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中历史教材中蕴藏着丰富的感恩教育因素,是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教师应结合实际,开展多种多样的感恩教育活动,教育学生养成感恩祖国、感恩自然、感恩社会的思想感情.  相似文献   

2.
目前,高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政策体系已较为完善,贫困家庭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基本上都有了保障.为了解贫困生受助后是否心怀感恩之心,感恩教育是否顺利开展并卓有成效,笔者对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进行了调查.研究表明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总体感恩水平较好,感恩缺失的学生只占一小部分.高校应利用好一、二课堂,系统地实施感恩教育,培养品德高尚的新一代青年.  相似文献   

3.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许多学生在家中犹如"小皇帝""小公主",他们大多自我意识比较强,而感恩意识却很淡薄.一个不懂感恩、不会感恩、不屑感恩的人,面对的将是一片情感荒漠.让学生认知感恩、学会感恩、实践感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4.
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常常教育学生感恩父母、感恩老师、感恩所有关心我们的人.可是作为老师,我们可否用感恩之心对待学生. 因为有了学生,教师才能真真正正的进步;因为有了学生,教师才能真真切切的感受幸福.教师学会感恩,在班级管理中才能充满民主、平等与尊重,才不会吝惜赞扬和鼓励.  相似文献   

5.
感恩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人格素养.当前部分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淡化甚至缺失.有效的感恩教育是解决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感恩意识缺失的重要途径.感恩教育包含认知、情感、实践三个层次.感恩教育可以通过认知教育、情感教育、实践教育等三方面来进行.  相似文献   

6.
感恩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投之以木瓜,报之以琼琚”、“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这些都是古人对感恩的最好诠释.感恩教育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当前,对中学生进行感恩教育,传承感恩美德,是摆在语文教师面前义不容辞的责任. 一、以语文教材教学为种子,播种学生感恩的心 第一,培养学生感恩自然的情怀. 语文教材中《春》《济南的冬天》《周庄水韵》《苏州园林》《山峡》《树林和草原》等课文将美丽的景色美伦美奂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学生在品读感悟中,感恩自然之心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某高职院学生感恩意识与感恩教育状况调查,针对学生感恩意识缺乏的现状,探寻感恩教育缺失的原因,提出职业院校加强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华志益 《教育》2014,(12):73-73
学会感恩,对于当代的孩子来说,具有显著的现实意义.让孩子学会感恩,其实是要他们懂得尊重他人,更要在此基础上懂得助人为乐的美好.感恩教育,可以使学生懂得“获得爱与付出爱是同样重要的”,可以使学生学会关心他人,体会他人的内心情感,懂得感恩父母、感恩朋友、感恩老师、感恩生活.感恩的定义与由来感恩的定义“感恩”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对别人所给的帮助表示感激,是对他人帮助的回报.  相似文献   

9.
"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是中华民族的精粹古训和传统美德.继承和发扬"感恩"美德,是对学生开展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哲学家说过"人是环境的儿子".也就是说环境造就人.对于学生来说,成长的环境无外乎学校、家庭、社会三个方面.那么感恩教育,也要从三个方面联动并进,使学生在长期"润物细无声"的熏陶、感染中,逐渐培养感恩师长、感恩亲人、感恩社会、感恩自然的思想境界和良好品格.  相似文献   

10.
感恩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大学生学会感恩与施恩,实践教育是实现此目的的最有效途径.只有通过实践环节,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感恩内涵、激发感恩情感、学会感恩技巧和提升感恩能力.  相似文献   

11.
感恩意识是一种责任意识、自立意识、自尊意识和健全人格的体现,而医学院校学生是医疗岗位的接班人,更应具备感恩意识.本文分析了医学院校学生感恩意识的现状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感恩意识培养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懂得感恩、知恩图报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在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深情朗读、语言表达和运用来体验情感,学习感恩.课堂,成为滋养学生感恩情怀的沃土.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感恩教育实践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大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着认识不足、教育活动表面化、缺乏系统性、教育环境缺失以及评价体系不完备等问题.开展大学生感恩教育,一要以认知教育为基础,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二要以情境教育为载体,激发学生的感恩情感;三要以实践教育为手段,内化学生的感恩品质;四要充分发挥教师和辅导员的身教示范作用;五要建立有效的感恩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14.
在落实素质教育和推动新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在思政课堂中实施感恩教育是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的一大特色.感恩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应该是每个人所具有的基本道德.感恩教育作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重点内容,对实现学生的良性成长和发展意义重大.从教学实际出发,分析感恩教育实施的原因、方法,并对感恩教育的实践效果和意义进行阐述,为进一步探索思政课堂对学生的感恩教育,实现学科教育与感恩教育的合理渗透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独生子女初中学生群体不断增大,许多独生子女学生体谅不到父母、教师的辛劳,普遍缺乏爱心、良知、责任感,感恩意识缺失.感恩意识缺失有社会原因、家庭原因以及学校原因.感恩教育是一项社会工程,家庭、学校、社会要全力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让感恩教育走进生活.  相似文献   

16.
当今社会,由于家长对孩子过度溺爱,造成孩子以我为中心,自私,贪婪,自以为是,为所欲为.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感恩教育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完成的一项长期的文明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需要我们从学生的感恩教育开始,让他们学会感到,学会感恩,进而让感恩成为学生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7.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群体感恩意识和品质缺失的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工作者的重要课题.构建感恩教育的长效机制和营造良好的感恩环境是增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感恩意识、塑造他们知恩于心和报恩于行的品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8.
感恩教育是德育教育的一部分,影响到学生的思想莲德素质的构建,影响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重视感恩教育,并通过感恩教育,带动德育教育,引领学生的文明发展,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塑造一个和谐、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19.
感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初中学生应该具备的人格修养.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充分地发掘教材所蕴含的感恩因素进行感恩教育,可以让学生知恩、感恩,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20.
郑朝辉 《时代教育》2009,(5):146-146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应重视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也就是说,对于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语文老师的责任更重.其实语文一直与感恩教育相连,不仅因为语文教材中蕴含大量的感恩素材,更因为语文教学开放灵活的教学过程为实施感恩教育提供了大量的契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感恩教育,让感恩教育与语文教学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