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五四新文学运动历来被人们解读成新文学"自由"与"解放"的时代象征,然而仅就小说创作的艺术想象力而言,其实它不是走向了"自由"或"解放",而是走向"规范"与"束缚"。中国传统小说那种超越现实生活真实、超越科学逻辑思维的自由想象力受到了全面排弃,而被新文学作家所极力推崇的西方现代文学,其非理性的艺术想象也在中国失去了被理解和被接受的合理土壤。小说创作的艺术想象力被严格束缚在现实逻辑、科学常识和社会意识之下,最终又影响到了五四新小说对于生活本质的深度把握和对艺术审美的执著追求。  相似文献   

2.
玄幻、穿越和盗墓等网络小说新类型最令人瞩目的特征是时空的想象,而这种想象既是基于现代科技发展所带来的观念革新,也与传统神魔小说有着思维"原型"上的关联,还体现了写手们摆脱现实束缚的渴望。这种写作刺激着新世纪文学想象力的再生与发展。同时,这种想象背后所潜藏的对于现实的映射、传统与现代的文化冲突等也是引人深思的,但背对现实是这些类型化小说亟待突破的瓶颈。  相似文献   

3.
20世纪中国小说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文章旨在将新写实小说和五四以来(1917—1949)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小说作一番比较,由此展开对新写实小说局限的反思。五四以来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小说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现实批判精神的高扬,二是浓郁的悲剧意识;而新写实小说却有着与此完全不同的特点:一是现实批判精神的丧失,二是悲剧意识的缺乏。显然,相对五四以来新文学中的现实主义小说,新写实小说呈现出思想和艺术的双重倒退。  相似文献   

4.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五四”小说所呈现的科学理性精神、思想方法以及创作观念与西方近代科学有着密切的关联,科学不仅改变了“五四”小说的外部形态,也使得传统的实用文学观披上“科学”的外衣,重新走上了现代小说创作的历史舞台。以往学者往往把实用的文学观摆在客观写实的对立面。事实上,客观写实所蕴含的科学精神本身就含有功用的目的。科学研究精神实际上就是要求作家注重对现实人生问题的“观察”、“分析”和“研究”,使得小说与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主义与儒家注重现世的功用文学观融合为一。  相似文献   

5.
“民主”与“科学”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两大旗帜。“五四”小说所呈现的科学理性精神、思想方法以及创作观念与西方近代科学有着密切的关联,科学不仅改变了“五四”小说的外部形态,也使得传统的实用文学观披上“科学”的外衣,重新走上了现代小说创作的历史舞台。以往学者往往把实用的文学观摆在客观写实的对立面。事实上,客观写实所蕴含的科学精神本身就含有功用的目的。科学研究精神实际上就是要求作家注重对现实人生问题的“观察”、“分析”和“研究”,使得小说与当下社会存在的问题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科学主义与儒家注重现世的功用文学观融合为一。  相似文献   

6.
文学叙事要使平庸的现实产生想象性和奇妙感,文学叙事中的现实与实际现实的不同,正是文学用想象来区别平庸现实与奇妙现实的地方。在市场化年代,我们用对个人生活的欲望想象来构筑文学平庸,用想象来表现并加强的常常是现实性叙事,想象正在演变为对利益、实用和享乐的渴望。中国市场化年代的文学想象力和奇妙性的匮乏有四方面主要原因:1.缺乏对历史与个人、市场化与人性追求的融合意识;2.不是文学该失去想象性,而是现实的人失去了想象力;3.想象力在我们的文学传统中受到一定限制,这种限制在市场化过程中被强化;4.利益欲望破坏了人们在现实中的浪漫感,萎缩的浪漫主义使人们失去对想象力和奇妙性的感受与追求。  相似文献   

7.
民初小说不等于南社小说,但是在民初小说家中,南社拥有半壁江山。南社成员的小说创作在小说内容上突破了封建礼教的束缚,宣扬改良礼教,在情与理之间徘徊;在小说形式上引进西方小说的日记体、书信体等心理描写的艺术手法,显示了中国小说由外部描写向表现内心世界的转变。从而为五四新文学的问世作了铺垫。  相似文献   

8.
西学东渐与晚清科学小说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近代科学大规模东传过程中,西方科学小说也被翻译过来,并带动了国内科学小说的创作。而近代传入的西方科学成为晚清科学小说家进行翻译与创作的科学知识资源库。反过来,晚清科学小说翻译与创作又成为传播近代西方科学知识、科学思想的一个新途径。作为一种反映社会现实的文学体裁,晚清科学小说记载了近代中冒学习西方科学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晚清以前 ,小说的批评理论受封建美学观的束缚 ,显得呆板和单薄。晚清以后 ,随着西方美学理论的传入 ,我国近代的小说理论家获得了丰富而先进的借以评论小说的批评理论 ,他们把西方那些哲学的、伦理的或科学的理论运用到小说批评中 ,开辟了我国近代小说理论批评的新层次。  相似文献   

10.
中学生作文中常见的两大毛病就是“放不开”和“收不拢”。“放不开”就是思想被束缚,不敢并且不能大胆展开想象和联想,文章内容空洞,想象力枯竭,缺乏个性。“收不拢”就是思绪信马由缰,缺乏明确的中心,材料随意铺排罗列,杂乱无章。  相似文献   

11.
五四时期,胡适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了严厉的批判,主张背叛传统文化,改造中国传统与现实。他的这一思想,具有强烈的反封建色彩,但却缺乏深刻性,因而是不科学的。  相似文献   

12.
戊戌维新以后,中国的自然科学活动蓬勃兴起,并对五四新文化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五四时期自然科学工作者的科学活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必然组成部分,与当时人文学者的科学启蒙具有同等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女作家张爱玲以个性极强的女性意识,对“五四”以来的新的文化理想进行了强烈的反驳,从生存困境中的无语反抗与物质追求、文化困境中的艰难突围与无奈选择、人生抉择中的现实困守与传统禁锢三个方面,立足民族的、文化的、历史的角度,深刻地揭示了40年代中国普通女性在受到男权主义强制的社会环境中,迷茫而无奈、卑琐而自嘲的世俗人生的生存状态。张爱玲小说创作在“五四”文学,特别是20世纪女性文学中具有独特的价值立场和执着的思想追求。  相似文献   

14.
鲁迅留日时期强调文学的功能在于"涵养人之神思",激发"心声",促进个体精神振拔,实现立人兴国,并探讨了中华民族现代转型中所谓"枝叶"和"本根"问题。五四时期将探求心声的文学想象汇入"五四"文学革命和思想革命。早期探求"心声"的文学观成为鲁迅与五四相遇的契机,促进20世纪中国现代文学的发生,并为五四提供了文学的精神视点和现代性反思。  相似文献   

15.
本文关注五四以后出现的一批"娜拉型"话剧."出走"在"形式的意识形态"层面的意义,是本文解读的重点."田亚梅"们的"出走",是作为女性解放运动"引路人"的男性知识分子们的现代想像与性别焦虑.  相似文献   

16.
要充分利用"五·四"运动这一宝贵历史财富教育青年、激励青年,把个人的理想追求同国家民族的命运结合起来,肩负起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历史使命,增强创新追求,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17.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贯穿于五四运动的全过程。在纪念五四运动的时候,我们也要从五四运动中寻找历史经验,探讨青年与时代的关系,研究今天的青年应该如何继承五四运动的光荣传统,抓住历史契机,促进历史进步,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