个重要学科失去了在世界上评价其重大成就和表彰其卓越人物的机会。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世界上先后树起了两个国际性的数学大奖:一个是国际数学家联合会主持评定的。在四年召开一次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颁发的菲尔兹奖;另一个是由沃尔夫基金会设立的一年一度的沃尔夫数学奖。这两个数学大奖的权威性、国际性,以及所享有的荣誉都不亚于诺贝尔奖,因此  相似文献   

8.
20世纪最后一次菲尔兹奖于1998年8月在柏林召开的数学家大会上颁发。从1936年首次颁发菲尔兹奖算起,本世纪共有42位获奖者,他们大都是当代数学界的领袖人物。 与已往的获奖者一样,本届获奖者都是解决数学重大问题的能手,每位都能证明好几个重大猜想,他们都为此创造出独特的有力工具。本届获奖者尤其突出的是,他们都不限于某一个狭窄领域,有的从根  相似文献   

9.
《中国青年科技》2006,(10):58-59
在第25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一共有四人,俄罗斯天才数学家格里高利·佩雷尔曼(Grigory Perelman)则放弃了这个最高奖项。除了陶哲轩,获得菲尔兹奖的其他三人分别是安德烈·欧克恩科夫(Andrei Okounkov),格里高利·佩雷尔曼(Grigori Perelman)和温德林·沃纳(Wendelin Werner)。美国康奈尔大学的数学家荣获奈望林纳奖,90岁的日本数学家荣获首届高斯奖。  相似文献   

10.
今年5月,以色列总统把沃尔夫数学奖颁发给美国数学家斯梅尔和以色列数学家费尔斯坦伯格。这样,斯梅尔成为同时荣获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的第10位数学家。作为一位大数学家,斯梅尔的研究领域已不限于1966年获奖时的微分拓扑学和动力系统理论,他在许多领域继续做出突破,特别是数理经济学和计算理论。  相似文献   

11.
胡复 《百科知识》2007,(8X):28-29
今年5月,以色列总统把沃尔夫数学奖颁发给美国数学家斯梅尔和以色列数学家费尔斯坦伯格。这样,斯梅尔成为同时荣获菲尔兹奖和沃尔夫奖的第10位数学家。作为一位大数学家,斯梅尔的研究领域已不限于1966年获奖时的微分拓扑学和动力系统理论,他在许多领域继续做出突破,特别是数理经济学和计算理论。  相似文献   

12.
从神童到"数学莫扎特" 2006年8月28日,在西班牙首都马德罩举行的国际数学家大会开幕式上,国际数学联盟主席约翰·鲍尔宣布: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澳大利亚籍华裔数学家陶哲轩与另外三位数学家一同获得了世界数学界最高奖--菲尔兹奖.当时刚满31岁的陶哲轩也成为了继1982年丘成桐之后第二位获得这一奖项的华裔数学家.  相似文献   

13.
动态一览     
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举行江泽民出席开幕式并颁发菲尔兹奖第24届国际数学家大会8月20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国家主席江泽民出席开幕式,并应国际数学联盟主席帕利斯的邀请,为本届菲尔兹奖获得者颁奖。洛朗·拉佛阁和弗拉基米尔·沃沃斯基两位数学家荣获菲尔兹奖。迈度·苏丹荣获内万林纳奖。来自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0多名外国数学家和1000多名中国数学家出席了这个四年一度的国际盛会。李岚清在代表中国政府致辞时说,在过去一个世纪里,科学技术经历了前人无法想象的巨大发展。社会的进步依赖于科学的创新,而数学对…  相似文献   

