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在课堂,备课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通常的备课有"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这种一般观念下的备课被称作为"狭义备课";把置于广泛物理知识背景中的备课称为"广义备课".文章论述了"广义备课"的必要性和途径,认为"广义备课"是提高中学物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是新教学质量观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
一个偏狭的认识是:备课=写教案,写教案就是备课的全部。教案写得好,课才能上得好。而事实上,很多名师的教案并没有拿在手上,而是装在肚子里的,他们的课走到哪儿备到哪儿,他们的课上得一样很精彩。备课,顾名思义就是为上课做准备。从直接关系看,临上课前的教学设计是备课,准备教具器械是备课,到图书馆查找资料是备课,与别人研究教材、探讨教学方法等也是备课———教师备课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广义的备课是大备课、终生备课。狭义的备课才是写教案,基本要求有“三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课型不同,对教案的内容、形式、详略要求也…  相似文献   

3.
黄明 《甘肃教育》2014,(11):40-40
正"立体式分层"备课模式是针对教师从"被备课"(抄写、复制教案)状态逐步过渡到"仿备课"(有思考的抄写、复制或摹仿)状态,再到"自备课"(真正根据自己所教学生的特点及所教内容的特点来备课)状态的实践过程中,总结出的一个相对有效的备课模式。把以往教学过程中"备点——课时备"模式逐渐向"线和面"(备线——单元备,备面——主题备)  相似文献   

4.
<正>众所周知,教师备课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下,通过提高备课质量来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是当前追求"绿色质量"的必然要求。促进备课从"备教"向"备学"转变,使教学真正"以学为本",可以说是启动高效课堂的密码。一、什么是"备学""备学"首先要备学生,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  相似文献   

5.
开展集体备课活动是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一个重要途径。而搞好集体备课必须确定备课的内容。本文根据新疆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开展集体备课要注意解决备课的内容,即"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问题"和"备问题"等五个方面。并对五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进行了阐述,指出只有认真抓好这些内容的备课,并把它深入下去,才能真正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备课质量,教师的课堂教学效果才能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6.
1 忌草率备课,要严把备课关 认真备好实验课是教师上好实验课的重要前提,教师在上课前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计划的安排,根据不同的实验,不同的班级和不同的学生认真细致的备好课,切忌出现两个备课"极端":即一是备课大抄大写;二是备课寥寥数语,几大环节的基本要求全无.以上两种不良倾向,根本不能落实实验教学计划,均使实验"流产"于形式.  相似文献   

7.
陆珺 《教育探索》2008,(12):96-97
新课程实施中对教师的备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备自己”是教师备课申易被忽视的一个环节,但却是确保教学效率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备自己”主要在备心态、备思想、备知识与备反思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受上级教研部门"统一要求"、教师负担过重等因素的影响,教师中曾一度出现了在备课过程中,不研究课程标准要求、不顾及学生学情实况、一味抄袭现成的备课笔记以图完成任务的现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下,这种"写备"现象已成为制约教师专业成长的瓶颈。备课,究竟该备什么、怎么备,成了广大教师在新课程理念下应该讨论的话题。本人认为,教师备课要体现三个"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在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成为当前人们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焦点。那么,怎样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1.做到有效备课备课:备课的"备",可理解为"准备"、"预备"和"完备";"备课"可理解成"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和"使课堂教学更完备"。备课是教师为课堂教学做准备的一个动态过程。从广义上讲,备课是一个动态发展的概念,包括课前备、课中备和课  相似文献   

10.
<正>教育的根本是"立人"。在构建高效课堂的过程中,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需要教师首先备课时注重备学生,考虑学生的各种因素。备学生是备课的核心环节,备学生的工作效果对备课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一、备学生在备课中的意义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并不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的过程。在部分低效课堂中,并不是由于教师知识储备不足而造成的,更多的是由于教师在备课中不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磨刀不误砍柴工。备课是我们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精心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做到精心备课,需要备"准"教学目标、备"实"教学内容、备"新"教学特色、备"足"教学资料和备"得"团队意见,从而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学实践证明精心备课能创造奇迹,能打造精品课堂。  相似文献   

12.
成功教学ABC     
功夫花在备课上.备课是上课的前提,教师备课应在"四备"上花功夫.一是备书:要深钻课标、教参、教材,弄清编者的意图,让自己的思路与编者的思路接轨;二是备人:要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提问,让各类学生都能不同程度地接受新知;三是备法:要根据不同类型的课确定自己的教学方法,有效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四是备物:为了让学生直观感受,教师必须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具,便于学生认知.  相似文献   

13.
信息技术的备课要素在拓展资料中有了明确的说明,主要包括: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学方法、备硬件软件。在新的课程改革要求下,备课不仅仅是写教案,而是一种开放、合作、发散的备课。  相似文献   

14.
备课的艺术     
安建伟 《学周刊C版》2010,(5):140-140
备课是教学工作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在教学中,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在备课上下功夫,备课是教师能否上好课的前提,教师只有认真备课,善于备课,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艺术水平,它是上好课的先决条件和基础保证。备课要做到“四备”,即备课程标准、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  相似文献   

15.
精致管理提升学校品位 在备课管理上,我们在强化教师初备和集体研讨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主备试教这一环节,要求各备课组在组织教师集体备课时,要严格遵循"个人初备--主备试教--集体听课--评课复备"的新模式开展活动,围绕课堂教学重点,研究教学内容、教学程序和教学课件,新的集体备课模式的实行,有效地杜绝了"一人备课,集体共享"的弊端,基本解决了"集体研讨隔靴搔痒,泛泛而谈"的现象,备课质量大幅度提高.  相似文献   

16.
备好课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传统的教师备课主要是"三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而在新课改实践中,教师备课不仅要重视"三备",还应关注自身准备即"备己".  相似文献   

17.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凡有几年教学经历者都能从备教材、备学生,备目标.备过程、备教法等方面说个子丑寅卯。但在新课程条件下,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的要求,备课不再是教材内容的简单的诠释、教学过程的简单的安排、教学方法的简单的展示,它的性质、功能、方法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它要求教师从新课程理念出发,在落实学生主体学习地位上下功夫,在落实每一个学生自主学习上下功夫,在落实学生合作学习上下功夫,在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上下功夫,在防止学生的学习活动流于形式、切实提高课堂效益上下功夫。因此教师备课已升华为教师教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新课程下语文教师如何备课呢?  相似文献   

18.
一、第一层次:备"形式" 所谓备"形式",大致有两个层面,一是语文教师集体完成一次形式上的共同备课,二是学校与语文教师共同完成上级要求的形式上的备课.在这两个层面中,虽然语文教师应付的对象不同,但其实质却是一样的,那就是把集体备课当作一项负担.语文教师坐在一起有集体备课之形,却无集体备课之实:教师们往往没有备课前的各自准备,到了备课地点也没有效率,往往成为闲聊和发泄不满的场所,时间一到,备课组长写上一些记录便草草收场.如此集体备课显然低效而无益,甚至有害.  相似文献   

19.
一般地说,备课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础,也是提高课堂质量的根本保障,教师在备课过程中,要充分备课标、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媒体、备程序、备作业等,最后以教学设计表现出来,所以,备课是一个繁复的创造活动,是教师职业的重要成分。  相似文献   

20.
"四轮备课法"指"自己备"、"集体备"、"调整备"和"反思备"四轮备课的有效实施。这样的备课环节,可以有效地促进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的有机结合,凸显教师的个性化备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