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命运相同,呼吸与共,作家是“他们中间的一个”粉碎“四人帮”四年来,小说创作题材突破了重重禁区,广大读者满怀喜悦争读各类题材的作品。但是,当某种题材的创作吸引了作家和读者的时候,而另外某些题材却又被忽视了。这“就象市场上的行情变化一样,前一段‘伤痕文学’涨价,农村题材跌价,卖土货的少了”。同其它题材的作品比较起来,农村题材的短篇小说的确显得数量少、质量差,与广大读者、尤其是农村读者的要求很不适应。  相似文献   

2.
一九七六年十月粉碎“四人帮”后,文学创作经短暂复苏,以火山喷发之势席卷全国。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是,当时的小说创作很快形成了一股“爱情热”。这是对“四人帮”假道学伪禁欲的惩罚。另外也因为“爱情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人人关心的,最易披露精神世界的部分。爱情也是一面镜子,能够真实而微妙地反射出社会的、政治的、感情的、命运的色彩”。(《中篇小说的兴起》《小说创作谈》人民文学出版社80年版第47页)所以许多小说都以此为题材。对外交往的扩大也促进了这类题材的创作。  相似文献   

3.
乡村小说因特定的历史语境而产生,并伴随着新的历史语境而发展。“五四”乡土小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分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重要的文学现象。较之“五四”乡土小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在创作主体、创作思想、文本色调等方面均发生了嬗变。这些嬗变反映了特定社会背景下人们的社会心理、审美感受的变化。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山西的小说创作又有了新的发展。他们继承和发扬“山药蛋派”文学现实主义的传统,不断借鉴外来文学的先进经验,不断进行新的艺术探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它标志着山西的小说创作,已经从“山药蛋派”的时代进入、上升到了一个崭新的时代。这个时代的许多作家和作品尽管还不够成熟,还处于探索发展之中,但它确实是一个人才辈出,题材多样,各具个性特征的空前繁荣的时代。  相似文献   

5.
“要喊出自己的声音”,是山西中年作家焦祖尧同志的一篇文章的标题,也是他整个创作生活的经验总结。焦祖尧同志从五十年代步入文坛以来,三十余年潜心于多种题材的创作,多种样式的探索,是一个勇于艺术创新的“跋涉者”。特别是对工业题材小说的创作,对煤矿生活的深入采掘,表  相似文献   

6.
浅析苏童新历史主义小说“性恶论”的历史叙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童的新历史主义小说包含了三大系列,通过对他的农村及城市题材新历史主义小说的分析,可以看出他的历史叙事符合一个结构主义的历史观,这种历史观是他“性恶论”的历史叙事的依据,形成了苏童小说中历史叙事的一个根本结构。这种性恶论的历史叙事既给他带来了创作上的突破,同时也导致他的创作走向了困境。  相似文献   

7.
一、文学创作从“题材的突破”到“文体的觉醒” 新时期小说发展初期之所以引起文坛的关注,其天键就是小说题材的突破和众多文学形象的出现。这时,小说的发展似乎进入了一个误区:只有将社会当下性诉求写入小说,作曲才‘能被关注,才能取得成功。但是许多小说家并不仅仅满足于题材上的突破,他们在关注“写什么”的同时,也在探索“如何写、怎样写”,怎样向文体的变革进军。较早的探索者是作家王蒙。  相似文献   

8.
别无选择:诠释“昆德拉式的幽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米兰·昆德拉是近年来以小说创作蜚声世界文坛的一位捷克作家。昆德拉的小说创作在很大程度上突破了传统小说观念体系的苑囿。对捷克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生存境况的深切关注、对一系列深奥现象学命题的冷峻思辨与作家对轻灵、幽默笔调的选用之间构成的反差成了文学研究界的一个新课题。本文从界定昆德拉小说的题材与主题入手,全面考察了“昆德拉式的幽默”在作家各部小说中的具体体现,试图通过归纳得出这一结论,即:选用幽默、轻灵的笔调作为哲理小说的外壳,是昆德拉基于自己独特的小说创作观念的一种艺术抉择。  相似文献   