14.
对于诺贝尔不设数学奖,人们曾作过种种有趣的猜测。后来,相继有人专为数学学科设立了几个奖项,以弥补诺贝尔奖的不足。这些奖项的设立,对推动数学的发展、表彰40岁以下的青年数学家所作的贡献,起了积极的作用。然而,这些奖项与诺贝尔奖尚有差距:一.不是每年评选;二、奖金数额相差太大。2001年8月,挪威王国政府宣布,在阿贝尔诞生200周年之际,设立面向国际的“阿贝尔数学奖”。自2002年起,每年评选一次,每奖50万美元,基本上可以与诺贝尔奖相匹配。首奖订于2003年颁发。这个奖项的设立,旨在“改变数学的面貌”,促进这门学科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菲尔兹奖以已故加拿大数学家约翰·查尔斯·菲尔兹命名,每四年颁奖一次,得奖者需在该年元旦前未满四十岁。奖品包括一枚金质奖章和1500美元的奖金。  相似文献   

16.
丘成桐是著名的华裔美籍数学大师、1983年数学界的诺贝尔奖——菲尔兹奖的获得者,获奖时年仅34岁。丘成桐原籍中国广东,后来迁居香港,1966年进入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系。1971年获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博士学位,1987年获美国哈佛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曾任美国斯坦福大学、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圣地亚哥加州大学、哈佛大学数学教授。1994年6月当选为首批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丘成桐的第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是解决了微分几何的著名难题卡拉比猜想,并解决了高维闵考夫斯基问题,证明了塞凡利猜想等,由此成为第一位荣获菲尔兹奖的华裔人士。本文是丘成桐先生2005年7月4日在“浙江人文大讲堂”的讲演,原文较长,本刊节选了其中一部分。  相似文献   

17.
友衡 《知识窗》2006,(11):20-21
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菲尔茨奖2006年8月22日在西班牙揭晓,荣获这一殊荣的是俄罗斯数学家佩雷尔曼和另外三位数学家,但令许多人不解的是,佩雷尔曼不仅没有出席菲尔茨奖颁奖仪式,而且拒绝接受此奖。  相似文献   

18.
北欧的两个国家——瑞典和挪威,人口加起来不到1300万,也就是中国人口的百分之一,国内生产总值当然也和中国差远了。可是,它们颁发的国际大奖却名气很大,奖金也不少。瑞典颁发的诺贝尔奖有一个多世纪了,每项奖金超过100万美元,不过常常要两三位科学家来分。挪威文理科学院颁发的阿贝尔奖2003年开始颁发,知道的人不多,因为这是国际数学大奖,2006年的奖金为600万挪威克朗,约合92万美元,由一位数学家独得。这位今年荣获阿贝尔奖的数学家是瑞典人,叫卡勒松。在他之前,一位法国数学家,一位英国数学家,两位美国数学家得过前三届阿贝尔奖,当然,不仅…  相似文献   

19.
丘成桐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香港中文大学22日宣布,该校博文讲座教授、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丘成桐荣获200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他将前往北京出席24日举行的颁奖仪式,并在仪式上以“数学与科技”为题发表演讲。丘成桐是享誉世界的数学家,也是唯一的华人菲尔兹数学奖得主。除了在数学科学研究上取得的卓越成就外,他同时还为推广香港和内地的数学与科学教育作出诸多贡献。丘成桐在担任香港中文大学数学科学研究所所长后,一直积极促进跨学科的数学研究。他还在北京大学创立了数学研究所,以鼓励更多学子…  相似文献   

20.
中国科技能不能够脱胎换骨,这五到十年很关键这是科技界要面对的一个新命题:中国的科技已经起飞了,但能否飞起来,关键就在最近10年。面对记者,62岁的丘成桐言辞恳切:"机遇就在这10年,如何把中国的高科技搞上去,迫切值得深思。"但他对中国科研的现状也不乏忧虑。这位华人数学家中唯一获得过菲尔兹奖(素有数学诺贝尔奖之称)的著名学者,经常直言不讳地批评国内科研界的问题。他认为是爱之愈深,责之愈切,"我的批评都是为了让中国科研,希望无论是环境还是制度都能变得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