9.
贾平凹有自己“心目中的小说”,“说话”、“精神”、“实与虚”、“中与西”等四个层面体现了贾平凹的小说创作思想和创作实践的一贯追求。为了努力实践自己心目中的小说理想,贾平凹在小说创作理论领域和创作实践领域锐意探索,在追求和实践的矛盾中小说创作理论不断丰富不断完善,小说创作也不断推进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10.
中国小说现代转型的历史性出场——“问题小说”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问题小说创作热,作为新文学运动早期的一个突出的文学现象,不应该从“文体”和“题材”的角度来理解,而应该看问题小说在处理“问题”与“小说”的关系上,在哪些方面超越了中国传统小说和近代小说。问题小说展示一种新的小说观,并初步确立了一种新的提问法则和提问的自主性,对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搜神记》是魏晋神怪小说翘楚之作,干宝以其“游心寓目”的小说观和“遂混虚实”的叙事技巧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神怪题材小说诞生以来约定俗成的“搜奇辑逸”之创作理念。作品在创作动机、题材的选择与处理、神怪形象的定位与操作等方面呈现出的明显世情化倾向,意味着神怪题材世情化的萌芽,对后世传奇、小说及戏曲创作影响颇深,凸显其独特的嬗变轨迹。  相似文献   

12.
莫言的写作不断在探索和实践,也不断在颠覆和消解。人的“异化”、丑陋和恐怖是他的小说创作的突出特点。从“乡土化”到对丑陋和恐怖的展览标志着莫言小说创作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叶紫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放在30年代特定的政治与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认为他的小说在题材领域、人物形象和创作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因而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抒发了时代情绪,“写出了中国农民在血泪中凝定的灵魂”,闪耀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血染的丰彩,为左翼革命文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哈代小说封笔之作《无名的裘德》中的“时光老人”,是英国农村变革过程中裂变出来的一个新人形象,在英国文学史上具有开拓意义。然而,在表现这一形象时,暴露了作者小说创作上的局限性。准确认识和定位如“时光老人”这样的新人与新的价值观念,寻找恰当的文学形式以表现他们,从而延展自己的题材库,这对哈代继续小说创作构成了严峻的挑战。这是哈代小说创作在《无名的裘德》后难以为继中不应该被忽视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四人帮”在他们把持的文艺阵地上叫卖得最起劲的一种产品,是所谓“三突出的创作原则”。据吹嘘说,这是江青们对文艺事业的“伟大贡献”。依了它,就能绘出壮丽画卷,写成万古长青的不朽之作;不依呢,那就是复活“离经叛道”的反动谬论,就犯下了“突破框框”的大罪,该挨姚文元式“金棍子”的痛打。现在,“四人帮”被押上历史的审判台,彻底批判“三突出的创作原则”的反动实质,也成了一个刻不容缓的战斗任务。所谓“三突出的创作原则”,究竟是什么货色呢?毛主席指出:“在现在世界上,一切文  相似文献   

16.
蒋子龙对新时期工业文学有突出贡献 ,他在新时期工业文学的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艺术追求方面均有新突破 ,对于振兴我国当前工业小说创作 ,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本将叶紫的农村题材小说创作,放在30年代特定的政治与社会背景下进行分析,认为他的小说在题材领域、人物形象和创作手法等方面,都表现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追求,因而充分体现了时代精神,抒发了时代情绪,“写出了中国农民在血泪中凝定的灵魂”,闪耀着无产阶段革命学血染的丰彩,为左翠革命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平视”创作思维是建构复调世界的关键,也是解读复调小说的钥匙。“对话”、“未完成性”等理论伴随着巴赫金复调小说理论的产生而被研究者们所熟知,但是“对话”、“未完成性”只说明了复调小说的艺术特征和创作特色,而这些艺术特征何以成为可能,则要追溯到复调小说的创作思维。正是由于作者创作思维由“俯视”主人公转换为“平视”主人公,陀氏的小说创作才会突破传统的独白体小说,具有了诸多复调特征。本文试图以陀思妥耶夫斯基《罪与罚》为例,从复调小说的艺术特征入手,阐明“平视”创作思维在复调小说创作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蒋子龙对新时期工业学有突出贡献,他在新时期工业学的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艺术追求方面均有新突破,对于振兴我国当前工业小说创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旨在揭示蒋子龙对新时期工业学的突出贡献,比较客观深入地论述了作在新时期工业学的题材选择、人物塑造、艺术追求方面的新突破,对于振兴我国当前工业小说创作,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